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高血压史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

韩吉福;张清潭

关键词:心肌梗死, 高血压, 老年人
摘要:老年人高血压(HT)收缩压增高较明显,呈不对称性收缩期或纯收缩期HT.老年人收缩压增高是冠心病、心衰等的危险因子,脉压大是重要的预测指标,随年龄增长,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增高[1].为此,本文分析了有HT病史的老年人AMI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无高血压(NHT)史的老年人AMI临床资料对比,探讨其临床特点.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陈旧性桡骨下端骨折并脱位的治疗

    桡骨下端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往往伴有下尺桡关节的脱位,如果早期不能正确的复位,导致后期骨折的畸形愈合.下尺桡关节处于脱位状态,腕关节处于桡偏畸形,不但影响了外观,也严重的影响到腕关节的旋转功能,必须通过手术截骨矫形治疗,才能矫正桡偏畸形.过去的手术可行尺骨小头切除,但往往影响到手的握力,并且遗留腕关节的疼痛,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应用桡骨下端截骨并尺骨假关节成形术治疗此类病人1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思东;王希兖;朱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美施康定直肠给药用于癌痛治疗

    目的:观察美施康定不同给药途径对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46例经病理确诊的癌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经直肠给药,B组口服给药.均采用美施康定30 mg,每12 h给药一次.结果:A、B组疼痛明显缓解率分别为82.6%、91.3%,经统计学处理其疗效及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美施康定直肠给药是癌痛病人安全、有效、简便的给药途径.

    作者:赵洪发;蒋雪超;张继宝;周广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过程中膀胱内大出血的原因和处理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过程中,膀胱内大出血较少见,有时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我院1999年1月-2002年6月发现大出血4例,经处理,效果满意,现将我们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尹向东;苏雨行;王学东;孙德马;杨存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压氧对脊髓损伤椎管减压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附68例报告)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椎管减压术后病人,促进功能缺损恢复、降低致残率的方法.方法:对128例脊髓损伤椎管减压术后功能康复期病人,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68例,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药物相同.结果:高压氧治疗组功能恢复治愈率为20.6%,总有效率为97.1%,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压氧是促进脊髓损伤术后病人功能缺损恢复的有效方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致残率低等优点.

    作者:周升新;李萍;祝成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我院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60年代初,ADR监测体制相继在一些发达国家建立,它虽不能阻止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却能及早的监测出来,可大程度的减少ADR对人类的影响,并为药品的安全性提供证据.我院建立ADR监测中心以来,将重点放在新药的ADR或老药少见的ADR上,共收到呈报的各类ADR共56例,将其作一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洁;何旭东;李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农民高血压病发病及治疗状况研究

    目的:找出农民高血压病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的进行防治.方法:对本地区农民随机抽样普查发现的高血压病患者1 306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地区农民高血压病患病率为7.6%,知晓率为54.6%,治疗率为45.2%,控制率为2.8%.了解正常血压标准、知晓高血压危害、经常监测血压、有高血压症状者治疗率高(P<0.001).知晓正常血压标准、知晓高血压危害、经常监测血压、低盐饮食、体重正常、有高血压症状者控制率高(P<0.05).结论:提高农民的健康保健意识,加强血压监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提高农民高血压病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关键.

    作者:聂仁洪;聂立红;刘一民;李美莲;聂立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是近20多年来研究为活跃和发展进步快的领域.1977年Gruentzig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开创了介入性心脏病学的新纪元.据估计,2001年全世界进行了各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约260万例,仅在美国即达89万例.我国于1984年开始了PCI,2001年完成了2万余例,发展较为迅速.

    作者:李跃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手术松解治疗儿童臀肌挛缩症21例

    儿童由于臀部长期肌肉注射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挛缩症在近几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我们对1997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21例患者结合临床有关资料,就本症的诊治进行讨论.

    作者:孙加永;陈立柱;闫玉珍;陈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新进展

    自20世纪30年代Wilson创建胸导联以来,临床医生开始认识到心电图描记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方便、经济也是比较准确的方法.近十余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心功能检查和血清生化标志对比,提出了一些诊断AMI的新观点和新指标,提高了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能力.

    作者:张文博;宋海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应用5 ml注射器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85例

    自1996年开始我们采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7号针头)代替传统骨穿针,进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85例,均获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王燕莉;慈惠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眼睑结膜松毛虫毛11例报告

    自1999年以来在门诊病人中共见11例松毛虫毛刺入睑结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廷菊;于青;刘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独活寄生汤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独活寄生汤为基本方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以常规治疗组为对照.结果:临床观察和随访资料表明,治疗组64例中,显效17例(占26.56%),有效42例(占65.63%),总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37例,显效4例(占10.81%),有效24例(占64.86%),总有效率为75.68%,两组对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独活寄生汤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剂.

    作者:闵凡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可吸收张力带丝棒治疗髌骨骨折28例

    髌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移位明显者需手术治疗,以往多采用金属丝棒行张力带固定,缺点是需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我科自1999年3月-2002年3月应用可吸收丝棒治疗髌骨骨折28例,取得成功.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学水;张文涛;刘少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顺铂和卡介苗交替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目的:观察顺铂(PDD)和卡介苗(BCG)化学免疫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88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分为两组:①PDD和BCG交替组44例,PDD 60 mg和BCG 60 mg,每周1次进行交替膀胱灌注,共灌注12次,以后每1个月交替灌注1次,持续2年;②BCG组44例,BCG 120 mg每周膀胱灌注1次,连续6次,以后每1个月1次,持续2年.结果:随访2~7年,平均4年,PDD和BCG交替组复发率为9.1%,BCG组复发率为25%,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DD和BCG交替膀胱灌注预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优于单用BCG灌注.

    作者:安成涛;安成功;于秋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病人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系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疾病反复发作,免疫成分大量消耗.为观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病人血清补体 C3、C4水平的变化,自1998年11月-2000年4月,我们对部分住院治疗的慢性肺心病病人血清 C3、C4水平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君;乔秀丽;滕海风;张剑;张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326例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检查及临床分析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STD)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中尤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病例增多更为明显,是目前性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探讨NGU的病原体及其临床特点,我们对2000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性病门诊确诊的326例男性NGU患者的病原体检查结果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王忠永;杨长海;韩兆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氯霉素致多系统损伤1例

    病例患儿,女,12岁,体重32 kg,因发热3~4 d,腹痛1d来本院就诊.患儿于3~4 d前出现发热,体温达39℃,伴乏力,在外地用氯霉素0.5 g输液治疗2次后,患儿出现腹痛,且伴鼻出血4次,每次出血量较多,经棉花压迫后缓解.体格检查:T 36.4℃,P 70/min,R 27/min,BP 90/60 mmHg.患儿神志清,精神欠佳,痛苦面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微绀.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口罗音.腹软,不胀,上腹部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四肢活动好.血RT:WBC 3.9×109/L,RBC 3.34×1012/L,HGB 102 g/L,PC 32×109/L;尿RT示:Pro;肝功能示:谷草转氨酶 187.2 U/L,谷丙转氨酶 147.0 U/L.

    作者:尚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脑出血血肿周围半影区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脑出血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病,至今仍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同等体积的脑梗死比较,脑出血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

    作者:刘庆新;苏长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2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血和赘生物培养阳性15例,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18例.所有病例在感染活动期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灶,同时纠治先心病.结果:21例治愈,随访5~36个月,均恢复正常学习和工作.1例死亡,死亡率为4.5%.结论:①心脏结构异常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基础病因;②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③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作者:李勇;邢西忠;张秀辉;张玉春;瞿晓昆;张凤伟;王恩伟;李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患者,男,40岁.因发热、头痛、腰痛5 d入院.查体:T 38.9 ℃,P 92次/min,R 20次/min,BP 14/10 kPa,神志清,精神差,面色潮红,球结膜及咽部充血.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肝区及双肾区叩击痛.

    作者:裴丽欣;张士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