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物介绍

关键词:
摘要: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疗法治疗胆道大出血

    胆道大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诊断及治疗较为复杂和困难,病死率较高.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放射技术的发展,胆道大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我们自1996年3月~2002年3月共收治胆道大出血4例,均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检查及栓塞治疗,诊断治疗同步完成,效果满意.

    作者:雷兴旺;张延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腔镜斜疝修补术54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斜疝修补术的合理性、安全性与手术效果.方法:1992年7月~2003年6月共行腹腔镜斜疝修补术54例(男性52例,女性2例),年龄14~70岁,其中斜疝修补术后复发行第2次手术15例,行第3次手术2例.手术时间15~35min,平均22min.采用脐下缘及双侧锁骨中线脐平面交点共3个穿刺点,在腹腔镜直视下分离内环周围腹膜瓣,置Bard网片于腹膜前间隙的疝内口处,以钛夹固定后,闭合腹膜瓣.结果:腹腔镜斜疝修补术后未出现手术并发症,随访1个月~11年,平均5年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斜疝修补术符合生理,安全有效,手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操作简便、损伤小、瘢痕小、病人恢复快.尤其适合于斜疝多次手术后复发的病例,本手术同样适合于直疝和股疝.

    作者:苏旭;李滨;陈福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奥利司他对肥胖者的体重控制及危险因素的影响

    目的:评价奥利司他治疗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30~60岁,体重指数(BMI)≥28kg/m2<42kg/m2的肥胖患者在给予低热卡饮食的基础上被分为奥利司他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24周.结果:奥利司他治疗组体重下降7.42±3.38kg,较对照组的体重下降4.25±1.62kg有极显著差异(P=0.001);与对照组相比,奥利司他还能显著降低肥胖患者的腰围、收缩压及舒张压、血总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奥利司他显著降低肥胖合并高血糖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P=0.001和P<0.05),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奥利司他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大多为轻度,可自行缓解.结论:奥利司他结合饮食治疗可得到更为显著的体重改善,同时有助于肥胖相关危险因素的改善.

    作者:韩青;王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骨折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策

    骨折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是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岩;黄丽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射频治疗41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我们应用BBT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成功治疗子宫肌瘤4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国琳;耿蕾;刘玉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差的护理对策

    骨折患者治疗的一般原则是骨折的复位、固定及功能锻炼,复位和固定为骨折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对机体的整体康复尤为重要,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使血肿吸收快,骨痂生长好.现对我院2003年1月1日~2003年10月30日收治的206例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其护理干预作一初步分析.

    作者:程杏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FDG PET在监测胃肠道淋巴瘤治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FDG-PET在监测胃肠道淋巴瘤治疗疗效中的应用.方法:对19例不同类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2例霍奇金氏淋巴瘤,15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2例mantle细胞淋巴瘤).3例为胃部淋巴瘤,14例为小肠淋巴瘤,2例为结肠淋巴瘤.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PET显像.显像结果与临床结果相比较.结果:19例患者的治疗前扫描中,17例(89%)为FDG摄取明显增强,2例显示病灶部位FDG摄取轻度增强.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PET扫描,13例PET图像上未见明显异常FDG摄取,6例原病灶部位仍存在异常FDG摄取.FDG PET扫描阴性的患者中,仅有1例1年后复发,占7.7%,而所有6例(100%)治疗后PET随访仍阳性的患者,在1年的随访当中复发.结论:FDG-PET在监测胃肠道淋巴瘤治疗反应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修雁;Kumar Rakesh;孙晓光;Potenta Scott;Mavi Ayse;Zhuang Hongming;Yu Jian Q;Dhurairaj T;陈绍亮;Alavi A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无缝合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并发症分析

    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传统的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散光小、无缝合、恢复快、接近超声乳化手术效果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更好的推广普及、提高手术质量,现将我院应用该术式所遇到的术中并发症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术前使用在异丙酚麻醉早孕负压吸宫术中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及验证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能减少药物用量的终止早孕方法.方法:选择要求终止妊娠、孕周≤10周的健康妇女共92例,随机分为3组.A组32例,术前3h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米索)400μg;B组30例,术前3h阴道内放置米索200μg;C组30例,术前不用米索.三组受术者均以异丙酚静脉麻醉,再行负压吸宫术.结果:A、B、C三组的手术时间、异丙酚用量及术中出血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C组相比,A、B两组术前宫颈的松弛扩张显著(P<0.05);术前的阴道出血量、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A组显著多于B组(P<0.05).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负压吸宫术前应用米索可有效扩张宫颈,但使用与否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异丙酚用量无明显影响;米索200μg与400μg具有相同的宫颈扩张效果,但较小剂量使用时的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方爱华;陈勤芳;刘颖;王彦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肝硬化合并脑梗死26例临床分析

    肝硬化和脑梗死均是内科的常见病,在诊断上也并不难,但肝硬化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时并不典型,特别是出现肝性脑病的时候,往往会延误诊断.我们对我院神经消化内科收治的26例肝硬化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水彬;成刚卫;黄秉钦;赖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FK506对大鼠液压伤后脑保护和相关机理的研究

    目的:研究创伤性脑损伤(TBI)后FK506短期抗脑水肿的时间剂量效应,以及对炎症介质、自由基生成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液压损伤法制备脑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损伤组、治疗组Ⅰ、治疗组Ⅱ和对照组.对治疗组按给药时间不同(伤后5min、30min和4h),分别再分为3组,每6h腹腔注射一次FK506,连续4次.所有大鼠伤后24h断头处死.结果: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能被FK506在不同时相两种剂量下完全抑制,伤后5min给药组在两种剂量下伤侧半球含水量均明显减少,健侧半球含水量在各时相两种剂量下均明显减少.与损伤组相比,所有治疗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增高,但低于对照组,而治疗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较损伤组明显下降.结论:按照本实验设计,FK506减少脑水肿的效应具有时相性,而其抑制炎症因子,减少自由基生成对减轻TBI后继发性损伤有较大价值.

    作者:张桂运;崔尧元;卢亦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5-氮杂胞嘧啶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心肌分化

    目的:研究5-氮杂胞嘧啶(5-aza)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MSC)心肌分化过程中心肌特异转录因子和心肌特异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取传至第8代hMSC,以3μmol/L的5-aza孵育细胞24h,分别在诱导后3d、1周、2周和3周4个时间点提取细胞RNA,以RT-PCR方法检测细胞心肌特异转录因子Nkx2.5和心肌特异基因(connexin43、ANP等)的表达.结果:hMSC经5-aza诱导后,形成肌节样结构.RT-PCR的结果显示,5-aza可诱导心肌特异基因connexin43和ANP的表达,随诱导时间延长,connexin43和ANP的表达量逐渐增加.5-aza还能诱导hMSC表达心肌特异转录因子Nkx2.5,并持续表达至3周.结论:5-aza在体外可诱导hMSC向心肌细胞分化,5-aza可能通过诱导心肌特异转录因子的表达而启动hMSC心肌化的过程.

    作者:胡昕婴;史剑慧;牛玉宏;葛均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甲亢病人的心率变异性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31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甲亢组)和31例正常人(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HRV)的分析,进一步了解甲亢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况.方法:对甲亢组和对照组进行24h HRV对比分析.结果:甲亢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时域指标:SDNN、SDANN明显降低,频域指标:VLF、LF/HF增高(P<0.001,P<0.05),LF、HF降低,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P<0.05).结论:通过HRV的变化,进一步说明甲亢患者的交感神经受损和迷走神经失衡.

    作者:朱加加;张矛;许广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内镜在食管微小平滑肌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在食管微小平滑肌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诊断微小食管平滑肌瘤患者,行超声胃镜检查后分别予高频电切除或外科手术切除,切除组织送组织病理检查,后对比分析相关资料.结果:24例行超声胃镜检查,显示超声声像以低回声、不均匀回声多见,境界较清楚.12例病变位于黏膜肌层,9例病变位于固有肌层浅层,共21例予高频电切除治疗;3例病变位于固有肌层深层,予外科手术治疗.24例病理检查示平滑肌瘤23例(瘤位于黏膜肌层12例,固有肌层11例).超声内镜检查诊断准确率95.8%(23/24).结论:超声胃镜不仅能对食管微小平滑肌瘤作出准确诊断,而且由于其对肿瘤的起源、范围等探查准确,可为后续治疗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借鉴.

    作者:李文波;张修礼;陈桂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偏头痛的诊断和治疗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在美国,偏头痛的患病率在女性中为17%,男性中为6%.我国国内尚无精确的统计资料.本文就偏头痛的病理生理、分型、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毛悦时;汪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创伤性膀胱破裂17例报告

    目的:探讨创伤性膀胱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本院1990~2002年间创伤性膀胱患者17例,对损伤原因、损伤类型、诊断和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腹膜内型5例,腹膜外型9例,混合型3例;膀胱灌注试验阳性率80%;膀胱造影阳性率87.5%;14例行膀胱修补术,13例一期痊愈出院;2例患者单纯留置导尿痊愈;6例后尿道损伤患者同时行尿道会师手术;死亡1例.结论:创伤性膀胱破裂是一种非常见的损伤类型,往往伴有其它脏器的合并伤,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作者:倪俭;王杭;孙立安;张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凯妮汀治疗经阴道手术前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女常见病,阴道手术前念珠菌性阴道炎必须治疗后才能进行手术.凯妮汀阴道片每片含克霉唑500mg,为广谱抗真菌药物,采用乳酸配方,崩解快,局部浓度高,应用1片即可达到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使用方便.本文对阴道手术前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患者作了临床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胡萍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炎病毒对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影响.方法:对384例肾移植患者术后CMV-IgM进行检测,比较肝炎病毒感染组与非病毒感染组术后CMV感染率.结果:肝炎病毒感染组术后CMV感染率(30.5%)明显高于无病毒感染组(11.3%)(P<0.05),若患者术前已有CMV感染,肝炎病毒感染组术后CMV感染率更高(47.4%).结论:肝炎病毒感染能够增加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率,对术前已有CMV感染的肝炎病毒感染者更应注意术后CMV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病毒活动,避免病情进展.

    作者:王少鑫;高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重症急性胆管炎头孢匹美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头孢匹美(马斯平)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围手术期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5例ACST患者采用头孢匹美治疗,剂量1g,q8h静脉注射,疗程5~7d.结果:总有效率为96%,细菌清除率为94.7%,细菌转阴率为96%,无不良反应.57株致病菌作药敏试验,头孢匹美的敏感率96.5%,较头孢哌酮、头孢唑林、环丙沙星、替硝唑的敏感率高.结论:ACST并肺部感染用头孢匹美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向宏市;利仕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1例过敏性血管炎的临床分析

    过敏性血管炎也称变应性血管炎、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皮肤坏死性血管炎、变应性脉管炎、皮肤坏死性细小静脉炎,它是由于药物或感染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细小血管(细小动脉和静脉,毛细血管),但也可累及其他脏器的小血管而造成多系统病变,呈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过程.现将我院1993年3月~2003年4月21例有病理诊断的过敏性血管炎住院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顾昳丽;徐麦玲;邹和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