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Ad5/NR2B镇痛疫苗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杨少兵;王公明;杨辉;高峰;田学愎;刘希江;罗婷;田玉科

关键词: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腺病毒科, 神经痛, 认知障碍
摘要:目的 评价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基因重组腺病毒(rAd5/NR2B)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雌性SD大鼠40只,体重180~200 g,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C组)、rAd5/NR2B镇痛免疫组(rAd5/NR2B组)、神经病理性痛组(SP组)和rAd5/NR2B镇痛疫苗+神经病理性痛组(rAd5/NR2B+SP组).C组和rAd5/NR2B组分别胃内灌注生理盐水0.1 ml和rAd5/NR2B镇痛疫苗1×10~8 PFU,2周后重复灌注.SP组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1周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rAd5/NR2B+SP组胃内灌注rAd5/NR2B镇痛疫苗1×10~8 PFU,2周后重复灌注,再1周后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测定大鼠机械缩爪阈值(MWT).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认知功能,记录潜伏期和游泳速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NR2B的表达水平.结果 (1)与C组比较,rAd5/NR2B组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组和rAd5/NR2B+SP组MWT降低(P<0.05);与SP组比较,rAd5/NR2B+SP组MWT升高(P<0.05).(2)各组游泳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rAd5/NR2B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组和rAd5/NR2B+SP组潜伏期延长(P<0.05);与SP组比较,rAd5/NR2B+SP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C组比较,rAd5/NR2B组和rAd5/NR2B+SP组海马NR2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组海马NR2B表达上调(P<0.05);与SP组比较,rAd5/NR2B+SP组海马NR2B表达下调(P<0.05).结论 rAd5/NR2B疼痛疫苗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中华麻醉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Fick定律导出公式的异氟醚静脉血药浓度控制系统的建立及其评价

    调控吸入麻醉药常用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生命体征旋转挥发罐的刻度而达到所需的麻醉深度.与麻醉药效应相关程度较高的为吸入麻醉药的有效血药浓度~[1],由于挥发罐流出的药物首先要在麻醉环路形成一定的浓度,再在肺泡内形成一定的浓度,麻醉药经过两次缓冲才能进入血液,旋转挥发罐刻度并不能准确地调控血药浓度.

    作者:吴琦;刘瑞芳;赵连英;张芳;类维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外科重症监护室病人治疗性干预时每日诊疗目标表格用于诊疗管理的效果

    自2008年1月起,本课题组将每日诊疗目标表格用于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中每例病人的不同治疗性干预.首先评估住院医生和护士对病人情况的知晓度2周,第1周未应用该表格,第2周应用该表格.每天随机选2例病人,向主管住院医生和护士询问病情.评估标准:完全知晓为5分;大部分知晓为4分;部分知晓为3分;了解一点为2分;不知晓为1分,其中5分和4分判定为对病人病情知晓.应用表格前,住院医生和护士对病人诊疗知晓度评分分别为(3.21±0.71)分和(2.29±0.49)分,应用表格后,评分分别为(4.79±0.27)分和(4.07±0.61)分,应用表格后住院医生和护士对病人诊疗知晓度评分明显高于应用表格前(P<0.05).2008年病人SICU住院时间短于2007年(P<0.05).提示每日诊疗目标表格是科学管理SICU的措施之一,对医护人员达成有效的共识和改善病人的预后具有积极地作用.

    作者:罗哲;薛张纲;诸杜明;程立宏;何义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胫骨癌痛大鼠脊髓Toll样受体4及其下游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

    目的 评价胫骨癌痛大鼠脊髓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的变化,探讨TLB4信号转导通路在骨癌痛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雌性SD大鼠72只,体重150~180 g,随机分为3组(n=24):正常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和胫骨癌痛组(BP组).BP组于大鼠左侧胫骨干骺端骨髓腔内注射5μl Walker 256(1×10~5)乳腺癌细胞制备胫骨癌痛模型,S组仅左侧胫骨上端注入Hank液5μl.于接种前(基础状态)、接种后2、4、6、9、12、14、16、18和21 d时行痛行为学评分,测定机械痛阈.于接种后6、12、18 d时行胫骨X线摄片,观察胫骨破坏情况,并于各时点取3只大鼠,处死后取L_(4~6)脊髓,测定TLR4、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各时点另取3只大鼠,处死后取L_(4~6)脊髓,计数TLR4阳性细胞;测定TLR4蛋白表达.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BP组接种后6~21 d时痛行为学评分逐渐升高,机械痛阈逐渐降低(P<0.05),C组和S组各时点痛行为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和S组比较,BP组痛行为学评分升高,机械痛阈降低,TLR4 mRNA和蛋白、TNF-α mRNA和IL-1β mRNA表达上调,TLR4 阳性细胞计数增多(P<0.05或0.01).BP组接种后6 d即可见左侧胫骨上端骨小梁轻微缺损,12 d时多处骨小梁缺损,骨皮质破坏,18 d时胫骨上端双侧骨皮质明显破坏,大片骨质缺损.结论 大鼠胫骨骨髓腔内肿瘤细胞通过激活脊髓TLR4,导致其下游细胞因子大量释放,而诱发骨癌痛.TLR4可能是胫骨癌痛潜在治疗靶点.

    作者:刘思兰;杨建平;王丽娜;刘磊;李彩芳;任春光;周静;李伟;江淼;马珍妮;邱桥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CPB期间心肌NF-κB活性及血浆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CPB期间心肌NF-κB活性及血浆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45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体重指数20~22 kg/m~2,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分为3组(n=15):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组(P_1组和P_2组).P_1组和P_2组于手术开始即刻由中心静脉分别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5和0.1m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CPB开始前和CPB期间测定心肌NF-κB的活性和血浆TNF-α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并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CPB开始前比较,三组CPB期间血浆TNF-α和cTnI的浓度升高,心肌NF-κB活性增强(P<0.01);与C组比较,P_1组和P_2组CPB期间血浆TNF-α和cTnI的浓度降低,心肌NF-κB活性减弱(P<0.01);P_1组和P_2组CPB期间血浆TNF-α、cTnI的浓度和心肌NF-κB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_1组和P_2组心肌病理学损伤较C组减轻.结论 CPB前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5、0.1 mg/kg可减轻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抑制心肌NF-κB活性和血浆TNF-α浓度的升高,从而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艾艳秋;李宁;张卫;耿红芳;金峰;李丽伟;杨宝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μ阿片受体A118G基因多态性对妇科手术患者疼痛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μ阿片受体A118G基因(OPRM1 A118G基因)多态性对妇科手术患者电刺激痛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全切术患者152例,汉族,年龄20~50岁,体重指数19~21 kg/m~2,ASA Ⅰ或Ⅱ级,根据基因型分为野生型纯合子组(A/A组)、突变型杂合子组(A/G组)和突变型纯合子组(G/G组).采用电刺激测定患者痛阈和耐痛阈.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OPRM1 A118G基因多态性.结果 A/A组76例,A/G组56例,G/G组20例;G等位基因频率为31.6%.三组间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G组耐痛阚低于A/A组和A/G组(P<0.05);A/A组和A/G组耐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RM1 A118G基因突变可导致妇科手术患者耐痛阈降低,对痛阈无影响.

    作者:王中玉;张卫;阚全程;常琰子;袁静静;储勤军;路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脊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脊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20~280 g,采用结扎坐骨神经干的方法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随机分为4组(n=10),Ⅰ组及Ⅱ组暴露坐骨神经干,分别于术后1 d开始鞘内注射选择性nNOS抑制剂7-NI 60 μg[溶于20%二甲基亚砜(DMSO)]10μl)、20%DMSO 10μl,1次/d,连续6d;Ⅲ组及Ⅳ组制备CCI模型,分别于术后1 d开始鞘内注射7-NI 60μg(溶于20%DMSO 10μl)、20%DMSO 10 μl,1次/d,连续6 d.分别于CCI前1 d、CCI后1、3、5、7 d时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于CCI后7 d,各组分别取5只大鼠,取术侧L_(4~6)背根神经节,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nNO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Ⅰ组和Ⅱ组比较,T_(1~4)时Ⅲ组和Ⅳ组术侧后肢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P<0.05),背根神经节nNOS蛋白及mRNA的表达上调(P<0.05);与Ⅲ组比较,T_(1~4)时Ⅳ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背根神经节nNOS蛋白及mRNA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 脊髓nNOS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

    作者:张丽;孙涛;傅志俭;宋文阁;贾明睿;魏广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抑制患者喉罩插管反应的药效学

    喉罩是一种兼有面罩和气管导管优点的通气装置,具有操作简便、对气道刺激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置人喉罩时需要足够的麻醉深度,否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体动、呛咳和喉痉挛等~[1].异丙酚复合阿片类药物麻醉诱导可有效地抑制患者喉罩插管反应.舒芬太尼为新一代芬太尼衍生物,起效快、镇痛确切,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作用较弱.

    作者:李娜;陈勇;谢贤和;梁敏;高允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大鼠静脉注射乳化异氟烷的急性毒性

    目的 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乳化异氟烷的急性毒性并确定其半数致死剂量(LD_(50)).方法 清洁级SD大鼠60只,按雌雄分层随机分为6组,溶媒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乳化异氟烷组(I_(1~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I_(1~5)组分别单次尾静脉注射乳化异氟烷225.6、192.0、163.2、139.2、118.8 mg/ks,以心电图成一直线判断死亡,采用Bliss法计算乳化异氟烷的LD_(50)及其95%可信区间.C组单次尾静脉注射等容积30%脂肪乳.注射乳化异氟烷后观察2周.结果 大鼠单次尾静脉注射乳化异氟烷后出现翻正反射消失、呼吸抑制、心律失常或死亡;乳化异氟烷的LD_(50)为170.76 mg/kg,95%可信区间为153.00~190.56 mg/kg.结论 大鼠单次尾静脉注射乳化异氟烷的LD_(50)为170.76 mg/kg,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呼吸循环抑制.

    作者:刘爱杰;杨小霖;张文胜;马汉祥;杨宗斌;饶艳;杨经文;罗南富;李杰;刘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异丙酚后处理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异丙酚后处理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30例,年龄26~64岁,体重53~73 ks,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15):对照组(C组)和异丙酚后处理组(P组).C组吸入0.5%~2.0%七氟烷,P组在开放载瘤动脉前吸入0.5%~2.0%七氟烷,开放载瘤动脉即刻靶控输注异丙酚至术毕,血浆靶浓度设为1.2μg/ml,同时下调七氟烷吸人浓度,维持BIS 40~60.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_0)、阻断载瘤动脉即刻(T_1)、开放载瘤动脉即刻(T_2)、开放载瘤动脉后30min(T_3)、1 h(T_4)及术毕(T_5)时测定脑脊液压力,于T_0、T_3、T_5及术后24 h(T_6)时测定脑脊液F_2-异前列腺素(F_2-IsoPs)、α-生育酚(α-T)及γ-生育酚(γ-T)的浓度.结果 与T_0时比较,L_(4,5)时C组脑脊液压力降低,T_(3~5)时P组脑脊液压力降低,T_(3,5,6)时两组脑脊液α-T及γ-T的浓度降低,F_2-IsoPs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P组T_(3,4)时脑脊液压力降低,T_(3,5,6)时γ-T浓度升高,F_2-IsoPs浓度降低(P<0.05).结论 异丙酚后处理可增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王海云;王国林;于泳浩;罗猛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rAd5/NR2B镇痛疫苗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基因重组腺病毒(rAd5/NR2B)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雌性SD大鼠40只,体重180~200 g,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C组)、rAd5/NR2B镇痛免疫组(rAd5/NR2B组)、神经病理性痛组(SP组)和rAd5/NR2B镇痛疫苗+神经病理性痛组(rAd5/NR2B+SP组).C组和rAd5/NR2B组分别胃内灌注生理盐水0.1 ml和rAd5/NR2B镇痛疫苗1×10~8 PFU,2周后重复灌注.SP组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1周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rAd5/NR2B+SP组胃内灌注rAd5/NR2B镇痛疫苗1×10~8 PFU,2周后重复灌注,再1周后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测定大鼠机械缩爪阈值(MWT).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认知功能,记录潜伏期和游泳速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NR2B的表达水平.结果 (1)与C组比较,rAd5/NR2B组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组和rAd5/NR2B+SP组MWT降低(P<0.05);与SP组比较,rAd5/NR2B+SP组MWT升高(P<0.05).(2)各组游泳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rAd5/NR2B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组和rAd5/NR2B+SP组潜伏期延长(P<0.05);与SP组比较,rAd5/NR2B+SP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C组比较,rAd5/NR2B组和rAd5/NR2B+SP组海马NR2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组海马NR2B表达上调(P<0.05);与SP组比较,rAd5/NR2B+SP组海马NR2B表达下调(P<0.05).结论 rAd5/NR2B疼痛疫苗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杨少兵;王公明;杨辉;高峰;田学愎;刘希江;罗婷;田玉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麻醉处理1例

    患者,女性,31岁,孕35周,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因活动后胸闷气短,BP升高10 d入院.术前检查:发绀,BP 155/120 mm Hg(1 mm Hg=0.133 kPa),HR 102次/min,杵状指趾,呼吸音粗,NYHA分级IV级,心脏听诊闻及左第2肋间3级双期杂音.

    作者:林多茂;卢家凯;卿恩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HIF-1α和HO-1的影响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20~280 g,随机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IP组)和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HO-1抑制剂组(HI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仅在冠状动脉下穿线;IP组于缺血前采用结扎/放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各5 min,重复3次的方法行缺血预处理;HI组于缺血预处理前1 d腹腔注射锌原卟啉Ⅸ 10 ms/ks,其余同IP组.于再灌注结束时测定心肌HIF-1α、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HO-1活性、SOD活性及MDA含量,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取动脉血样测定血清TNF-α和IL-6的浓度.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IP组和HI组心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血清TNF-α和IL-6的浓度升高(P<0.01);与IR组比较,IP组心肌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血清TNF-α和IL-6浓度降低,心肌HIF-1α和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HO-1活性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1);与IP组比较,HI组心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血清TNF-α和IL6浓度升高,心肌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HO-1活性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或0.01),心肌HIF-1α的mBNA和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HIF-1α诱导HO-1活性增强有关.

    作者:何祥虎;王焱林;王成天;张宗泽;饶艳;颜学滔;李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脂肪乳剂对局麻药中毒的复苏效应

    在实施区域阻滞麻醉时,严重的并发症莫过于局麻药中毒诱发的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因没有特效救治措施,仅可进行一般性的心肺复苏支持,被动地等待过量的药物从机体排出,往往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患者死亡.

    作者:宋琳琳;许幸;吴新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全麻患者喉罩通气下右颈内静脉穿刺位点的选择

    喉罩对气道刺激小,操作简单,临床广泛应用.但采用喉罩通气时,颈内静脉穿刺难度增加,常误伤颈总动脉以及周围组织.因此,喉罩通气下应该如何选择适宜的穿刺路径从而避免误伤颈总动脉以及周围组织有待探讨.本研究拟探讨全麻患者喉罩通气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的适宜位点,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作者:马浩南;李恒林;李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表达的变化

    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70只,周龄7周,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7组(n=10),对照组(A组)仅切开气管保留自主呼吸;不同通气时间小潮气量组(B_1组和B_2组)V_T 7 ml/kg,分别通气2 h或4 h;不同通气时间中潮气量组(C_1组和C_2组)V_T20 ml/kg,分别通气2 h或4 h;不同通气时间大潮气量组(D_1组和D_2组)V_T 40 ml/kg,分别通气2 h或4 h.A组在气管切开即刻,其余各组在机械通气结束时处死大鼠,开胸取肺组织行病理损伤评分,测定AQP5蛋白及其mRNA表达,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比值),收集肺泡灌洗液,计数中性粒细胞(PMN).结果 与A组比较,C_1组、C_2组、D_1组、D_2组AQP5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W/D比值、PMN计数和病理损伤评分升高(P<0.05).与B_1组比较,C_1组和D_1组AQP5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W/D比值、PMN计数和病理损伤评分升高(P<0.05).与B_2组比较,C_2组和D_2组AQP5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W/D比值、PMN计数和病理损伤评分升高(P<0.05).与C_1组比较,D_1组AQP5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W/D比值、PMN计数和病理损伤评分升高(P<0.05).与C_2组比较,D_2组AQP5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W/D比值、PMN计数和病理损伤评分升高(P<0.05).结论 AQP5表达下调参与了机械通气诱发大鼠肺水肿的发生.

    作者:刘洋;王月兰;宋秀梅;李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0%脂肪乳剂对骨科手术患者0.5%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后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评价20%脂肪乳剂对骨科手术患者0.5%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后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骨科单侧上肢手术患者24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体重65~80kg,随机分为2组(n=12):NaCl溶液组经10 min静脉注射0.9%NaCl溶液1.5 ml/kg;脂肪乳剂组经10 min静脉注射20%脂肪乳剂1.5 ml/kg.随后在超声定位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鞘穿刺,注射0.5%罗哌卡因30 ml.于给予罗哌卡因后2、5、10、15、20、30、45、60、90、120 min时各采集肘正中静脉血样3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绘制血浆罗哌卡因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NaCl溶液组比较,脂肪乳剂组给予罗哌卡因后45~120 min时血药浓度升高,血浆罗哌卡因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增大(P<0.05或0.01),血浆峰浓度和血浆浓度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20%脂肪乳剂可增加骨科手术患者罗哌卡因在血浆中的分布,减少其在组织中的分布,从而降低毒性反应.

    作者:陆捷;江伟;王爱忠;王圆;万丽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同时间浅低温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犬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浅低温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犬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犬30只,雌雄不拘,体重14~20 kg,采用枕骨大孔二次注血法制备犬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随机分为5组(n=6),人工脑脊液组(ACSF组):枕骨大孔处注入ACSF 0.5 ml/ks;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制备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维持直肠温度38~39℃;不同时间浅低温组(H_(1~3)组):在第2次注血后分别立即实施8、16和32 h浅低温(33.5℃),随后复温至38~39℃.于第1次注血或注入ACSF前和第2次注血或注入ACSF 5、12和19 d时行整体功能分级(OPC),并采用ELISA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血浆和脑脊液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NO_2~-/NO_3~-的浓度,采用CT血管造影动态测量脑基底动脉直径.结果 与ACSF组比较,SAH组和H_1,2组OPC分级升高,血浆和脑脊液ET-1浓度升高,NO_2~-/NO_3~-浓度降低,基底动脉直径减小(P<0.05),H_3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AH组比较,H_2,3组OPC分级降低,血浆和脑脊液ET-1浓度降低,NO_2~-/NO_3~-浓度升高,基底动脉直径增大(P<0.05),H_1组各时点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_2组比较,H_3组血浆和脑脊液ET-1浓度降低,NO_2~-/NO_3~-浓度升高,基底动脉直径增大(P<0.05).结论 浅低温16~32 h可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犬脑血管痉挛,且随浅低温时间延长该作用增强,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全身和脑组织ET-1水平,升高NO水平,调节脑血管收缩-舒张平衡有关.

    作者:王志萍;陈红生;王凤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异氟醚预处理和异丙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评价异氟醚预处理和异丙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4组(n=9):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氟醚预处理组(Ⅰ组)、异丙酚预处理组(P组)和异氟醚预处理联合异丙酚预处理组(I+P组).Ⅰ组异氟醚预处理方法:吸入1.6%异氟醚10 min,停止吸入5 min,共重复2次;P组异丙酚预处理方法:静脉输注异丙酚37.5 mg·kg~(-1)·h~(-1) 10 min,停止输注5 min,共重复2次;I+P组同时进行异氟醚预处理和异丙酚预处理.预处理后立即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0 min,随后松开进行再灌注,I/R组只进行缺血再灌注.再灌注120 min时每组取1只大鼠,取心肌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各组其余大鼠处死后,取左心室,采用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并测定心肌细胞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各组均可见凋亡小体,I组、P组和I+P组心肌损伤程度轻于I/R组.与I/R组比较,I组、P组和I+P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ROS水平降低(P<0.05),而I组、P组和I+P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或异丙酚预处理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时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相似.

    作者:陶星;李彦平;田鸣;槐庆元;李树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吗啡预处理对小鼠海马脑片氧糖缺失/复氧复糖时PKCε膜转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吗啡预处理对小鼠海马脑片氧糖缺失/复氧复糖(OGD/R)时蛋白激酶Cε(PKCε)膜转位的影响.方法 成年近交系BALB/C小鼠40只,体重18~22 g,雌雄不拘,制备海马脑片,将脑片置入无糖无氧的人工脑脊液中,培养20 min后再置于正常人工脑脊液(nACSF)中培养(复氧复糖)2h,以建立小鼠海马脑片OGD/R模型.脑片随机分为5组(n=40),对照组(C组):在nACSF中培养4 h;吗啡预处理组(M组):在含吗啡3μmol/L的nACSF中孵育30 min后用nACSF洗脱,随后制备OGD/R模型;纳洛酮+吗啡预处理组(N+M组):在含纳洛酮50 μmol/L的nACSF中孵育30 min后,加入吗啡至3 μmol/L,孵育30 min,随后制备OGD/R模型;纳洛酮组(N组):在含纳洛酮50μmol/L的nACSF中孵育1h,随后制备OGD/R模型;OGD/R组:制备OGD/R模型.于脑片OGD/R期间测定PKCε膜转位情况和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神经元存活率降低,膜相关蛋白中PKCε表达上调,胞溶蛋白中PKCε表达下调(P<0.05或0.01);与OGD/R组比较,M组神经元存活率升高,膜相关蛋白中PKCε表达下调,胞溶蛋白中PKCε表达上调(P<0.05),N+M组和N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比较,N+M组神经元存活率降低,膜相关蛋白中PKCε表达上调,胞溶蛋白中PKCε表达下调(P<0.05).结论 吗啡预处理诱导小鼠海马脑片缺血耐受的机制可能与抑制PKCε膜转位有关.

    作者:孟凡军;李燕;张炳熙;纪方;李俊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腮腺手术患者可弯曲喉罩和双管喉罩气道管理效果的比较

    颌面外科头颈部手术中,患者头位的改变和手术操作可导致喉罩移位,从而影响气道管理的效果.此类手术的气道管理,经常使用可弯曲喉罩(FLMA),虽然其结构与普通喉罩相似,但通气管更加细长并可任意弯曲.双管喉罩(PLMA)为第三代喉罩,它在普通喉罩基础上增加了背部的套囊和食管引流管,也可用于颌面外科头颈部手术~([1]).

    作者:杨旭东;韩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