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华;赵新力;吴明永
为了探讨心痛定(Nifedipine)、阿替洛尔(Atenolol)与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um)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我们自1995年5月至1997年7月联合应用上述三种药物(简称NAH方案)对4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并与卡托普利(captopril)对照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卢立志;张继振;曹现省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作为一种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近年来受到普遍重视,但关于病毒性心肌炎HRV改变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病毒性心肌炎和正常儿童的HRV分析,旨在探讨病毒性心肌炎HRV的临床特点及意义.
作者:常文毅;包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川芎嗪(Ligustrazin,Lig)是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已广泛用于心、脑、肺、肾及血管疾病的治疗[1].但用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opathy,DN)的治疗报道甚少.1993年至1997年6月我们应用Lig治疗DN 50例,发现其降低血脂、减少蛋白尿、改善血流变及肾功能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作者:冯玉芳;张绍荣;任明芬;梁振洲;牛新青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的发病初期表现常不典型,因此容易误诊为其他系统疾病[1],据国内文献发表的甲亢854例,因首发症状特殊而误诊的429例,误诊率为50.3%[2],根据易被伪装的各系统为临床类型,常见的各型依次为神经精神型、心血管系型、消化系型、运动系型、内分泌系型等[3],但以缺铁性贫血为首发症状而发病者属罕见,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
作者:韩熙元;谭锦玲;董雷;马骏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痴呆是一种感知障碍的综合征,由于老年人口的增加,在我国和世界各地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痴呆的原因很多,其中由于脑血管病引起的称为血管性痴呆(VD),据文献报告,VD在老年人中患病率为3.96%,占全部痴呆的2/3[1],VD中,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为主要的发病原因[2].
作者:胡孝全;周农;尹世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心率变异指逐次心动周期之间的时间变异数,两次心搏之间存在微小差异,测出连续出现正常心搏间期之间的变异数,即可了解心率变异性(HRV).
作者:寿建平;李炽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心内膜炎常继发于金葡菌败血症.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发生于青壮年静脉毒瘾者的金葡菌心内膜炎增多,心脏体征常被全身严重感染症状所掩盖,故临床上易被忽视,而延误早期诊断与治疗.现将我院1978~1997年收治的19例(其中14例为静脉毒瘾者金葡菌感染右侧心内膜炎)作一分析讨论.
作者:汪建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院于1996年3月至1997年12月为探讨维脑路通对高粘滞血症和高脂血症的影响,对134例高粘滞血症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大剂量维脑路通静滴治疗,并与目前常用具有降低纤维蛋白原、血粘度、血脂等作用的蝮蛇抗栓酶作对照,观察其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如下.
作者:吕孙成;姜静;袁立富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临床电生理学认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电生理基础是房室结(AVN)双径路,但目前有关AVN前传特性及其传导曲线发生不连续性的机制了解还很有限.本文拟从射频消融术(RFCA)消融慢径前后AVN前传功能的变化探讨AVN双径路的电生理特性及双径路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
作者:马龙乐;李义波;张春燕;曲才绪;王晓华;孔祥泉;王英丽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胰岛素抵抗(IR)是指正常胰岛素浓度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状态,以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IGT)、高血压及脂质异常为特征,与肥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原发性高血压及冠心病有密切关系.IR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两方面,以药物治疗为主.现将近年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孔强;崔国敏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这可能与高血压存在的内皮功能障碍和氧化压力增加有关.
作者:陈忠;桂鸣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救坤丹(JKD)为靳国春自拟方,经十余年临床验证,对子宫发育不良性闭经有显著临床疗效,现将其对子宫发育大小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靳国春;龚振岭;杨牧祥;田元祥;王庆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6岁.因反复胸闷、胸痛、心悸,气促伴双下肢水肿2年,于1997年10月入院.患者于2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胸痛伴心悸、气促.
作者:刘建尧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D-二聚体(D-dm)含量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单抗酶联免疫吸附法、双抗体夹心固相酶免疫法及放免法测定30例健康老年人(年龄≥60岁)和35例老年CHD患者血浆VWF:Ag、GMP-140、D-dm含量.结果:老年CHD患者VWF:Ag、GMP-140、D-dm含量显著高于健康老年人组(P<0.01),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含量显著高于心绞痛患者(P<0.05或P<0.01).结论:以上分子标志物增高愈显著,患者病情愈严重;血浆分子标志物含量的测定,可作为观察病情的指标之一.
作者:谭志元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毒鼠强为国家禁用剧毒灭鼠药物.1996年2月至1998年2月,我们收治48例来自菏泽市某村不明原因的抽搐患者.经菏泽地区卫生防疫站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的鼠药样本及死者尸解样本的毒物鉴定,确认为毒鼠强中毒.但所有病例在确诊前均临床误诊.现对误诊原因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于爱芹;段月德;王颢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并发症.传统认为,其病变主要在肾小球.近来一些临床观察提示糖尿病肾小管及肾间质病变亦较常见.我们对13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进行了检测,以初步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尤健;张莹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肺癌合并心包转移因癌性积液生长迅速,极易导致急性心包填塞,反复穿刺会给患者增加痛苦,且易引起并发症.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法引流、灌注治疗,并经自身对照,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吴国荣;祁春雷;贾武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临床心电图生理检查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时,高位右房(HRA)为其常规刺激部位.但有研究发现刺激心房内不同的部位,房室传导时间、心房和房室结的不应期等有显著性差异,房室结双径路和裂隙现象的检出率也不同[1~3],说明心房内刺激的部位对临床心电生理检查的结果有影响.
作者:黄新平;任国钧;陈兆銮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为探讨血管性痴呆早期治疗方法,我院自1996年1月至1997年9月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脑复素颈动脉注射,对照组采用脑复素静脉滴注,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在改善记忆、计算、语言、抽象思维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动脉注射组疗程短,费用少.现总结如下.
作者:侯玉华;郜爱清;姬海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本文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方法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
作者:张道华;赵新力;吴明永 刊期: 199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