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维红
目的 研究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吻合血管腓骨小头移植修复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7年12月某院接诊的100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吻合血管腓骨小头移植修复骨缺损的患者进行研究.术后1个月对患者的手术优良率以及腕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与测量.结果 所有患者的情况在围手术期均得到恢复.术后1个月患者的手术优良率评测结果:有48例患者为优(48.00%),41例患者为良(41.00%),11例患者为一般(11.00%).手术后患者的背伸、掌屈、尺偏以及桡偏的关节活动度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肿瘤侵蚀段的切除手术结合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后吻合血管腓骨小头移植修复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恢复手术侧腕关节的结构以及活动能力.
作者:杨玉鹏;黄满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恶性青光眼患者11例,共11眼,综合药物治疗无效后,给予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时,眼压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时,视力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患者精神及心理、症状及视功能、社会活动、身体功能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治疗恶性青光眼效果可有效降低眼压,改善视功能.
作者:王保贞;高永杰;陈晓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全自动尿沉渣法与干化学试带法测定尿中红细胞(RBC)/隐血结果对比.方法 随机选取2018月1月至3月某院泌尿外科门诊及住院进行尿液分析患者的尿液标本860份,均分别以干化学试带法检测隐血反应,以全自动尿沉渣法检测红细胞,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 ,计算符合率.结果 本组860份尿液标本经全自动尿沉渣法与干化学试带法检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阴性、微量、(+)、(++)、(+++)符合率分别为98.87%、34.43%、36.92%、44.83%、48.18%;干化学试带法检测阳性率高于全自动尿沉渣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可能出现全自动尿沉渣法与干化学试带法检测结果不符的现象,检测过程中可联合应用两种方法,以提升尿液隐血及有形成分红细胞检测阳性率,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需引起高度关注.
作者:佟玉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12月某院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血流速度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45/47)较对照组80.85%(38/4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基底动脉(BA)、双侧椎动脉(LVA、R V A)均比治疗前高,观察组BA、LVA、RVA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补肾活血汤联合氟桂利嗪可有效提高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部血流速度,促进脑部供血,改善眩晕症状,治疗效果较佳,且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王彦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04-22—2018-04-22期间某院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1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单纯高频电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穿孔率(2.00%)、息肉残留率(2.00%)、肿瘤摘除成功率(96.00%)、治疗费用(3954.15±25.86)元、病变摘除时间(18.46±5.62)min、创面愈合时间(4.39±1.75)d、VAS评分(0.18±0.35)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00%)、穿孔率(16.00%)、息肉残留率(18.00%)、肿瘤摘除成功率(74.00%)、治疗费用(4563.01±61.74)元、病变摘除时间(25.86±9.74)min、创面愈合时间(11.54±2.68)d、VAS评分(1.74±0.19)分(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患者实施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预后.
作者:耿献辉;王智峰;常书振;冯海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纤溶酶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观察.方法 本组对象为某院收治的7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按照住院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纤溶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点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78.9%),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8.2±2.5)分,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21.6±3.3)分,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压积(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HCT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纤溶酶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刘玲玲;金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验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3例(急性胰腺炎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非急性胰腺炎急腹症患者117例(非急性胰腺炎组),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某院健康体检人员105例人员作为对照组,三组均进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RP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三种指标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结果 急性胰腺炎组患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胰腺炎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胰腺炎组与非急性胰腺炎组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胰腺炎组与非急性胰腺炎组患者CRP、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轻度患者与重度患者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患者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联合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RP联合检验有助于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利于早期及时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陈慕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经皮撬拨空心针与L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94足)闭合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固定方式不同分为经皮组和切开组,每组47例,经皮组采用经皮撬拨空心针内固定术,切开组采用L形切开钢板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相关资料.结果 经皮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切开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撬拨空心针与L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相近,但经皮撬拨空心针均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天数短、并发症少等众多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周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应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应用效果,为无偿献血样本的抗-HCV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某院经间接法ELISA检测的抗-HCV单试剂或双试剂反应性的献血者标本72份以及1850份无偿献血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和间接ELISA法进行检测,对于有一种以上试剂反应性(包括单试剂反应性、双试剂反应性及三种试剂均呈反应性)的标本采用重组免疫印迹实验(RIBA)进行进一步确认.以RIBA检测阴性或三种试剂均为阴性作为真阴性的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法三种试剂的检测结果 的假阳性率、特异性及符合性.结果总共1922份检测样本中,一种以上反应性样本合计51例,三种试剂均为阴性反应性1871份.51例反应性样本经RIBA验证,阳性29例,阴性22例.万泰双抗原夹心试剂诊断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雅培间接试剂和万泰间接试剂,诊断与RIBA的符合率则高于两种间接法试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71份阴性检测样本中,万泰间接试剂、雅培间接试剂和万泰双抗原夹心试剂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96.69%、94.28%、99.79%,万泰双抗原夹心试剂诊断的特异度明显高于两种间接法试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抗原夹心法诊断试剂者检测血液样本抗-HCV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能降低生物学假阳性,值得在临床血液样本的抗-HCV筛查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宋铁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EBV感染患儿10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糖腺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咽痛、扁桃体肿大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各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8、CRP以及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组间比较,P<0.05.结论 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糖腺苷用药治疗上给予人免疫球蛋白,加强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阿糖腺苷的抗病毒、抗炎的效果,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晓飞;毛晓燕;栗春香;刘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取针刺回阳九针穴和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此文实验分析中以随机数表法的形式对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某院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分组,即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入组24例,将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应用在对照组患者中,将针刺回阳九针穴和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治疗应用在实验组患者中,分析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NO水平、ET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结果 实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ADL、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ET水平、NFDS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加味补中益气汤和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治疗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具有确切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庞永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恩替卡韦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早期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HBV所致早期肝衰竭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各指标[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APTT、PT短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结合恩替卡韦可改善HBV所致早期肝衰竭患者凝血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李娜;陈奇;孟志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1 病例资料1 . 1 病例1 患者,男,68岁.2011年3月18日诊.患者有冠心病史,10年前因心动过缓,严重心悸,晕厥,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于2004年6月安装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在使用中各种情况尚好,至2013年10月起,临床症状又恢复到安起搏器前的状态,在某西医院住院治疗近3个月,患者仍感到胸闷胸痛,心悸怔忡,气短气促,胸腹饱胀,非常痛苦,故来我院求用中医药治疗.
作者:臧晓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某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81.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这说明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对照组为7.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血流大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血流大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用药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郭会月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某院收治的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8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s-CRP、FI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两项指标hs-CRP、FI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可有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炎症因子刺激,降低凝血功能.
作者:黄佳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分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社会回归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为临床护理人员针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领域的延伸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6-01-04—2017-12-31于某院治疗符合社会回归标准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19例,以问卷方式调查患者社会回归现状,并调取患者近期血常规情况,用健康状况问卷量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评估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调查结果 比较社会回归级别不同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之间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随着社会回归级别的增加,患者总体生活质量逐级增加,各级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特别是所占比例大的3级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受情绪、社会因素的影响.结论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社会回归情况欠佳,生活质量受病情、心理制约.
作者:王群;周立平;王娜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求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对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某院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颅骨缺损患者98例,根据抽签法将其按1:1方式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去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术.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脑灌注水平、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评分、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10 d,观察组局部脑血流量(rCBF)(87.16±6.33)mL/(100 g·min)较对照组(80.21±6.67)mL/(100 g·min)高,达峰值时间(TTP)(24.31±2.49)s较对照组(27.18±2.84)s低,术后6个月,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7.23±2.01)分较对照组(10.32±3.41)分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81.23±7.24)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85.65±9.14)分较对照组(72.14±7.11)分、(73.20±8.06)分高,术后18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4.06±0.48)分、卡氏功能状态(KPS)(81.33±9.03)分均较对照组(3.56±0.61)分、(75.25±8.62)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较对照组(16.33%)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可增加患者脑血流量,促进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董松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金乌骨通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11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9,应用甲氨蝶呤片及强的松片进行治疗)、治疗组(n=59,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金乌骨通胶囊进行治疗),对比组间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14%,且该组患者各项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乌骨通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经济,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高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共100例,均为某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患者均进行彩超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分析诊断结果 .结果 100例患者中,DSA诊断结果提示,颈动脉狭窄者91例;彩超诊断结果提示,颈动脉狭窄者84例,以DSA为金标准.彩超诊断的特异度为55.6%(5/9),灵敏度为87.9%(80/91),准确度为85.0%(85/100).9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检出118条颈动脉血管狭窄.彩超诊断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灵敏度为91.6%,特异度为89.6%,符合率为87.3%.彩超、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结果的Kappa值=0.861,一致性较好.以重度狭窄率70%作为切分点,彩超诊断灵敏度为85.9%,特异度为88.5%,彩超、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一致性的Kappa值=0.771,一致性一般.颈总动脉分叉部位(BIF)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为52.4%,其次为双侧颈总动脉(CA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结论 彩超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在治疗措施上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郝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是一种发病隐匿、不断发展的退行性神经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着这种疾病的风险,加重了社会及患者家庭的负担.因此,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就成为了热点之一.中医药在防治认知功能障碍方面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尤其在改善症状、缓解病情、延缓病程、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其预后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前景广阔.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对近年来关于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做一简单综述.
作者:丁原全;邵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