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飞;毛晓燕;栗春香;刘炜
目的 研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取针刺回阳九针穴和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此文实验分析中以随机数表法的形式对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某院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分组,即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入组24例,将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应用在对照组患者中,将针刺回阳九针穴和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治疗应用在实验组患者中,分析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NO水平、ET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结果 实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ADL、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ET水平、NFDS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加味补中益气汤和针刺回阳九针穴联合治疗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具有确切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庞永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某院接诊的9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免疫功能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24 h Pro)(2.14±0.51)g较对照组少,血清白蛋白(ALB)(41.12±6.60)g/L、CD3+(65.12±8.62)%、CD4+/CD8+(1.76±0.41)水平较对照组高,且治疗总有效率(93.48%)较对照组(76.0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可较好缓解患者症状,增强机体免疫,且有助于提升该病治疗效果,临床应用效果佳.
作者:赵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某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3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予奥扎格雷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59%,明显高于对照组80.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88%,对照组为8.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老年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好,能够明显降低老年患者神经功能损伤.
作者:邱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恶性青光眼患者11例,共11眼,综合药物治疗无效后,给予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时,眼压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时,视力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患者精神及心理、症状及视功能、社会活动、身体功能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治疗恶性青光眼效果可有效降低眼压,改善视功能.
作者:王保贞;高永杰;陈晓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经皮撬拨空心针与L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94足)闭合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固定方式不同分为经皮组和切开组,每组47例,经皮组采用经皮撬拨空心针内固定术,切开组采用L形切开钢板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相关资料.结果 经皮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切开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撬拨空心针与L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相近,但经皮撬拨空心针均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天数短、并发症少等众多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周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电图表现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STEMI患者60例,均行心电图检测,观察缺血性J波和无缺血性J波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情况;评价心电图预测梗死相关动脉情况.结果 诊断结果提示,60例患者中,23例患者为缺血性J波,37例患者为无缺血性J波,缺血性J波室性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无缺血性J波患者,P<0.05;心电图预测梗死相关动脉情况结果提示,正确诊断49例,正确诊断率为81.7%,错误诊断8例,无法诊断3例.结论 心电图诊断STEMI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操作简便,可在较短时间内诊断病情,但心电图诊断STEMI也存在诊断错误和无法诊断的情况,临床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刘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共100例,均为某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患者均进行彩超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分析诊断结果 .结果 100例患者中,DSA诊断结果提示,颈动脉狭窄者91例;彩超诊断结果提示,颈动脉狭窄者84例,以DSA为金标准.彩超诊断的特异度为55.6%(5/9),灵敏度为87.9%(80/91),准确度为85.0%(85/100).9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检出118条颈动脉血管狭窄.彩超诊断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灵敏度为91.6%,特异度为89.6%,符合率为87.3%.彩超、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结果的Kappa值=0.861,一致性较好.以重度狭窄率70%作为切分点,彩超诊断灵敏度为85.9%,特异度为88.5%,彩超、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一致性的Kappa值=0.771,一致性一般.颈总动脉分叉部位(BIF)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高,为52.4%,其次为双侧颈总动脉(CA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结论 彩超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在治疗措施上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郝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在重度窒息新生儿中使用磷酸肌酸钠以及神经节苷脂进行早期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重度窒息新生儿,以其出生时间作为标准,将80例新生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都使用常规对症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磷酸肌酸钠以及神经节苷脂,将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智力发育指数(MDI)评分以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早期治疗中使用磷酸肌酸钠以及神经节苷脂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并对患儿的智力发育、运动发育等产生促进作用.
作者:黄金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求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对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某院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颅骨缺损患者98例,根据抽签法将其按1:1方式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去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术.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脑灌注水平、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评分、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10 d,观察组局部脑血流量(rCBF)(87.16±6.33)mL/(100 g·min)较对照组(80.21±6.67)mL/(100 g·min)高,达峰值时间(TTP)(24.31±2.49)s较对照组(27.18±2.84)s低,术后6个月,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7.23±2.01)分较对照组(10.32±3.41)分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81.23±7.24)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85.65±9.14)分较对照组(72.14±7.11)分、(73.20±8.06)分高,术后18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4.06±0.48)分、卡氏功能状态(KPS)(81.33±9.03)分均较对照组(3.56±0.61)分、(75.25±8.62)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较对照组(16.33%)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可增加患者脑血流量,促进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董松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分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社会回归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为临床护理人员针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领域的延伸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6-01-04—2017-12-31于某院治疗符合社会回归标准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19例,以问卷方式调查患者社会回归现状,并调取患者近期血常规情况,用健康状况问卷量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评估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调查结果 比较社会回归级别不同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之间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随着社会回归级别的增加,患者总体生活质量逐级增加,各级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特别是所占比例大的3级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受情绪、社会因素的影响.结论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社会回归情况欠佳,生活质量受病情、心理制约.
作者:王群;周立平;王娜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50例经肺穿病理证实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5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多发结节型13例(26.00%),孤立结节型28例(56.00%),弥漫实变型9例(18.00%).大部分病例均有空泡征和(或)支气管充气征.结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可表现为多样性,应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协助临床诊断.
作者:陈军;孙壮;刘忠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 本组Epstein-Barr病毒感染患儿共96例,均为某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将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阿糖腺苷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为8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出现寒颤,对症处理后,症状恢复,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8、CRP以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人免疫球蛋白治疗Epstein-Barr病毒感染抗炎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儿症状快速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彭红霞;王艳格;娄营;牛凤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难治性心衰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肌酐蛋白T(Tn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心衰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两组疗效、NT-pro BNP、TnT及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36/52)比观察组88.46%(46/5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NT-pro BNP、TnT、CRP水平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难治性心衰患者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效果较佳,能够降低机体内NT-pro BN水平,缓解心衰症状,促进心功能恢复.
作者:阎民利;李肖凌;侯兰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脐血趋化因子CXCL10和CXCL12表达水平在胎儿窘迫新生儿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发生宫内胎儿窘迫行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80例,根据有无脑损伤,分为脑损伤组(35例),无脑损伤组(45例),选取同期行正常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儿血清中CXCL10和CXCL12水平,进行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CXCL10和CXCL12水平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新生儿发生脑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3组新生儿血清CXCL10和CXCL12水平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7.336,6.135,均P<0.01).CXCL10和CXCL12水平在对照组、无脑损伤组、脑损伤组中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XCL10的AUC=9.107,CXCL12的AUC=9.341,对新生儿脑损伤有较好的诊断价值.CXCL10和CXCL12水平与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r=-0.891,r=-0.933,P<0.001,P<0.001);CXCL10、CXCL12为影响新生儿发生脑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脐血趋化因子CXCL10和CXCL12表达水平对胎儿窘迫新生儿脑损伤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预测新生儿脑损伤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纤溶酶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观察.方法 本组对象为某院收治的7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按照住院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纤溶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点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78.9%),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8.2±2.5)分,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21.6±3.3)分,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压积(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HCT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纤溶酶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刘玲玲;金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及持续改进成效.方法 自2012年1月1日起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指标进行监测评价,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 2012—2017年,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一联用药构成比、术前0.5~2 h用药构成比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逐步得到规范,采取的持续改进措施有效.
作者:陈红;张艳;高建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恩替卡韦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早期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HBV所致早期肝衰竭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各指标[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APTT、PT短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结合恩替卡韦可改善HBV所致早期肝衰竭患者凝血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李娜;陈奇;孟志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谷氨酸氨基转肽酶(GGT)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至12月某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将该5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癌抗原199及谷氨酸氨基转肽酶水平,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各项指标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观察组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癌抗原199、谷氨酸氨基转肽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6.0%,特异度为82.0%,准确度为89.0%;观察组各项指标检出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的检测,P<0.05.结论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癌抗原199、谷氨酸氨基转肽酶联合检测可弥补单项检测误诊、漏诊等缺点,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准确率,利于早期及时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胡若冰;杨玉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金乌骨通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11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9,应用甲氨蝶呤片及强的松片进行治疗)、治疗组(n=59,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金乌骨通胶囊进行治疗),对比组间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14%,且该组患者各项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乌骨通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经济,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高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某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81.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这说明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对照组为7.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血流大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血流大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用药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郭会月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