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发现云南汉族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银屑病患者易感基因,探讨银屑病与感染和遗传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及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对36例咽部致病性链球菌培养阳性银屑病患者进行HLA-DR基因分型,并与28例云南汉族正常人HLA-DR分型结果比较.结果:银屑病患者HLA-DR7基因频率比正常人显著增高,HLA-DR15基因频率也增高;20例HLA-DR15阳性患者有19例与HLA-DR7连锁,而正常组无DR7与DR15连锁.结论:云南汉族与链球菌感染有关银屑病患者易感基因与HLA-DR7及DR15关联,推测这两个位点的等位基因连锁以共同对链球菌感染相关银屑病易感性发挥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面部皮炎指主要发生于面部的接触性皮炎,可以分为面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速发型接触性反应、光敏感、季节性面部皮炎、接触性唇炎等1.面部皮炎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病,常因原因不明导致病情反复.为了探讨斑贴试验在面部皮炎诊断中的意义,深入了解它与各种常见变应原的关系,我们对104例原因不明的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慢性面部皮炎患者进行标准筛选系列抗原斑贴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患者,男,22岁.因外阴部糜烂2月,发现新发皮疹1天,于2003年9月16日就诊.患者2月前出现冠状沟米粒大小糜烂,此后糜烂面逐渐增大至2分硬币大小,表面有少量渗出,无明显自觉症状,曾在当地卫生所就诊,给予外用药及消毒水等治疗,无效,2天前又赴泌尿科就诊,诊为包皮龟头炎予复方康纳乐霜、0.5%聚维酮碘液等外用治疗.1天前患者因发现阴茎、腹部、大腿等部位皮疹,故来我科就诊.患病以来略感乏力不适,无其它自觉症状.既往体健,发病前3周有冶游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包皮系带旁见一直径1.5 cm左右类圆形糜烂面,表面清洁,呈肉红色,境界清楚,触之有软骨样硬度,无压痛(图1),阴茎、腹部、大腿可见散在分布圆形或卵圆形暗红色斑丘疹,表面光滑无鳞屑,境界清楚(图2),双手掌及身体其它部位见淡红色斑疹.实验室检查:梅毒血清学试验RPR 1:64阳性,TPPA阳性,HIV抗体阴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色汗症临床较为少见,我们在临床上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我市的HIV/AIDS主要是1995年前后进行有偿卖血而感染的.近几年,随着商业性性服务的增多,通过性传播的可能越来越大,2003~2004年通过性病门诊哨点监测,在性病就诊患者中检出HIV抗体阳性者.这说明,在我市通过性传播HIV的可能性存在.如何有效防止通过性接触感染HIV已成为我市艾滋病的防治关键.选择夜总会、美容美发厅、洗浴中心等场所卖淫妇女为研究对象,了解她们有关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状况,找到影响其认知、态度、行为的各种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减少或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的发生,从而达到阻止HIV传播的目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调查及分析麻风家庭内发病情况,有利于监测及早期发现病人,达到尽早消灭传染源,保护易感者的目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近年来神经梅毒及各种晚期梅毒的报道日益增多,现将我院自2000年以来诊治的4例神经梅毒,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全身反复起鳞屑性红斑10年,腰膝酸软1月.10年前患者因全身大量鳞屑性红斑来我院就诊.体检: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全身大量红斑,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Auspitz征阳性,皮损以头部、背部、四肢伸侧为主,对称分布.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为进一步了解大连市男性尿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的变化趋势,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我们对2004年来我院就诊的1 460例男性尿道感染患者取尿道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培养鉴定,并对阳性菌株进行了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调查内容及范围本次调查的范围为市城区3所羁押场所(戒毒所、劳教所、看守所),调查的内容包括羁押场所在押人员性行为、吸毒的方式、性病史、安全套使用情况、HIV感染状况及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降低艾滋病传播危险的基本方法等行为态度问卷调查.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糖皮质激素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配基结合一点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SLE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糖皮质激素及sICAM-1,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糖皮质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LE患者血清sICAM-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LE患者存在sICAM-1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的异常,sICAM-1表达升高可能与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的降低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脓疱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均属于重型银屑病,我院于2002年5月~2004年5月应用雷公藤多甙片与阿维A胶囊(acitretin capsules,方希,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43例该类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我站于2003年6~12月应用方希治疗银屑病和毛周角化病共12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患者,女,32岁.因下唇起丘疹样小肿物3个月就诊.患者3个月前行漂唇术,1周后下唇出现一针帽大小丘疹,遂用针挑数次欲去除.丘疹逐渐增至黄豆大小,无自觉症状,于2005年1月7日来本院皮肤科就诊.拟诊为寻常疣,遂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患者病前唇部无皮肤损害,既往史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下唇左侧有一约0.6cm×0.6 cm肿块,边界清楚,表面无溃烂及流脓,角化明显,角化层不易去除,肿块无明显压痛,与皮肤无明显粘连.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中央向下凹陷呈火山口状,其内充满角质及角化不全物质,其下方表皮向真皮内增生,两侧表皮呈唇样突起,增生的棘层内可见散在角化不良细胞,真皮浅层较多炎细胞浸润.结合临床,确诊为角化棘皮瘤.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HIV/AIDS的皮肤病变非常突出,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在这些皮肤疾患中常见、令人痛苦的是剧烈瘙痒、皮肤干燥等病变,大大影响了服药的依从性,有的患者甚至因此停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治疗问题也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棘手问题,近1年来,我们外用中药洗剂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他扎罗汀凝胶外用联合NB-UVB照射治疗斑块状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5例轻、中度患者采用0.05%他扎罗汀凝胶每晚1次外涂配合NB-UVB每周2次照射,共治疗8周,用PASI积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开始1~2周后出现疗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有效率逐渐提高,治疗结束时痊愈率达到94.29%,有效率达100%.6例发生皮肤刺激反应,占17.14%.结论:他扎罗汀凝胶外用联合NB-UVB照射治疗斑块状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复发性、破坏性、疼痛性皮肤溃疡.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皮损好发于躯干、四肢末端,常与炎性肠病、关节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并发1.临床虽少见,但一般病程长、病情较重,患处疼痛剧烈,溃疡面渗出物多,合并细菌感染不易愈合,给临床治疗与护理带来一定难度.2004~2005年,我院收治4例坏疽性脓皮病患者,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自2000年元月以来我科共收治了233例带状疱疹患者,病历完整的219例,现做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对89例住院泛发性湿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泛发性湿疹的临床特征.结果:本病好发于中老年,疾病始发年龄平均(49.06±17.70)岁.既往有过敏史者较多(21.35%),在伴发的各类感染中,以皮肤感染多见(7.87%),常易伴发老年性疾病,如冠心病(19.10%)、高脂血症(29.21%)、脂肪肝(35.96%),肝酶升高(49.44%)、肾脏损害(28.09%)等.本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预后良好,甘草制剂可作为治疗泛发性湿疹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为科学的评价左西替利嗪(商品名迪皿,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和氯雷他定(商品名开瑞坦,先灵葆雅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我科于2004年4~11月应用左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