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类型银屑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及分析

刘卫兵;王燕飞;荆鲁华

关键词:不同类型, 银屑病患者, 过敏原检测, 检测结果, 顽固性, PASI, 药物治疗, 严重指数, 皮损面积, 慢性病程, 居高不下, 关系研究, 反复发作, 寻常型, 总结, 时间, 全身, 健康, 病情
摘要:银屑病慢性病程,反复发作,其中患者全身皮损面积超过40%,皮损严重指数(PASI)大于30,用各种药物治疗后其PASI仍居高不下且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或PASI明显下降但1周内又迅速上升被称为顽固性银屑病.1目前对于银屑病与过敏原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我科自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选取61例顽固性银屑病患者、33例病情较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43例健康对照进行过敏原检测,现总结如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及针灸联合抗病毒药物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我们观察了抗病毒药物联合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商品名:恩再适,威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2080704-1)和抗病毒药物联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PHN)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燕;尚志刚;杜风雁;郑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Fas/FasL在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Fas/FasL在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方法:采用SABC技术分别检测Fas/FasL在BCC、SCC及正常人对照皮肤中的表达.结果:Fas/FasL在BCC组不表达或弱表达,较正常人组无显著差异(P>0.05);SCC组Fas和FasL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皮肤(P<0.05和<0.01).Fasl染色主要集中于肿瘤细胞,弥漫染色,在肿瘤团块边缘表达更强;Fas在角珠处表达较强.结论:FasL在基底细胞癌不表达或弱表达,表明BCC侵袭扩散能力低,而在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扩散能力高有关.

    作者:张瑞;王晓彦;苏秀兰;王文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不完全型Reiter综合征1例

    Reiter综合征(Reiter's Syndrome, RS)又称为尿道-眼-滑膜综合征.于1916年由Hans Reiter首先报道,临床较少见,患者大多HLA-B27阳性.也常常与感染相伴发.

    作者:吕雅洁;马帅军;王欢;胡雪慧;廖文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冷喷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冷喷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PACU),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洪明;单长英;陈红梅;毕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胫前黏液性水肿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因双小腿结节4个月就诊.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双小腿伸侧出现皮色丘疹,逐渐增大.在当地县医院行病理检查,诊断不明.患者曾自行应用烤熟的葱和蒜热敷皮损部位,皮损逐渐变为红色.既往史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作者:魏冬;唐少臣;徐志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伴发毛囊漏斗部肿瘤1例

    后天发病的、面部以外的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报道非常罕见,现报道1例我科诊断的后天发病的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伴发毛囊漏斗部肿瘤的病例.

    作者:王涛;左亚刚;刘跃华;方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性放射性皮炎1例

    射线引起的皮肤反应是肿瘤放疗后的常见副作用,而颈胸椎CT检查引起急性放射性皮炎少见报道,笔者诊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任昌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沙利度胺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

    20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作为镇静剂用于治疗早孕反应,随后发现该药有明显的致畸作用而被禁用.近年来,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发现沙利度胺具有抑制血管增生,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在治疗皮肤病方面,沙利度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沙利度胺的药理机制及皮肤科应用方面的相关进展.

    作者:徐浩翔;王宝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综合评分法用于腋臭治疗的疗效判定

    查阅近5年国内外治疗腋臭的文献有几百篇之多,疗效各异.但是在腋臭治疗的疗效判定的设立上没有统一的标准,致无法对两种治疗方法或两个不同单位的同一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做横向比较,我们对此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汤依晨;徐晓云;赖永贤;陈晓罡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日本鬼(鱼/由)蛰伤大鼠局部P物质及肥大细胞的动态观察

    目的:观察被毒鱼蛰伤大鼠局部P物质及肥大细胞的变化.方法: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间被蛰伤大鼠局部肥大细胞数量及染色改变.结果:创伤局部有大量肥大细胞聚集,很快发生脱颗粒现象,并随时间呈动态变化.结论:肥大细胞在毒鱼蛰伤后机体病理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袁文丹;陈金荣;刘巍;石磊;崔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巨大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1例

    巨大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Giant folliculosebaceous cystic hamartoma, GFSCH),近年来国内罕见报道,我们诊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郑力强;韩向春;包图雅;樊静媛;刘玉华;刘玉峰;廖文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氟康唑联合特比萘芬抗白念珠菌的体外药敏实验

    采用NCCLS公布的M27-A方案微量稀释法测定氟康唑、特比萘芬对35株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的药敏结果,应用棋盘微量稀释法测定氟康唑、特比萘芬二者联合对35株白念珠菌的药敏结果.氟康唑和特比萘芬联用MIC几何平均数较其单独应用均显著降低(t=8.405,P<0.01;t=12.976,P<0.01),22株有协同作用,12株有相加作用,1株为无关作用,未发现拮抗作用.二者联用敏感株增加,耐药株减少.氟康唑与特比萘芬联合应用能够增强抗白念珠菌的作用.

    作者:于晓虹;杨国玲;刘晓明;王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沿单侧Blaschko线分布的线状银屑病1例

    线状银屑病是银屑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薛汝增;黄怀球;马寒;张静;赖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有完整包膜的肌肉脂肪瘤2例

    肌肉脂肪瘤(muscular lipoma,ML)是少见的良性脂肪瘤,于1946年由Regan等命名,属于异位脂肪瘤,多呈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有复发倾向,极少数有包膜,预后较好.近2年我科共收治了2例该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士发;李淼;赵丽萍;刘超;宋丽新;王良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II型麻风反应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缅甸华侨.四肢皮肤反复红斑、结节伴疼痛、发热5个月,加重1周.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四肢出现红斑,约指甲至硬币大小,红斑下可扪及黄豆至花生米大结节,触之疼痛,并伴反复发热,体温曾达40℃,下午较高,夜间开始下降,在当地医院多次给予地塞米松针治疗,体温可下降至正常,停药后又发热及出现类似皮疹.1周前皮疹数目增多,疼痛较前明显,前来就诊.

    作者:赵万润;刘玲;杨智;何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幼儿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9个月.因全身起红斑、水疱伴瘙痒4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8年5月30日入院.入院前4个月,患儿无明显诱因于腋窝、颈部等皮肤皱褶处出现红斑,其上或正常皮肤上起水疱,水疱米粒至绿豆大,一般2~3周消退,但同时有更多水疱出现.伴有轻微瘙痒,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程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番泻叶治疗痤疮疗效分析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大部分寻常性痤疮病人不同程度伴有便秘症状.我们观察番泻叶在治疗痤疮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则胜;彭军;王秀丽;邢卫斌;付国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外毛根鞘癌1例

    外毛根鞘癌(trichilemmal carcinoma),是一种少见的毛囊源性肿瘤,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洪晓;荀乙峰;刘卫兵;岳喜昂;荆鲁华;蔡春霞;由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60例临床分析

    对60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儿的临床症状、皮疹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58例SSSS患儿红斑均首发于眼周、口周,并在眼周或口周红斑基础上出现糜烂、结痂,口周出现放射状皲裂;另有2例表现为躯干部泛发性大疱性脓疱,所有患儿尼氏征均阳性.眼周及口周红斑伴放射状裂纹对本病有特殊的诊断意义,治疗应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

    作者:马静霖;孙晓慧;辛琳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双侧带状疱疹1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两侧胸背部皮肤发生红斑、水疱伴疼痛4天,于2009年2月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感觉上胸两侧皮肤针刺样疼痛,随后1天双侧胸、背部出现红斑,同时在红斑基础上发生集簇性针头至粟粒大丘疹,部分迅速变为针尖大小水疱,疱液清,并发展到左上肢及掌心,右侧波及胸肋.

    作者:赵卫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