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1岁,于2004年4月13日与人斗殴时右拳不慎击到墙壁上,引起右手背疼痛、肿胀,明显畸形,由于工作繁忙和误认为是软组织损伤,患者自行在家口服及外搽药物治疗,经治疗17 d后,疼痛及肿胀减轻,但手背隆凸及握拳功能障碍未消失,遂来我院就诊.检查见右掌背尺侧第4、5掌骨基底部隆凸畸形,掌腕关节活动障碍,右手握拳功能障碍,压痛较轻,无尺神经损伤体征.
作者:范相成;谭霞;韩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皮肤脱套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1997-2005年收治的31例闭合性皮肤脱套伤,对其临床表现、确诊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漏诊原因.7例采用穿刺抽液;11例采用开窗,脱套处皮下放置多孔负压引流管;13例于术中,在脱套处皮下放置多孔负压引流管治疗.结果:31例患者中,11例漏诊.17例表现为均匀肿胀的患者中,9例漏诊.14例伴有骨折的患者中,10例漏诊.所有患者的脱套皮肤均与皮下愈合,1例治疗前有小部分皮肤坏死的患者,坏死面积无扩大,2例手术皮下置管患者出现切口缘少许坏死.结论:闭合性皮肤脱套伤伴骨折或表现为均匀肿胀时较易漏诊.穿刺抽液、开窗,脱套处皮下放置多孔负压引流管及术中在脱套处皮下放置多孔负压引流管均是很好的治疗方式.
作者:赵凤朝;马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自1999年7月-2004年7月,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t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45例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范丽娟;刘献祥;苏奇;佘焕群;李建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患者,女,34岁,4年前右手大鱼际处在提重物牵拉损伤后出现疼痛肿胀,理疗热敷后症状消失,期间疼痛肿胀反复发作,1周前再次发作时右腕掌侧发现一质软、轻度触痛的肿物,前来就诊.
作者:于维良;侯明明;孙振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颈椎前路手术在颈椎间盘疾病中已广泛应用,手术方法主要为颈前路减压加椎间植骨融合术.但不管是早期的自体骨融合的颈前路手术,还是后来进一步发展的颈前路钢板以及椎间融合器技术,都存在着诸如融合失败率高、植骨块移位、塌陷、螺钉断裂、钢板松动等并发症,造成手术疗效不佳以致于二次手术.自2002年2月-2004年1月采用颈椎间盘摘除、颈椎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PCB)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后均无前述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浩正;朱宝华;李毛银;刘道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踝关节骨折青壮年易发生,其中旋后外旋型占40%~70%.自1999年6月-2004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骨折22例,疗效满意.
作者:叶锋;张龙君;陈建良;王水桥;王晓;郑晓东;张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对30例未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屈曲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三维牵引并手法复位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勇;雷庆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置入螺钉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方法.方法:选择旋转垂直不稳定的典型C型(Tile分型)骨盆骨折12例,行CT扫描定位第一骶椎,后在CT引导下置入导针,根据CT测量和导针置入长度选择适合长度的半螺纹松质骨螺钉拧入,在CT扫描下可见患侧骶髂关节逐步合拢,后复位.结果:12例骶髂关节均复位,10例获得随访,时间8~15个月,按疗效评定标准,优7例,良2例,可1例.患者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该方法为采取微创技术进行骨折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手术操作简单、出血少、损伤少、固定牢靠.
作者:尹飚;丁焕文;尹庆水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家犬腰骶部神经结构与人类马尾的异同点,建立与人类马尾受压类似的动物模型,研究其病理变化.方法:废弃家犬4只经颈静脉加压灌注后,自后侧入路剖开腰骶椎管,测量椎管的直径及硬膜外间隙,观察马尾神经的组成及走行.2只家犬麻醉后自L6椎板潜行置入水囊,关闭注水,用诱发电位和MR检测.结果:犬的腰椎共有7节,椎管在L6水平横径为1.4~1.6 cm,前后径1.2~1.4 cm,硬膜外间隙约0.2 cm,共计5对神经根围绕在终丝斜向外下形成马尾.脊髓圆锥下端平L6水平.在L5,6椎板下,硬膜外间隙置入硅胶水囊后,在未注水加压时,犬的行为学及诱发电位均无改变;逐渐注水后随着压力的上升,行为学及诱发电位均有相应的改变.MR可以显示相对应的水囊所占椎管的容积.结论:家犬马尾与人类的相似,硅胶水囊置入和注水法,重复性好,动物生存率高,可以成功建立马尾慢性压迫模型.
作者:李浩鹏;贺西京;王栋;徐思越;吕惠茹;王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漂浮膝是指同侧股骨干和胫骨干或相邻的干骺端骨折而导致整个膝关节呈连枷状[1].骨折多属于高能量损伤,常合并全身多处复合伤,治疗较困难.在漂浮膝中合并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使治疗、康复更困难.复习我科漂浮膝合并交叉韧带损伤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勇;贾子超;王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效果.方法:1998年1月-2002年1月共收治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11例,男5例,女6例;平均年龄36.2岁(25~46岁),病程2个月~3年,均采用小针刀治疗,在颈部压痛明显的颈椎横突后结节上用小针刀对前、中斜角肌的腱性起始纤维作切割和剥离.结果:所有患者均无血肿形成,术后10 min 10例的症状、肌力和感觉明显好转.6个月后随访6例症状消失,肌力、感觉恢复正常,2例有好转,2例无效.4年后仍有7例有效.结论:小针刀治疗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创伤小,操作简单,效果可靠.
作者:林浩东;陈德松;方有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4例Hangma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1例;平均年龄31岁.根据Levine-Edwards的X线分型:Ⅰ型1例,Ⅱ型7例,ⅡA型3例,Ⅲ型3例.3例合并神经症状.3例采用后路C2椎弓根螺钉固定;8例前路手术,行C2,3椎间盘切除及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3例后路复位,行前路C2,3椎间盘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结果:14例全部获得5-63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序列良好,颈椎伸屈侧位片显示颈椎稳定,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无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及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3例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术治疗Hangman骨折安全有效,Ⅱ型、ⅡA型、Ⅲ型应及早手术治疗,颈椎前路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术可使Hangman骨折获得良好的即时稳定性,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不影响颈椎活动度,是Ⅱ型、ⅡA型、Ⅲ型Hangman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梅伟;杨勇;翟明玉;王春丽;陈长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自1997年6月-2004年12月,采用沙袋垫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胸腰段椎体单纯性压缩骨折8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沈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常见的腰腿痛之一.治疗一般采用保守疗法,推拿、热疗、电疗、针刺、局封、针刀对该病均有一定疗效,但效果仍不理想.自1998年以来对106例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应用局封结合小针刀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收到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衍德;徐震;占国勇;邱根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骶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骶骨骨折病例作回顾分析,根据Denis骶骨骨折分类法,Ⅰ型15例,Ⅱ型16例,Ⅲ型5例.Ⅰ型骨折中2例伴有L4或L5神经根损伤,1例L4、L5神经根损伤.Ⅱ型12例伴有S1、S2神经根损伤.Ⅲ型3例单侧S1、S2神经根损伤,2例双侧S1、S2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损伤.Ⅰ型骨折15例予保守治疗,Ⅱ、Ⅲ型骨折21例均予手术治疗,其中8例无神经损伤或损伤轻微者单纯行骶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3例伴有严重神经损伤者,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加神经探查松解术.结果:随访6~36个月,36例骶骨骨折均愈合,神经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恢复.3例Ⅰ型,10例Ⅱ型,3例Ⅲ型神经症状完全恢复,2例Ⅱ型残留骶神经损伤症状,2例Ⅲ型残留鞍区感觉减退、排尿乏力及性功能减退等症状.结论:骶骨骨折的治疗方案应取决于骨折类型及骶神经损伤程度.Ⅰ型骶骨骨折保守治疗效果满意,Ⅱ、Ⅲ型骶骨骨折需切复内固定手术,有严重骶神经损伤者需神经探查松解术.
作者:张永民;赵钢生;赵品益;陈欣;赵胜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踝关节骨折脱位是严重的关节内损伤,处理不当,容易发生并发症和后遗症.我院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10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志斌;郭荣江;朱云海;赵天河;张传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众多,生理过程极其复杂,其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我们将1996年5月-2003年12月收住的33例颅脑损伤合并股骨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与56例单纯股骨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进行了比较.
作者:武峰;封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手指指端、指腹及邻指中指节皮肤缺损,是手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既能恢复手指长度,又有良好的血循环与感觉的方法不多.2000年10月-2004年12月,在显微镜下操作指动脉岛状皮瓣2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谭斌;万四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外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新西兰大耳白家兔65只,分别制成单纯股骨干骨折、脑外伤合并股骨干骨折及脑外伤1周后合并股骨干骨折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2、3、4周各处死5只家兔,摄骨折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α.结果:实验表明,脑外伤合并股骨干骨折的家兔骨折愈合速度快,而无脑外伤的单纯股骨干骨折家兔,其骨折愈合速度较慢.结论:脑外伤后家兔骨折愈合的速度加快,这可能与脑外伤后家兔体内生长因子特别是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黄浩;恽时峰;王跃;高萍;李新华;杭明富;马勇;马德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