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桃砧和梅砧对果梅生长结果的影响

房经贵;章镇;高志红;蔡斌华

关键词:果梅, 生长结果, 植株生长发育, 南京农业大学, 自然开心形, 砧穗组合, 砧木, 叶片面积, 新梢, 试验, 生产, 年平均值, 可溶性糖, 可滴定酸, 供试品种, 测定结果, 中和法, 氯化盐, 立方米, 酒石酸
摘要:果梅栽培采用实生梅砧,现在,生产中也有应用桃砧,在连续几年的生产中发现,梅砧和桃砧果梅植株生长发育表现不尽相同,1995-1996年调查了2种砧木对果梅树性、生长结果的影响,现将结果简介如下。1 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南京农业大学牌楼教学果园进行,试验砧木为山桃砧、野梅砧2种,供试品种为12年生小青梅、7年生细叶青,树形为自然开心形,管理水平一般。每种砧穗组合2株,测定结果为2年平均值。果实可溶性糖采用氯化盐法;可滴定酸采用NaOH中和法,再折算成酒石酸;叶片和新梢量采用叶幕区域每立方米内叶片面积和新梢量。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香梨冷库贮藏保绿技术

    香梨是新疆著名水果之一,多年来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出口要求香梨果皮呈绿色,我们经过研究提出保持香梨绿色的技术要点。(1)田间科学管理香梨开花前和采果后喷施氯化钙和硝酸钙;不要过多施入氮肥;采收前20天停止灌水。(2)适时采收香梨佳采收期为始熟期,该期的标志是梨果内种子呈浅褐色和白色,其浅褐色和白色种子数各占一半或种子浅褐色与白色面积各占一半,在新疆库尔勒地区佳采收期为9月上旬,此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达12.O%。(3)库内管理香梨采后24~48小时入库,适宜贮藏库温为-2~0℃,香梨耐低温能力较强,即使有轻微冻害,也可以逐步恢复,且色、香、味不变,库内温度要求均衡,高点与低点温差应控制在1℃以内。香梨适宜贮藏的相对湿度为90%~95%,入库初期,果温与库温差别越大,延续时间越长,香梨失水越严重,所以,应尽快降低库温、增加湿度,在用纸箱包装的情况下,加湿到纸箱不变形、不垮垛为宜。香梨一般不宜采用薄膜单果包装或纸箱内衬薄膜包装方式,否则因库内湿度过大、CO2积累易造成果肉、果心褐变。当库内CO2浓度过高时,可在有孔塑料袋内装入新鲜熟石灰。放置在库内。香梨用纸、发泡网套包装后,放入纸箱中,一般放4层,纸箱侧面打孔。纸箱在冷库内有两种摆放方式,一种是品字型,另一种是蜂窝型,纸箱码的不能太大,垛内纸箱间留有孔隙,垛与垛之间留通风道,通风道方向与风筒走向垂直或风简出风方向平行。贮藏梨果不要轻易翻动。香梨保绿是一项综合技术,贮藏温度是关键,其它技术也应跟上,相互配合。

    作者:李忠;郭晓成;邓琴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苹果园金龟子类害虫的防治

    苹果园的金龟子类害虫主要食害果树的幼叶、花和幼果,生产上较难防治。我们结合多年的试验,摸索出一套有效防治措施,简介如下。(1)结合秋、冬季果园深翻和施基肥,破坏金龟子的越冬场所,捡拾越冬成虫或幼虫,早春中耕时,随犁拾虫,集中杀死。(2)在金龟子集中为害期利用其假死习性,于清晨或傍晚摇动树体,金龟子即掉落树下,集中消灭。也可利用其趋光性,于夜晚(好是漆黑无月)在地头、行间点火,使金龟子向火光集中,坠火而死。(3)在成虫发生期,将糖、醋白酒、水按1:3:2:20的比例配成液体,加入少许农药制成糖醋液,装入罐头瓶中(液面达瓶的三分之二为宜),挂在果园,进行诱杀。(4)结合早春果园灌水,杀死金龟子的幼虫蛴螬。(5)金龟子发生重的果园,在果树发芽后和果实成熟时,喷40%增效水胺硫磷乳油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50%马拉松乳油1 000~1 500倍液。上述方法单独使用效果较差,配合使用效果较好。

    作者:妙素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张家川县苹果高接衰退病调查

    近年来,随着果树生产由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引进优良品种,高接换优工作也随之全面开展。但是,与高接换优相伴而发生的高接衰退病也呈发展态势,轻者造成树势衰弱,产量品质降低;重者整株枯死,损失严重。为此,我们对本县高接衰退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1 基本情况甘肃省张家川县苹果栽培面积3 600 hm2(公顷),其中80年代栽植的青香蕉、红玉、红元帅等品种,目前都已老化,缺乏市场竞争力,从1995年开始引进长富2、秋富1、新乔纳金、首红、嘎拉等优良品种,高接换优约2.3万株。经统计有383株因发生高接衰退病而死亡,据了解,天水市各县区均有发生。

    作者:杨吉祥;任小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桃砧和梅砧对果梅生长结果的影响

    果梅栽培采用实生梅砧,现在,生产中也有应用桃砧,在连续几年的生产中发现,梅砧和桃砧果梅植株生长发育表现不尽相同,1995-1996年调查了2种砧木对果梅树性、生长结果的影响,现将结果简介如下。1 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南京农业大学牌楼教学果园进行,试验砧木为山桃砧、野梅砧2种,供试品种为12年生小青梅、7年生细叶青,树形为自然开心形,管理水平一般。每种砧穗组合2株,测定结果为2年平均值。果实可溶性糖采用氯化盐法;可滴定酸采用NaOH中和法,再折算成酒石酸;叶片和新梢量采用叶幕区域每立方米内叶片面积和新梢量。

    作者:房经贵;章镇;高志红;蔡斌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成龄桔园幺蛐防治效果调查

    幺蛐是一种杂食性昆虫,为害小麦、蔬菜、花卉、果苗,近年发现还为害成龄桔树的须根,而且相当普遍、严重。湖北省宜昌、秭归、京山都有发现。以往常常将幺蚰危害当成土壤缺乏微量元素或其他病害,在防治上对症,以致徒劳无功。为了解决柑桔生产上的这一新问题,我们于1997-1999年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做阶段小结,以供参考。试验在宜昌猫子山柑桔场进行,选择覃宗荣承包的猫子湾温州蜜柑园为试验树,该园面积0.33 hm2(公顷),位于一条浅沟底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1986年移栽10年生大树建园,管理较精细。1988年产柑桔10 t(吨)。此后,叶片失绿,出现花叶、黄叶,而后脱落,新梢枯死并近及大枝,须根极少,树势日渐衰弱,严重的整株枯死。在防治上,曾采取开沟泄水,重施肥料等措施,1996年多次施用多元微肥,同时结合叶面追肥,所有这些办法,均未奏效,枝叶复长复枯,产量没有超过5 t。1997年确认为幺蛐危害后,采取了以保根促根为重点的3条措施:①树冠下施药,杀灭幺蛐;②暂停深挖土壤,保护新生须根;③停止带健部剪除枯枝,改为手扳枯枝,避免因剪枯枝造成伤口、失水更快,引起树枝继续向下枯死。1997年4月20日,进行药剂防治。取受害树16株,分3种处理:①3%呋喃丹颗粒剂每株100 g;②40%水胺硫磷乳油1 000倍液每株20 kg;③硫磺粉每株1 kg加沼气池粪肥50 kg,以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单株小区,重复4次,随机排列。药剂施于树冠投影下1/2处的环状沟内,沟宽10 cm、深7~10 cm。1997年6月19日检查药效。在施药部位的15~20 cm深处每株取土样300~350 g,用水淘洗,数取漂于水面的幺蛐数,结果为:呋喃丹300 g处理土中没有检出幼蛐,水胺硫磷处理为9头,硫磺粉处理为4.3头,对照为6头,表明呋喃丹土施防治幺蛐有明显效果。试验园1997年施呋喃丹1次,1998年4月、7月各1次,1999年4月1次。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业措施保根,树势很快恢复。1999年10月20日检查,枯枝已完全停止,并抽发大量新梢,10~30 cm深的土中,都有新根生出,在1个10 cm×10 cm×3 cm土样中,测出须根总长为125 cm,全园结果累累,总产15 t,比防治前的5 t,增产2倍。

    作者:应荣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番荔枝品种非洲骄傲引种试验

    番荔枝(Annona spp)原产于热带美洲和西印度群岛,是著名的热带水果[1],在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和台湾等省区有引种栽培。国内的商业种类主要有普通番荔枝、山刺番荔枝和杂交番荔枝。杂交番荔枝(阿蒂莫耶,A.Hybrid或A.atcmoya Hort)是普通番荔枝与秘鲁番荔枝的杂交后代,具有许多品种,非洲骄傲(Ahican Pride)是其中优秀的无性系之一。该品种由黄昌贤教授于1981年从澳大利亚引入广东,随后国内相继从澳大处亚和我国的台湾引入该品种,现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栽培类型。我所1988年4月从华南农业大学引入该品种,至今已繁殖和销售苗木1万余株,根据10余年来的观察评比,综合国内其他种植区的表现,认为非洲骄傲是番荔枝中好的一个品种。

    作者:刘世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武义县板栗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

    武义县是浙江省“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80年代末期,当地政府为了山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大量从外地引进嫁接板栗苗栽植,至1997年已种下2666.7hm2(公顷)板栗。随着板栗相继投产,病虫害也越来越猖獗,如板栗干枯病1997-1999年连续3年发病面积都在667公顷以上,发病严重的栗园,枯死株率达20%~30%。1997年开始我县被省林业厅列为板栗病虫害工程治理县。现将我县近3年板栗病虫预测预报中发现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综合防治措施简述如下。1 主要病虫及危害 .1.1 主要虫害(1)桃蛀螟为主要蛀果害虫,1年发生3代,其中第1、2代幼虫在玉米和向日葵上危害,第3代幼虫于9月上中旬在板栗上危害。被害栗蓬苞刺干枯,易脱落,幼虫蛀入孔较粗,孔外排有大量虫粪,并有丝状物相粘连。我县近3年栗果受害率平均每年在30%左右,危害轻的也有10%,严重的达50%以上,受害面积每年在600 hm2以上,是导致我县板栗减产的主要害虫。

    作者:朱国良;吴浙东;朱朝华;周佩芬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从美国桃和油桃生产现状谈我国桃树业的发展

    1998年6月至1998年11月,我在美国合作研究期间,对美国桃树科研和生产进行了较全面了解,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桃树科研和生产情况,提出我国桃树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向。1 更新品种是提高品质的根本(1)油桃育种美国油桃育种从40年代开始,1997年油桃产量占桃总产量的近25%,近年来,其所占比重仍在增加,如加利福尼亚州油桃面积和产量在近10年内分别增加了46.64%、21.66%。近年选育出若干个适合亚洲各国(地区)市场的油桃品种,发展势头迅猛。近几年,我国选育的油桃新品种曙光、华光、艳光、丹墨、早红珠、瑞光系列品种正在生产中推广,但这些品种存在缺点,如曙光果实风味偏淡,充分成熟时烂顶。丹墨果实偏小。瑞光18号在郑州以南栽培裂果。这些新品种均含有兴津油桃基因,而兴津油桃是日本1917年育成品种,存在裂果严重、果实着色差、肉质软等缺陷。利用现在国外优良品种作杂交育种亲本是解决油桃新品种存在问题的根本方法。

    作者:王力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我国芒果选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芒果是世界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全世界约有87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芒果,栽培面积超过933万hm2。1995年,全世界芒果产量达1 992.5万t(吨),芒果品种有1 000多个。我国芒果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和台湾等7个省(区),目前,栽培面积超过11万hm2,产量约30万t,栽培品种达100个以上,有早、中、晚熟品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芒果新品种选育发展迅速,选育出一批适应性强、花期较迟、丰产、稳产的优良品种,在我国芒果生产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选育种研究现状1.1 芒果新品种选育我国在芒果选育种研究领域,从实生选种、人工杂交育种到突变育种分别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试验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芒果新品种选育不断发展,栽培品种也在逐渐改良。

    作者:黄国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套袋对荔枝果实光照及品质的影响

    套袋作为果树栽培技术,对改善果实色泽具有显著效果,套袋在苹果[1-2]、梨[3-4]、葡萄[5]、桃[6]、石榴[7]等果树上应用较多,龙眼[8]、沙田柚[9]也开始应用,荔枝尚少见报道,本试验对比研究了6种套袋材料对荔枝品种妃子笑的影响,以期能提出促进荔枝果实着色、提高荔枝品质的套袋材料及套袋技术。

    作者:胡桂兵;陈大成;李平;高飞飞;王卫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灭幼脲3号防治苹果园枣尺蠖等害虫效果好

    河北省沙河市南阳村农场苹果园,1997年枣尺蠖大发生,5月13日调查,平均百梢虫口数为20.8头,当日分别喷布40%水胺硫磷1 000倍液、25%灭幼脲3号1 000倍液及5%顺式氰戊菊酯(来福灵)2 000倍液,进行单株小区药效试验。药后3天调查,3个处理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7.6%、13.8%和96.0%,药后1周调查,分别为12.5%、90.4%和91.2%。1998年,该园在只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倍液6次,未再用其他杀虫剂的情况下,不但完全控制了枣尺蠖的危害,而且也使金纹细蛾的被害叶率由上年的35.4%,下降到当年的3.1%,梨小食心虫虫果率由12.5%下降至0.8%。

    作者:乔进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红地球葡萄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近年来我县红地球葡萄发展迅速,栽培面积已达到40 hm2(公顷),但该品种病害严重,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在当地红地球葡萄的主要病害有葡萄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疸病、褐斑病。据观察,黑痘病一般在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月中旬雨后大发生。白腐病6月初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炭疸病6月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霜霉病7月开始发病,8-9月为发病盛期。褐斑病7-9月为发病盛期。据1999年6月16日调查,红地球葡萄黑痘病叶片发病率达68.5%,而巨峰仅为18.6%,管理水平较差的果园红地球葡萄叶片发病率高达80%以上。同年8月20日调查,红地球葡萄霜霉病发病率达60.8%(巨峰为28.5%),管理较差的葡萄园叶片发病率高达80.5%。通过调查和实践,防治红地球葡萄病害应采取以下技术。(1)苗木消毒建园时,对苗木用0.3%五氯酚钠加3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喷药消毒。(2)清理果园冬季清除园内落叶及病果,深埋,减少越冬病源。(3)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合理整形留枝,通风透光。生长期及时摘心和抹除副梢,对预防葡萄黑痘病具有一定作用。(4)药剂防治发芽前(于芽萌动时)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0.5%五氯酚钠。葡萄展叶后至着色前,每隔15天左右喷1次药,药剂可用1:0.5~0.7:2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40%乙磷铝300倍液,或50%瑞毒霉700倍液,或18%安克锰锌1 000倍液。药剂交替使用,均匀喷布。天气好喷药时间可相对延长,阴雨天要做到雨前抢喷,雨后补喷。另外,5月地面喷布200倍五氯酚钠加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防治白腐病等病害。(5)果实套袋套袋前喷布1遍杀菌剂,采用钟形袋于6月份套袋,9月份解袋,果实由绿变红,色泽鲜艳美观。生产实践证明,采用以上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作者:陈永银;王艳芳;赵淑娟;邵继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藤牧1号苹果在皖南的表现度栽培技术

    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适度发展早熟苹果可丰富我国南方果品市场,但目前北方地区栽培的苹果品种多难适应当地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筛选适宜品种是南方地区成功栽培苹果的关键因素。1995年,我们从安徽农业大学引入藤牧1号,在安徽省宣州市进行引种栽培,经4年试验,该品种在当地生长发育正常,并表现优质、丰产,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1 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设在安徽省宣州市丁店乡陶村。当地属典型的亚热带丘陵山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6℃,7月平均气温28.6℃,8月平均气温28.0℃,1月平均气温2.7℃。年降水量约1 300 mm,年均日照时数2 120.5小时。

    作者:高家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代森铵治疗苹果树根腐病

    成都军区联勤部生产基地园艺场在四川茂汶县有苹果大树园2个,1997年2园根腐病树(包括白纹羽、紫纹羽、白绢病、根朽病)分别为19.8%和18.6%;死亡率分别为8.6%和6.5%。为此,我们于1997-1999年,用45%代森铵水剂进行浸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2个果园的土质分别为黄粘土和沙土。1997年秋季,从2园各选70株根腐病树,从中再各定50株用做灌根处理,另20株作不治疗对比树。各处理树先用锄将病树病根所分布的土壤表层挖松,然后用45%代森铵水剂,根据病树立地土壤墒情、土质和病根分布范围,兑水300至400倍液,每株浸灌药液50~200 kg,进行病根杀菌治疗和土壤消毒。冬剪时短截营养枝和中长果枝,回缩中小型结果枝组,好不疏枝;春季疏花疏果;生长季加强肥水管理。1998年秋季调查,灌根病树经过1年后,98%的病树长出了新根,生长发育基本达到正常,新梢平均生长量达37.6 cm,果个也大,平均单果重达133.5 g。而没灌根处理树,1年后死树为40%,没死的树原来的病部不能再长出新根,新梢平均长度仅为11.7 cm,平均单果重仅为105.6 g。通过灌根处理1年后看出,使用代森铵浸灌法治疗苹果根腐病效果很好,具有简单易行,节时省力,成本低,治疗也彻底的特点,而且还有能补充给病树一定的氮素材料,加快树势恢复的作用。采用此法治疗苹果根腐病值得注意的是,所用药液必须充分浸灌到病根分布范围内的土壤,以达到药到病除的防治效果,再者,粘土果园比砂土果园药液用量要多一些。

    作者:陈凤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梨抗寒新品种——友谊1号

    友谊1号梨是以鸭蛋香为母本,以大梨(393)为父本杂交育成。表现抗寒,丰产,质佳,抗病性强,脆肉型,适合暖贮冻藏兼用。2000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目前各地栽植共8万余株。

    作者:于国民;杜进信;王述源;吴庆林;姚希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红富士苹果优质果品生产树体改造12字方针

    由于对新引进的红富士苹果品种的生长特性和品质发育规律研究缺乏系统性,导致以晚熟主栽品种富士为主的密植果园未能采取密管,果园郁闭,严重制约品质的提高,以提高果实品质为目标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尤其是根据红富士果实品质形成机理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高变矮、肥变瘦、直变平和长变短”的12字树体改造方针。(1)高变矮大多郁闭果园,枝头生长尤其是中心干生长势加强,造成树势上下失衡,鉴于此,首先应控制树高,采取重疏旺长枝,减少枝条数量,上移环剥口,强行促花,适度增加中心干枝头负载量,实施果压头的策略,不轻易回缩落头,一方面避免枝头重新返旺,另一方面保证树体改造过程中有一定数量的有效结果部位。(2)肥变瘦果园群体郁闭,取决于单株个体中大枝数量和每个大枝的体积,因此,树体改造的第1步则围绕减少大枝数量和控制单枝体积两方面入手,疏除中心干的密生大枝和基部过低枝,使大枝数控制在7~10个,每个大枝要疏背上大枝组和侧枝大分枝,控制单枝“厚度”和“宽度”,变成细长、瘦小型。(3)直变平在实现了对中心干先端生长势和单枝数量和体积的控制后,为大枝开张角度提供了空间,因此,拉平保留的大枝,必要时以侧代主或利用背后枝换头。(4)长变短回缩大枝,使冠径保持适度大小,将过长的主枝回缩,需要3~5年的过程,切忌过急。首先要对拉平的大枝实施分段环剥或环割,使大枝前、中、后部枝条分布合理,为逐步回缩奠定基础。长变短的过程,要树立以行为整体的树形改造思路,优先打开行间光路通道,在严格控制枝头间距和先端枝量的前提下,允许株间枝头轻度搭接,并坚持优势结果部位,优先提供空间的原则。采用枝头下垂结果的方法,控制生长势过旺的太枝,加速完成树体改造。为果实生长创造良好的果际微环境。通过上述措施,果园覆盖率达到65%~70%,叶幕层厚度小于45cm,背上不留大型直立枝组。中短枝比率占总枝量的80%~85%。667 m2枝量6~10万个。

    作者:孙建设;马宝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新世纪和红丰杏设施栽培技术初报

    樱桃、桃、李等核果类果树的设施栽培在我国已获成功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杏设施栽培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新世纪和红丰是我们近年选育的2个极早熟杏优系[1],具有白花结实、开花晚(可避开晚霜为害)、早实、丰产等优点。为探讨2个杏优系设施栽培的表现及适宜管理措施,我们于1999—2000年进行了以下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学森;李宪利;高东升;张艳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梨果实袋光温特性及鸭梨套袋研究

    研究7种梨果实袋的光、温特性,结果表明:单层袋透光率明显高于双层袋;梨果实袋内温度高于树冠内温度,昼夜变化趋势与冠温相同;单层木浆纸袋内平均温度较低,双层纸袋和涂蜡纸袋内温度较高,套袋期间套袋果平均温度高于无袋果,平均高0.13~0.44℃,高达0.44~1.10℃;套袋期,套袋梨果呼吸强度均高于无袋果。鸭梨套袋可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但果实含糖量有降低的趋势。

    作者:陈敬宜;辛贺明;王彦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寒地草莓新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技术

    黑龙江省棚室栽培草莓起步晚、经验少,但发展速度较快。由于品种老、技术落后,产量与效益时高时低,影响了农民发展草莓生产的积极性。为此,牡丹江市科委于1997年立项“大棚草莓新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现将我所近年来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996-1997年我所从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东港市、河北省石家庄市引入弗杰利亚、新明星、J10、美国巨早、哈尼、玛丽亚、明晶、露茜、安娜、丰香、女峰、石莓1号、石莓2号草莓品种加上所内戈雷拉、因都卡。于1997年9月1日统一定植,每品种120株,行株距30 cm×20 cm,床宽1.2 m、长18 m,以戈雷拉为对照。定植前每床21.6 m2施腐熟农家肥100 kg,然后深翻,定植时每穴再施入0.5 kg农家肥与土拌匀后栽苗。缓苗前每天下午床面撒水,保持床面湿润,缓苗后检查成活率,保证苗床达到全苗、壮苗越冬。9月中旬进行小拱棚覆盖,使生长期延长到11月中旬,11月20日撤棚盖草越冬。对比区于1998年2月23日撤除防寒物,2月24日扣棚,返青后花前喷1次代森锰锌。参试15个品种5月中旬见果。观察结果看出:综合性状良好的品种是果实熟期5月11一15日,可溶性固形物10.4%~11%。丰香(平均单果重18.4 g,平均株产210.1 g)、新明星(平均单果重19.2 g,平均株产115.2 g)、女峰(平均单果重17.8 g、平均株产176.3g)、玛利亚(平均单果重32.19g,平均株产231.4 g),初步看出4个品种适于寒地棚栽。J10品质极佳,果实耐贮,但平均单果重太小,仅10.2 g。露茜、安娜属四季草莓,不宜发展。不同越冬叶龄植株生长结果看出:弗杰利亚草莓2、3、4、5、6片叶植株的主要物候期及产量调查,2~3片叶的植株茎细(0.82~1.21 cm)、产量低(平均株产81 g与104 g)、植株生长势弱、采收期晚于4~6片叶植株(5月15日采收)、抽生的花序数和花蕾数少、果个小。定植时要选择4片叶以上草莓苗为好。以J10及弗杰利亚(各5株)于盛花期疏小蕾、小花,不疏花为对照,看出疏花后2品种平均单果重(J1021.24 g,弗杰利亚36.59 g)都大于对照(J10 14.42 g,弗杰利亚30 g)。且成熟集中,利于采收。为此,在盛花期疏去小蕾、小花、不育花,留花量占总花量的40%左右,是提高草莓果实商品价值的有力措施。

    作者:周文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曹州耿饼制作新法

    曹州耿饼是山东省菏泽特产,其肉质柔软、晶莹剔透。深受消费者的喜欢,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耿饼制作新方法。1原料及前加工于霜降前后采摘九月青品种柿,要求果个大、无核、肉厚、无病虫害。将选出的柿子去掉果柄、柿萼片,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1 000~2 000 mg/L多菌灵浸果。之后再次冲洗干净。去掉柿皮,去皮时注意蒂部不留插眼,同时做到两不留一不超,操作人员不要将脱皮柿与金属容器接触。脱皮柿用大头针别住柿蒂,再用细尼龙绳串起来,每10个为1帘。2 烘干将成帘的柿子排放到烘房,关闭气孔,加温至35~40℃后,保持2天,室内温度要均匀,当空气湿度超过90%时,排湿放气1次。每次10分钟即可,此阶段为脱涩。柿脱涩完毕,温度可升至40~50℃,保持12小时,促使柿内水分迅速蒸发,当柿表面出现皱纹后,轻微捏柿一下,当其颜色由黄色变成浅红色时,再捏一次,注意不要用力太大,防止果肉从蒂处挤出。当柿子顶部出现塌陷,柿果呈红褐色时,将温度控制在约40℃,当柿果柔软、硬度适中,并有弹性即可出房。3 发汗及包装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搭建高1 m的支架,放上竹篦子、铺上席,将烘干的柿堆放其上,再盖一层席捂制,待柿表面潮湿后摊开晾一下,再堆起盖上席反复捂制。柿果水份含量在27%左右时,其表面出现少量白霜,此时捏饼成形,即加工制成耿饼,装箱并放在冷库等低温条件下,温度越低,耿饼表面积霜越厚。

    作者:王传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