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1例糖尿病患者的血钾分析

陈洪山;张立中;赵秀英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 电解质平衡, 代谢紊乱, 测定分析, 钾水平, 物质
摘要:糖尿病可引起多种物质代谢紊乱,其中电解质平衡也受到破坏,为此我们对71例糖尿病患者的血钾水平进行了同时测定分析,现将结果如下: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蛋白原凝块对HBsAg的影响分析

    我们在长期检验中发现,纤维蛋白原凝块对HBsAg的检测有一定的影响,很容易引起假阳性,尤其冬季温度较低,血液采离人体后,不易凝固.工作人员常急于检验,血液未完全凝固前加样.因而出现纤维蛋白引起的假阳性.为此我们采用血液凝固前后对比观察的方法,随机检测血标本189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英;方士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条件致病菌与婴幼儿腹泻

    目的为了解婴幼儿腹泻与条件致病的关系.方法对196株条件致病菌引起婴幼儿肠道感染进行分析.结果自628份婴幼儿粪便标本中,共检出196株条件致病菌,分为10个菌属16个菌种.196株菌中肠杆菌科细胞170株(86.7%);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5.1%);铜绿假单胞菌9株(4.6%);念珠菌6株(3.1%);粪肠球菌1株(0.5%).所有检出菌对大部分常用抗生素耐药,且呈多重耐药.结论婴幼儿消化道防御功能发育尚未完善,特别是患有原发病的患儿,进一步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是条件致病菌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因素.婴幼儿条件致病菌性肠炎也与抗生素广泛应用有关.

    作者:李希涛;冯衍红;刘万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椭园形红细胞增多症无阳性家族史一例

    椭园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但无阳性家族史者病例罕见.我院收治一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德胜;沈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性能探讨

    ADⅥ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采用了细胞等渗球形化和两维激光扫描等检测原理,排除了对血小板检测的各种影响,达到了检测快速、准确的目的.本文对该仪器检测血小板的性能特点作了系统探讨,结果显示:检测的重复性及相关性非常好;具有较宽的和很好的线性范围;携带污染仅为0.25%,是目前检测血小板为理想的仪器之一.近十年来,已用于临床实验室的血细胞分析仪种类繁多,但许多报道认为:由于常见标本的小红细胞、大血小板和细胞碎片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各种分析仪对血小板检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1-4].ADVLA120全自动六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由于采用了血细胞等渗球形化和两维激光扫描等检测原理,基本上排除了对血小板检测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也达到了血小板检测快速准确的目的.近期,我们对该仪器检测血小板的性能特点进行了较系统探讨.

    作者:王德春;林宝顺;郑合勇;叶凡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誉为21世纪信息技术的革命,它是将大量的探针分子固定到固相支持物上,借助核酸分子杂交配对的特性对DNA样品的序列进行分析,它可用于基因表达谱的分析,突变检测,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和基因组文库等研究工作,对多种疾病的检测、预防等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在未来生命科学领域中将会发生重大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一下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马万山;刘小信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0种中药对淋球菌的抗菌作用

    近年来我国淋病、梅毒、艾滋病感染率不断上升,寻找防治这些疾病的药物刻不容缓,我们选用了10种中药对淋球菌做了抑菌试验,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虎文;李笃军;黄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放射免疫实验的质量管理

    由于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是微量分析,特点是标记物的不稳定性和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以及抗体滴度的降低,再加上手工操作的偶然误差等,影响分析质量的因素很多,不能只看质控品结果在其靶值的范围内,就能保证标本结果的准确性,更何况有些试验还没有质控品,因此,必须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方可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裴忠亚;彭宪宝;孙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医院安全输血的预防措施

    输血在现代医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也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当前国内外对输血安全问题很慎重,输血前要与病人讲清输血中的不良反应,要签输血协议书,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仍杜绝不了输血传播疾病的后患.除了过敏、发热、溶血、细菌污染等输血反应外,人们担忧的是输血传播的病毒性和同种免疫疾病.

    作者:赵明旭;王谦;房平;胡海颖;邓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磁分离酶免分析的标准品质控物及空白问题

    用磁性微粒分离的免疫酶联测定方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免疫分析技术.我们在使用中发现,某些试剂盒的标准品与质控物的准确程度存在差异,在使用空白管时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嵇相高;胡志红;德玮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ELISA方法用于梅素抗体检测的体会

    随着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国家对血液质量要求的逐年提高,以及梅毒螺旋体感染机会的逐渐增多,现行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感染者的血清反应素检测TRUST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输血事业的要求,特异性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ELISA方法,将会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下面将ELISA方法检测中的一点体会及ELISA方法和TRUST方法用于梅毒螺旋体检测的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韩雪莹;逄得意;孔庆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7020常见故障及处理

    为适应日益繁重的生化分析的需要,给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准确可靠的分析依据,近年来医院相继购买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目前我科也引进了日立公司的HITACH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遇到一些问题,现将问题列举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张俊红;田青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Ⅱ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的调查分析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日渐升高,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长,甘胆酸(CG)的测定对肝病的认识已为大家广泛认可,血清铁蛋白(SF)可反映机体铁贮存的情况,在工作中我们发现CG浓度的减低与SF浓度的升高,与糖尿病患者并发脂肪肝有密切的联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戎利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脑脊液中分离出牛链球菌一例

    一九九六年六月,我们从一例脑出血患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到牛链球菌,报告如下:患者,男,56岁,因突发头痛、呕吐、不能言语及左侧肢活动不灵,4小时人院,入院时查体,意识朦胧,左侧偏瘫,左巴氏症阳性,CT示右基底节出血破脑室.

    作者:路颜增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液在离体和病理条件下,血中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由单体变成网状的多聚体,形成交联纤维蛋白,而使血液在体外凝固或在体内形成血栓,同时体内自发纤溶使交联纤维蛋白被降解,产生特异性降解产物-D-二聚体.所以血浆中检测D-二聚体有利于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对溶栓药物疗效的监测.

    作者:张淑丽;崔凤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肝硬化患者血脂变化的观察

    两年来对本院50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随着肝脏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且总胆固酵水平在肝脏功能损伤时降低更明显.同时,提示血清总胆固醇与血清谷丙转氨酶一样能较准确地提示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判断肝硬化病情以及估计预后.

    作者:边静;闫文静;刘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71例糖尿病患者的血钾分析

    糖尿病可引起多种物质代谢紊乱,其中电解质平衡也受到破坏,为此我们对71例糖尿病患者的血钾水平进行了同时测定分析,现将结果如下:

    作者:陈洪山;张立中;赵秀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血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对诊断高血压病肾损害的意义

    高血压病肾损害是高血压并发症之一,同时肾脏在高血压病的发病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肾损害反之可加重高血压,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应对高血压肾损害尽早诊断及治疗.本文观察了42例高血压病病人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以探讨其与高血压病肾损害诊治的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章小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胶体金试条检测淋球菌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近年来淋病患者逐年增多,其病原菌淋病奈瑟氏菌(Neisseria gonorrhoeae)及时、准确的检出是诊断和治疗该病的关键.为寻找一种敏感、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我们应用美国公司Rapidstrip胶体金淋球菌试条对临床208例高危淋病患者进行检测的同时与直接涂片检菌及淋球菌培养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探讨胶体金试条快捷检测淋球菌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晓红;宫奇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纽波特沙门氏菌致化脓性脑膜炎一例

    1病例摘要患儿,女,3个月,因发热3天,昨日出现非喷射性呕吐3次,突然出现抽搐收入院,住院号110248.查体:T38.5℃,P120次/分,R30次/分,体重6kg,神志不清,前囱饱满,张力高,双眼凝视,对光反射迟钝,颈强直,咽充血,心律齐,无杂音.

    作者:卢德国;朱德全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AG值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1 AG值的计算与含义阴离子隙(anion,AG)是临床上用来评价体液酸碱紊乱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能鉴别不同类型的代谢性酸中毒,而且对混合性酸碱平衡失调诊断也有重要价值.在临床上为许多潜在的致命性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作者:宋长广;赵秀英;范连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