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新;高素平
目的测定BDBPH-金属(Zn、Mn、Cd)单核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析不同pH条件下各物种的存在形式及变化规律,比较BDBPH不同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的大小并讨论它们的影响因素.方法温度25.0±0.1℃、离子强度0.100mol/L、N2保护下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大环配体BDBPH-金属离子(1:1)酸性溶液,滴定pH范围2~12,高精度酸度计记录pH值,BEST程序计算稳定常数,SPE和SPEPLOT程序绘制样品分布曲线.结果BDBPH-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17.72(LogKZnL),11.58(LogKMnL),14.28(LogKCdL).结论配体BDBPH能够与金属离子(Zn、Mn、Cd)形成稳定的单核配合物,可以作为酶模型进一步了解水解金属酶的催化过程和催化机理.
作者:上官国强;A.E.MARTELL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病毒唑和干扰素早期联合用药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NIH系裸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NIH系裸鼠为动物模型,将裸鼠分成4组,应用HFRSV腹腔接种法感染裸鼠.第一组腹腔注射病毒唑和干扰素,第二组腹腔注射病毒唑,第三组腹腔注射干扰素,第四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在同等条件下饲养、观察.结果联合用药组对HFRSV感染裸鼠的保护作用取得了优于其它组的显著效果,其裸鼠的发病时间明显推迟(P<0.05),病程时间明显延长(P<0.05),症状明显减轻,死亡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联合用药对HFRSV感染裸鼠的保护作用比单一用药效果显著.
作者:梁玉玲;陈现彬;马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性病患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混杂因子.方法探讨性病患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混杂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89例性病患者同时检测HCMV-lgM和其他病原因子.结果性病患者HCMV-IgM抗体阳性率为25.84%(23/89),不同性病患者中以淋病HCMV感染率高,达26.98%;HCMV感染与性病种类无关.性病患者多存在2种或2种以上病原因子感染,多可同时感染上4种病原微生物.结论性病患者存在较高的HCMV感染,性病患者多有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感染.
作者:曹卉;陈廷;衣美英;李秀真;朱伟;刘昌平;吕厚东;山长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葡萄胎和侵蚀性葡萄胎的免疫组化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葡萄胎和侵蚀性葡萄胎中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葡萄胎:层粘连蛋白在绒毛上皮基膜呈强阳性表达,在间质呈弱阳性表达;纤维粘连蛋白在绒毛间质内呈阳性表达.侵蚀性葡萄胎: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细胞浆中呈强阳性表达,在细胞间质内呈弱阳性表达.结论两种蛋白在葡萄胎和侵蚀性葡萄胎中的分布及表达强度不同,与其增殖和侵蚀能力有关.
作者:王强;高英茂;张金萍;梁桂华;崔运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冷冻联合中药与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应用中药与干扰素治疗液氮冷冻后的尖锐湿疣患者42例,与单纯液氮冷冻患者31例进行比较,且观察其6个月后的复发率与治愈率.结果治疗组其复发率与治愈率分别为7.1%和92.9%,对照组分别为42%和56%.结论冷冻联合中药与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陈现彬;梁玉玲;马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损伤,并以女性较多.我科收治该病人28例,均进行自我功能锻炼护理,无1例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指导及宣教方法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9年1月至10月,共收治股骨颈骨折病人28例,男10例,女18例,其中50岁以上女性13例,均有外伤史.采取手术治疗15例,非手术治疗13例,住院时间17~99d,平均27d.
作者:焦绪美;查玉梅;李慧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评价济宁地区大学生碘营养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某校大学生132名,用碘催化砷铈氧化还原法检测其尿碘含量结果大学生尿碘均值明显高于佳期望值(100~200μg/L),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济宁地区大学生碘营养状况良好.
作者:朱军;陈中道;廉平;王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c-erbB-2表达的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75例膀胱癌组织中c-erbB-2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膀胱癌组织中c-erbB-2阳性表达率为40%(30/75).结论c-erbB-2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和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有关.
作者:陈廷;李晶;崔文;衣美英;曹卉;李秀真;山长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鲁西南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产生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对我院细菌室标本中分离到的肠杆菌科及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检测,同时比较了亚胺培南等12种常用药物对82株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株1997-1999年分别为3%、7%、29%;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株1997~1999年分别为9%、11%、16%,在12种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好,总的敏感率为100%,其次为阿米卡星.结论鲁西南地区产ESBL菌株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作者:董海新;高素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53基因点突变.方法应用非同位素pCR-SSCP技术检测48例石蜡包埋乳癌组织中p53基因点突变.结果48例乳腺癌中20例出现异常电泳,表明这些病例相应DNA片段中发生了点突变,其中8例位于第5-6外显子,9例位于第7外显子,3例位于第8外显子.免疫组化检测突变p53蛋白的表达25例为阳性(52%),其中5例SSCP未发现基因突变,突变可能发生在所检测的基因片点以外.结论非同位素PCR-SSCP是一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大量标本基因点突变的筛选;p53基因点突变与突变型蛋白表达呈相关关系.
作者:崔文;王旭;梁桂华;高继发;田德明;王舟;曹慧玲;范连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病理妊娠孕妇与弓形虫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06例病理妊娠孕妇血清弓形虫抗体,同时与42例正常妊娠孕妇进行了对照.结果病理妊娠的孕妇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发生习惯性流产、畸形儿、死胎的孕妇三者间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弓形虫感染是引起孕妇病理妊娠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刘永春;郭永和;秦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随着大量年老、高危心脏外科病人的增多和复杂冠脉搭桥(CABG)手术的逐步广泛开展,术中心肌保护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减轻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并获无血术野一直是外科医生努力的方向.大量文献对目前血停搏液心肌保护方法的生理基础进行论证,但对优方法选择仍存在争议.本文就CABG中血停搏液心肌保护的新进展作一综述.1血与晶体停搏液的比较和再评价
作者:马黎明;武广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积累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卵巢囊肿的经验.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抽吸硬化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23例、巧克力囊肿19例.结果42例卵巢囊肿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治愈率达95%,仅2例失败,失败率达5%.结论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抽吸硬化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能达到经腹手术治疗的同样效果.#
作者:汤洪岩;秦玲;刘阿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异舒吉防治心脑血管病机理.方法观察异舒吉对3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氧自由基和血液流变学影响,并与用硝酸甘油治疗的30例作对照.结果异舒吉能增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前列腺素含量,显著降低丙二醛、血栓素B2水平,降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其药理效应优于硝酸甘油.结论异舒吉有抗氧化作用,消除自由基,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作者:马玉玲;郭子林;李士玉;张向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16基因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癌组织中P16蛋白的存在情况,分析P16基因的失活情况结果32例肺癌组织中P16蛋白表达的缺失率达到40.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P16蛋白的缺失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癌基因P16的遗传改变是导致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因素之一.
作者:于爱平;王雪楠;苏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应用TCD观测各期高血压病人颅底血流动力学变化,以探讨其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应用TCD对458例高血压病人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血流脉动指数及频谱形态进行观测.结果高血压I期组病人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升高,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血流脉动指数无变化,频谱形态正常.Ⅱ、Ⅲ期病人颈内动脉系统,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渐降低,大脑后动脉无变化,血流脉动指数升高,并伴有频谱形态改变.结论TCD检测可了解高血压病人的脑血管病理生理变化,评价脑动脉弹性功能以及脑供血情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谭丽;李跃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与弓形虫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7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了血清弓形虫抗体检测,并对其它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7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16.7%,29例正常生育的已婚妇女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6例有养猫、狗嗜好的女性不孕症患者弓形虫感染率为35.7%,比无嗜好者高达3.05倍。结论弓形虫感染可能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猫、狗可作为弓形虫病的一个重要传染源。
作者:郭永和;刘永春;秦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水中丙溴磷的富集方法及GC-FPD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小型GDX-501吸附层吸柱富集水中痕量丙溴磷,经甲醇、丙酮依次洗脱后,用GC-FPD法直接测定丙溴磷含量.结果水中丙溴磷的检出限为0.4mg/L,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6%~99.3%,相对标准偏差在3.23%~4.96%范围内.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效果满意.
作者:卢英华;陈雁君;刘君;温新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诊断级B超对人胚胎发育的安全性.方法取120名孕6~8周拟行人工流产孕妇,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I组)、辐照5min(Ⅱ组)、10min(Ⅲ组)、20min(Ⅳ组)、30min(V组)于1h内取绒毛,超声辐照30min(Ⅵ组)于7~10d后取绒毛.检测绒毛的生物化学变化.结果诊断剂量超声辐照20min可致人体宫内绒毛发生生物化学变化.丙二醛(MDA)值随超声剂量增加而升高(PI-Ⅲ>0.05,PIⅣ<0.01,PI-V<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随超声辐照剂量增加而下降(PI-Ⅲ>0.05,PI-Ⅳ<0.01,PI-V<0.01).对照组与Ⅵ组比较P>0.05,提示损伤作用是可逆性的.结论诊断超声辐照时间20min以上时对绒毛可造成潜在危害.
作者:崔运河;田宪书;关晶;王强;孔佑华;耿进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为细胞产生的大分子糖蛋白,是细胞外基质中重要的细胞粘附分子,不仅在支持、连接和维持组织形态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调节细胞的粘附、生长、分化,促进细胞迁移、增殖以及离子交换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在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肿瘤细胞不可避免的要与细胞外基质多次发生作用,其中FN的粘附、介导始终起着重要作用,成为近年来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将就目前研究状况,对FN的分子结构、合成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王强;高英茂;张金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