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泼尼松龙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范慧英;王英杰;路云环

关键词:白癜风, 白灵, 泼尼松龙, 磨削术
摘要:目的:探讨婆尼松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门诊病历统计法,将患者分3组:A组55例(为实验组),婆尼松龙皮损内注射加皮肤磨削后,自体表皮移植联合治疗.B组80例,用泼尼松龙皮损内注射加白灵内服和外擦治疗。C组65例,用白灵内、外用药加皮肤磨削术治疗。结果:3组疗效比较,以A组疗效好。结论:先用泼尼松龙皮损内注射,稳定病情发展,再进行皮肤磨削加自体表皮移植术。疗效肯定,又无任何不良反应。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神经性皮炎

    我们采用利多卡因加普鲁卡因联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全部来自门诊患者.据病史及皮损特点确诊的神经性皮炎96例.其中男、女各48例,年龄29-58岁,平均43.36岁;病程3~12个月,平均7.8个月.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P.L组)48例,对照1组(P.V组)和对照2组(L.V组)各24例.

    作者:林霖霖;蔡剑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舌部硬下疳2例

    例1,男,60岁,因舌部中央发白20余天,来我院口腔科就诊.患者20余天前感咽部肿痛,舌部中央发白,给予利君沙抗炎治疗后咽痛消失,但舌部白斑未消退,继用抗炎治疗无效.局部无明显自觉症状,无发热、关节痛等不适.

    作者:魏欣净;施岩;王维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皮肤性病学奠基人之一李洪迥教授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道滴虫病

    阴道滴虫病是常见性病之一.笔者对81例阴道滴虫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本文对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小25岁,大45岁,平均35岁;患者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黄绿色,白带稀薄,伴有泡沫,有腥臭味.

    作者:黄玉秀;李秀萍;李红;张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面部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77例临床分析

    随着皮质类固醇外用制剂的广泛开发和应用,滥用或误用皮质类固醇外用制剂而引起的面部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作者将1998年4月~2000年4月收集的77例面部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进行了分析.

    作者:欧阳世华;成瑞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泼尼松龙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婆尼松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门诊病历统计法,将患者分3组:A组55例(为实验组),婆尼松龙皮损内注射加皮肤磨削后,自体表皮移植联合治疗.B组80例,用泼尼松龙皮损内注射加白灵内服和外擦治疗。C组65例,用白灵内、外用药加皮肤磨削术治疗。结果:3组疗效比较,以A组疗效好。结论:先用泼尼松龙皮损内注射,稳定病情发展,再进行皮肤磨削加自体表皮移植术。疗效肯定,又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范慧英;王英杰;路云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药对尖锐湿疣复发的预防作用

    近年来,尖锐湿疣(CA)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在性传播疾病(STD)中位居第二位[1].目前,尽管CA有多种方法治疗,但效果均不甚理想,复发率较高.曾有许多学者应用干扰素等对预防尖锐湿疣的复发进行研究,但结论不一[2-4].因此,如何提高疗效,防止复发的问题急待解决.

    作者:李素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干扰素加聚肌胞局部注射治疗鲍温样丘疹病

    我们试用干扰素加聚肌胞局部注射治疗鲍温样丘疹病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典型外阴多发性色素性斑丘疹,表面光滑或轻度角化,散在或成群分布于大小阴唇及肛周,自觉瘙痒或烧灼不适感,并经组织病理切片确诊为鲍温样丘疹病共42例.

    作者:高素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火把花根片与西替利嗪联合治疗荨麻疹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研究

    我们于1999年6月~2000年12月用火把花根片与西替利嗪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观察临床疗效以及对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承明;李文飞;辛林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Photo Derem VL/PL/HR治疗原发性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22例报道

    原发性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俗称:蜘蛛痣)以往多采用冷冻、电灼、二氧化碳激光等治疗,因其预后易留疤痕及复发,疗效欠佳.我们采用Photo Derem VL/PL/HR强光治疗仪(Yokneam Industrial Park,Yokneam 20692,Israel,以色列)治疗蜘蛛痣22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颜晓波;周春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一家同代四人患麻风病调查报告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具有潜伏期长、病程长、疗程长等特点,一般认为长期密切地接触是麻风传染的主要径,我市在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中发现一家庭同代4人同患麻风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武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Reiter病误诊为非淋菌性尿道炎1例报告

    以泌尿系症状为首发的Reiter病极易误诊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吕慎修;李学敬;谢国木;王新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结节性结核性静脉炎误诊20年1例报告

    结节性结核性静脉炎临床并非罕见,但我们遇到1例患者,被误诊20年,经临床与病理证实为结节性结核性静脉炎,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左下肢起红斑、结节20年,于2000年1月来我科就诊,诉于1980年春季左小腿内侧起红斑、结节,同时伴有发热、倦怠、不适等全身症状.

    作者:李福昌;王新岭;刘金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三氯乙烯所致皮肤及内脏损害临床分析

    三氯乙烯引起的急、慢性中毒,以往资料报道以神经系统、肝、肾及心脏损害为主,合并严重的皮肤损害较少见报道.我院1994年以来共收治14例职业接触三氯乙烯致严重皮肤及内脏损害患者,现将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房思宁;童秋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48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4年4月~1999年3月,共收治儿童过敏性紫癜48例,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48例中,男30例,女18例,男女之比为1.6:1.发病年龄3~15岁,平均年龄9岁.小于5岁3例,5~10岁31例,大于10岁14例.其中以5~10岁者多见,占65%.冬春季发病30例,占62.5%.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者25例,占52%,其余为药物、食物过敏或其他原因引起.

    作者:金玲;赵晔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斯皮仁诺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病例和方法病例为我所门诊可随诊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外阴瘙痒,白带增多,阴唇红斑等症状,88例有大量白色乳酪样分泌物,全部患者阴道分泌物真菌直接镜检均为性.凡1月内曾内服或外用其它抗真菌药物者及妊娠妇女均不入选.

    作者:严丽英;吴晓金;徐新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3例儿童淋病分析

    笔者从1998年2月~1999年4月共诊治儿童淋病16例,现将完整资料13例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13例患者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病人.其中女11例,男2例,年龄3个月~1岁4例,1~6岁5例,6~10岁4例.10例患儿父母均有淋病感染史,并在本院治病.

    作者:王晓英;汪光玉;龙青文;何存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四物汤对小鼠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四物汤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理.方法:应用四物汤灌胃小鼠,MTT法检测小鼠血清对表皮细胞增殖影响程度.结果:四物汤灌胃小鼠组A560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四物汤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表皮细胞增殖来完成的.

    作者:张玉杰;张建明;李波清;邱世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儿童肥大细胞增生症2例

    1 病历资料患儿1,女,11个月,全身皮疹4个月.4个月前家长给患儿洗澡时发现颈部几个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逐渐变为肤色或棕褐色,并渐增多,泛发躯干和四肢.无痛痒等自觉症状.2周前颈部一皮损表面出现水疱,易破.

    作者:吴艳;涂平;陈喜雪;朱学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UVA和心理疗法治疗银屑病

    自1998年7月至今我们采取心理和UVA综合方法治疗银屑病186例,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临床资料观察186例病人均来自门诊,男102例,女84例;年龄小17岁,大68岁,平均42.6岁;病程长21年,短15天,平均38天;进行期18例,静止期168例.

    作者:孙莉;尹晓慧;许金萍;魏爱华;卞金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