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侧对称性带状疱疹1例

赵梓纲;李琳;赵华;李恒进

关键词:对称性, 侧胸部, 疼痛, 红斑, 针刺, 临床资料, 患者, 不适症状, 背部, 阵发性, 疾病史, 诱因, 瘙痒, 皮损, 基础
摘要: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因双侧胸部、左颈背部出现红斑、水疱4天,疼痛6天,于2007年5月5日来我院就诊.6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左侧胸部出现瘙痒伴针刺样疼痛,2天后双侧胸部、左颈背部同时出现红斑,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皮损逐渐增多,伴阵发性针刺样疼痛.无其他不适症状.既往体健,无类似疾病史.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PCNA和Caspase-3在初复发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36例初发性尖锐湿疣(CA)患者、32例复发性CA患者和10例正常包皮组织角质形成细胞PCNA、Caspase-3蛋白的表达.复发性CA患者标本角质形成细胞PC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初发性CA患者标本角质形成细胞的表达水平,Caspase-3在初发性与复发性CA患者标本角质形成细胞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标本角质形成细胞PCNA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初发性与复发性CA患者标本角质形成细胞的表达水平(P<0.05).PCNA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CA的复发,Caspase-3的表达与CA复发无关.

    作者:杨戈;林昭春;杨建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冷喷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冷喷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PACU),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洪明;单长英;陈红梅;毕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发热咳嗽4天、恶心呕吐2天于2007年5月24日入住我院血液科.入院前4天出现发热(39~40℃)、阵发性轻度咳嗽伴少量稀薄白色痰液,于当地医院静脉点滴抗生素及退热药(药名不详)效果不佳,同时发现血细胞低于正常,遂来我院就诊,入院前2天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伴精神不振和食欲下降.

    作者:赵淑肖;孙丽霞;张金巧;刘春平;陈强;金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伊曲康唑联合异维A酸治疗泛发性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口服伊曲康唑及异维A酸治疗皮损泛发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利雄;杜晓红;李放娟;熊峰;梅忠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性放射性皮炎1例

    射线引起的皮肤反应是肿瘤放疗后的常见副作用,而颈胸椎CT检查引起急性放射性皮炎少见报道,笔者诊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任昌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麻风合并动眼神经麻痹3例

    动眼神经麻痹是由提上睑肌瘫痪伴随多条眼外肌同时受累的眼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因麻风而发病者少见,易漏诊且愈后极差.我们在对麻风畸残病人进行眼病调查时发现了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建省;门发德;邓文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过敏性紫癜患者外周血白细胞B7-H1分子的表达

    应用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过敏性紫癜(AP)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表面的B7-H1分子的表达水平,AP患者组外周血单核细胞B7-H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3.62,P=0.001);在淋巴细胞和粒细胞表面,患者组和对照组B7-H1的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肾累及患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粒细胞的B7-H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肾累及患者(t=3.05,2.25,4.792;P=0.004,0.031,0.002).AP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B7-H1表达异常可能与AP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魏义花;蒋东英;杨磊;舒春梅;杨爽;高昱;王秀敏;张建明;王忠永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幼儿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9个月.因全身起红斑、水疱伴瘙痒4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8年5月30日入院.入院前4个月,患儿无明显诱因于腋窝、颈部等皮肤皱褶处出现红斑,其上或正常皮肤上起水疱,水疱米粒至绿豆大,一般2~3周消退,但同时有更多水疱出现.伴有轻微瘙痒,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程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济南市麻风存活病例残疾状况分析

    我们于2007年6~9月对济南市411例麻风存活病人中的380例进行了麻风残疾情况的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于德宝;王晓东;刘鸣;史克实;闫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P27,PCNA在CSCC中的表达

    目的:测定P27(一种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和PCNA(细胞核增殖抗原)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皮肤鳞癌石蜡包埋组织和8例正常皮肤组织P27,PCNA的表达.结果:P27在皮肤鳞癌组织中表达低于正常皮肤对照组(P<0.05),在CSCC组织中各分级间表达强度差异显著(P<0.05);PCNA在皮肤鳞癌组织中表达强度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SCC组织中各分级间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27和PCN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CSCC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作者:李灵;杨红;宋林红;董丹丹;李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儿童重症药疹25例临床分析

    药疹是近年来病死率高的皮肤病之一,重症药疹是指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器官损害的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teven-Johnson syndrome, 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和剥脱性皮炎型药疹(exfoliative dermatitis, ED).重症药疹在儿童中虽然少见,但病情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25例儿童重症药疹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康晓静;居哈尔·吉米提;徐益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沙利度胺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20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作为镇静剂用于治疗早孕反应,随后发现该药有明显的致畸作用而被禁用.近年来,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发现沙利度胺具有抑制血管增生,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在治疗皮肤病方面,沙利度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沙利度胺的药理机制及皮肤科应用方面的相关进展.

    作者:徐浩翔;王宝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先天性角化不良1例

    先天性角化不良是一种先天性中胚层及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是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病.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蕤;赵桂兰;宋勇;刘永斌;姚琦;李宝月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对成人头颈部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价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对成人头颈部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0周后对101例成人头颈部白癜风患者进行调查评估.结果:疗前101例DLQI分值与CES-D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8,P<0.05).经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后,患者的白斑面积明显缩小,DLQI和CES-D评分也较疗前显著降低,均与复色率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9,-0.53,P值均<0.05),且疗后DLQI分值与疗后的CES-D评分之间仍呈正相关(r=0.27,P<0.05).结论:头颈部白癜风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在改善皮损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作者:杨慧兰;谷晓红;刘仲荣;樊建勇;林挺;龙朝钦;汪鸾;李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双侧带状疱疹1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两侧胸背部皮肤发生红斑、水疱伴疼痛4天,于2009年2月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感觉上胸两侧皮肤针刺样疼痛,随后1天双侧胸、背部出现红斑,同时在红斑基础上发生集簇性针头至粟粒大丘疹,部分迅速变为针尖大小水疱,疱液清,并发展到左上肢及掌心,右侧波及胸肋.

    作者:赵卫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胫前黏液性水肿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因双小腿结节4个月就诊.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双小腿伸侧出现皮色丘疹,逐渐增大.在当地县医院行病理检查,诊断不明.患者曾自行应用烤熟的葱和蒜热敷皮损部位,皮损逐渐变为红色.既往史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作者:魏冬;唐少臣;徐志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伴发毛囊漏斗部肿瘤1例

    后天发病的、面部以外的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报道非常罕见,现报道1例我科诊断的后天发病的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伴发毛囊漏斗部肿瘤的病例.

    作者:王涛;左亚刚;刘跃华;方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不同类型银屑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及分析

    银屑病慢性病程,反复发作,其中患者全身皮损面积超过40%,皮损严重指数(PASI)大于30,用各种药物治疗后其PASI仍居高不下且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或PASI明显下降但1周内又迅速上升被称为顽固性银屑病.1目前对于银屑病与过敏原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我科自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选取61例顽固性银屑病患者、33例病情较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43例健康对照进行过敏原检测,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卫兵;王燕飞;荆鲁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复方卡力孜然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复方卡力孜然酊(商品名:维阿露,新疆新时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43例白癜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春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增多性皮肤病疗效观察

    常见的内源性色素增多性疾病(如雀斑、太田痣、咖啡斑、色素痣等)和外源性色素增多性疾病(如各种纹刺、外源性色素沉着等),传统的治疗方法有CO2激光/电离子烧灼、冷冻、磨削、化学剥脱、手术等,但疗效都不满意,易出现色素沉着、瘢痕等不良反应.我科自2005年5月至2008年6月,应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多种色素增多性皮肤病共158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健;曾祥康;曾海;黄春平;刘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