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灏云;江璇;李新玥;郑恒;刘玉筠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与中医学“心悸”“水肿”“喘证”等病证病机、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毛以林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为因虚致实,虚实夹杂之证候,宗气不足、心肾阳虚及脾运失健是其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痰浊、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产生的主要原因。治疗上,当注意病证结合,重视升提宗气、温补元阳、健运脾胃,以达到宗气充养、心肾相交、脾胃健运、气血调和、血瘀痰浊水饮之邪自化之目的。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遣方等方面介绍了毛以林教授诊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
作者:闫秋林;毛以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内分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的同时,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这两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着共同的临床表现,例如肥胖、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高瘦素,这些均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文中主要探讨甲状腺疾病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新进展,以期在临床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和预防上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作者:郑慧君;侯丽辉;刘颖华;潘洪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当归六黄汤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ST)瘀热内结型小鼠 Th1/ Th2细胞因子的调控。方法 ICR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当归六黄汤组)与西药组(匹多莫德组),正常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余3组小鼠分别予腹腔注射脂多糖(LPS)2 mg/ kg(用生理盐水配制成2 mg/ ml);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给予当归六黄汤颗粒,西药组给予匹多莫德10 ml/(kg·d);连续给药4周。用 ELISA 法测小鼠血清 IL -4、IL -12、IL -10、INF -γ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 IL -4、IL -10水平降低,IL -12、IFN -γ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能显著降低 IL -4、INF -γ水平,提高 IL -12、IL -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当归六黄汤对瘀热内结型反复呼吸道感染(RRST)小鼠的 Th1/ Th2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其既可以上调 Th1类细胞因子 IL -12,同时上调 Th2类因子 IL -10,从而控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静;崔霞;王坤;张雯;钮妍;王倩;赵芸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化裁方治疗肝癌术后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肝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化裁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恢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情况,并进行临床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第1天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骤然升高,术后第3天及第7天逐渐下降,且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可知,两组在术前、术后第1天时 ALT、AST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ALT、AST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1天时两组患者均出现肝功能损害,术后第3天及第7天时治疗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检测可知,治疗组患者均无肝功能不全及肝功能衰竭,而对照组肝功能不全发生率13.33%,肝功能衰竭发生率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术后住院时间(11.77±2.40)d,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0%,术后住院时间(16.27±5.36)d,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化裁方对改善肝癌术后患者肝功能损害具有促进作用,可减少因肝功能损害而引起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早日出院。
作者:陈荣;林婴仔;王建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文章旨在梳理总结李国栋教授辨证论治放射性直肠炎的用药特点和验案分析。放射性直肠炎是盆腔放射治疗后常见并发症,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李教授认为放射性直肠炎多属脾胃虚衰,失于运化,且常与风、寒、湿、热、食等夹杂为病;治疗上首辨病症之缓急,次选内外治法,以顾护脾胃为核心,灵活运用清、温、补诸法辨证施治,代表方剂有:葛根芩连汤、胃苓汤、四君子汤、灌肠方等,在临床上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冯丽鹏;谭嗣伟;王晓锋;李国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南宋文人吴自牧在其笔记体散记文中引用俗谚“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品香、斗茶、挂画和插花被誉为宋代文人修身养性的“四般闲事”,又被称为“文人四艺”,是中国古代普遍的性命双修之法。养生即颐养生命,而中医养生理念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强调“形神合一”的生命观,故宋代文人的四般闲事推崇“闲以尽年”的生活理念与中医养生十分契合。
作者:徐睿瑶;李俊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针夹脊穴配合调制中频电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PHN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夹脊穴配合调制中频电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局部围刺配合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5次、10次、15次及20次后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显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在不同时段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段水平及自身治疗前水平;而对照组在治疗10次以后 VAS 评分也明显低于自身治疗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5次、10次后 HAMA 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时段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调制中频电治疗老年 PHN 的疗效、镇痛效果与焦虑缓解效果优于常规局部围刺配合电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文玉;廖勇梅;雷启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肠道正常菌群及微生态稳定对机体健康极其重要,中医药对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文章综述肠道菌群的生理病理作用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以及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研究,结合中医药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运用中医理论加以分析,探讨中医中药调节肠道菌群与其防治疾病的相关性,以期为中医药的理论应用及对2型糖尿病研究提供些参考依据。
作者:李吉武;李双蕾;唐爱华;赵伟;陈文辉;陈家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抽动症(脾虚肝亢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小儿抽动症患者(脾虚肝亢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口服西药泰必利片,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包括口服中药袋装颗粒剂、耳穴压豆、小儿推拿),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周末,以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表(YGTSS)评价病情轻重,并根据 YGTSS减分率评价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第4、8周后与本组治疗前 YGTSS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间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 TE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抽动症(脾虚肝亢型)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潘鸿;王洪峰;李静;宋宸宇;王宇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近年来儿童抽动障碍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由于其病因病机较复杂,病程缠绵难愈,故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家庭及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引起公众的关注。小儿体属纯阳,肝常有余,五志过极,郁而化火,引风内动,或脾运失健,脾虚肝旺,或肝血不足,阴虚阳亢,以致肝风内动,或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致肝肾阴虚,阴阳失衡,或六淫引发,外风引动内风,肝亢风动。本文从中医肝脏的生理功能及特性出发,就抽动障碍从肝论治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张媛;吴力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糖脂平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骨骼肌细胞外膜葡萄糖转运子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在180~200 g 的雄性 SD 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和造模组(36只),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再次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12只。中药组予糖脂平按生药20 g/(kg·d)灌胃,西药组予罗格列酮0.8 mg/(kg·d)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持续8周,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评价胰岛素敏感性(M 值);酶法检测各组大鼠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 -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 - c);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WB)检测骨骼肌细胞外膜 GLUT4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明显降低,血清 TC、TG、LDL - c 均明显升高,HDL - c 明显降低,骨骼肌细胞外膜 GLUT4表达明显减少(P ﹤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提高,TG、LDL - c 水平降低,骨骼肌细胞外膜 GLUT4的表达明显增多(P ﹤0.05),对 TC、HDL - c 无明显影响(P ﹥0.05)。结论糖脂平具有提高 IR 大鼠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外膜 GLUT4的表达,增加骨骼肌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有关。
作者:刘静;朱智耀;高彦彬;赵轩;周盛楠;李娇阳;仝宇;王晓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李士懋教授是我国第二届国医大师,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二、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溯本求源,平脉辨证″,形成了以脉诊为重的辨治寒凝证辨证思路,提出寒凝证的脉象:痉脉,同时对寒凝证的治疗方法———微汗法的机理、使用方法以及测汗法均提出了自己的创见,这是对寒凝证辨治及微汗法理论的重要创见及补充。微汗法广泛应用于脑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肾脏疾病、肺系疾病、肠胃病等属于寒凝证的患者。
作者:王振强;乔凯明;王四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海外中医药中心对促进中医药对外传播与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建立海外中医药中心的现实需要,包括中医药具有保障人类健康的优势、中医药正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以及中医药日益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等三个方面。通过树立国际品牌、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开展中医药境外办学、积极开展中医药国际科研合作、加强中医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育,以及加强同所在区域孔子学院的协同发展等举措,推动海外中医药中心更好地发展。
作者:蒋继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种 COPD 动物模型复制方法(烟熏法、气管内滴入脂多糖法、烟熏联合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方法烟熏法:对大鼠采用被动吸烟法,30 min/ d,用时28 d;脂多糖法:实验第1、14天分别向大鼠气管内滴入脂多糖(LPS)0.2 ml/200μg,用时28 d;烟熏联合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实验第1、14天分别向大鼠气管内滴入 LPS 200μg,实验第1~28天对大鼠予以被动吸烟,30 min/ d。结果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种造模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P ﹤0.05);COPD 气道重塑重要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增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3种方法均能建立 COPD 动物模型,但各具优缺点,在 COPD 的科研工作中,可根据实验研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作者:程羽;陶伟利;张晓梅;羊忠山;陈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软坚消瘿颗粒制剂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并通过大鼠体重、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的结果,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 SD 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软坚消瘿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各60只。对照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软坚消瘿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供试品8、20、60 g 生药/(kg·d),2次/ d,每周给药6 d,周日停药。每周按所称体重计算给药量给予供试品。试验周期为26周,其中,给药周期为24周,恢复期2周。给药中期13周末、给药末期24周末、恢复期26周末随机选取数量约1/3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取血后对大鼠进行系统尸解,对脏器进行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后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软坚消瘿颗粒长期毒性试验中,体重结果显示,给药组雌雄两性大鼠从给受试药物第1周开始到实验周期末,包括停药2周后,大鼠体重均呈渐进性减轻,并且呈剂量依赖性。脏器系数统计结果结合病理学报告统筹分析,未见受试物对脏器系数指标有明显影响。组织病理学显示大鼠各个脏器中期、末期、恢复期软坚消瘿颗粒低、中、高3个给药组大鼠,各组织、器官未见病理性变化。结论软坚消瘿颗粒按试验的剂量服用安全,对大鼠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作者:张兰;杨凯;刘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中西药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优化方案。方法将8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A,对照组 B 和治疗组,共3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 A 每晚口服坦索洛新胶囊(Tamsulosin capsule)(0.2 mg),对照组 B 每天早晚各口服一次前列舒丸( QLSW)(2 mg),治疗组早上服用前列舒丸,晚上同时服用前列舒丸和坦索洛新胶囊,用量同对照组。治疗后对各组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观察记录各组大尿流量(Qmax)、前列腺体积(PV)、残余尿流量(RU)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组联用坦索洛新和前列舒丸,比单独使用坦索洛新或前列舒丸效果好,与对照组 A 和对照组 B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坦索洛新和前列舒丸联用能有效治疗 BPH,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浩;张瑞;黄兴儒;辛重强;梁征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文章旨在针对留学生的学习与思维特点,基于中医课程体系的教学实际,探讨中医核心课程《方剂学》的英文教材建设。文章从现有教材的问题出发,指出现有英文《方剂学》教材多存在着“方剂量多、重点不明;内容繁杂、不够简洁;未设病案,难以深入;形式单一,少有图表;用词生硬、多有生僻”的问题。同时,文章提出了“精选方剂、突出重点;设立导言、明确层次;精简内容、标出要点;增设图表、简明清晰;辅以病案、强化实用”这五个改进的方向,以期对《方剂学》英文教材的编写建言献策。
作者:张林;吴宏东;杨勇;吴晓丹;傅延龄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通过回顾络脉的分布及久病入络的临床特征,结合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特点,认为抑郁症之初以络脉阳气郁滞、形神失和为主,经久不愈化生痰浊、郁热、瘀血等病理产物,痰、郁热、瘀血互结扰神,一方面导致患者躯体化症状复杂多样,一方面是导致难治性抑郁症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易于复发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疗宜从久病入络着手,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区分不同病理产物,在宣阳开郁的基础上,加入化痰通络、清热通络、活血通络的药物,针对络伤日久导致的络脉空虚可以加入养血通络之品进行治疗,期望能改善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宋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