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宝;王晓东;刘鸣;史克实;闫军
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因躯干上肢和大腿上部发生皮疹1年余,于2008年4月14日来我科就诊.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背部出现小片圆形淡褐色斑,上覆鳞屑,偶感轻微瘙痒,无其他不适.皮损范围逐渐扩大并增多,先后波及躯干和四肢,未予任何系统治疗.既往体健,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检: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躯干及上肢和大腿上部散在大小不一的圆形及椭圆形淡褐色斑片,边界清楚,边缘不隆起,表面粗糙,上覆细薄鳞屑,以肩背部、腹部及髂部为主,直径约4 cm×6 cm(图1).皮损真菌镜检阴性.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减少,表皮突下降增宽,基底层色素稍多,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图2).诊断:连圈状秕糠疹.治疗:给予维生素A胶丸口服、0.1%维A酸软膏外涂,经治疗皮损有所消退,继续随访.
作者:杨凌云;李艳秋;张晶;刘珺;陈思远;黄长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Reiter综合征(Reiter's Syndrome, RS)又称为尿道-眼-滑膜综合征.于1916年由Hans Reiter首先报道,临床较少见,患者大多HLA-B27阳性.也常常与感染相伴发.
作者:吕雅洁;马帅军;王欢;胡雪慧;廖文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射线引起的皮肤反应是肿瘤放疗后的常见副作用,而颈胸椎CT检查引起急性放射性皮炎少见报道,笔者诊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任昌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调查1056例临床治愈的性病患者发现,性病后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病率为28.79%,不同病种的性病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病率不同,发生性功能障碍种类也不同,病程越长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越高.
作者:刘宏胜;张伟彬;赵春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因双小腿结节4个月就诊.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双小腿伸侧出现皮色丘疹,逐渐增大.在当地县医院行病理检查,诊断不明.患者曾自行应用烤熟的葱和蒜热敷皮损部位,皮损逐渐变为红色.既往史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作者:魏冬;唐少臣;徐志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常见的内源性色素增多性疾病(如雀斑、太田痣、咖啡斑、色素痣等)和外源性色素增多性疾病(如各种纹刺、外源性色素沉着等),传统的治疗方法有CO2激光/电离子烧灼、冷冻、磨削、化学剥脱、手术等,但疗效都不满意,易出现色素沉着、瘢痕等不良反应.我科自2005年5月至2008年6月,应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多种色素增多性皮肤病共158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健;曾祥康;曾海;黄春平;刘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我们应用冷喷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PACU),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洪明;单长英;陈红梅;毕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大部分寻常性痤疮病人不同程度伴有便秘症状.我们观察番泻叶在治疗痤疮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则胜;彭军;王秀丽;邢卫斌;付国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光敏性皮肤病(photodermatosis)是皮肤对光线敏感而致病物质不明的一组皮肤病,紫外线(ultraviolet light, UV)包括UVA、UVB及UVC均可引起,少部分人对可见光敏感.皮肤作为人体大的免疫器官在UV照射后可发生极其复杂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学效应,其中免疫抑制效应与皮肤及全身的癌症相关,我们也可以利用免疫抑制来治疗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而遮光剂作为人类已经广泛接受的保护物,其保护功效及评价指标,如免疫保护指数(immune protection factors,IPF)、不良反应等问题都还没有研究透彻.本文从整体水平和细胞分子水平综述了光免疫抑制效应机制及遮光剂防护作用与光敏性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晓霞;朱慧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后天发病的、面部以外的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报道非常罕见,现报道1例我科诊断的后天发病的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伴发毛囊漏斗部肿瘤的病例.
作者:王涛;左亚刚;刘跃华;方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动眼神经麻痹是由提上睑肌瘫痪伴随多条眼外肌同时受累的眼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因麻风而发病者少见,易漏诊且愈后极差.我们在对麻风畸残病人进行眼病调查时发现了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建省;门发德;邓文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我们于2007年6~9月对济南市411例麻风存活病人中的380例进行了麻风残疾情况的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于德宝;王晓东;刘鸣;史克实;闫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36例初发性尖锐湿疣(CA)患者、32例复发性CA患者和10例正常包皮组织角质形成细胞PCNA、Caspase-3蛋白的表达.复发性CA患者标本角质形成细胞PC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初发性CA患者标本角质形成细胞的表达水平,Caspase-3在初发性与复发性CA患者标本角质形成细胞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标本角质形成细胞PCNA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初发性与复发性CA患者标本角质形成细胞的表达水平(P<0.05).PCNA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CA的复发,Caspase-3的表达与CA复发无关.
作者:杨戈;林昭春;杨建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评价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对成人头颈部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0周后对101例成人头颈部白癜风患者进行调查评估.结果:疗前101例DLQI分值与CES-D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8,P<0.05).经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后,患者的白斑面积明显缩小,DLQI和CES-D评分也较疗前显著降低,均与复色率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9,-0.53,P值均<0.05),且疗后DLQI分值与疗后的CES-D评分之间仍呈正相关(r=0.27,P<0.05).结论:头颈部白癜风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在改善皮损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作者:杨慧兰;谷晓红;刘仲荣;樊建勇;林挺;龙朝钦;汪鸾;李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检测Fas/FasL在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方法:采用SABC技术分别检测Fas/FasL在BCC、SCC及正常人对照皮肤中的表达.结果:Fas/FasL在BCC组不表达或弱表达,较正常人组无显著差异(P>0.05);SCC组Fas和FasL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皮肤(P<0.05和<0.01).Fasl染色主要集中于肿瘤细胞,弥漫染色,在肿瘤团块边缘表达更强;Fas在角珠处表达较强.结论:FasL在基底细胞癌不表达或弱表达,表明BCC侵袭扩散能力低,而在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扩散能力高有关.
作者:张瑞;王晓彦;苏秀兰;王文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总发病率高达10%~30%,引起变态反应疾病的变应原众多,调查发现50%的变态反应疾病患者对花粉所含的特异蛋白过敏,1与气传花粉含量与种类密切相关.我们于2007年对昆明市城区进行l年的气传花粉调查,并与昆明市1987年同类调查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谢淑琼;刘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临床资料 13例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患者均为我院2005-2008年经病理确诊患者.其中男11例,女2例.发病年龄17~43岁,平均23.6岁,17~26岁11例,43岁2例,病程2个月~7年.皮损均为褐色或淡褐色斑丘疹、丘疹,融合成网状,表面角化,皮损分布于颈、胸、背、腹部、腋下及上肢,均未累及下肢及黏膜.
作者:卢万丁;翁立强;黄卫东;黄剑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肌肉脂肪瘤(muscular lipoma,ML)是少见的良性脂肪瘤,于1946年由Regan等命名,属于异位脂肪瘤,多呈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有复发倾向,极少数有包膜,预后较好.近2年我科共收治了2例该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士发;李淼;赵丽萍;刘超;宋丽新;王良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药疹是近年来病死率高的皮肤病之一,重症药疹是指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器官损害的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teven-Johnson syndrome, 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和剥脱性皮炎型药疹(exfoliative dermatitis, ED).重症药疹在儿童中虽然少见,但病情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25例儿童重症药疹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康晓静;居哈尔·吉米提;徐益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检测细胞因子IL-4与约塔辛(eotaxin)在慢性荨麻疹(CU)患者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24例CU患者和12例健康对照皮肤组织中IL-4与eotaxin的表达.结果:CU患者皮损组织IL-4和eotaxin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P<0.001);患者正常皮肤组织eotaxin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1).结论:迟发相变态反应可能参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环节.
作者:秦晓蕾;唐慧;徐金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