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桂鸣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的发病初期表现常不典型,因此容易误诊为其他系统疾病[1],据国内文献发表的甲亢854例,因首发症状特殊而误诊的429例,误诊率为50.3%[2],根据易被伪装的各系统为临床类型,常见的各型依次为神经精神型、心血管系型、消化系型、运动系型、内分泌系型等[3],但以缺铁性贫血为首发症状而发病者属罕见,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
作者:韩熙元;谭锦玲;董雷;马骏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例1男,76岁,因心前区疼痛反复发作2年,胸闷气喘2个月于1994年2月25日收入院,否认糖尿病史.查体:体温36℃,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8/10kPs(135/75mmHg),意识清,心率84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清.心电图示V4~6ST段压低0.1mV,Ⅱ、Ⅲ、aVF坏死性Q波,ST段无偏移,T波倒置.
作者:高云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并发症.传统认为,其病变主要在肾小球.近来一些临床观察提示糖尿病肾小管及肾间质病变亦较常见.我们对13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进行了检测,以初步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尤健;张莹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6岁.因反复胸闷、胸痛、心悸,气促伴双下肢水肿2年,于1997年10月入院.患者于2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胸痛伴心悸、气促.
作者:刘建尧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毒鼠强为国家禁用剧毒灭鼠药物.1996年2月至1998年2月,我们收治48例来自菏泽市某村不明原因的抽搐患者.经菏泽地区卫生防疫站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的鼠药样本及死者尸解样本的毒物鉴定,确认为毒鼠强中毒.但所有病例在确诊前均临床误诊.现对误诊原因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于爱芹;段月德;王颢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临床心电图生理检查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时,高位右房(HRA)为其常规刺激部位.但有研究发现刺激心房内不同的部位,房室传导时间、心房和房室结的不应期等有显著性差异,房室结双径路和裂隙现象的检出率也不同[1~3],说明心房内刺激的部位对临床心电生理检查的结果有影响.
作者:黄新平;任国钧;陈兆銮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我们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12月采用黄芪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静滴治疗冠心病50例,并与复方丹参组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希习;杨家彩;李呈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心率变异指逐次心动周期之间的时间变异数,两次心搏之间存在微小差异,测出连续出现正常心搏间期之间的变异数,即可了解心率变异性(HRV).
作者:寿建平;李炽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80年代以来,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经导管射频消融,使一些快速心律失常,包括预激综合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脏正常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作者:胡大一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血糖变化与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关系国内报道较少[1].本文就我院收治的200例AMI早期血糖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AMI早期血糖变化与临床意义.
作者:王桂兰;刘淑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我院自1993年12月至1997年3月,对70例冠心病及突发性耳聋患者体外反搏治疗前后进行甲皱微循环观察,进一步了解到体外反搏治疗与微循环改善的内在联系,对今后治疗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党文生;陈书昌;杨利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川芎嗪(Ligustrazin,Lig)是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已广泛用于心、脑、肺、肾及血管疾病的治疗[1].但用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opathy,DN)的治疗报道甚少.1993年至1997年6月我们应用Lig治疗DN 50例,发现其降低血脂、减少蛋白尿、改善血流变及肾功能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作者:冯玉芳;张绍荣;任明芬;梁振洲;牛新青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小儿原发性心肌病为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心脏疾患,愈后差、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现将我科1984~1997年收治的原发性心肌病30例作一分析.
作者:孟琼;谭建新;李昌荣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院于1996年3月至1997年12月为探讨维脑路通对高粘滞血症和高脂血症的影响,对134例高粘滞血症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大剂量维脑路通静滴治疗,并与目前常用具有降低纤维蛋白原、血粘度、血脂等作用的蝮蛇抗栓酶作对照,观察其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如下.
作者:吕孙成;姜静;袁立富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微量白蛋白尿(microcalburminuria,MAU)是指尿常规检查蛋白阴性,而定量分析尿白蛋白在30~300mg/24h(20~200μg/min),它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也是Ⅱ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近来的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高胰岛素血症也是Ⅱ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3],而且IR和MAU均增加心血管病的病死率[4],二者关系密切,因此本文就近年来Ⅱ型糖尿病患者的MAU与IR的关系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路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评价射频消蚀(RFCA)对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核素时相分析(RPA)测定了17例预激综合征(W-P-W)患者RFCA前后以及15例正常对照者的心室功能,半自动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1/3LVEF、1/3左心室充盈率(FF).结果:对照组与患者组RFCA前、后心功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FCA不影响心室功能.证实RPA评价快速心率失常患者RFCA术前、术后心室功能是一种无创伤性的可靠方法.
作者:卢国元;施毕旻;董慎安;江一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由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是免疫和炎症反应的主要调节因子[1],同时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也可分泌TNF,并可作用于血管壁而引起血管壁的损伤,促进血管内皮和血管平滑肌的增生[1,2 ].
作者:陈军;王卫;张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痴呆是一种感知障碍的综合征,由于老年人口的增加,在我国和世界各地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痴呆的原因很多,其中由于脑血管病引起的称为血管性痴呆(VD),据文献报告,VD在老年人中患病率为3.96%,占全部痴呆的2/3[1],VD中,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为主要的发病原因[2].
作者:胡孝全;周农;尹世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肺癌合并心包转移因癌性积液生长迅速,极易导致急性心包填塞,反复穿刺会给患者增加痛苦,且易引起并发症.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法引流、灌注治疗,并经自身对照,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吴国荣;祁春雷;贾武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这可能与高血压存在的内皮功能障碍和氧化压力增加有关.
作者:陈忠;桂鸣 刊期: 199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