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初步探讨匝迪-5味丸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评价其抗抑郁作用及对学习记忆的干预作用。方法 SD 雄性大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3.6 mg/ kg),匝迪-5味丸低、中、高剂量组(0.2、0.4、0.8 mg/ kg),每组10只。采用应激结合孤养的方法复制抑郁模型,以矿场(Open - field)实验、糖水消耗实验及体质量变化来进行行为学评价,应用 Morris 水迷宫试验来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给予21d 应激后模型大鼠糖水消耗量减少,体质量增长缓慢,Open - Field 实验水平活动得分和垂直活动得分及 Morris 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 <0.05,P <0.01)。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和匝迪-5味丸高、中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提高模型大鼠糖水消耗量、Open - Field 实验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及学习记忆能力( P <0.05,P <0.01)。结论匝迪-5味丸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呼日乐巴根;席迎春;呼和木仁;布和朝鲁;白龙;莲花;乌兰其其格;阿拉木苏;阿古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同为滑脉的两种不同疾病患者脉诊信息的变化特征,为传统脉象可再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脉诊信息采集系统”分别采集同为滑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与脂肪肝(FLD)患者各50例的左右手寸、关、尺部位的脉诊信息特征,应用 MATLAB 脉诊信息 GUI 分析程序进行脉诊信息预处理、193个参数提取和主成分分析、LS 识别、Lasso3种不同分析方法的分类判决,分析2类人群脉诊信息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信息特征。结果同为滑脉的2种疾病患者的脉诊信息之间存在很明显的差异,该差异在采用3种不同的数学方法分别进行统计的时具有较强的一致性。2种疾病患者的脉诊信息分析中,无监督学习方法分类识别的准确概率为67%,有监督学习的准确概率达79%-92%。2种疾病患者的脉诊信息之间的差异呈现规律性和部位特异性。结论滑脉在不同疾病状态下脉诊信息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可以进行再分类。
作者:汪南玥;于友华;刘佳;李同达;薛利媛;黄大威;江柏华;王佳;李彩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长强穴术前埋线对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治疗组于局部麻醉后取长强穴一次性埋线,对照组术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300 mg)。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和72 h 疼痛情况。同时记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术后6 h 疼痛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12、24、48和72 h 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排尿困难、伤口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长强穴埋线能有效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可靠。
作者:李莉;鲁林源;朱赟;孙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胆石片治疗不伴有胆囊结石的慢性胆囊炎(肝胆气郁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120例不伴有结石的慢性胆囊炎患者符合本试验纳入标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胆石片(6粒/次,3次/ d)及胆石片安慰剂(6粒/次,3次/ d)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以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右胁胀痛、口苦、咽干、嗳气、恶心、厌食油腻、纳食减少、胃脘痞满、上腹饱胀、右上腹部压痛和大便秘结)和腹部超声检查进行疗效评价。以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ALT、AST、TBIL、DBIL)、肾功能(Bun、Cr)和心电图检查结果作为安全性评价的依据。结果治疗4周后,经 CMH 卡方检验,两组主要疗效、次要疗效及影像学疗效中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安全性: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胆石片能有效治疗不伴有胆囊结石的慢性胆囊炎,并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高文艳;林一帆;巩阳;刘杨;雷春红;盛天骄;吴卓霖;李禹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魏玮教授在多年的临证过程中总结出疾病论治的三大核心要素:“能量、动态、平衡”。中医药论治疾病讲求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无论是论治脾胃病还是其他疾病,都要以恢复人体内的能量和动态作为基础和核心,并以达到平衡为终的目的,即恢复人体正常有序的生理活动。
作者:王欣;魏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的发展,医学理论和临床越来越重视从心身医学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从变异性哮喘中西医概念的阐述,从变异性哮喘的心身医学特点、“从肝论治变异性哮喘”的中医心身特点及研究现状三个方面来探讨“从肝研究变异性哮喘”的必要性及实用性。根据变异性哮喘心身发病及症状特点,无论是从心身医学角度采用兼顾心身的治则、还是结合心理和躯体的治疗方案,从肝论治是治疗该病之关键。随着社会时代进步、医疗模式的改变,社会环境等体外因素将逐渐受到重视,从心身医学角度来综合诊治该病将是未来的趋势,从肝论治则是将该类心身疾病研究及诊疗的核心理念,在该框架下对变异性哮喘心身病理的评估用于指导治疗策略上,可以得到更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健;高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高良姜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高良姜中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 - MS)联用仪进行鉴定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128个化学成分,其中34个化学成分匹配度都在80%以上,占挥发油总量的73.70%。其中含量高的是桉叶油醇(45.71%),相对含量高于1%的成分有6个,以皮蝇磷含量高(4.42%),其次是樟脑萜(3.54%)、樟脑(3.51%)、α-萜品醇(3.10%)、β-伞花烃(1.13%)和苄基丙酮(1.07%)。结论高良姜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其次是烃类化合物,且多是15个碳以下的小分子化合物。
作者:王卿;秦昆明;王彬;陈林伟;蔡宝昌;陈丹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刺络拔罐是在单纯的刺血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刺血疗法,又称为“双针一罐”,即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皮肤点刺出血后,扣上火罐,利用负压吸引而达到治疗目的,其操作简便、疗效迅速,往往立起沉疴,顿消痼疾,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刺络拔罐在中医外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并且在临床上常可结合体针、耳针、中药、穴位埋线、艾灸等方法综合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医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内外同治的整体观和特色优势,可以预见刺络拔罐在中医外科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每一种疾病的分型、诊断标准、疗效判定标准不够统一规范,治疗结果可比性差,不利于临床研究和应用;刺络中所采用的针具不统一;治疗每种疾病的选穴方案、刺激强度、拔罐的负压力度、留罐时间、出血量、具体疗程等没有统一规范;大部分临床报道鲜有对照组,或未遵从随机和盲法,疗效标准主观性强,存在偏差;对刺络拔罐治疗外科疾病的机制研究较少,深层次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作者:张艳冉;裴晓华;张双强;王超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期辨证内外合治治疗浆细胞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4例浆细胞乳腺炎患者采用分期辨证内外合治治疗。结果134例病例治疗后痊愈114例,好转14例,有6例放弃治疗,痊愈率达85%,平均门诊治疗天数为132.3 d。结论分期辨证内外合治治疗浆细胞乳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卫兵;郑丽;张晓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止痉通络方配合循经推拿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治疗组给予止痉通络方配合循经推拿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痉挛程度、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5.5%,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病例治疗后患者上肢痉挛程度、临床症状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止痉通络方配合循经推拿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确切。
作者:韩淑凯;马志伟;许玉娜;林国群;张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透刺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透刺联合康复疗法,对照组仅采用康复疗法,3次/周,3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5%,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足内翻改善程度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步行能力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透刺联合康复疗法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足运动功能,更好地使足内翻状态得以纠正。
作者:江雪;叶玉琴;许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估中药对左旋甲状腺素(L - T4)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增效作用。方法以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中药”“中西医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进行计算机检索,检索日期自数据库建库日期起至2014年1月,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人工筛选。检索中药联合 L - T4治疗甲减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将数据录入Revman5.2软件,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9个研究纳入 Meta 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联合 L - T4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 =0.26,95% CI[0.16,0.42],P <0.01}。结论中药对 L - T4治疗甲减具有增效作用。
作者:赖倚文;高天舒;李明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改良型弩药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60例 KOA 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改良型弩药针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传统弩药针疗法治疗;操作部位均为膝眼(双)、阳陵泉、鹤顶及膝关节局部疼痛点,2 d 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评价其治疗后和治疗3个月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80.0%,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及治疗后3个月组间 V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型弩药针疗法对 KOA 具有很好的疗效,且见效快,疗效稳定,方便易操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亦乐;肖淦辰;熊芳丽;柴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系统评价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稳心颗粒、步长稳心颗粒、冠心病心绞痛、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为中文检索词,以 wenxin granules,buchang wenxin granules,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pectoris,angina pecto-ris,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ischaemic heart disease 为英文检索词,计算机检索 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VIP)数据库,收集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用 Revman5.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对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比较有效率。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采用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有效率方面[95% CI(3.33~6.28)]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曹文斋;张婷;钟德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中年以后多发,临床可表现为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及骨质增生。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大多数医师认为与肥胖、遗传因素、年龄、炎症及创伤等有关。现代医学以消炎止痛、软骨保护及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尚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而中医药治疗 OA 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采用多方法有机结合,切实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疗效显著、副作用小。通过对中医药治疗 OA 实验动物模型组织形态学研究动态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的动物实验研究的共性是中药对软骨细胞的影响,也是研究中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基础。但对于中医药治疗实验动物 OA 软骨组织形态的观察指标尚未统一、量化指标存在单一化、随意化等问题,中药对实验动物 OA 软骨组织作用的有效靶点和部位尚不明确;中医药用于疾病的治疗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由于尚无统一标准的中医症候模型造模方法;在动物实验研究中,中药虽然能改善软骨细胞、软骨基质、滑膜、以及软骨下骨的病理表现,具有能减缓软骨的退变进程的疗效,但这种疗效持续的时间以及改善程度都需要进一步将动物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的有机结合,使疗效更明确化;实验动物模型虽然与人体的骨关节炎相似,但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实验动物模型只是模拟作用,尚不能完全替代人体的骨关节炎,故在实验结果能否被广泛应用于人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白雯;吕素飞;陶庆文;阎小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康宁对细胞内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 VDAC1)的调节和三磷酸腺苷(ATP)水平的干涉效应及其之间的联系。方法体外培养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 -1),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多潘立酮),胃康宁低、中、高剂量组,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 VDAC1的 mRNA 和蛋白表达,生物发光法分别检测给药后细胞内能量ATP 的含量;制备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检测胃康宁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组织中 ATP 代谢相关的 Ca2+- Mg2+- ATP 酶的影响。结果(1)胃康宁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促进 VDAC1的表达和细胞内 ATP 含量。(2)胃康宁促进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组织 Ca2+- Mg2+- ATP 酶活性升高。结论 VDAC1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表达增加是胃康宁诱导细胞内能量 ATP 水平升高的分子机制之一,并且体内实验证明胃康宁促进 Ca2+- Mg2+- ATP 酶活性,从而对 ATP 的产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胃康宁作用机制有可能通过能量代谢的途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
作者:刘燕君;鲁思凡;刘亭亭;常玉娟;张平;刘涛;史海霞;Aimin 周;魏茹涵;陈建德;魏玮;佟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2015年7月24日-25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中联)中医膏方专业委员会成立筹备会在北京怀柔区国际会都 APEC 会议府地北京益田影人花园酒店华表厅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世界中联主办,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承办。世界中联学术二部主任关涛出席本次筹备会并发表讲话,对筹备组提出以下三点建议:①中医膏方专业委员会的覆盖面要更广些,尤其是多吸收南方地区开展膏方工作较好的单位,作为委员或会员;②做好学术研究与交流,在学术上抢占至高点,尤其在膏方标准化、规范化以及膏方流程、质量等方面作出业绩;③充分利用搭建膏方专委会平台,做好专委会的服务性工作及召开成立大会的准备工作等。
作者:秦洪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应用检索式检索 CNKI 文献数据库中,首届国医大师治疗痹证的全部论文,经过数据处理、文献入库、关键词提取及频数统计、网络可视化等方法,探讨国医大师治疗痹证遣方用药及选穴规律,从而为临床治疗痹证提供建议。30位国医大师发表治疗痹证文章的共13人,文献中涉及痹证辨治的典籍达75种之多,其中《金匮要略》《伤寒论》《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类证治裁》《神农本草经》为国医大师治痹引用较多的典籍。朱良春国医大师的痹通汤为文献中方剂频次高的方剂,经典方剂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附子汤、乌头汤、独活寄生汤等均为国医大师治痹文献中的高频方剂,桂枝、当归、蜂房、甘草、黄芪、薏苡仁、全蝎、白芍是国医大师治疗痹证的常用中药。程莘农、贺普仁两位大师注重补肾祛风通络,兼以调气和血,惯以针灸治痹,阿是穴、命门、大椎、肾俞是临床两位大师常用高频穴位。
作者:李雨彦;刘良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