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泰能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述

樊德厚

关键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摘要:泰能(泰宁,Tienam)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亚胺硫霉素-西拉司丁,伊米配能/西司他丁钠,lmipenem/cilastatin,Tienanvial sodium,primaxin)的商品名.本品为一种广谱β-内酰胺抗生素,含有两种成份:亚胺培南,为一种β-内酰胺抗生素-硫霉素(thienamycins);西司他丁,为一种特异性酶抑制剂,它阻断亚胺培南在肾脏内(被肾二氢肽酶)代谢,继而增加泌尿道中未经改变的亚胺培南的浓度.体内分布以细胞间液、肾脏、上颌窦、子宫颈、卵巢、盆腔、肺等部位高,在胆汁、前列腺、扁桃体、痰中也有较多量,并有一定量进入脑脊液中.半衰期约为1小时.本品对革兰阳性、阴性的需氧和厌氧菌均具有抗菌作用.美国默克(merck)公司在1979年研制开发,并于1985年在德国首次上市.中国1992年进口该产品.国内早报道泰能的是张铸基[1],之后张致平[2]、陈朝元[3]也前后报道了泰能的合成、抗菌谱和毒副作用等,国内第一个报道临床应用的是吕媛[4],之后报道逐渐增多,9年来共有111篇有关泰能报道的文章,现综述如下.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亚硝酸盐中毒19例临床分析

    1990~1999年,我院共收治亚硝酸盐中毒19例,现将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18~45岁,平均34岁.其中将亚硝酸盐误当食盐服用12例,食用亚硝酸盐含量过多的熟食5例,食用腌咸菜2例.发病时间在食后0.5~2小时,就诊时间0.5~9小时.

    作者:牛建华;徐岩;刘桂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黄芪当归合剂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合剂对提高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清白蛋白,降低其血清胆固醇的疗效.方法将1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1例),治疗组给予激素、抗凝等治疗的同时给予黄芪当归合剂治疗,对照组则只给予激素、抗凝等治疗,检测各组24小时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胆固醇.结果黄芪当归合剂治疗组血清白蛋白的回升及血清胆固醇水平的下降早于对照组,并有显著差异(P<0.01).但是治疗组和对照组尿蛋白的变化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163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对比观察和有关研究证明,黄芪当归合剂能有效地增加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并能降低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

    作者:罗淑芳;么丽颖;张子芬;叶静辉;刘杰;安晓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维生素A中毒5例分析

    我院儿科1999年5月至2001年5月共收治维生素A中毒患者5例,经临床治疗均获痊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虹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以高钙血症昏迷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以高钙血症昏迷为首发症状者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作者:何祎;柴静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部分性尿崩症5例

    我院于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00例,其中5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部分性尿崩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书红;王海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血清酶及心电图变化在有机磷中毒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酶及心电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清除毒物、应用解毒剂和阿托品及其他治疗,入院第二天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酶(HBDH),监测心电图;并于同期测定当地30名健康人血清酶及心电图作为对照组.结果血清酶学指标,轻度中毒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重度中毒死亡组与中度中毒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重度中毒治愈组与中度中毒组AST、LDH、CK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重度中毒死亡组与中度中毒组AST、CK、HBDI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重度中毒死亡组与重度中毒治愈组HBDH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中毒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较其他组高(P<0.01).结论血清酶及心电图变化可用于判断病情的发展趋势和预后,在治疗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燕宪亮;黄炜;许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原发纵隔淋巴结结核8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8例原发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收集8例经组织病理结果证实为纵隔淋巴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化验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观察所有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效果.结果纵隔淋巴结核好发于中上纵隔,部分患者并无明显结核中毒症状,PPD试验强阳性少见,痰结核菌检查阴性.同肺结核相比,抗结核治疗起效较为缓慢.结论依靠临床表现和常规检查很难将此病同其他纵隔肿物加以区别.纵隔镜的应用及手术病理检查是确诊此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沪生;金建敏;秦杰;陈东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抽吸加自动弹簧切割针活检对周围性肺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

    我院1999年10月至2001年9月,对应用常规方法未能确诊的56 例肺周围性占位病变,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抽吸加自动弹簧切割针活检,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并就穿刺方法、病理结果及并发症作简要讨论.

    作者:郭悦鹏;刘素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误诊1例

    患者,女性,29岁,主因反复咳嗽伴活动后胸闷,气促3年余再入院,患者于3年前始出现咳嗽、咳少许白色泡沫样痰,但无发热、盗汗及痰血,后渐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第一次住院时,胸片示双肺弥漫性斑片状阴影,结核菌素试验(+++).

    作者:陈荣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高危因素初探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症中较常见而又较严重的一种,其发生率在肝硬化住院患者中达12%~26%,占肝硬化所有重症感染的60%~75%.通过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回顾性分析,比较并发SBP前与未并发SBP患者临床、肝功能及腹水检查特点,探讨肝硬化腹水发生SBP的危险因素,便于早期预防,从而降低其患病率及病死率.

    作者:刘模荣;谢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4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分析

    自1987年经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和方法[1],本文总结了我科24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RFCA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党书毅;王卫民;涂远超;张群林;葛永贵;许大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尿路感染患者的尿细菌分离培养及耐药情况分析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泌尿内科常见的疾病,抗菌药物治疗是尿感的基本治疗.近年来,经尿细菌分离培养证实,部分细菌的耐药情况日益严重,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现将1999~2000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20例患者的尿细菌分离谱及耐药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亚;李芳琴;高霞;同晓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一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综合征,若不及时治疗,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我们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薛晶;顾明;陈丹;李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肝硬化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脏病变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脏病变及其发病机制.方法肝硬化患者27例,正常对照组15例,按肝功能Child分级分类;应用超声Doppler检测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E波、A波、Ev/Av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静息状态下肝功能B、C级肝硬化患者平均动脉压、外周阻力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肝功能A、B级患者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5,P<0.01),呈高动力循环状态(P<0.05,P<0.01).而肝功能C级患者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下降,提示心脏收缩功能损害.肝硬化患者Ev/Av比值显著降低(P<0.01),示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结论晚期肝硬化患者存在肝硬化性心肌病.

    作者:范震;赵幼安;朱式娟;吕敏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围产期缺氧导致的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体能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科自1999年10月至2000年12月期间,使用高压氧治疗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同菊;李秀梅;姚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真胰岛素的检测和分析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真胰岛素(TI)水平,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中的意义.方法对99例对象[其中DM 39例,糖耐量低减(IGT)30例,正常糖耐量(NGT)30例],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及TI、胰岛素(INS)和C肽(CP)释放试验,进行比较.结果以酶联免疫法测定的TI值,各组TI值均低于放射免疫法测定的INS值;空腹TI值NGT组>IGT组>DM组,INS值DM组>IGT组>NGT组.结论 TI的测定比INS的测定更敏感、更准确.

    作者:刘霞;陈桂丽;杨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4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分析

    冠心病和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姊妹病.2型糖尿病80%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3/4死于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发生率高,预后差[1].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病例冠脉造影资料对照分析,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

    作者:李东旺;丁枭伟;张彩霞;李成学;李建红;王波涛;张贵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消化性溃疡的某些特殊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是一常见病,节律性疼痛、周期性发作为其临床特点,据典型临床表现不难作出诊断.但临床实践中时有误诊发生,笔者曾遇少数消化性溃疡表现为胸痛、脐周痛、吞咽困难、无症状性溃疡等特殊临床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盛红;叶国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CREST综合征1例

    患者,女性,30岁,近半年患者常感双手发冷、发紧,每当受凉时双手皮肤颜色发生规律变化,开始为白色,随后发紫变红,吞咽受限,进食进胸骨后有烧酌感.近2月左手无名指指端萎缩、变黑,右手中指皮下出现一硬结.发病以来,无发热、皮疹、光敏、脱发,无关节、肌肉疼痛.

    作者:张军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导管引流治疗多发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探讨

    多发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上并不少见,从X光片或CT上看,各个包裹性积液之间多是独立的,传统的方法除对病因治疗外,是在B超定位后逐个胸穿抽液,但往往不能达到预定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发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之间往往是交通性的,彼此相通,这为我们对该类患者放置导管作持续性引流提供了依据,本实验旨在通过随机分组,比较两种方法对该类患者的疗效与耐受性.

    作者:卢智胜;冯起校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