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四届二次学术大会纪要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

关键词:中医药学会, 骨伤, 学术大会, 中医药大学, 管理局, 广州, 广东省, 医院院长, 医疗经验, 研究成果, 科学院, 局长, 交流中心, 国家, 党委书记, 大学校长, 卫生厅, 台港澳, 秘书长, 副校长
摘要: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学术大会于2007年6月1-4日在广州召开,参加这次学术大会的有海内外代表共1 200余人,大家共聚一堂,交流骨伤医疗经验,展示科学研究成果,气氛热烈,盛况空前.应邀出席这次大会的领导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兼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彭炜、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怀荣、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余志伟、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中心主任王承德等.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外固定器进行双节段骨块滑移治疗下肢感染性骨缺损

    在临床上由外伤和骨髓炎造成的下肢感染性骨缺损的患者并不少见,对其治疗修复方法也很多,但其效果不一,成为骨科临床上的一个难题.我院自1998-2005年应用外固定器进行双节段骨块滑移治疗下肢感染性骨缺损1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魁章;刘晓化;曲建波;王鑫;王松峰;黄殿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自制牵引弓及支架配合指骨骨牵引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

    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是手部常见骨折之一.自2000年至2004年,自制牵引弓配合拇指指骨骨牵引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4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斌;宁亚楠;胡明亮;刘发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偏心距调整

    高龄股骨颈骨折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越来越普遍[1],其优点是能够使患者早期离床,避免因长期卧床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下地后能有一个良好的关节功能是临床医师的追求,功能优劣与关节的软组织平衡直接相关.在髋关节软组织平衡中,偏心距(offset)是否符合生理解剖非常重要[2].总结2004年1月-2005年12月,30例(由同一组手术医师操作)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均经过术前偏心距测量、术中偏心距调整及术后功能的康复,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孙波;李瓦里;滕东辉;刘世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10例临床分析

    脊柱椎弓根螺钉技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已广泛应用,其三维固定的临床效果已得到证实.由于颈椎部位解剖的复杂性,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特别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应用目前较少.我院骨科自2003年1月至2004年5月共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10例(20枚螺钉),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晓军;陈其昕;毕大卫;傅宏;祖罡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廿载耕耘任重道远——《中国骨伤》创刊20周年有感

    今年是《中国骨伤》创刊20周年,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首先要感谢广大的读者和作者多年来给予本刊的关心与支持;感谢历届编委会的专家和编审人员坚持不懈的工作和努力,使本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纪念创刊20周年之际,我们没有举办隆重的庆典仪式,而是以编委工作会的形式纪念了这个特殊的时刻.回首20年的办刊之路,感慨万千.现就我刊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与读者、作者和编者进行交流,让我们共同关注杂志的成长,以推进办刊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李为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四届二次学术大会纪要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学术大会于2007年6月1-4日在广州召开,参加这次学术大会的有海内外代表共1 200余人,大家共聚一堂,交流骨伤医疗经验,展示科学研究成果,气氛热烈,盛况空前.应邀出席这次大会的领导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兼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彭炜、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怀荣、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余志伟、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中心主任王承德等.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椎间盘造影结合经皮穿刺激光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激光气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院于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将椎间盘造影(discography)与PLDD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疗效.

    作者:周强;黄小刚;杨明;龙亨国;张晓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手法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腰腿痛,目前多主张以保守治疗为主,但经手术治疗的也有一定比率.自2000年10月-2005年12月共收治经手术后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9例,临床应用松肌法、分离神经根粘连法、骨盆旋转整脊法、后伸压腰法、纠正脊柱侧弯法为主,结合骨盆牵引中药熏蒸,药物对症治疗为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探究其疗效机制,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伟仁;徐勇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活血止痛汤对硬膜外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评价活血止痛汤预防实验性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与粘连的疗效.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活血止痛汤组,每组30只.手术切除L4-L5腰椎椎板,造成0.25 cm×1 cm硬脊膜裸露区,透明质酸钠组于硬膜囊外均匀地涂抹一层透明质酸钠约0.3 ml,其余2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处理.术后2周内活血止痛汤组予活血止痛汤2.5 ml/kg灌胃;空白对照组和透明质酸钠组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第2、4、8周末处死动物,测定其硬膜外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按Rydell法评定粘连程度,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第2周时,透明质酸钠组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活血止痛汤组虽然也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透明质酸钠组和活血止痛汤组羟脯氨酸含量均较低(P<0.05),但透明质酸钠组和活血止痛汤组的差异缺乏显著性.第8周时,活血止痛汤组羟脯氨酸含量不仅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且其与透明质酸钠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体观察也发现透明质酸钠组和活血止痛汤组粘连程度明显降低(P<0.05).各时相透明质酸钠组和活血止痛汤组瘢痕中成纤维细胞以及细胞内的细胞器数量均减少,胶原纤维的合成受到抑制.结论:活血止痛汤能降低硬膜外瘢痕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抑制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的代谢,减少硬膜外瘢痕的形成和粘连.

    作者:夏志敏;周辉;赵万军;韩勇;张志敬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淫羊藿苷对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及凋亡的影响,探讨淫羊藿苷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破骨细胞,与玻片及骨磨片共同培养,用10-7、10-6、5×10-6、10-5 mol/L浓度的淫羊藿苷刺激破骨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活体细胞、HE染色、TRAP染色及骨吸收陷窝甲苯胺蓝染色,鉴定破骨细胞,并进行骨吸收陷窝计数和面积测量,吖啶橙染色观察凋亡破骨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6、5×10-6、10-5mol/L浓度的淫羊藿苷组破骨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高,骨吸收陷窝数目、面积明显减少,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抑制骨吸收,并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作者:吕明波;刘兴炎;葛宝丰;陈克明;白孟海;汪玉海;顾九君;马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脂肪栓塞综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骨科临床上较为严重的一种骨折并发症,主要特点是在长骨骨折后数天内出现不可解释的缺氧、昏迷及皮肤出血点等一系列症状.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对其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张功林;章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氟骨症中医治疗的临床概况

    氟骨症(Skeletal fluorosis)是机体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造成骨骼及骨周软组织损害[1].生活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人群,出现氟骨症的临床表现,X线片有氟骨症征象,可诊断为地方性氟骨症[2].主要临床表现为躯干及四肢大关节疼痛,重者关节纤维性强直,颈、腰、肘等关节活动功能丧失,不能抬头,弯腰驼背,行走困难,甚至瘫痪.该病分布很广,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有流行区,特别云南、贵州、青海、西藏、陕西、四川等西南和西北省份,累计人数达3 000万,是我国当前危害严重的地方病[2].现将氟骨症治疗研究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祖发;周卫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老年帕金森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治疗分析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及由此而引发的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升高[1].此类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就不能迅速地、尽可能地恢复术前的活动状态,尤其是帕金森病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肌肉萎缩明显,使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并发生坠积性肺炎、褥疮、深静脉炎、肺栓塞及泌尿系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乃至死亡.自2001年8月-2005年2月对12例70岁以上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行股骨头置换术,12例均获得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革会;郭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切开复位环状韧带重建治疗单纯桡骨小头脱位3例

    病例1:男,12岁.跌倒躯干后仰,右前臂旋前掌心触地致右肘关节过伸位损伤12 h,检查见右前臂旋前位,右肘窝前侧可触及骨性隆起.X线片见右桡骨小头前脱位,尺骨轴线正常,未见尺骨骨折.手法复位感觉桡骨小头后侧有硬性组织阻碍,复位失败.臂丛麻醉下右肘关节后外侧入路,见桡骨小头脱于肱骨外髁前上方,环状韧带下半部分撕裂,残存坚韧的上半部分卡于桡骨小头后侧.术中牵开环状韧带,复位桡骨小头,修补撕裂的环状韧带,术后桡骨小头原位固定,肘屈90°石膏外固定,3周后解除外固定,功能正常,无脱位复发.

    作者:颜义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股骨头骨骺缺血再灌流关节软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探讨发育期髋关节股骨头骨骺关节软骨缺血再灌流后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方法:制作4周龄SD大鼠缺血再灌流及对照模型,每组各40只,于术后3、6、12、24、48 h、5 d、2 、4周不同时点对股骨头骨骺关节软骨iNOS及HSP70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缺血再灌流组24、48 h、5 d、2周时点的关节软骨浅层、中层iNOS表达增强(P<0.05),缺血再灌流组24、48 h、5 d有关节软骨浅层、中层HSP70的增强表达(P<0.05).结论:发育期髋关节缺血再灌流损害后存在关节软骨的iNOS损害机制及HSP70内源性细胞保护机制.

    作者:张敬东;陈华;温宏;毛方敏;李彬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广审(文)号更正启事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或骨缺损、骨髓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8~84岁,平均36.7岁.其中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5例,跟腱外露8例,外踝溃烂1例,足跟外露伴跟骨骨髓炎6例,跖骨慢性骨髓炎1例,足背皮肤癌2例,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皮瓣切取面积5.0 cm×2.0 cm~18.0 cm×8.0 cm.12例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19例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方法进行治疗.结果:31例中29例完全存活,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瘢痕愈合.经2~51个月随访(平均27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满意,12例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转移患者,感染控制,无一例复发.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皮瓣解剖简单、血供可靠,手术成功率高,是临床上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作者:胡军祖;王锐英;辛林伟;唐际存;姚新德;辛桂桐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食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

    手外科中拇指指端损伤缺损较常见,处理不当往往影响拇指功能及外观.我们对拇指指端损伤缺损患者,均采用食指背侧皮瓣转移修复,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志新;华嘉;张李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三种内固定方式的疗效评价

    目的:比较应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手术时机、内固定方法对复位质量的影响.方法: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2例,其中男60例,女52例;年龄17~50岁,平均43.5岁.骨折部位:头下型29例,经颈型49例,基底型34例;骨折程度(Garden分类):Ⅰ型5例,Ⅱ型30例,Ⅲ型46例,Ⅳ型31例.骨折至手术时间:<7 d者76例,7~14 d者25例,>14 d者11例.采用双头加压螺纹钉内固定34例(A组),斯氏针固定37例(B组)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41例(C组).术后比较3组疗效及骨折复位情况和愈合率.结果:所有病例经1年2个月~10年6个月,平均3年10个月的随访.按张少成疗效评定:A组优良率70%(24/34);B组优良率75.6%(28/37);C组优良率80%(36/41).股骨头坏死与骨折不愈合:A组29%(10/34);B组26.4%(9/37);C组19.5%(8/41).3组优良率、股骨头坏死和骨折不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位质量、手术时机与股骨头坏死和骨折不愈合密切相关(P<0.05).结论:早期正确的解剖复位,坚强有效的内固定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关键.空心加压螺钉优于斯氏针,斯氏针优于双头加压螺钉.

    作者:占蓓蕾;叶舟;陈土根;王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中国骨伤》2007年第8期继续教育试题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