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目的:合成两亲性导向分子甘草次酸衍生物3-琥珀酸-30-硬脂醇甘草次酸酯(18-GA-Suc),研究其掺入甘草次酸-丹参酮ⅡA-丹酚酸B复方脂质体(GTS-Lip)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方法:采用1HNMR和13CNMR表征18-GA-Suc的结构,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18-GA-Suc的投料量,低速离心法测定其掺入比率,比较修饰前后复方脂质体的理化性质,以平衡透析法考察甘草次酸衍生物受体靶向的甘草次酸-丹参酮ⅡA-丹酚酸B复方脂质体(Suc-GTS-Lip)中3种成分的体外释放规律。结果:优化的处方工艺为:18-GA-Suc投料量为膜材的10%(mol·mol-1),掺入比率为96.58%。Suc-GTS-Lip形态圆整,分布均匀,其中甘草次酸(GA)、丹参酮ⅡA(TSN)和丹酚酸B(SalB)的平均包封率分别为86.15%,81.70%,91.05%,平均粒径为128.7 nm,平均Zeta电位为-15.5mV。GA和TSN体外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SalB体外释放规律符合Hixon-crowell方程。结论:甘草次酸衍生物(18-GA-Suc)能在脂质体膜上成功表达,本脂质体制备工艺稳定,GA、TSN和SalB 3种成分在体外均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肝靶向性奠定了基础。
作者:管辉达;王秀丽;林珈好;徐昕;褚福浩;王玉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2014年10月1-2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中联)主办的“第十一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隆重举行。在“东方西方文化融合,共创未来医学模式”主题的凝聚下,会议探讨了关于如何进一步加快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诸多问题。本文是佘靖主席大会致辞,概况了11年来世界中医药大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总结,并展望了中医药未来发展之路,言简意赅。我刊在此全文发表,以飨广大读者。
作者:佘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冬虫夏草是中国名贵的滋补名贵中药材。由于冬虫夏草分布地区狭窄、自然寄生率低、生存环境苛刻等因素,天然虫草资源并不丰富。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养生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烈,对虫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正因如此,人们过度挖掘,使得天然资源日益匮乏。为了满足人们对虫草的需求,国内大力进行研究。自1987年来国内相继研发出多种人工虫草,即发酵虫草菌粉,通过后续的不断研究并投入了大量生产,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市场上人工虫草主要有百令、金水宝、心肝宝和宁心宝4大商业品牌。本文对5年来发酵虫草菌粉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以全面了解发酵虫草菌粉的价值,并为业内学者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黄慧莲;杨敏娟;管咏梅;朱卫丰;陈丽华;熊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利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挖掘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的用药规律。方法:以汪受传教授门诊治疗小儿厌食的208份病案为基础,通过对处方中28味核心中药进行相关系数运算及可视化处理、系统聚类及公因子提取发现其中用药规律。结果:汪受传教授治疗厌食以运脾消食为核心,配伍理气、化湿中药,辨证选用清热润下和补气固表中药。结论: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能够分析方剂中中药配伍规律,可用于名老中医处方经验的数据挖掘。
作者:谢辉辉;袁丹;祁波;戴启刚;徐珊;汪受传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桂芍等量配伍(1:1),一辛散一酸收,一治卫强一治营弱,解表和里,调和营卫。芍药倍用(1:2),酸甘化阴以滋阴养血。基于桂枝-白芍药对1:1和1:2的中医临床用药特点,探讨桂芍药对不同配比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乙腈-0.1%乙酸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毛细管温度350℃,气化温度300℃,考察桂芍配比1:1和1:2及其单味药水煎液,比较1:1和1:2配比成分及含量差异。结果:桂枝中前花靛B2,2-羟基桂皮醛有明显峰,其中2-羟基桂皮醛在桂枝当量的混煎液中基本无峰,前花靛B2含量在1:1配比高于1:2配比;白芍中白芍酮、芍药苷亚硫酸酯、1,2,3,6-四-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芍药苷、芍药苷同分异构体、苯甲酰芍药苷及苯甲酰芍药苷同分异构体有明显的峰,其中1,2,3,6-四-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同分异构体含量1:1配比高于1:2配比,而白芍酮、芍药苷亚硫酸酯、芍药苷同分异构体含量1:2配比高于1:1配比。结论:在桂芍药对不同配比中,前花靛B2、1,2,3,6-四-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同分异构体含量1:1配比高于1:2配比,而白芍酮、芍药苷亚硫酸酯、芍药苷同分异构体含量1:2配比高于1:1配比。研究不同配比桂芍药对的成分含量差异,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合理用药提供支撑。
作者:裴艳玲;吴志生;史新元;潘晓宁;刘晓娜;乔延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寻溃疡性结肠炎(UC)不同肺功能损伤类型与肠镜内镜指数的相关性,客观评价肺肠表里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新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3月,我国多地三甲医院符合UC诊断且无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同时对患者行肺功能、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1人,与正常组相比,异常组残气功能及弥散功能的内镜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残气功能组r=0.003,异常组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存在不同类型肺功能损伤,其中残气功能、弥散功能异常与肠道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且残气功能改变更为明显。
作者:张雯;王新月;孙慧怡;吴健;王建云;刘大铭;朱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加参方对大鼠心梗早期梗死范围、心功能以及心肌中炎症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作急性心梗大鼠模型,将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参方3 g(3 g·kg-1·day-1)组、加参方6 g(6 g·kg-1·day-1)组和氯沙坦(10 mg·kg-1·day-1)组。于心梗后第3天应用伊文氏蓝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双染色法测定大鼠心肌梗死范围,并于心梗后第7天应用超声心动图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观察和测定大鼠心脏结构和收缩功能,以及缺血心肌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加参方6 g组梗死范围明显缩小(P<0.05),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直径(LVESD)明显减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明显增加(P<0.05),其结果与氯沙坦组相似。与模型组相比,加参方可明显降低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和MCP-1的产生(P<0.05),除TNF-α外,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中加参方6 g的作用与氯沙坦相似。结论:加参方可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改善心脏功能,同时降低缺血心肌中炎症介质的表达,该作用与氯沙坦相似,提示在心梗早期加参方具有保护心脏、抑制炎症的作用,其中保护心脏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对炎症反应的抑制来实现。
作者:谢世阳;王幼平;李彬;刘卫红;王永霞;王贺;朱明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大量证据表明γ-氨基丁酸(GABA)能系统在神经精神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型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调节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有较长历史,但副作用和药物依赖的风险限制了它们的使用。随着对不同GABAA受体亚型在这些疾病病理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断深入了解,亚型选择性GABAA受体调节剂被认为可能是潜在的治疗策略。本文回顾了揭示GABAA受体和焦虑、抑郁及精神分裂症之间联系的研究成果,同时对亚型选择性GABAA受体调节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栗睿;薛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西医治疗本病尚无好的疗效,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主要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针灸治疗、名家经验及中西医结合疗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总结了近5年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本病上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维维;周晓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梳理不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动物模型的造模因素和评价指标,分析各种动物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筛选体现中医药病因病机的模型。方法:通过收集1979年以来公开发表的中文文献77篇,建立PCOS造模因素(动物种别及鼠龄、造模试剂及剂量等)和评价指标(卵巢形态学、激素水平)的数据库,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国内外建立的PCOS动物模型有雄激素造模法、雄激素联合HCG造模法、孕激素联合HCG造模法、雌激素造模法、芳香化酶抑制剂造模法、胰岛素联合HCG造模法、雄激素联合胰岛素造模法、胰岛素造模法等,常使用鼠龄在3-50天的SD、Wistar大鼠,应用脱氢表雄酮、丙酸睾丸酮、硫酸普拉睾酮钠、双氢睾酮、左旋18-甲基炔诺酮、戊酸雌二醇、来曲唑、胰岛素和HCG等化学试剂进行造模,评价指标为卵巢形态学、各级总卵泡数、性激素类(E2、P、T、FSH、LH)和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FINS、FPG、HOMA)等。结论:目前PCOS动物模型各有优缺点,尚不能完全模拟临床上PCOS患者发病过程,应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适宜的造模试剂和评价指标。脱氢表雄酮、双氢睾酮缓释、孕激素联合HCG造模的动物模型更适宜于研究胰岛素抵抗(IR)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肾虚痰湿是肥胖型PCOS根本病因病机,脱氢表雄酮造模、左旋18-甲基炔诺酮联合HCG造模、芳香化酶抑制剂造模比较符合肥胖型PCOS动物模型,评价指标有体质量、血清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以及卵巢形态学等,临床常采用补肾化痰法治疗肥胖型PCOS。
作者:姚莉娟;徐晓娟;王婧婧;王张;邓琳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为明确我国水蛭现有的人工养殖模式,历时近3个月的时间,对搜集的业内信息和网络宣传的重庆、湖北等9个省市的34个水蛭人工养殖基地实地考察。结果表明,水蛭的人工养殖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江南水乡一带的江苏和安徽;以散户小面积养殖为主;养殖的品种以宽体金线蛭为主;养殖方式以“池塘+网箱”为主;“生产+收购+技术培训”是水蛭人工养殖基地的主要经营方式;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全国各地会涌现更多以个体户小面积养殖为主的宽体金线蛭养殖基地。市场上流通的宽体金线蛭成品以水货主,并主要销往国内相关药企。江苏、安徽和湖北部分水蛭养殖基地的设施设备体系完善,生产和研究实力相对强。
作者:刘飞;杨大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橙皮苷在碱性溶液中的稳定性,为其提取、纯化工艺的质量控制以及制剂产品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不同温度、pH、加热时间下橙皮苷的含量变化。结果:加热条件下橙皮苷碱性溶液发生了降解,含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呈不断下降趋势;弱碱条件下较稳定。结论:为保证溶液中橙皮苷的稳定,在生产过程中应使溶液处于低温(50℃以下)及弱碱条件下,并尽量减少溶液的受热时间。
作者:胡玉梅;孟兆青;张珊;程宁波;丁岗;王振中;萧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制备的三元复合物脱苦效果进行评价,并对三元复合物进行红外光谱(IR)和差示扫描量热(DSC)表征分析。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并利用富含β-乳球蛋白(β-LG)的乳清分离蛋白WPI90和盐酸小檗碱(BH)、β-环糊精(β-CD)制备β-CD/BH/WPI90三元复合物。结果:乳清分离蛋白(WPI90)、盐酸小檗碱和β-环糊精形成了三元复合物(β-CD/BH/WPI90),盐酸小檗碱三元复合物(β-CD/BH/WPI90)脱苦效果优于盐酸小檗碱二元复合物(BH/β-CD)。且三元复合物中的盐酸小檗碱含量为3.20%。结论:乳清分离蛋白WPI90和盐酸小檗碱(BH)、β-环糊精(β-CD)形成的三元复合物对BH的苦味具有明显的降低效果。β-CD/BH/WPI90三元复合物的红外光谱(IR)和差示扫描量热(DSC)表征不同于3种物质简单的物理混合。
作者:张中义;张攀攀;张文杰;张品峰;刘瑞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乌附麻辛桂姜汤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减,对照组则口服尼美舒利缓释片常规治疗,均以7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在疗程前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腰痛均缓解,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急性腰痛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改善比慢性腰痛患者更明显(P<0.05),对照组急慢性病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急慢性腰痛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中,慢性腰痛患者复发率更高(P<0.05),对照组中急慢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减方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确切,尤其改善急性期腰痛效果明显,且无毒副作用,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李泰标;谢洪武;吴伟;刘福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医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估体系建设是中医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可以为科研机构建立明确的目标导向,为科研人员建立良好的评价制度,从而大限度实现研究任务目标。然而,目前的中医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估体系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导致中医科研机构缺乏成熟、高效能、可标准化、可推广的行业绩效评估体系。本文就中医科研机构绩效评估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开展讨论,指出中医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估体系建设应在已有可参考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行业特点、文化特征,通过不断探索建立起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导向性兼备的评价体系,公正地评估科研人员的同时,引导科研方向,为科研人员做好制度护航,促进科研成果水平不断提升。
作者:刘晓艳;黄允瑜;王燕平;吕爱平;姜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氨基酸神经递质系统是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研究抗抑郁药物对氨基酸水平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采用了iTRAQ试剂衍生、同位素内标标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路优泰对抑郁大鼠脑内氨基酸水平影响,并采用SIMACA-P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路优泰通过调节脑内天门冬氨酸、牛磺酸、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酰胺水平实现其抗抑郁作用。
作者:杨培;李雪春;田晶辰;林龙飞;付京;张慧;倪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并发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是肾衰竭终未期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方法的应用,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伴随之而来。因此,分析和识别慢性肾衰竭患者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对于提高其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常见的并发症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为完善肾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胡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模型胰岛素抵抗(IR)及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通过对Wistar雄性大鼠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制备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西药组、方药低剂量组、方药中剂量组、方药高剂量组,连续灌胃4周后,取内眦静脉窦静脉血3 mL,测血糖及血清胰岛素,计算IR。后处死大鼠,取出心脏,切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药能明显改善CHF大鼠IR水平(P<0.05),其中高、中剂量组较为明显;同时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药能改善CHF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高剂量组心肌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接近地高辛组。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药能一定程度逆转大鼠CHF的IR并改善心室重构。
作者:王瑶瑶;陈云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蒙医证型与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53例RA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齐素协日、巴达干赫依、协日乌素3种证型。设计统一调查量表,检测RF、CRP、ESR、抗CCP抗体等指标,详细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齐素协日型组比较,其余两组RF、ESR、CRP、抗CCP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F、CRP、抗CCP抗体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齐素协日型>巴达干赫依型>协日乌素型,ESR由快到慢依次是:齐素协日型>协日乌素型>巴达干赫依型。结论:RA蒙医证型中齐素协日证型RF、ESR、CRP、抗CCP抗体水平高,属RA活动期患者,巴达干赫依及协日乌素证型者相对偏低,基本属RA早期或稳定期、迁延期患者。
作者:那仁满都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腰痹通胶囊中皂苷类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以腰痹通胶囊为研究对象,建立参照物人参皂苷Rg1与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采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腰痹通胶囊中5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并将两种测定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重复性。结果:腰痹通胶囊中皂苷类成分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f 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0.999、f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1.228、f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0.990、f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1.094。“一测多评”法的计算结果与外标法的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实验所得的相对校正因子可信。结论:本实验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行准确,可以更合理、快速地实现腰痹通胶囊中多种皂苷类成分的质量控制。
作者:代百东;孙莉琼;李艳静;丁岗;李欣;王振中;毕宇安;萧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