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棘状毛壅病1例

黄敏;杨坤杰

关键词:疾病患者, 自觉症状, 皮疹, 临床资料, 背部, 予处理, 栓塞物, 过敏史, 中部, 药物, 食物, 毛囊, 家族
摘要: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因背部出现点状黑色皮疹4年来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背中部出现黑色毛囊口栓塞物,无任何自觉症状,未予处理.近1年来皮疹逐渐增多,波及整个背部.既往体健,否认食物和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荨麻疹与HLA- DRB1、DQ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中国湖北汉族慢性荨麻疹(CU)的发生与HLA-DRB1、DQB1等位基因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已经确诊的湖北汉族CU 42例和正常对照组193例进行HLA-DRB1、HLA-DQB1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患者组HLA-DRB1*12、*0901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RR=3.11,χ2=7.579,P=0.006;RR=2.47,χ2=5.684,P=0.017),HLA-DQB1*05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RR=0.26,χ2=6.683,P=0.01).结论: CU与HLA-DRB1*12、*0901以及HLA-DQB1*05等位基因关联,前者是中国湖北汉族人CU的易感基因,而后者对CU有抵抗性.

    作者:谭志建;陈静;李家文;熊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氨苯砜过敏并II型麻风反应1例

    氨苯砜过敏与麻风反应在临床上较常见,但氨苯砜过敏伴发麻风反应比较少见,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

    作者:宁世仁;李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Leser-Tralet症合并直肠多发性腺癌1例

    Leser-Trelat症(sign Leser-Trelat)合并直肠多发性腺癌临床上较少见,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凡;李久宏;李波;尚英彬;耿龙;陈洪铎;宋芳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拔甲加高频电灼治疗嵌甲性慢性甲沟炎疗效观察

    嵌甲是引起甲沟炎的主要原因,而这一类甲沟炎通常用药物及单纯拔甲术达不到理想效果,由病情拖延在甲沟处形成肉芽肿者更是如此,我们采用拔甲加高频电灼治疗嵌甲引起的慢性甲沟炎23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须癣毛癣菌肉芽肿1例

    皮肤癣菌在一般情况下主要侵袭人体表皮的角质层,引起常见的体股癣、手足癣及甲癣,但在特殊条件下可导致深在感染,且近年有增多的趋势.现将我们诊治的须癣毛癣菌引起的肉芽肿1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向东;王德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TGF-β1及其I型受体的表达

    目的: 检测TGF-β1和TGF-β I型受体在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黑素细胞培养技术及免疫组化技术.结果: 在体外培养正常人黑素细胞中有TGF-β1和TGF-β I型受体的表达.结论: 黑素细胞中有TGF-β1和TGF-β I型受体的表达,结合其他实验,提示TGF-β1及其I型受体可能在白癜风的发病中发挥作用.

    作者:徐前喜;杜娟;朱铁君;张建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百康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疗效观察

    德国产百康生物共振治疗仪(BICOM2000型)是目前唯一集过敏原检测、脱敏治疗于一体的先进仪器.具有无创伤、无痛苦、不用药物治疗、脱敏疗效显著的优点.

    作者:王军;吕树进;许太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剂量阿维A与MTX联合治疗重症寻常型银屑病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维A与甲氨蝶呤(MTX)联合治疗重症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观察组:阿维A 0.3 mg/(kg*d),MTX 2.5 mg,12 h 1次,每周连服3次,辅以叶酸5 mg/d,维生素E 300 mg/d,用药6周.对于6周内临床治愈的病人,先停用MTX,阿维A减半维持治疗2周,停药.对照组1:阿维A 0.3 mg/(kg*d),3~5 d后加至0.5 mg/(kg*d),叶酸和维生素E同观察组,用药6周;对照组2:MTX 5 mg,12 h 1次,每周连服3次,叶酸和维生素E 同观察组,用药6周.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有效率分别为96.23%、65.54%和66.67%.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9.97,P《0.01).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32%、33.33%和27.27%,有显著性差异(χ2=8.67,P《0.05).结论: 小剂量阿维A与小剂量MTX联合治疗重症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卢庆芳;孙本海;李怀章;李世德;李金辉;杜东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67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及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患者体液免疫失调,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使患者体内产生一些特异性自身抗体.笔者在1991年1月~2004年12月对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671例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自身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国丽;胡鹭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延长采乐洗剂与皮损接触时间对花斑癣的疗效分析

    我科于2002年5月~2004年10月应用采乐洗剂(2%酮康唑洗剂,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花斑癣71例,观察采乐洗剂与皮损接触时间不同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国安;赵晓芳;杜秋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仅累及龟头的阴囊血管角化瘤1例

    阴囊血管角化瘤又称Fordyce血管角化瘤,主要发生于中年或老年人的阴囊,偶尔累及阴茎、龟头及腹部,仅累及龟头并作为唯一表现则非常罕见,文献复习仅见国外1例报道.现将我们发现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马冬梅;卢宪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4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的分析

    我院对2002年3月~2004年7月检测的24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做了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强;王非;熊珍秀;刘光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国北方汉族人寻常型天疱疮与HLA-A、B单倍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HLA-A、B单倍型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寻常型天疱疮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标准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方法对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HLA-I类抗原分型并计算单倍型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组中单倍型HLA-A2、B5,HLA-A2、B13,HLA-A3、B40,HLA-A3、B13,HLA-A3、B16,HLA-A3、B5和HLA-A10、B40的频率明显增高(P《0.05),而单倍型HLA-A2、B46在患者组中未发现.结论: 特异单倍型可能是决定寻常型天疱疮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耿龙;翟宁;李久宏;牛红喜;宋芳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伊曲康唑致双下肢水肿2例

    例1女,47岁,反复双下肢水肿3个月.因双手指甲真菌病予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冲击法治疗,于3个月前首次服药第10天出现双下肢水肿,就诊内科,未明确水肿原因,持续10天后水肿自然消退.

    作者:吕玉华;方险峰;肖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在人皮肤血管瘤不同分期的表达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与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半定量RT-PCR检测不同分期血管瘤中IGF-IR的表达水平,并与血管畸形及正常皮肤进行比较.结果: SP法和半定量RT-PCR结果均显示增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IGF-IR表达水平增高,与血管畸形及正常皮肤组织间差异显著;而消退期的IGF-IR表达水平降低与血管畸形及正常皮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GF-IR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为寻找皮肤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的新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张平;许成蓉;毕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夫妻同患鲍温样丘疹病

    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是指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的多发性斑丘疹,1970年由Loyd首先报道,并取名为多中心性色素性Bowen病1.临床并不多见.本科近期见到夫妻二人同患鲍温样丘疹病,报道如下.

    作者:蒋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结节性红斑与结核病的关系探讨

    为探讨结节性红斑与结核病的关系,回顾分析56例结节性红斑病例的PPD试验、抗结核抗体结果,并与40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结节性红斑组的PPD试验强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节性红斑组的抗结核抗体的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对PPD试验强阳性的结节性红斑患者,单纯抗结核治疗具有肯定疗效.结节性红斑与结核病的关系密切,抗结核治疗对于结核及其诱发的结节性红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团起;李卫红;张广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外周血不同制备法对检测两种性病患者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影响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中的裂解全血法和分离淋巴细胞法对检测尖锐湿疣(CA)和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色、双色和三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20例RGH、CA患者的裂解全血及10例RGH、CA患者的分离淋巴细胞中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0抗原、CD40L抗原、T细胞αβ链(Tαβ)和T细胞γδ链(Tγδ)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裂解全血法和分离淋巴细胞法分析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结果,除CD40L(P=0.89)没有显著性差异以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CD3+T:P《0.01,CD4+T:P《0.05,CD8+T:P《0.05,CD40:P《0.05,Tαβ:P《0.001,Tγδ:P《0.05).结论: CA和RGH患者外周血不同制备方法影响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结果分析,裂解全血法优于分离淋巴细胞法.

    作者:陶娟;涂亚庭;陈兴平;陈映玲;张晓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疣状斑块型汗管角化症1例

    疣状斑块型汗管角化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角化性疾病, 临床上较为少见, 容易误诊.

    作者:孙春秋;陈连军;杨勤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新生儿先天梅毒46例临床分析

    对46例新生儿先天梅毒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其治疗转归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新生儿先天梅毒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张燕;龙福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