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桂荣;李斌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为观察美托洛尔(Metoprolol)在扩张型心肌病(DCM)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选择我院1996~1999年病情相同的DCM患者42例,其中21例在应用地高辛、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作为观察组,另外21例按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随访2年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作者:公方廷;郭仁宏;张廷满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胰岛素在促进葡萄糖摄取利用等方面受损,机体为了维持血糖正常水平,代偿性过多地分泌胰岛素导致高胰岛素血症.IR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翟宏丽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stase-1B,PTP-1B)基因387位编码子Pro-Leu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湖北地区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38例正常对照者PTP-1B基因387位编码子酶切位点进行研究.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PTP-1B基因均以PP基因型为主,其频率分别为0.94和0.96;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7和0.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中PTP-1B基因P387L变异与体重指数(BMI)有关,但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临床变量不相关.结论未发现PTP-1B基因387位Pro-Leu多态性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有关.
作者:邓幼平;徐焱成;张颖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从发病至死亡时间短,来不及到医院就诊,得不到及时抢救,患者多死于医院以外.
作者:任自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血脂异常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已得到肯定[1],且调脂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6].然而,有些患者经饮食控制及单一降脂药物治疗不能使血脂达到目前临床指南所建议的目标水平.
作者:李景荣;李延辉;刘晓惠;王凤昆;杨新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观察42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疗效.
作者:杜秋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假瘤型脱髓鞘病临床上少见,其症状、影像学表现与脑肿瘤相似,易误诊为脑肿瘤,组织病理学资料证实的文献鲜见报道[1].我们于1982~1997年共收治7例,均误诊为神经胶质瘤,后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假瘤型脱髓鞘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瑶宣;莫祥兰;滕晓茗;李吕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患者,女,66岁.因发作性四肢抽动3个月,病情逐渐加重并伴精神障碍1个月余入院.近3个月来出现进行性智能减退、幻听、幻视、感发作性肛门上提,每次持续约10分钟,曾被家人送入精神病院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来我院就诊.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已成为根治心动过速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关于RFCA的研究多集中在操作技术和治疗效果上,对其所造成的心脏损伤尚未引起重视,现就其有关问题加以综述.
作者:王梅;刘凡;王秉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betes mellitus,IDDM)除了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外,还与免疫反应有关.
作者:张丽杰;赵振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过去轻型或不典型的脊髓空洞(syringomyelia,SM)常被误诊,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本病及其并发畸形的定位、定性诊断有明显帮助.现对20例S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SM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赵建华;索爱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危重的心血管急症,因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误治.我院自1993年1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患有AD患者22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和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作者:用明;王崇全;曹亚红;党书毅;杨桂元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促血管生长因子,相对分子质量为35 000~45 000的糖蛋白,其由两个相对分子质量为17 000~22 000的相同亚单位经过二硫键形成二聚体[1].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肿瘤细胞均可分泌VEGF.
作者:刘德水;王文峰;李召芳;王芹;杨文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Whipple病是一种慢性、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在内的多系统疾病,多发于中年男性[1].Whipple病发现至今,已近百年,但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
作者:王真真;王镇涛;陈文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慢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候群.致病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1988年正式命名该病,并制定了诊断标准.1994年CDC又会同多国医生对标准作了修订.现将近年诊治的32例CFS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与过劳死的关系.
作者:王希明;黄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例1,女,56岁,因突然昏迷、发绀、吐粉红色泡沫样痰30分钟急症入院.既往发现高血压病史10年,右侧偏头痛6年.发病前正干重活,其丈夫发现患者突然摔倒,意识丧失,继之口唇青紫,口鼻流出粉红色分泌物而来院.
作者:郭桂荣;李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高血压与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对621例高血压(维吾尔族186例,汉族435例)和230例正常人(维吾尔族100例,汉族130例)进行了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的检测.组间年龄和性别均有可比性.结果维吾尔族高血压组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空腹血糖(F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对照组降低(P<0.01).汉族高血压组TC,LDL-C,TG和F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HDL-C较对照组降低(P<0.01).但是,两民族高血压组间和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与血脂紊乱、血糖升高关系密切,均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楚新梅;戴文英;孟竹;何秉贤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