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38的表达

刘翠杰;刘华昌;尹格平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CD38, 抗双链DNA抗体
摘要:目的:探讨CD38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与抗双链DNA(dsDNA)抗体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3例活动期SLE病人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D38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结果:SLE病人PBL CD3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CD38的升降与抗dsDNA抗体的水平呈正相关(r=0.68).结论:CD38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它可以作为反映病情的有效指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致药物反应2例

    阿昔洛韦注射剂为一新型低毒广谱抗病毒药物,是治疗带状疱疹的首选药物.我们使用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阿昔洛韦给带状疱疹者作静脉滴注,发生药物反应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允兰;张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特比萘芬治疗甲癣疗效观察

    我们从1999年3月~2000年1月应用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的特比萘芬治疗36例甲癣病人,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36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5例,女21例;病程3月~15年;36例患者中共有病指甲82个,病趾甲195个;其中合并手癣、足癣或股癣的病人共20例,全部病例治疗前直接镜检均阳性,且2周内未曾内服或外用过其它抗真菌药.

    作者:孙晓红;刘军;高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粘质沙雷氏菌菌苗治疗银屑病

    我们用免疫增强剂粘质沙雷氏菌菌苗(S311)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2例,并用胸腺肽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家玉;赵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电离子治疗机治疗皮肤病297例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8年以来使用高频电离子治疗机(成都维信产GDZ-9651型)治疗疣类疾病、皮脂腺痣、汗管瘤、皮赘及色素痣等皮肤病297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开红;满孝勇;刘翠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应用M38-P方案测定皮肤癣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目的:我们在国内首次应用(NCCLS)M38-P方案测定临床近期分离的皮肤癣菌的药敏试验,以探讨该方案用于皮肤癣菌的可行性和重复性,比较不同抗真菌药物对皮肤癣菌的药物敏感性.方法:本试验共包括52株临床近期分离的皮肤癣菌,其中红色毛癣菌24株,须癣毛癣菌14株,犬小孢子菌11株,絮状表皮癣菌3株,包括8种抗真菌药物即伊曲康唑、益康唑、咪康唑、特比萘芬、克霉唑、氟康唑、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方法采用M38-P方案微量稀释法,并适当调整试验参数.结果:M38-P方案经过调整适用于皮肤癣菌药敏实验;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益康唑、咪康唑对皮肤癣菌的MIC值较低,其几何均数分别为伊曲康唑0.28±0.54 μg/ml,特比萘芬0.0032±0.00 μg/ml,益康唑0.3±1.14 μg/ml,咪康唑0.31±0.17μg/ml,不同抗真菌药物对皮肤癣菌的药敏有明显差别(P<0.001).结论:M38-P方案适用于皮肤癣菌药敏实验,具有重复性和稳定性;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益康唑、咪康唑对皮肤癣菌的MIC值较低,未发现交叉耐药现象.

    作者:佟盼琢;李若瑜;万哲;王端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火把花根片与西替利嗪联合治疗荨麻疹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研究

    我们于1999年6月~2000年12月用火把花根片与西替利嗪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观察临床疗效以及对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承明;李文飞;辛林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孚琪治疗浅部真菌病的临床分析

    我科于2000年3~9月用孚琪(北京四环制药厂生产)治疗150例手足癣、体股癣及皮肤念珠菌病的患者并随访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且真菌镜检呈阳性.其中手足癣、体股癣患者镜检可查到真菌菌丝,皮肤念珠菌患者查到大量假菌丝和孢子.

    作者:王蘋;张春敏;史永俭;魏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98例NGU患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支原体是引起NGU的病原体之一.为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及临床耐药情况,开展对支原体药敏试验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采用支原体IST试剂盒对性病门诊298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学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07例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临床资料对1993~1999年来我站STD监测门诊的2 328例就诊者建立病历卡,记录病史及病原检测,确诊梅毒患者207例.其中男119例,女88例,男女之比为1:0.74;年龄小10天,大75岁,其中婴幼儿3例(1.45%),21~40岁的155例(74.88%),>40岁的49例(23.67%).

    作者:法仆;王忠东;汪照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综合疗法治疗白癜风209例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6年8月~1999年8月,应用综合方法治疗209例白癜风患者,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09例均为门诊典型的白癜风患者,其中男110例,女99例.年龄8-61岁,平均26.5岁;病程2个月~28年平均5.7年.

    作者:刘卫兵;许广文;谢安莉;王建民;荆鲁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皮肤性病学奠基人之一李洪迥教授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泼尼松龙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婆尼松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门诊病历统计法,将患者分3组:A组55例(为实验组),婆尼松龙皮损内注射加皮肤磨削后,自体表皮移植联合治疗.B组80例,用泼尼松龙皮损内注射加白灵内服和外擦治疗。C组65例,用白灵内、外用药加皮肤磨削术治疗。结果:3组疗效比较,以A组疗效好。结论:先用泼尼松龙皮损内注射,稳定病情发展,再进行皮肤磨削加自体表皮移植术。疗效肯定,又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范慧英;王英杰;路云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新生儿红斑狼疮1例

    新生儿红斑狼疮(NLE)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疾病,现将所见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女,40天.因低热面颊部蝶型红斑1月就疹.患儿生后数日面颊部即出现片状皮损,光照后皮损颜色加深,曾按湿疹治疗,皮损可消退,但近日面积有扩大趋势,且在足底出现其它皮损,遂来我院就诊.

    作者:蔡秀玲;高桂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0.1%达芙文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1999年9月~2000年4月,我科使用0.1%达芙文(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观察治疗100例寻常痤疮患者,均来自本所皮肤科门诊.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14~34岁,平均22岁;病期3个月~20年不等,平均为3年;皮损部位以颜面为主,皮疹为炎性丘疹、脓疱、黑头粉刺、结节等.

    作者:钱普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33例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Mm)是恶性程度极高的一种黑素细胞肿瘤.近年来Mm的发生率呈明显增长趋势.现将我院1990年1月~2000年6月所诊治的33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检查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许卫华;张洁;宋红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一家同代四人患麻风病调查报告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具有潜伏期长、病程长、疗程长等特点,一般认为长期密切地接触是麻风传染的主要径,我市在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中发现一家庭同代4人同患麻风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武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早期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分析

    细菌性阴道病(bacerial Vaginosis,BV)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孕妇的健康.本文对人工流产妇女进行了BV检查,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检测对象:1999年11月~2000年8月31日,对前来济南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门诊进行人工流产的妇女行细菌性阴道病检查共1 210例,年龄小的17岁,大48岁,平均32岁.孕龄5~8周,孕次1~11次.

    作者:尹秀芳;陈树民;王今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维胺酯胶囊和维胺酯乳膏联合治疗结节和囊肿性痤疮疗效观察

    自1999年1月至2000年5月底,我们用维胺酯胶囊和维胺酯乳膏联合应用,治疗结节性和囊肿性痤疮6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化萍;封常霞;周润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麻风患者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障碍原因探讨

    白内障是一般人群中致盲的首要原因,亦是麻风患者致盲的重要因素之一.白内障摘除手术可使绝大多数患者恢复较为理想的视力,亦可使多数麻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视力明显改善.本文对术后矫正视力仍低于或等于0.3者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因素.

    作者:刘晓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UVA和心理疗法治疗银屑病

    自1998年7月至今我们采取心理和UVA综合方法治疗银屑病186例,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临床资料观察186例病人均来自门诊,男102例,女84例;年龄小17岁,大68岁,平均42.6岁;病程长21年,短15天,平均38天;进行期18例,静止期168例.

    作者:孙莉;尹晓慧;许金萍;魏爱华;卞金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