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张盛群;李克峰
高血压性脑出血又称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是高血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经过近年来的研究,颅内出血的治疗取得新的进展.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继保守治疗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后被公认的治疗颅内出血的一种新技术,我们在此技术上配合中草药,活血化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肖峰;杨志华;张春峰;刘翠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急性脑梗死病死率及病残率均较高,大多数患者在发病6h之后就诊,错过了脑梗死的溶栓时间.我院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梅;王哲;袁钰贵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得到护理人员全方位的服务,因此健康教育的内容成为当今护理的一大主题.当前健康教育的形式很多,如:口头语言表达式,问答式,讲课式,卡片式等,其中卡片式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应用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侯伟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S/T-D30系统是由电力驱动,并由电子控制的正压力通气系统,它采取双水平气道正压经面(鼻)罩辅助通气,操作简便,能迅速、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并可避免及减少因气管切开而带来的诸多问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为临床治疗赢得了时间[1].我院呼吸内科采用以无创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方法救治呼吸衰竭患者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文平;孙明英;刘秀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脑梗死合并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84例脑梗死合并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常规使用抗生素及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43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WBC、C-反应蛋白(CRP)、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中性粒细胞比例、CRP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脑梗死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
作者:奚耀;钱义明;吴士延;王进;钱风华;张微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脑血管病是人类主要致死疾病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整个脑血管病的46%~72%,且致残率、病死率较高,近几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年龄也呈年轻化趋势.目前治疗该病的药物较多,但无特殊治疗方法.我院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6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银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 病例简介患者,男,35岁,7min前与人谈话时,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意识丧失、跌倒,于2006-05-07 17:00被急送至我科.既往体健.查体:深昏迷,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双侧瞳孔散大(直径5mm),对光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未触及.
作者:曾向前;关爱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作用对人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I)和白介素-8(IL-8)表达以及与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黏附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制备香烟烟雾提取物(CSE);用不同浓度(0、2.5%、5.0%、10.0%)CSE刺激内皮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1h、3h、6h、9h、12h、24h、48h)收集的细胞培养上清液IL-8的浓度,细胞免疫化学染色(SABC)检测ICAM-1在不同时间点(3h、6h、9h、12h)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细胞记数法测定(1h、3h、6h、9h、12h)后PMN与内皮细胞的黏附率(PMN -EC).结果 (1)各CSE浓度组干预12h后,ICAM-1在EC上的表达量随着干预浓度的增加而增高,除了2.5%CSE干预组和5.0%CSE干预组之间无差异外,各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10.0%CSE干预不同时间点后,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ICAM-1在内皮细胞上的表达量增加,各时间组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随着CSE干预浓度的增加和干预时间的延长,内皮细胞表达IL-8的浓度增高,各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3)各CSE浓度组干预12h后,PMN-EC黏附率随着干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10.0%CSE干预不同时间点后,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PMN-EC黏附率增加,各时间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香烟烟雾提取物可以刺激激活血管内皮细胞ICAM-1和IL-8表达,增强PMN与内皮细胞的黏附.
作者:陈芳;陈平;谢丽华;周锐;向旭东;吴尚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 病例简介患者1,男,52岁,6年前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1个月前出现四肢无力并进行性加重,以双下肢为著,行走困难,抬足无力,四肢感觉无异常于2005年9月20日来我院.
作者:王洁蕊;王强庆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在咯血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对181例咯血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咯血停止后的恢复期,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通过干预及健康宣教,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治疗,无窒息发生.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大限度的解除了患者恐惧心理,提高了疗效,有效地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出院后正确自我保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防止复发上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徐敏;陈清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以探讨其在脑梗死病程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43例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C3、C4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同时选取同期30例非CI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3、C4水平.结果 CI组急性期、恢复期及与对照组C3、C4水平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CI患者急性期与对照组C3、C4水平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I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的C3、C4水平与SSS评分无关(P>0.05),而C3与C4则呈正相关(P<0.05).结论 急性CI的病理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伴有补体系统的激活和消耗.C3、C4水平与CI的病情无关,提示补体系统激活在脑组织损伤中的作用很可能是间接性的.
作者:俸军林;曾爱源;吴岚;李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盐酸丁咯地尔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rfficiency,CC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72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200mg加0.9%氯化钠溶液500ml,静滴,1次/d,同时口服养血清脑颗粒4~8g/次,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0.9%氯化钠溶液500ml,静滴1次/d,同时口服心脑康,2粒/次,3次/d,其他对症治疗相同,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优于一般治疗.
作者:白雁明;张志平;王海洋;朱晓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对癫痫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423例癫痫患者进行24h AEEG及常规脑电图(EEG)检测,比较AEEG与EEG对癫痫的诊断价值.结果 癫痫患者中AEEG与EEG的异常率及痫样放电异常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AEEG对于癫痫诊断与发作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琦;荣良群;张建华;张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以心脏症状为主的亚临床甲亢的特点,探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36例以心脏症状为主的亚临床甲亢患者,均给予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10mg/d,并酌情给予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抗心律失常药等.用药3个月后判定患者的疗效.结果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25例,好转8例,无效1例,死亡2例,有效率91.7%.结论 以心脏症状为主的亚临床甲亢多为中老年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心脏症状.
作者:韩书霞;曹彦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在我国,随着医生对该病的逐步认识和警惕性的提高以及检测水平的发展,肺栓塞发病率有增加趋势[1].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肺栓塞发病率占心血管疾病的第3位,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2].肺栓塞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抗凝和溶栓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临床中仍有较高的误诊率,尤其大面积肺栓塞,发病凶险,病死率极高.避免误诊,提高早期诊断率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减少病死率的惟一途径.本文回顾16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意识,减少误诊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巨笔;左慧芬;朱林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Smith等进行的联合MERCI试验(muti MERCI试验)显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静脉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tPA)后,再进行机械取栓,其安全性与单独进行机械取栓相似.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肌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大白鼠工作心脏模型,比较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前、后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DEP)、左心室内压上升及下降大速率(±dp/dtmax) 、主动脉压(AP)、冠脉流量(CF)、心输出量(CO)、每搏心输出量(SV)和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DH),心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及自灌注停搏液至完全停搏的时间(AT).结果 3组大鼠AT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Control组与其他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大鼠停搏前、复跳后30min AP、LVSP、LVDEP、±dp/dtmax、SV、CF、Co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大鼠ATP、SOP、LPO、LDH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后产生相似的心肌保护作用,明显促进心肌缺血再灌后心肌功能的恢复,增进心脏的收缩功能、心肌ATP含量和SOD活性的恢复,减少LDH的漏出.腺苷预处理对心脏模拟体外循环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必强;叶世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肺功能的检测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有关肺功能的改变与肺外疾病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阐述的肺外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结缔组织病、尿毒症、肝病、外科疾病以及影响肺功能的一些重要因素.研究这些疾病和因素对肺功能的损伤、肺功能和各个系统病症之间的关系及可能机制,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佃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注射用棓丙酯(propyl gallate)是由中药赤芍活性成分没食子酸经酯化反应合成的具有更强生物效应的单体药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自由基、扩张血管和改变血液流变、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为了观察和比较棓丙酯的疗效,对在本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小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渐趋于外科手术,我院1998~2005年共有1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再手术16例.现对再手术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军;李刚华;万楼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