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丹;陈金荣;刘巍;石磊;崔勇
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两侧胸背部皮肤发生红斑、水疱伴疼痛4天,于2009年2月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感觉上胸两侧皮肤针刺样疼痛,随后1天双侧胸、背部出现红斑,同时在红斑基础上发生集簇性针头至粟粒大丘疹,部分迅速变为针尖大小水疱,疱液清,并发展到左上肢及掌心,右侧波及胸肋.
作者:赵卫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因双侧胸部、左颈背部出现红斑、水疱4天,疼痛6天,于2007年5月5日来我院就诊.6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左侧胸部出现瘙痒伴针刺样疼痛,2天后双侧胸部、左颈背部同时出现红斑,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皮损逐渐增多,伴阵发性针刺样疼痛.无其他不适症状.既往体健,无类似疾病史.
作者:赵梓纲;李琳;赵华;李恒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先天性角化不良是一种先天性中胚层及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是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病.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蕤;赵桂兰;宋勇;刘永斌;姚琦;李宝月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临床资料 13例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患者均为我院2005-2008年经病理确诊患者.其中男11例,女2例.发病年龄17~43岁,平均23.6岁,17~26岁11例,43岁2例,病程2个月~7年.皮损均为褐色或淡褐色斑丘疹、丘疹,融合成网状,表面角化,皮损分布于颈、胸、背、腹部、腋下及上肢,均未累及下肢及黏膜.
作者:卢万丁;翁立强;黄卫东;黄剑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查阅近5年国内外治疗腋臭的文献有几百篇之多,疗效各异.但是在腋臭治疗的疗效判定的设立上没有统一的标准,致无法对两种治疗方法或两个不同单位的同一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做横向比较,我们对此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汤依晨;徐晓云;赖永贤;陈晓罡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肌肉脂肪瘤(muscular lipoma,ML)是少见的良性脂肪瘤,于1946年由Regan等命名,属于异位脂肪瘤,多呈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有复发倾向,极少数有包膜,预后较好.近2年我科共收治了2例该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士发;李淼;赵丽萍;刘超;宋丽新;王良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缅甸华侨.四肢皮肤反复红斑、结节伴疼痛、发热5个月,加重1周.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四肢出现红斑,约指甲至硬币大小,红斑下可扪及黄豆至花生米大结节,触之疼痛,并伴反复发热,体温曾达40℃,下午较高,夜间开始下降,在当地医院多次给予地塞米松针治疗,体温可下降至正常,停药后又发热及出现类似皮疹.1周前皮疹数目增多,疼痛较前明显,前来就诊.
作者:赵万润;刘玲;杨智;何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吡硫翁锌能有效抑制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并能抑制皮脂过度分泌,有抑菌作用,可减轻皮损处的炎性反应,缓解皮损处的瘙痒及疼痛.我们应用吡硫翁锌治疗银屑病,并检测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EGF)的变化,报道如下.
作者:赵洪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大部分寻常性痤疮病人不同程度伴有便秘症状.我们观察番泻叶在治疗痤疮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则胜;彭军;王秀丽;邢卫斌;付国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射线引起的皮肤反应是肿瘤放疗后的常见副作用,而颈胸椎CT检查引起急性放射性皮炎少见报道,笔者诊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任昌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药疹是近年来病死率高的皮肤病之一,重症药疹是指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器官损害的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teven-Johnson syndrome, 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和剥脱性皮炎型药疹(exfoliative dermatitis, ED).重症药疹在儿童中虽然少见,但病情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25例儿童重症药疹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康晓静;居哈尔·吉米提;徐益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动眼神经麻痹是由提上睑肌瘫痪伴随多条眼外肌同时受累的眼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因麻风而发病者少见,易漏诊且愈后极差.我们在对麻风畸残病人进行眼病调查时发现了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建省;门发德;邓文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被毒鱼蛰伤大鼠局部P物质及肥大细胞的变化.方法: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间被蛰伤大鼠局部肥大细胞数量及染色改变.结果:创伤局部有大量肥大细胞聚集,很快发生脱颗粒现象,并随时间呈动态变化.结论:肥大细胞在毒鱼蛰伤后机体病理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袁文丹;陈金荣;刘巍;石磊;崔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后天发病的、面部以外的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报道非常罕见,现报道1例我科诊断的后天发病的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伴发毛囊漏斗部肿瘤的病例.
作者:王涛;左亚刚;刘跃华;方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发热咳嗽4天、恶心呕吐2天于2007年5月24日入住我院血液科.入院前4天出现发热(39~40℃)、阵发性轻度咳嗽伴少量稀薄白色痰液,于当地医院静脉点滴抗生素及退热药(药名不详)效果不佳,同时发现血细胞低于正常,遂来我院就诊,入院前2天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伴精神不振和食欲下降.
作者:赵淑肖;孙丽霞;张金巧;刘春平;陈强;金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我们观察了抗病毒药物联合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商品名:恩再适,威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2080704-1)和抗病毒药物联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PHN)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燕;尚志刚;杜风雁;郑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评价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对成人头颈部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0周后对101例成人头颈部白癜风患者进行调查评估.结果:疗前101例DLQI分值与CES-D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8,P<0.05).经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后,患者的白斑面积明显缩小,DLQI和CES-D评分也较疗前显著降低,均与复色率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9,-0.53,P值均<0.05),且疗后DLQI分值与疗后的CES-D评分之间仍呈正相关(r=0.27,P<0.05).结论:头颈部白癜风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在改善皮损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作者:杨慧兰;谷晓红;刘仲荣;樊建勇;林挺;龙朝钦;汪鸾;李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因双小腿结节4个月就诊.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双小腿伸侧出现皮色丘疹,逐渐增大.在当地县医院行病理检查,诊断不明.患者曾自行应用烤熟的葱和蒜热敷皮损部位,皮损逐渐变为红色.既往史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作者:魏冬;唐少臣;徐志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我们应用口服伊曲康唑及异维A酸治疗皮损泛发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利雄;杜晓红;李放娟;熊峰;梅忠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评估脂质体介导环氧合酶(COX)-2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株Colo-16生长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OX-2无义寡核苷酸(NsODN)和AsODN用脂质体分别导入Colo-16细胞中,克隆并观察COX-2 AsODN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观察Colo-16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及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VEGF表达水平.结果:COX-2 AsODN作用于Colo-16细胞后,增殖能力受到抑制,克隆形成率下降(P<0.05),细胞出现明显凋亡,COX-2 AsODN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EGF表达明显下调.结论:COX-2AsODN能够抑制Colo-16细胞体外生长,诱导其凋亡,并能显著下调VEGF表达.
作者:魏志平;刘彦群;马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