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民;黄国淳;丁亮;马勇
通过阐述体质因素的内涵及其在中医辨证中的意义,提出冠心病辨体质与辨证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即促进和规范体质分类研究,改进体质辨证研究方法;挖掘体质与证候关系内涵,探究冠心病同病异证的实质;运用藏象理论及证素辨证理论将辨体质与辨病及辨证融为一体;利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为手段,揭示不同体质冠心病同病异证的病理基础,并积极开展冠心病中医体质理论与临床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冠心病的临床科研实践。
作者:田松;祁若可;程月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Modic 改变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推拿治疗CNLBP患者82例,根据MRI中Modic改变分4组:A组Modic 0型43例;B组Modic I型13例,C组ModicⅡ型20例,D组Modic Ⅲ型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的推拿治疗。同时采集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采用IBM 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组间患者性别、年龄、腰痛时间、治疗前ODI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组ODI明显减小(P<0.01)。A和B之间、C和D之间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LBP Modic改变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原因之一。无Modic改变和Modic I型CNLBP比ModicⅡ、Ⅲ型患者的推拿近期疗效好,提出ModicⅡ、Ⅲ型患者需要考虑叠加其他疗法。
作者:袁仕国;张志伟;徐明奎;周理;黄坚;陈美雄;李义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动物药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itilans L.Koch.)蛋白组分进行测定,并对各组分的酶解物进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体外活性评价。方法:采用顺序抽提法依次进行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提取,用Brandford和凯式定氮法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利用胃蛋白酶水解蜈蚣的4类蛋白及残渣,酶解液超滤冻干得到小分子量多肽(≤3 k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ACE抑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蜈蚣总蛋白质含量为(62.69±1.41)%。4大类蛋白及残渣中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百分比分别为:清蛋白(6.42±0.31)%;球蛋白(7.94±0.24)%;醇溶蛋白(4.31±0.34)%;谷蛋白(40.66±0.56)%;残渣(25.78±0.60)%。这4大类蛋白及残渣蛋白酶解物在1 mg·mL-1浓度下的体外ACE抑制率分别为:50.28%、57.37%、31.15%、58.99%、80.81%。结论:蜈蚣中蛋白质含量丰富,且蛋白水解产物均表现出一定的ACE抑制作用,其中残渣蛋白和谷蛋白的ACE抑制作用较强,为蜈蚣临床用药及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作者:谢柳倩;赵灵灵;袁建娜;郑虎占;王灵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慢性便秘是一种高发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大黄用于治疗便秘十分有效。其主要成分有大黄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大黄鞣质和大黄多糖,然而哪种成分才是大黄治疗便秘的有效成分却不清楚。本研究提出一种以疾病为基础、以药效为指导的中药有效成分研究方法来进行中药质量控制。首先建立大鼠便秘模型,进行大黄药效成分筛选,进行不同产地药材质量考察,筛选适产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发现,大黄治疗便秘的有效成分是大黄结合蒽醌。与四川平武、北川大黄相比,凉山大黄质量较优。提取工艺为10.34倍乙醇,提取24.25 min,共4次。其大提取量为5.455 mg·g-1。本研究可为大黄提取工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李芸霞;龚小红;李燕;袁岸;张若琪;彭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西医治疗本病尚无好的疗效,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主要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针灸治疗、名家经验及中西医结合疗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总结了近5年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本病上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维维;周晓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乌附麻辛桂姜汤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减,对照组则口服尼美舒利缓释片常规治疗,均以7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在疗程前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腰痛均缓解,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急性腰痛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改善比慢性腰痛患者更明显(P<0.05),对照组急慢性病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急慢性腰痛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中,慢性腰痛患者复发率更高(P<0.05),对照组中急慢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减方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确切,尤其改善急性期腰痛效果明显,且无毒副作用,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李泰标;谢洪武;吴伟;刘福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医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估体系建设是中医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可以为科研机构建立明确的目标导向,为科研人员建立良好的评价制度,从而大限度实现研究任务目标。然而,目前的中医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估体系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导致中医科研机构缺乏成熟、高效能、可标准化、可推广的行业绩效评估体系。本文就中医科研机构绩效评估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开展讨论,指出中医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估体系建设应在已有可参考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行业特点、文化特征,通过不断探索建立起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导向性兼备的评价体系,公正地评估科研人员的同时,引导科研方向,为科研人员做好制度护航,促进科研成果水平不断提升。
作者:刘晓艳;黄允瑜;王燕平;吕爱平;姜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评价“易层”贴敷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治疗组使用“易层”贴敷疗法治疗,对照组使用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治疗21天,治疗结束后再随访14天,共35天。观察两组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进行量化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对照组83.9%;治疗组在疼痛、肿胀及关节功能障碍的指标积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易层”贴敷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培民;黄国淳;丁亮;马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寻溃疡性结肠炎(UC)不同肺功能损伤类型与肠镜内镜指数的相关性,客观评价肺肠表里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新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3月,我国多地三甲医院符合UC诊断且无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同时对患者行肺功能、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1人,与正常组相比,异常组残气功能及弥散功能的内镜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残气功能组r=0.003,异常组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存在不同类型肺功能损伤,其中残气功能、弥散功能异常与肠道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且残气功能改变更为明显。
作者:张雯;王新月;孙慧怡;吴健;王建云;刘大铭;朱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穴位是机体病理情况下体表反应点和治疗刺激部位的选择点,具有诊断与治疗两大功能。穴位的研究可从结构与功能两方面入手,两者相辅相成,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具体表现,因此研究穴位的结构与功能特性,不但对于揭示穴位的本质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指导针灸临床诊治疾病有重要价值。本文以穴位形态结构的常态性与穴位结构的功能变异性为切入点,探究穴位的实质,从而深入揭示针灸对穴位功能的有序调控规律及其生物学基础,为阐明针灸穴位的本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敬军;李少源;荣培晶;贲卉;朱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医药国际化之路堪比红军长征。本文回顾了自2004年首次召开世界中医药大会以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中联)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有效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并提出了世界中医药大会未来发展构想。
作者:李振吉;黄建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大量证据表明γ-氨基丁酸(GABA)能系统在神经精神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型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调节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有较长历史,但副作用和药物依赖的风险限制了它们的使用。随着对不同GABAA受体亚型在这些疾病病理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断深入了解,亚型选择性GABAA受体调节剂被认为可能是潜在的治疗策略。本文回顾了揭示GABAA受体和焦虑、抑郁及精神分裂症之间联系的研究成果,同时对亚型选择性GABAA受体调节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栗睿;薛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2014年10月1-2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中联)主办的“第十一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隆重举行。在“东方西方文化融合,共创未来医学模式”主题的凝聚下,会议探讨了关于如何进一步加快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诸多问题。本文是佘靖主席大会致辞,概况了11年来世界中医药大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总结,并展望了中医药未来发展之路,言简意赅。我刊在此全文发表,以飨广大读者。
作者:佘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间使对恐惧情绪状态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健康试验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给予恐怖音频刺激20 min后,针刺组接受电针双侧内关、间使穴刺激20 min,出针后继续静卧20 min;对照组在清醒状态下静卧40 min。同时用心电记录仪记录整个过程中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本试验分听音频后心率上升和听音频后心率下降或不变两部分作分析。与听音频20 min差值比较,听音频后心率上升者针刺/对照20 min平均心率、HF、LF/H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听音频后心率下降或不变两组静息20 min平均心率、RMSSD、H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结论:电针内关、间使对自主神经调节有即刻效应和后效应,且能双向调节惊恐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兴奋或抑制迷走神经功能,从而治疗疾病。
作者:邓桂珠;黄焕琳;岑曦;潘洪权;李雨捷;黄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为一种慢性、进展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炎的特殊类型,目前尚缺乏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中医药手段治疗IPF的临床试验开展较多,但评价标准、指标的选取却各有不同,缺乏统一的、规范的认识。本文从病证结合诊疗模式的角度,概括和整理目前广泛应用的评价手段,结合新诊疗规范的要求,提出了该病的疗效评价体系框架,并对框架内重要指标、方法进行阐述。以期由此完善临床试验设计,为今后的循证医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证据链”。
作者:臧凝子;庞立健;刘创;吕晓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桂芍等量配伍(1:1),一辛散一酸收,一治卫强一治营弱,解表和里,调和营卫。芍药倍用(1:2),酸甘化阴以滋阴养血。基于桂枝-白芍药对1:1和1:2的中医临床用药特点,探讨桂芍药对不同配比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乙腈-0.1%乙酸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毛细管温度350℃,气化温度300℃,考察桂芍配比1:1和1:2及其单味药水煎液,比较1:1和1:2配比成分及含量差异。结果:桂枝中前花靛B2,2-羟基桂皮醛有明显峰,其中2-羟基桂皮醛在桂枝当量的混煎液中基本无峰,前花靛B2含量在1:1配比高于1:2配比;白芍中白芍酮、芍药苷亚硫酸酯、1,2,3,6-四-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芍药苷、芍药苷同分异构体、苯甲酰芍药苷及苯甲酰芍药苷同分异构体有明显的峰,其中1,2,3,6-四-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同分异构体含量1:1配比高于1:2配比,而白芍酮、芍药苷亚硫酸酯、芍药苷同分异构体含量1:2配比高于1:1配比。结论:在桂芍药对不同配比中,前花靛B2、1,2,3,6-四-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同分异构体含量1:1配比高于1:2配比,而白芍酮、芍药苷亚硫酸酯、芍药苷同分异构体含量1:2配比高于1:1配比。研究不同配比桂芍药对的成分含量差异,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合理用药提供支撑。
作者:裴艳玲;吴志生;史新元;潘晓宁;刘晓娜;乔延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孟根乌苏-18味丸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大允许浓度(0.4 g·mL-1)在6 h内灌胃给予小鼠孟根乌苏-18味丸混悬液两次(0.2 mL/10 g),观察14天,考察其急性毒性反应;大鼠每天分别灌胃给予孟根乌苏-18味丸高、中、低剂量(3.67 g·kg-1、1.84 g·kg-1、0.92 g·kg-1)1次,连续给药180天,停药观察60天。结果:孟根乌苏-18味丸大耐受量>16 g·kg-1(相当临床用量的436.36倍)。给药180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孟根乌苏-18味丸高剂量组ALB、UREA、AST、TBIL、CHOL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中剂量ALB、UREA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出现蛋白管型伴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停药60天后,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动物的一般状况、体质量、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等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肾脏器质性病变出现了恢复趋势。结论:孟根乌苏-18味丸大鼠灌胃给药的基本安全剂量为0.92 g·kg-1(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25倍)。
作者:包勒朝鲁;乌日娜;红梅;佟海英;那生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冬虫夏草是中国名贵的滋补名贵中药材。由于冬虫夏草分布地区狭窄、自然寄生率低、生存环境苛刻等因素,天然虫草资源并不丰富。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养生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烈,对虫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正因如此,人们过度挖掘,使得天然资源日益匮乏。为了满足人们对虫草的需求,国内大力进行研究。自1987年来国内相继研发出多种人工虫草,即发酵虫草菌粉,通过后续的不断研究并投入了大量生产,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市场上人工虫草主要有百令、金水宝、心肝宝和宁心宝4大商业品牌。本文对5年来发酵虫草菌粉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以全面了解发酵虫草菌粉的价值,并为业内学者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黄慧莲;杨敏娟;管咏梅;朱卫丰;陈丽华;熊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利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挖掘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的用药规律。方法:以汪受传教授门诊治疗小儿厌食的208份病案为基础,通过对处方中28味核心中药进行相关系数运算及可视化处理、系统聚类及公因子提取发现其中用药规律。结果:汪受传教授治疗厌食以运脾消食为核心,配伍理气、化湿中药,辨证选用清热润下和补气固表中药。结论: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能够分析方剂中中药配伍规律,可用于名老中医处方经验的数据挖掘。
作者:谢辉辉;袁丹;祁波;戴启刚;徐珊;汪受传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受到全球医学界关注的“第十一届世界中医药大会”于2014年10月1-2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大酒店隆重举行。在“东方西方文化融合,共创未来医学模式”主题的凝聚下,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医药专家学者及企事业机构的近千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在民政部、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委员会、俄罗斯联邦卫生部、俄罗斯联邦圣彼得堡州政府、圣彼得堡卫生部、新西伯利亚国立医科大学等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作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