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娟
目的:初步分析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对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反应性.方法: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与麦芽糖结合蛋白(MBP)融合的2种重组梅毒螺旋体蛋白(rTP47和rTP17)与二期梅毒患者血清的反应性.结果:30份二期梅毒患者血清均与MBP-rTP47和MBP-rTP17反应,反应强度与RPR试验测定的血清滴度无绝对一致性,但MBP-rTP17与二期梅毒患者血清的反应强于MBP-rTP47.30份正常人血清均不与NBP-rTP47和MBP-rTP17反应.结论:MBP-rTP47和MBP-rTP17对二期梅毒患者血清的反应性较强.
作者:张良芬;尹跃平;吴勤学;余艳华;龚匡隆;尤永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皮肤磷状细胞癌(Squamous-cell Carcinoma,SCC)常发生于某些皮肤病的基础上,也可以见于其它系统肿瘤经血道转移至皮肤.我们在临床上遇到1例中心型肺鳞癌广泛皮肤转移、脑转移并死亡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洪霞;王淑琴;李立;曾三武;张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自应用悉复欢(环丙沙星注射液)以来,部分病人用药时出现穿刺部位发红、发痒.其中2例出现明显的沿血管分布的线形红斑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洪范;杨艺华;辛绍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因双股内侧起红斑、丘疹,痒2月加重伴周身起皮疹,痒2天入院.患者于2000年8月上旬因双股内侧出现界线清楚之针头大小红丘疹,于门诊真菌镜检(+),诊为股癣,经给予盐酸特比萘芬软膏(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外用bid后,次日用药部位即出现弥漫性红斑、丘疹,界线清楚,瘙痒较剧,皮疹快经搔抓后蔓延至阴囊,无水疱及糜烂,渗液.
作者:荆鲁华;刘卫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婆尼松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门诊病历统计法,将患者分3组:A组55例(为实验组),婆尼松龙皮损内注射加皮肤磨削后,自体表皮移植联合治疗.B组80例,用泼尼松龙皮损内注射加白灵内服和外擦治疗。C组65例,用白灵内、外用药加皮肤磨削术治疗。结果:3组疗效比较,以A组疗效好。结论:先用泼尼松龙皮损内注射,稳定病情发展,再进行皮肤磨削加自体表皮移植术。疗效肯定,又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范慧英;王英杰;路云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在近几年增加的幅度大大超过了过去的20年,其中为常见的是念珠菌感染.在系统性念珠菌的易感患者中,如粒细胞缺乏患者、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器官移植受者以及近来增多的AIDS患者,他们的发病率高达20%以上,死亡率甚至超过70%[1].
作者:王英;顾军;刘维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基础研究尘螨呈世界性分布,节肢动物门、蜘蛛纲、真螨目、蜱螨科,到目前已发现5 000多种,可诱发过敏疾病的有表皮螨属(Pyrgoitphidae),通常占室内螨总数的90%以上,表皮螨可分为47个种类,其中重要的是屋尘螨.
作者:吕建进;孙世强;鲁颖志;李中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脂溢性角化病是多种原因引起以角质形成细胞成熟迟缓所致的一种老年性良性表皮内肿瘤.一般无自觉症状,皮损受刺激或感染后表面可结痂或出血,易误诊为恶性黑色素瘤,极少发生恶变.本病病理上有某些特征及变异.
作者:罗模桂;吴秋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于1996年8月~1999年8月,应用综合方法治疗209例白癜风患者,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09例均为门诊典型的白癜风患者,其中男110例,女99例.年龄8-61岁,平均26.5岁;病程2个月~28年平均5.7年.
作者:刘卫兵;许广文;谢安莉;王建民;荆鲁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结节性结核性静脉炎临床并非罕见,但我们遇到1例患者,被误诊20年,经临床与病理证实为结节性结核性静脉炎,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左下肢起红斑、结节20年,于2000年1月来我科就诊,诉于1980年春季左小腿内侧起红斑、结节,同时伴有发热、倦怠、不适等全身症状.
作者:李福昌;王新岭;刘金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所担负浙江省麻风病的防治工作,近10年门诊新发现麻风病人57例,现分析如下.方法收集1990~1999年门诊新发现麻风病人的临床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型别、确诊时病期、初发症状、病例布、畸残情况、发现方式或误诊情况等.
作者:于小兵;倪启超;严丽英;王国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男,10岁,以右侧足底部溃疡伴疼痛3月,加重半月,于1998年10月16日收住我院外科.患者半年前右侧足底部出现皲裂、脱屑及轻度糜烂,伴有轻微疼痛.
作者:刘岁元;皮肤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细菌性阴道病(bacerial Vaginosis,BV)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孕妇的健康.本文对人工流产妇女进行了BV检查,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检测对象:1999年11月~2000年8月31日,对前来济南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门诊进行人工流产的妇女行细菌性阴道病检查共1 210例,年龄小的17岁,大48岁,平均32岁.孕龄5~8周,孕次1~11次.
作者:尹秀芳;陈树民;王今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0例无甲状腺疾病史,临床上无甲状腺疾病表现的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性激素及甲状腺激素功能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李久宏;梁智敏;白兆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药疹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药物反应,为探讨近十年来我地区药疹患者的皮疹类型、年龄分布、致敏药物的变化及药疹的发病机理等.我们对145例药疹病例做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文辉;陈长斌;张成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近年来,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国内屡有报道.现将我科诊断为先天性梅毒3例报告如下.1 病历资料例1,女,1个月,足月顺产,出生时即发现有胆道闭锁症,全身皮肤黄染,小便深黄色,大便黄色或陶土样.
作者:杜晓红;郑利雄;童秋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扩增角鲨烯环氧化酶基因的开放读框,进行PCR来鉴定白念珠菌.方法:根据白念珠菌角鲨烯环氧化酶基因的开放读框中编码1MSSVKY6的序列设计上游引物5'-ATGTTCAGTTA-AGTATG-3',编码492NWEIVR496的序列设计下游引物5'-CTATCTTACAATCTTC-3',对白念珠菌ATXCC11006、22株临床分离株、7株其它致病性念珠菌、8株致病性丝状真菌、1株新生隐球菌及1份人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并对PCR产物用酶切方法鉴定.结果:所有23株白念菌均可获得约1.5 kb大小的PCR产物,16株其它致病性真菌及人的NDA标本均无扩增产物,PCR产物经BamHI酶切,产生两个大小分别约为1.0 kb和500 bp的片段.结论:利用设计的引物,扩增角鲨烯环氧化酶基因的开放读框,可以特异地鉴定白念珠菌
作者:刘伟;李若瑜;卜定方;王端礼;马圣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女性下生殖道STD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利用淋球菌(NG)培养、支原体(Uu、Mh)培养、沙眼衣原体(CT)培养、白色念珠菌(以下简称白念)培养、阴道毛滴虫(以下简称滴虫)镜检等方法,于1996年4月~2000年4月对366例性病门诊女性下生殖道STD病原检查.结果:366例女性下生殖道感染STD病原体303例,感染率为82.79%.其中Uu感染率为65.57%,Mh为27.87%,CT为19.67%,白念为21.31%,滴虫为4.10%,NG为1.64%.结论:性病门诊女性下生殖道感染STD病原有多种,以Uu为多见,其次是Mh,再次为CT及白念,NG感染率较低.STD病原体混合感染较严重.`
作者:李伟;覃善列;唐桂林;梁月金;赵秀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多年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湿疹皮炎,疗效显著.对1991~1998年治疗的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本组患者病情重,经多种治疗且内服和注射皮质类固醇,均无效者.
作者:董忠祥;郝延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病例和方法病例为我所门诊可随诊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外阴瘙痒,白带增多,阴唇红斑等症状,88例有大量白色乳酪样分泌物,全部患者阴道分泌物真菌直接镜检均为性.凡1月内曾内服或外用其它抗真菌药物者及妊娠妇女均不入选.
作者:严丽英;吴晓金;徐新美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