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黄文

关键词:胫腓骨, 粉碎性骨折, 锁定加压接骨板
摘要: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胫前外侧中下段切口.复位满意后,于胫骨外侧放置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骨折线两侧用加压钉固定,遇粉碎骨折时,骨折处用普通螺钉拉紧骨块复位,其余位置用锁定钉固定.冲洗切口,置引流管负压引流.结果 所有病例伤口一期愈合,骨折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1周.按照Johner-Wruhs评价法,本组优64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为92.9%.结论 使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延伸到骨干部的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符合骨折生物学固定的现代理念,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治疗脑出血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通常表现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50%的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常见呕吐,出血前血压明显升高.因其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中老年患者的健康.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高压氧疗已日益受到重视,是脑出血治疗体系中不缺可少的部分.

    作者:王栋梅;李辅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胫前外侧中下段切口.复位满意后,于胫骨外侧放置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骨折线两侧用加压钉固定,遇粉碎骨折时,骨折处用普通螺钉拉紧骨块复位,其余位置用锁定钉固定.冲洗切口,置引流管负压引流.结果 所有病例伤口一期愈合,骨折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1周.按照Johner-Wruhs评价法,本组优64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为92.9%.结论 使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延伸到骨干部的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符合骨折生物学固定的现代理念,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巴胺与硫酸镁合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

    作者:高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八例临床分析

    左室乳头肌水平以下心肌肥厚称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它于1979年被日本学者命名.在临床工作中,正确识别本病有重要意义.下面将我院2003年10月-2008年8月治疗的8例AHCM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刘庆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社区健康干预对脑卒中前期自创性危险因素人群预后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自创性健康危险因素的行为进行健康干预管理,分析其在脑卒中前期人群中的影响.方法 将社区居民健康体检中符合脑卒中前期诊断的896例随机分组,其中管理组450例,对照组446例.管理组实行健康管理,包括脑卒中预防知识讲座,指导其合理膳食,保持正常体质量,避免超重与肥胖.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进行跟踪随访管理.对照组仅告知有高血压或存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不做任何预防措施.比较3个月、6个月后,管理组与对照组脑卒中前期转归及脑卒中发生的情况.结果 实施健康管理措施3个月后,管理组与对照组血压恢复正常的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为脑卒中的人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措施6个月后,两组血压恢复正常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转为显性脑卒中的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前期人群进行自创性危险因素健康管理,可有效预防或延缓脑卒中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珍;陈先辉;陈文;王文华;黄鸿;邓健忠;高建军;陈颖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闭经妇女性激素的检验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闭经患者血清性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43例闭经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并与月经周期正常32例女性健康体检人员对比.结果 闭经组FSH、LH、PRL、E2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和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闭经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闭经患者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洁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国产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它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过程千变万化,从数分钟内症状缓解到胸痛症状反复发作并快速进展为AMI.粥样斑块不稳定及所伴发的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是UAP的病理基础,治疗及时恰当可挽救濒死的心肌,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低分子肝素(LMWH)具有快速和持续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生物利用率高,t1/2较普通肝素明显延长,而出血的危险性较低,无须实验室监测等优点[1].本试验通过随机分组平行对比方法,观察相关指标,以探讨国产LMWH治疗UAP方面的临床价值、安全性.

    作者:黄善庆;梁建朝;陈丽媛;仇昌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妊高征患者分娩前后生命体征及分娩结局的分析

    目的 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妊高征产妇分娩的生命体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比98例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麻醉和120例未实施无痛措施的妊高征患者分娩前后生命体征及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催产素及产后出血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痛效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产钳协助和剖宫手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硬膜外分娩镇痛有效缓解疼痛,减少胎儿缺氧,有助于分娩过程.

    作者:黄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物使用调查

    目的 调查本院门诊处方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 方法 调查我院2008年6-12月门诊高血压处方中ACEI和ARB类使用情况,并结合相关指标评价医院是否合理用药.结果 门诊高血压处方共1860张,其中ACEI类355张,占高血压处方的19.1%;ARB类704张,占高血压总处方的37.8%.ACEI类蒙诺(福辛普利)和ARB类中的亚邦恒贝(替米沙坦)使用频率高.ACEI类抗高血压药物,其中卡托普利(开博通)(DUI=1.63>1)和赖诺普利(DUI=1.02>1)属不合理使用的药物,其余DUI值均<1,属合理使用药物.而ARB类无不合理使用的药物(DUI均≤1).结论 本院ACEI和ARB类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剂量较合理,与说明书所列适应证的相符率较高;联合用药情况也较规范、合理.

    作者:王春莲;高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混苯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目的 研究混苯暴露对妊娠经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比500例混苯接触女工及530例非苯接触女工妊娠经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接触组女工娠剧吐、妊娠期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系物接触组女工与对照组比较,自然流产率、胎儿畸形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过期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脱离苯环境对广大妇女生殖健康尤为重要.

    作者:李书景;王淑然;彭英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催产素加新生化颗粒用于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催产素加新生化颗粒用于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的观察.方法 选择我站门诊自愿药流的健康妇女4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0例,研究组在孕囊排出后肌注催产素20U,1次/d,连用3d并同时口服新生化颗粒12g/次,2次/d,连用7d.对照组在孕囊排出后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 两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催产素加新生化颗粒用于药物流产可以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向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那格列奈对社区糖调节受损人群的干预研究

    目的 观察那格列奈治疗糖调节受损的效果.方法 将94例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47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同时药物组进行口服那格列奈治疗,每次120mg,3次/d.受试者每2周复查空腹血糖(FPG)、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2hPG),每半年复查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结果 随访18个月结束时,药物组有1例失访,对照组有4例失访.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 、HbA1c 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结论 给予糖调节受损药物干预对预防糖尿病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赖宗清;袁毅;王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16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82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次,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点滴,2次/d.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维脑路通600~800mg,静脉点滴,1次/d.两组病例同时配以血栓通300mg加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15d,观察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15d后,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应用安全,疗效可靠.

    作者:刘翠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72例体会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8月-2008年8月72例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LC成功率91.67%,中转开腹8.33%,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LC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外科医师,采用LC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安全的.

    作者:王成全;贺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观察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d及QTcd变化,并与112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及105例健康者对照比较.结果 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相比,QTd及QTcd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患者与健康者相比,QTd及QTcd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Td及QTcd大小顺序为:T2DM合并冠心病组>非糖尿病冠心病组>健康对照组.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复极不均一性增强,动态观察QTd和QTcd可作为提示糖尿病心脏病变的有效指标.

    作者:卢秀兰;李雪宏;黄海燕;张淑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脉泰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脑脉泰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2例,均采用抗血小板制剂、脑细胞保护剂、活血化瘀药物应用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脉泰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1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21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脉泰胶囊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疗效显著.

    作者:邓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注射剂静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中药注射剂静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所表现的独特的疗效和强大的优势,验证了中药注射剂在这一领域的作用和影响,它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使中医活血化瘀疗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极大的发挥.中药注射剂静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用药精良,组方科学,工艺先进,它既具备中药特色,又渗透着现代制剂的特征.它既有协同效应,又有互补作用,表现多重药理作用.体现了中医的治疗原则.并且使用安全,疗效显著,预后好,疗程费用低.通过药学研究提高其质量,药理研究证明其作用特点和机制、毒理研究为其应用提供避免毒性发生的注意事项,配伍宜忌为提供联合用药,合理配伍和禁忌指导,在临床中不断发掘功效和应用范围.中药注射剂静滴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临床工作者的大力推广应用,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做出了贡献.

    作者:黄建坤;孙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紧急救援体系的探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除了重大传染病疫情、原因未明疾病、重大食物中毒或职业中毒,还有化学物质泄漏或核泄漏,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伤害事件等[1].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如何减少突发性灾害事故中生命财产的伤害与损失,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也是广大急救工作者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紧急救援体系的建立,本文对其进行了探讨.

    作者:许志建;叶巧亮;曾智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导丝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使用导丝引导进行经鼻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 方法 采用自制导丝进行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术以来共抢救急性呼衰患者120例,涂抹石蜡油经鼻腔插入,在喉镜引导下进入声门2~3cm,将气管导管套入导丝并沿其插入气管内,取出导丝,气囊充气. 结果 120例患者均在1~3min内顺利插管到位,即时进行吸痰通畅呼吸道,所有患者均达到即时通畅呼吸道进行人工通气目的 以及长时间置管的要求,较少并发症发生,耐受及安全性能良好. 结论采用导丝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术能在任何紧急情况下快速、便捷、安全地建立人工气道.

    作者:张晓斌;吴巧彬;骆金宗;温想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概要

    目的 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域应用广泛,有关培养方法的文献更不鲜见,但心肌细胞成活率、搏动率、纯化率过低仍是本技术有待解决的关键之处,本文就心肌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重点阐述,使依托于本技术的科学研究能够得到优质样本,进一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何伟;张明雪;闫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