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髓损伤药物治疗新进展

钱苏林;陈安民

关键词:脊髓损伤, 药物疗法, 综述文献
摘要:随着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基础、临床研究的不断进步,在20世纪90年代确定了甲基强的松龙早期应用于脊髓伤肯定的临床效果后,又对其治疗机制不断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一系列新药被开发用于实验性或临床脊髓损伤治疗.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脊髓损伤药物治疗新进展

    随着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基础、临床研究的不断进步,在20世纪90年代确定了甲基强的松龙早期应用于脊髓伤肯定的临床效果后,又对其治疗机制不断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一系列新药被开发用于实验性或临床脊髓损伤治疗.

    作者:钱苏林;陈安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开放性Pilon骨折分期微创治疗

    Pilon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1],是临床常见且较难治疗的一种关节内骨折,并发症多,病废率高.近年来,随着建筑和交通业的迅速发展,高能量的Pilon骨折日趋增多,对治疗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对开放性Pilon骨折采用分期微创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陆建伟;宋红浦;余铮;刘宏;张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与切开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创伤,目前常用切开复位髁钢板内固定或逆行交锁髓内钉(GSH钉)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1].

    作者:李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应用髂骨内板修复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髂骨内板修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3例,男17例,士6例;年龄18~51岁,平均28.3岁.关节面缺损1 cm×2 cm~3 cm×3 cm,平均6.7 cm2.取带骨膜髂骨内板,修剪成和缺损区匹配的形状,并用直径115 mm的克氏针间隔3~4 mm钻孔.凹面朝上置入缺损区,其下植骨,T形或L形钢板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4周.结果:23例经随访8个月~3年,平均13.6个月,X线片示骨折全部愈合,关节面平整.采用Rasmussen评价标准,优11例,良8例,可3例,差1例.结论: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缺损,应用髂骨内板进行修复可恢复关节面平整,使膝关节获得满意功能,方法简单易行,很少发生供区并发症,临床实用性较强,可修复较大面积关节面缺损.

    作者:张劼;张闻生;尚博;都芳涛;周恩昌;刘士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应用三角架闭合复位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三角架对胫骨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胫骨骨折126例,男76例,女50例;年龄25~68岁,平均38岁.闭合性骨折86例,开放性骨折40例(Gustilo分类Ⅰ和Ⅱ型).AO分型:A型49例,B型41例,C型36例.应用三角架支撑对胫骨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结果:126例随访10~1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采用肢体、关节功能恢复Johner-Wruhs法评定疗效:优103例,良18例,可5例.结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骨折的理想方法,术中常规静力固定,闭合复位,不剥离骨膜,减少了感染率及并发症.应用三角架减轻手术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并且易于复位.

    作者:柴纪伟;吴立生;张存华;徐亮;魏京军;吴仕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将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分为侧方型及中央型,采用椎板拉钩法的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2例,均为男性;年龄23~40岁,平均30岁;病程17.9个月.侧方型10例,其中离断骨决位于L4椎体后下缘1例,L5椎体后上缘3例,S1椎体后上缘6例,均合并同侧椎间盘突出;中央型2例,离断骨块均位于S1椎体后上缘.侧方型采用单侧椎板间开窗,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摘除椎体后缘骨块;中央型采用双侧椎板间开窗,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摘除椎体后缘骨决.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2~36个月,平均22.5个月.按照Macnab术后评定标准:优10例,良2例.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的优点,可完整摘除椎体后缘骨块,是一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钮心刚;张红梅;严力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改进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改进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观察其疗效并与传统夹板固定进行放射学比较.方法:9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男38例,女54例;年龄23~82岁,平均63岁.按AO分型:A3型15例,C1型40例,C2型26例,C3型11例.患者经手法复住后,治疗组46例以改进夹板及梯形垫超腕掌关节固定,对照组46例以传统夹板方法固定,两组定期摄片复查及换药至骨折临床愈合,拆除夹板后指导功能锻炼.6个月后两组患者参照Gartland-Wed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分,放射学疗效按Lidstrom分级法比较.结果:腕关节功能评分,治疗组平均(4.0±2.6)分,优13例,良24例,可9例,优良率为80.6%;对照组平均(6.0±4.2)分,优9例,良19例,可18例,优良率60.9%.放射学评级,治疗组:Ⅰ级32例,Ⅱ级10例,Ⅲ级4例;对照组:Ⅰ级22例,Ⅱ级16例,Ⅲ级8例.结论:通过改进夹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较传统夹板方法为好.

    作者:陈民;林学波;王寰;黄广平;李滕辉;蔡淑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国骨伤》2008年第2期继续教育试题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克氏针张力带法治疗髌尖撕脱骨折138例

    髌尖撕脱骨折为髌骨骨折中较特殊类型的关节内骨折,自2000年10月至2005年6月,用克氏针张力带法临床治疗138例,通过内固定提高其稳定性和牢固性,有效地恢复髌骨外形,避免了髌骨的部分切除,不失为一种治疗髌尖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刘昕;刘乾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三维复位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

    目的:观察研究三维复位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胫腓骨骨折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18~72岁.平均46岁.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骨折16例.上段骨折4例,中段骨折8例,下段骨折9例.斜形骨折10例,粉碎骨折8例,多段骨折3例.采用三维复位固定器进行治疗.结果:骨折复位情况:解剖对位11例,近解剖对位9例,功能对位1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3~85 d,平均62 d.随访4~12个月,功能恢复优13例,良8例.多功能复位固定器拆除时间6~12周,平均8.5周.结论:三维复位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使固定器与骨折端形成三维立体固定,适合小腿的生物力学要求,为胫腓骨骨折治疗提供了一种既无偏心应力,又无应力遮挡,结构稳固利于骨折愈合的弹性固定器.

    作者:阎兆东;赵勇;张泰标;胡万钧;陈海华;张岩;符永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载脂蛋白A1、B基因多态性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1、B基因多态性对非刨伤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发生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中国北方汉族143例ANFH患者和92例正常人分别扩增含Apo AI基因启动子-75 bp和第一内舍子+83 bp及Apo B基因Eco RI、XbaI和3-VNTR的DNA片段,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多态性.结果:Apo A1基因启动子-75 bp处,ANFH患者中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G/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Apo AI内舍子+83 bp位点,Apo B基因Eco RI、Xba I位点和3-VNTR区域ANFH患者组和正常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po A1基因启动子区域-75bp位点A/A型可能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易感基因之一,但未能发现Apo A1第一内舍子+83 bp位点及Apo B基因Eco RI、XbaI和3-VNTR位点多态性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生有明显的关系.

    作者:汪晓燕;牛晓红;陈卫衡;林娜;宋剑南;陈冰;金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骨盆骨折合并女性生殖器损伤9例报告

    骨盆骨折合并女性生殖器损伤较少见,误诊率高.1987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73例骨盆骨折,其中合并女性生殖器损伤10例,报告如下.

    作者:周福财;姜长明;唐开;孙立众;姜滨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绕肩推挤复位法治疗锁骨骨折

    背靠背移位的短斜形锁骨骨折临床较多见,手法复位难度大,常需采用手术治疗.自2001年3月至2006年6月采用绕肩推挤复位法手法复位治疗背靠背移位的短斜形锁骨骨折3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本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钢板结合异体骨板治疗股骨干内固定术后再骨折

    目的:探讨钢板结合异体骨板治疗股骨干钢板内固定术后再骨折的疗效.方法:股骨干钢板内固定术后再骨折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4~57岁,平均31.2岁.粉碎性骨折7例,斜形骨折4例,横形骨折2例.8孔股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5例,8孔上肢有限接触加压钢板2例,6孔股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2例,8孔兰氏钢板4例.钢板断裂均发生在骨折端邻近钉孔处.全部采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加对侧异体脱蛋白骨板股骨双固定及自体髂骨移植术.结果:1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6~40个月,平均32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9个月,均恢复下肢行走和负重的功能.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标准评定:优7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4.6%(11/13).结论:自体髂骨植骨钢板结合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再骨折效果好,可以达到骨折牢固固定的目的.

    作者:陈长青;丁真奇;郭林新;练克俭;翟文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非手术与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非手术与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比较.方法:肩胛骨骨折患者52例,男37例,女15例;年龄20~48岁,平均31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根据Hardegger分型:肩胛骨体部骨折24例,外科颈骨折12例,解剖颈骨折3例,孟缘骨折6例,肩胛冈骨折7例.其中17例采用保守治疗;35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随访时进行临床检查,摄肩胛骨正位X线片,测量孟极角(glenopolar angle,GPA).并采用Hardgger功能评定标准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52例均经9~48周随访.Hardegger功能评定:非手术治疗组17例,优7例,良6例,可2例,差2例;GPA>20°14例,<20°3例.手术组35例,优20例,良12例,可3例;GPA>20°33例,<20°2例.非手术组与手术组的治疗结果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结论:处理肩胛骨骨折之前,首先行CT三维重建,全面了解骨折移位情况,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两种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林山;练克俭;陈长青;翟文亮;郭林新;蔡弢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手术结合中药治疗踝关节结核56例

    1986年至2006年,应用手术、西医常规化疗及中药骨痨片、骨痨汤抗痨治疗踝关节结核56例,随访40例,全部临床治愈,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孔晓海;陈其义;梅宗贤;王睿;佟兴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闭合撬拨加手法复位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并不少见,治疗方法及疗效各家报道不一.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闭合撬拨加手法复位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0例32足,疗效满意.

    作者:余剑清;洪安围;陈良信;邢承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对策.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71例(76足),男49例,女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岁.根据Samders分类:Ⅱ型23例(24足),Ⅲ型36例(38足),Ⅳ型12例(14足).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自体骨植骨加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71例(76足)中,发生早期并发症13足,其中浅层切口裂开伴感染2足,深层切口裂开伴感染1足,尖端伤口坏死7足,骨髓炎1足,腓肠神经损伤2足;晚期发生距下关节炎2足.71倒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5年,平均19个月.按Kerr术后疗效评分标准:优34足,良32足,可9足,差1足.结论: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中,只要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把握合适的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就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疗效;出现并发症后,可根据情况作出相应处理,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坚平;张俊杰;孔丽萍;田耜奇;杨顺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胫骨上端感染创面

    目的:总结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胫骨上端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胫骨上端感染创面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1~60岁,平均34岁.应用改进的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供区均选用同侧小腿.肌瓣表面行Ⅰ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仅1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换敷料逐渐愈合.所有患者肌瓣和其上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3个月~4年,平均21个月,供区愈合良好,未发现明显功能障碍.结论: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以腓肠内侧动脉为血供,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肌瓣较薄的优点,带蒂移植适宜修复胫骨上端软组织缺损.

    作者:张功林;章鸣;郭翱;丁法明;王干生;荆浩;凌爱军;彭俊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青少年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的中远期疗效观察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不常见,1945年Wahren首次对其描述以来,在关于青少年患者一系列手术治疗的报道中,大多数的结果不尽相同,而且长期随访的结果也是各异的.

    作者:韩长旭;贾长青;刘振宁;王俊丰;梁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