周亚峰;杨向军;李红霞;蒋文平
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严重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有研究表明肾小球硬化与血脂异常有关.我们对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与2型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的关系,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帮助.
作者:李博一;文磊;张建伟;罗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0岁,汉族,已婚,农民.主因腹痛、发热20余天于2005年7月28日15:40入院.患者自幼肝脾肿大,曾查腹部彩色超声示肝内胆管扩张,未经治疗.20余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为中上腹持续性钝痛,无放射,伴有畏寒发热,体温高39.5 ℃,无恶心、呕吐及腹泻,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100次/min,律齐,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无传导.腹部平,右上腹及剑下轻微压痛,肝区叩击痛,肝肋下3 cm,脾大肋下5 cm,质中、轻触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血常规:白细胞5.24×109/L,中性粒细胞0.71,血小板58×109/L,血红蛋白89 g/L;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潜血(+);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3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41 U/L,总胆红素69.7 μmol/L,直接胆红素39.5 μmol/L,白蛋白33 g/L,球蛋白21 g/L;乙型、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均阴性;
作者:魏思忱;郑国启;张秀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骨髓炎在临床上很多见,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病原菌对骨膜、骨质、髓腔及周围软组织的侵袭和破坏形成,病程长,致残率高,治疗困难.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率不断升高.笔者通过对骨髓炎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的分析,探讨骨髓炎的发病规律和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情况,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崔健;吕鸿雁;张志国;栾广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血糖监测在糖尿病诊断及治疗中极为重要,但至今对糖尿病患者1日内血糖波动的详细变化所知甚少.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可提供患者血糖动态变化的具体信息.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CGMS,旨在较为详细地评估不同糖代谢状况2型糖尿病患者具体的血糖波动细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薛云;胡继红;沈默宇;成金罗;张允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多数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联合用药及疗程较长,常出现肝功能损害,明显的肝功能损害成为停止化疗和疗程不足导致结核病复发的重要原因.结核病近年发病率高,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在我国高达10%~20%,结核合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也比较常见,HBsAg阳性的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出现肝损害的几率明显高于HBsAg阴性的患者[1],严重的肝功能损害甚至可导致急性肝衰竭,致患者死亡.硫普罗宁是一种含巯基的甘氨酸衍生物,可减少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发生率[2].一般认为,无肝病基础时,抗结核治疗无须应用保肝药物,但HBsAg阳性患者化疗中是否需要应用保肝药物来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目前尚无药物预防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为此我们在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化疗过程中应用硫普罗宁,并对硫普罗宁的疗效进行了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钟利;黄永茂;唐凌;任小华;刘泽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粟粒性肺结核(MPTB)是较为急重的类型,见于2%~6%原发性结核,也可见于抵抗力低下者的继发性结核[1].其与弥漫性肺泡癌(DBC)的鉴别诊断一直是一个难题.笔者以病理学、细菌学或临床疗效为金标准,对41例MPTB和31例DBC的螺旋CT及高分辨率CT(HRCT)征象、症状、病史等进行比较,尝试探讨影响二者鉴别诊断的因素.
作者:赵静;郑宝霞;郭庆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为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所致.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是DN发病中的关键细胞因子.很多研究显示,CTGF参与DN的发生和发展的许多环节.
作者:王战建;邵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近年来,同型半胱氨酸(Hcy)成为内分泌系统研究的热点.目前对其在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已得到大量证实,其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亦屡见报道,但Hcy在甲状腺疾病中的研究临床报道不多.我们观察了不同功能状态下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对其进行了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及胆固醇的检测,以求了解甲状腺功能与血浆总Hcy的相关关系,为其预后提供一种可行的检测指标.
作者:白洁;张光珍;白立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它不仅表现为心功能的减退,常常还同时伴有神经内分泌激素分泌和其它器官功能(包括肾脏、肝脏等)异常,影响并制约心衰的发展和预后[1].慢性心力衰竭时除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及儿茶酚胺升高外,也有炎症激活,细胞因子升高,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C反应蛋白(CRP)等,它们共同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且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2].而血清尿酸、CRP作为临床常用生化指标,近年来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研究旨在探讨CHF患者血清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浓度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马洪涛;李守霞;李丽;宋焕玲;韩素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常需要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这些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发生肉碱的缺乏,肉碱缺乏可能参与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发生与发展.因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左旋肉碱是否会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疗效产生影响一直备受关注,笔者观察了3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旋肉碱对rHuEPO治疗肾性贫血作用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伦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1988年由日本学者先从猪脑内分离出来的一种心血管肽类激素.BNP具有扩张血管、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促进尿钠排泄、减少水钠潴留等作用.BNP还可特异地调节心室的收缩功能和压力负荷[1].BNP直接从心室分泌,参与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全过程.BNP不但在心血管系统广泛应用,同时还与呼吸系统疾病有着广泛联系.
作者:张拥军;郭静霞;郭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前已经了解的趋化因子有50余种,共分为4类,即分别称为CC类、CXC(X代表任一氨基酸)类、C类、CX3C类.CXCR4(CD184)是趋化因子CXC受体之一,是7次穿膜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一员.近来研究发现CXCR4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表面高表达,且功能性活跃,在白血病细胞增殖、髓内外迁移、浸润、黏附、抵抗化疗药物作用的形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2].存在CXCR4的高表达的患者,其体内造血微环境的改变可能是导致患者出现明显髓外浸润、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细胞及化疗药物杀伤的重要原因.我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群(BMMNC)白细胞分化抗原CXCR4表达水平,并结合外周血细胞的高低、髓外浸润表现、AL的疗效及预后,探讨CXCR4在AL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髓外浸润、外周血细胞计数、疗效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杨桂玲;金北平;杨碧云;余莉;邹氵恬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患者,男性,29岁,干部.1次自服醋氨酚(商品名:散利痛,四川太极集团生产)4片,约9小时后出现腰痛,尿少.
作者:黄霞;何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微波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个领域,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微波介入治疗气道疾病近年来已得到一定应用.为观察经纤支镜微波治疗支气管结核合并气道狭窄的疗效,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虞永鑫;王倩;张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观察伴有糖尿病(DM)的冠心病(CHD)患者纤溶系统的变化,并以罗格列酮进行干预,由此对罗格列酮防止支架术后再狭窄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 试验对象共分为3组:伴有2型DM的CHD患者48例;不伴有2型DM的CHD患者36例;正常对照组:同期我院体检健康成人20例;3组对象均在入院后清晨抽血、分离血浆.检测一氧化氮(NO)、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含量;培养上清中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t PA和PAI 1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另外将合并DM的CHD组48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针对CHD和DM常规治疗,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 mg/d,口服.治疗3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 伴有或不伴有DM的CHD患者NO的浓度分别为(40.83±5.34) μmol/L、(50.31±5.34) μmol/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73.37±6.46) μmol/L(P均<0.01);t PA的浓度分别为(18.53±7.05) μg/L、(26.72±8.20) μg/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40.17±8.30) μg/L(P均<0.01);PAI 1的浓度分别为(86.04±8.88) μg/L、(78.52±7.34) μ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8.86±5.41) μg/L(P<0.01);伴有DM的CHD患者NO和t PA的浓度均低于不伴有DM的CHD患者组(P<0.05),PAI 1的浓度高于不伴有DM的CHD患者组(P<0.05).伴有DM的CHD患者常规治疗和常规+罗格列酮治疗后NO,t PA显著高于治疗前:NO治疗前后的变化值分别为(20.97±3.49) μmol/L、(30.32±3.36) μmol/L(P均<0.01);t PA治疗前后的变化值分别为(11.97±2.07) μg/L、(21.32±2.21) μg/L(P均<0.01);伴有DM的CHD患者常规治疗和常规+罗格列酮治疗后PAI-1的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AI-1治疗前后的变化值分别为(-23.98±5.12) μg/L、(-34.02±5.64) μg/L(P<0.01);和常规组比较,常规+罗格列酮治疗组改善的幅度要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 伴或不伴DM的CHD患者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纤溶活性的降低,这种高凝状态会促进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的发生.对于冠心病患者,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能促进纤溶系统的激活,防止血栓的形成,有效防止支架术后再狭窄,特别是对于伴有糖尿病的CHD患者.
作者:周亚峰;杨向军;李红霞;蒋文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并发症较多,病死率为10%~20%[1].SAP消化道和腹腔内出血的发生虽然相对较少,但病死率极高,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将我院收治的35例SAP并发消化道出血和腹腔内出血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黄伟;刘婷婷;王蕾;夏庆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患者,男,36岁.因确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4个月,拟再次化疗,于2005年12月21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耳鸣,刷牙时牙龈出血、鼻出血,曾在我院住院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7.3 ℃,血压135/75 mm Hg(1 mm Hg=0.133 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意识清楚,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睑结膜苍白,胸骨中下段压痛阳性,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血常规:白细胞 2.21×109/L,血红蛋白 62 g/L,红细胞 1.75×1012/L,平均红细胞容积 100.6 fl,血小板18×109/L.涂片: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系占0.90,红细胞系占0.03,粒细胞系与红细胞系比值为30∶1,粒系增多明显,以早幼粒细胞为主,占0.67,此类细胞核较规则,核染色质细、核仁可见、浆量丰富,可见内外浆,浆内可见粗大颗粒.红细胞系、淋巴细胞系明显减少,形态无异常.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融合基因: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到PML RARα融合基因转录本..
作者:何档;孙海英;张奎;鹿群先;徐开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再灌注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81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符合CTO病变患者,根据是否对CTO冠状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将患者分为PCI治疗组(37例)和药物保守治疗组(44例);在冠脉造影术后1周和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校正的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评价左室重构情况.结果 两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造影后1周时,两组LVEDVI、LVESVI和LVMI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时,PCI治疗组LVEDVI较前降低[(77.67±15.37) ml/m2 vs (70.24±9.85) ml/m2(P<0.05)],药物保守治疗组LVEDVI、LVESVI和LVMI均较前有明显升高[LVEDVI(79.98±13.75) ml/m2 vs (88.77±15.59) ml/m2,LVESVI(37.55±12.93) ml/m2 vs (43.52±12.88) ml/m2, LVMI(108.18±14.51) g/m2 vs (118.86±21.60) g/m2(P<0.05或P<0.01)],PCI治疗组较药物保守治疗组LVEDVI、LVESVI、LVMI均有显著降低[LVEDVI(70.24±9.85) ml/m2 vs (88.77±15.59) ml/m2,LVESVI(28.62±7.01 ) ml/m2 vs (43.52±12.88) ml/m2,LVMI(102.86±17.44) g/m2 vs (118.86±21.60) g/m2(P<0.01)].结论 对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患者,晚期再灌注介入治疗可以阻抑心室重构.
作者:赵华丽;郝清卿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研究表明,焦虑为脑卒中后常见的精神症状,其发生率约为47.2%[1].为观察脑卒中后焦虑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笔者对脑卒中患者焦虑及社会支持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特点,为脑卒中后焦虑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张卫红;赵雪平;孙素娟;徐会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峰值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是主要反映大气道阻塞程度的一项指标.它比临床症状更为敏感及客观地反映哮喘患者的气道阻塞程度及病情变化,监测PEF可以在症状出现之前帮助发现病情恶化的早期征象[1].陈强等[2]研究表明监测PEF还可以间接反映气道炎症.PEF测定在哮喘的诊断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哮喘临床试验中也承担重要角色,国内外已将PEF监测作为对哮喘患者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Boushey等在关于轻度哮喘长期治疗的研究中,将清晨PEF作为评估哮喘控制的首要指标[3].在获得哮喘佳控制(Gaining Optimal Asthma Control,GOAL)[4]研究中,将PEF变异率作为评估哮喘控制的标准之一.
作者:朱恬华;汤彦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