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李若瑜;卜定方;王端礼;马圣清
患者,男,22岁.自幼年开始右胸部、下腹部及右肩部出现点状浅褐色斑,以后逐渐增多呈片状和带状分布,右上肢的皮疹由肩部向下蔓延至手掌.初发损害为淡红色或红褐色斑疹、斑丘疹;陈旧皮疹高出皮面且缓慢增大或融合成片,有时瘙痒剧烈.
作者:蔡润学;冯秀乾;孔令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于2000年3~9月用孚琪(北京四环制药厂生产)治疗150例手足癣、体股癣及皮肤念珠菌病的患者并随访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且真菌镜检呈阳性.其中手足癣、体股癣患者镜检可查到真菌菌丝,皮肤念珠菌患者查到大量假菌丝和孢子.
作者:王蘋;张春敏;史永俭;魏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支原体是引起NGU的病原体之一.为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及临床耐药情况,开展对支原体药敏试验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采用支原体IST试剂盒对性病门诊298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学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皮肤磷状细胞癌(Squamous-cell Carcinoma,SCC)常发生于某些皮肤病的基础上,也可以见于其它系统肿瘤经血道转移至皮肤.我们在临床上遇到1例中心型肺鳞癌广泛皮肤转移、脑转移并死亡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洪霞;王淑琴;李立;曾三武;张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肉芽肿,又名木村病,好发于青年男性面颈部.我们见到1例发生于前臂的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高宝春;卢新东;任相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于1991年6月~2000年2月,共诊治别嘌呤醇药疹12例,现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12例中,男10例,女2例.年龄52~74岁,平均61.9岁.发病前均有明确的服用别嘌呤醇药物史.潜伏期:19~42天不等,平均25.2天.
作者:盛桂芳;于月明;殷文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于1998年以来使用高频电离子治疗机(成都维信产GDZ-9651型)治疗疣类疾病、皮脂腺痣、汗管瘤、皮赘及色素痣等皮肤病297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开红;满孝勇;刘翠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海口市自1983~1999年底根据WHO制定的联合化疗方案,对55例麻风进行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1 病例选择和治疗方案经MDT 2年的病例,即经DDS单疗(经治)者25例,未接受过抗麻风药物治疗(初治)者30例,有6例复发,型别:LL22例,BB 2例,BT6例,TT25例.
作者:符惠冰;罗地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女,24岁,未婚,江西南康市人.因指趾甲增厚20年就诊.患者4岁时发现指趾甲增厚,发硬、变黄,随着年龄增长,甲肥厚加重,有过黄、红、绿等颜色的变化,16岁后为褐色,远端翘起,曾有甲沟红肿痛现象多次.
作者:张升伟;张晓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EB)是一组以皮肤或粘膜起疱并留下萎缩性疤痕为特征的遗传性皮肤病,可以由轻微机械性损伤引起或自动发生,是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中临床症状较重的一型,临床上分为显性遗传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DEB)和隐性遗传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RDEB),现将我们诊治的2例报道如下.
作者:朱晓丹;贾虹;张艳芳;曾学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四物汤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理.方法:应用四物汤灌胃小鼠,MTT法检测小鼠血清对表皮细胞增殖影响程度.结果:四物汤灌胃小鼠组A560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四物汤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表皮细胞增殖来完成的.
作者:张玉杰;张建明;李波清;邱世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7~1999年我院对济南市妇教所收教人员进行了性传播疾病查治,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来源所有病例均为济南市妇教所收教人员,1997年165人,1998年96人,1999年111人,共372人,其中本市60人,外地312人;年龄:18岁以下33人,占8.87%,18~30岁284人,占76.34%,30岁以上55人,占14.79%;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16人,占31.2%,初、高中250人,占67.2%,大专以上6人,占1.6%;民族:汉族362人,回族6人,藏族2人,蒙古族1人,满族1人;婚姻状况:已婚者126人,占33.9%,未婚者229人,占61.5%,离异者17人,占4.6%;职业:个体18人,占4.8%,无业172人,占46.2%,服务业128人,占34.4%,工商业31人,占8.4%,其他23人,占6.2%.
作者:渠鹏程;刘振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于1999年2月~2000年12月应用甘草甜素治疗带状疱疹共3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门诊病历.治疗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范围18~76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范围18~72岁.
作者:王曰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农民.面部红斑5年,右下唇肿物进行性增大5个月.患者于5年前因面部红斑在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经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诊断为盘状红斑狼疮(DLE),经口服雷公藤、氯喹等药物治疗,皮损未消退.
作者:张加水;商永明;汪新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所自1998年4月~1999年4月试用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研制的GX-Ⅱ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传染性软疣104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宝;刘根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多年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湿疹皮炎,疗效显著.对1991~1998年治疗的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本组患者病情重,经多种治疗且内服和注射皮质类固醇,均无效者.
作者:董忠祥;郝延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在彻底清除尖锐湿疣疣体后,局部注射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取得了很好地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殷宗宝;李晓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病.我所自1999年9月~2000年7月,用维甲酸口服加外用治疗63例扁平疣,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皮肤病防治所,224100
作者:顾锦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于1999年12月~2000年8月应用泛昔洛韦和阿昔洛韦口服治疗带状疹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共治疗带状疱疹病人84例,分为两组.泛昔洛韦组(治疗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18~70岁,平均32.3岁.病程1~9天,平均3.4天.
作者:于秉伦;王瑞清;王竹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