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荣
成都军区联勤部生产基地园艺场在四川茂汶县有苹果大树园2个,1997年2园根腐病树(包括白纹羽、紫纹羽、白绢病、根朽病)分别为19.8%和18.6%;死亡率分别为8.6%和6.5%。为此,我们于1997-1999年,用45%代森铵水剂进行浸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2个果园的土质分别为黄粘土和沙土。1997年秋季,从2园各选70株根腐病树,从中再各定50株用做灌根处理,另20株作不治疗对比树。各处理树先用锄将病树病根所分布的土壤表层挖松,然后用45%代森铵水剂,根据病树立地土壤墒情、土质和病根分布范围,兑水300至400倍液,每株浸灌药液50~200 kg,进行病根杀菌治疗和土壤消毒。冬剪时短截营养枝和中长果枝,回缩中小型结果枝组,好不疏枝;春季疏花疏果;生长季加强肥水管理。1998年秋季调查,灌根病树经过1年后,98%的病树长出了新根,生长发育基本达到正常,新梢平均生长量达37.6 cm,果个也大,平均单果重达133.5 g。而没灌根处理树,1年后死树为40%,没死的树原来的病部不能再长出新根,新梢平均长度仅为11.7 cm,平均单果重仅为105.6 g。通过灌根处理1年后看出,使用代森铵浸灌法治疗苹果根腐病效果很好,具有简单易行,节时省力,成本低,治疗也彻底的特点,而且还有能补充给病树一定的氮素材料,加快树势恢复的作用。采用此法治疗苹果根腐病值得注意的是,所用药液必须充分浸灌到病根分布范围内的土壤,以达到药到病除的防治效果,再者,粘土果园比砂土果园药液用量要多一些。
作者:陈凤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适度发展早熟苹果可丰富我国南方果品市场,但目前北方地区栽培的苹果品种多难适应当地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筛选适宜品种是南方地区成功栽培苹果的关键因素。1995年,我们从安徽农业大学引入藤牧1号,在安徽省宣州市进行引种栽培,经4年试验,该品种在当地生长发育正常,并表现优质、丰产,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1 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设在安徽省宣州市丁店乡陶村。当地属典型的亚热带丘陵山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6℃,7月平均气温28.6℃,8月平均气温28.0℃,1月平均气温2.7℃。年降水量约1 300 mm,年均日照时数2 120.5小时。
作者:高家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县于1997年从山东省烟台果树所引进中华寿桃苗木336株,1998年定植,成活334株,1999年结果,平均株产10kg左右。通过2年观察,初步认为该品种是当地一个有发展前途的优质极晚熟桃良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微凹,缝合线浅而明显、两半对称,平均单果重350~500g,量大果重800 g。果面光洁、底色黄白,阳面65%以上着艳丽鲜红色,茸毛短小。果内致密细嫩、香甜、风味独特,含可溶容生固形物15%~20%,粘核。在常温下可贮藏25~40天。树势健壮,树形紧凑。1年生树可萌发7~8个新梢,长1 m以上。枝条红褐色,节间长1.5 cm。叶片厚而浓绿,披针形。顶芽大而饱满。初开花为粉红色,以后逐渐变为深红色。幼树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随着树龄的增长,以中短枝结果为主。在当地定植当年开花株率20%,第2年100%。平均株产10 kg,第3年株产50 kg,折合667 m2产量2 500 kg,经济效益显著。在当地3月25日花芽萌动,4月10日开花,花期5~7天。9月下旬开始着色,10月中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90天左右。该品种抗寒性强,能耐一20℃的低温,在多雨年份和通风透光不良时,有轻度叶缘穿孔和裂果现象。果实套袋可减轻裂果,增加着色。该品种适宜在地势高的地方种植,栽植行株距以4m×3 m为宜。如连续积水1~2天,出现树体叶片黄化,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采取疏散分层形整枝。冬剪时合理搭配营养枝和结果枝,对培养营养枝短截,结果枝甩放,结果后及时疏除,改变枝枝短截,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复剪时幼树去强留弱,轻拉,5月20日前后当新梢长50~70 cm及时摘心,7月20日进行2次摘心,培养结果枝组。该品种自花结实率达58.4%,坐果率极高,每10 cm左右留1单果,以提高商品果率。果实采后及时施有机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适当增施钾肥。萌芽前(3月上旬)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花后喷1次1 500倍速克、吡虫磷十杀菌剂防治蚜虫,5月上旬喷2 000倍灭幼脲,防治桃蛀螟为害嫩梢。
作者:刘婉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前对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期的测报,多采用在树冠下扣置瓦片,调查幼虫连续3天出土期以确认幼虫出土高峰期的方法;对成虫羽化盛期测报,则采用性诱剂诱捕,当发现成虫数量逐日上升或成倍增长时,确认成虫羽化高峰期的方法。这种测报方法在小范围内比较准确,但预测期间较短,不便于指导大面积生产防治。我们经多年观察,在基本上摸清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期与降雨、地下5cm温度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数理统计预测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期及成虫发生期的方法,为指导生产防治提供了一条较准确、便捷的方法。
作者:杨承建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豫西苹果挂果面积的迅速扩大,棉铃虫在苹果园中的危害程度日趋加重。在不少果园该虫已成为蛀果的主要害虫。因对硫磷、杀灭菊酯等对该虫防效较差,施药量逐年加大,虫果率仍在3%~5%,甚至更高。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危害,选出防治棉铃虫佳药剂,我们进行了此次试验。(1)供试药剂 50%对硫磷乳剂(信阳化工厂,对照药剂)印800倍液、20%氰久可湿性粉剂(南京农药厂)1 500倍液、40%水胺硫磷(石家庄化工厂)1 000倍液、2%灭多威(济宁化工厂)1 000倍液。(2)田间小区试验于1998年7月在河南省孟津县南陈村梁万柯果园进行。树龄为10~12年生,将供试药剂稀释至相应浓度后采用踏板式喷雾器喷洒,药液量以叶片两面湿润并有水珠滴下为度。每小区5株,3次重复。施药前详细调查小区内卵量及虫果率,并对查到的卵挂牌标记。药后7天调查防治效果,并计算保果效果。(3)田间大区试验 1999年7-8月份在孟津县朝阳镇进行,处理面积1.8 hm2(公顷)以上,不设重复。施药前随机调查10~15株计300~500个新梢,1 000~1 500个果实,药后7天按同样方法检查药效,计算保果效果。(4)试验结果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豫西地区苹果园7-8月间防治蛀果害虫常用的50%对硫磷对棉铃虫的实际防效较差,保果效果仅为54.31%。40%水胺硫磷1 000倍液,20%氰久1500倍液、2%灭多威1 000倍藏处理,保果效果分别为87.31%、83.25%和83.76%。但灭多威在田间刚使用后有明显的药害,富士、金冠等品种均有叶片被灼伤现象。从兼治其他害虫考虑,水胺硫磷、氰久两种药剂可在生产中防治果园棉铃虫。1999年7至8月,在孟津县朝阳镇进行了大区防治示范,40%水胺硫磷1 000倍液、20%氰久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对棉铃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保果效果分别为83.02%和80. 52%,优于果园常用的50%对硫磷45.63%的防治效果。
作者:刘建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果树生产由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引进优良品种,高接换优工作也随之全面开展。但是,与高接换优相伴而发生的高接衰退病也呈发展态势,轻者造成树势衰弱,产量品质降低;重者整株枯死,损失严重。为此,我们对本县高接衰退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1 基本情况甘肃省张家川县苹果栽培面积3 600 hm2(公顷),其中80年代栽植的青香蕉、红玉、红元帅等品种,目前都已老化,缺乏市场竞争力,从1995年开始引进长富2、秋富1、新乔纳金、首红、嘎拉等优良品种,高接换优约2.3万株。经统计有383株因发生高接衰退病而死亡,据了解,天水市各县区均有发生。
作者:杨吉祥;任小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河北省沙河市南阳村农场苹果园,1997年枣尺蠖大发生,5月13日调查,平均百梢虫口数为20.8头,当日分别喷布40%水胺硫磷1 000倍液、25%灭幼脲3号1 000倍液及5%顺式氰戊菊酯(来福灵)2 000倍液,进行单株小区药效试验。药后3天调查,3个处理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7.6%、13.8%和96.0%,药后1周调查,分别为12.5%、90.4%和91.2%。1998年,该园在只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倍液6次,未再用其他杀虫剂的情况下,不但完全控制了枣尺蠖的危害,而且也使金纹细蛾的被害叶率由上年的35.4%,下降到当年的3.1%,梨小食心虫虫果率由12.5%下降至0.8%。
作者:乔进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江西省彭泽县近年利用荒山荒坡建立桃园230余hm2(公顷)。由于建园时品种杂乱,管理粗放,致使一些桃园低产低效的问题较为突出。1996年2月,我们采用高接换种方法对彭泽县芙蓉农场2.3 hm27年生低产桃园进行改造试验示范,取得成功的经验。该园高接换种后,1997-1999年平均每公顷年产量为10040、15 060和21 290 kg,产值分别为17 068、25 602和36 193元。现将高接换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为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主要改接特早熟品种春蕾、早熟品种雨花露和中熟品种白凤等。改接园原采用自然开心形树形。主枝均在距地面120 cm处高接,侧枝依嫁接部位直径(1.0~1. 2 cm)高接。每株嫁接10~12个头。嫁接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淋枝干。根据砧木直径选择不同的嫁接方法。直径在2.5~3.5 cm的,采用劈接法嫁接,每砧接2个接穗。直径1.0~2.5 cm以下的,采用切接法嫁接,每砧接1个接穗;直径1.0 cm以下的采用芽接方法嫁接。接穗成活后。在接口以下的砧木上绑缚小木棍或细竹杆,将接穗抽生的新梢引缚其上,以防风折。生长季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芽,多次对接穗新梢进行短截、摘心等夏剪,以促其形成花芽和培育良好的树形。高接后第1~3年应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据观察,桃高接换种树的伤口部位易发生流胶病,特别夏秋季补接的树更为严重,因此,在应用桃树高接换种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嫁接时间安排在春季;②嫁接后数年增施有机肥,以增强桃树的抗逆性;③每次夏剪后,间隔8~10天喷2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800~1 000倍液。
作者:汪芳芳;赵玉生;赵乔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樱桃、桃、李等核果类果树的设施栽培在我国已获成功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杏设施栽培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新世纪和红丰是我们近年选育的2个极早熟杏优系[1],具有白花结实、开花晚(可避开晚霜为害)、早实、丰产等优点。为探讨2个杏优系设施栽培的表现及适宜管理措施,我们于1999—2000年进行了以下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学森;李宪利;高东升;张艳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果实套袋技术能提高果品质量和商品价值[1]。目前这项技术已在苹果及梨树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桃树上的应用尚少见报道。燕红桃是优良的晚熟桃品种,成熟前裂栗和颜色不鲜艳是影响果品质量的重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于1996-1998年进行了不同果袭对燕红桃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现将结果简介如下。
作者:郭宝林;杨俊霞;鲁韧强;陈兆峰;刘丽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爱文芒原产于美国,含糖量高,含酸量低,品质优良,1984年引入我国,经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省湛江市)试栽表明,该品种花期较早,在当地2月份开花,此时正赶上北方冷空气侵袭,加上阴雨连绵,造成受粉授精不良,果实小、产量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下述措施。(1)延迟修剪和重短截杧果秋梢抽生早、老熟快,则翌年花期早,相反,花期延迟。杧果枝条上芽的异质性较强,顶芽饱满,萌发秋梢快,枝条基部芽不充实,萌发需要时间长。根据杧果的特性,我们将修剪时间由8月份推迟到9月份进行,同时,采取重短截的修剪法,这样,秋梢抽生晚、老熟慢,花期推迟。(2)利用再生花穗结果在花穗长到长度5~10 cm时,将其摘除,迫使从花穗基部或叶腋处重新抽生花穗,以推迟花期。上述技术使爱文芒花期推迟约2个月,其花期为3月下旬或4月上旬,受粉授精正常,单果重由117.5 g提高到350~650 g,株产由1991-1997年的7.1 kg提高到1998年的38.4 kg,1999年平均株产45.7 kg,提高9.1~10.8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作者:王才发;马蔚红;陆军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研究7种梨果实袋的光、温特性,结果表明:单层袋透光率明显高于双层袋;梨果实袋内温度高于树冠内温度,昼夜变化趋势与冠温相同;单层木浆纸袋内平均温度较低,双层纸袋和涂蜡纸袋内温度较高,套袋期间套袋果平均温度高于无袋果,平均高0.13~0.44℃,高达0.44~1.10℃;套袋期,套袋梨果呼吸强度均高于无袋果。鸭梨套袋可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但果实含糖量有降低的趋势。
作者:陈敬宜;辛贺明;王彦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黑龙江省棚室栽培草莓起步晚、经验少,但发展速度较快。由于品种老、技术落后,产量与效益时高时低,影响了农民发展草莓生产的积极性。为此,牡丹江市科委于1997年立项“大棚草莓新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现将我所近年来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996-1997年我所从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东港市、河北省石家庄市引入弗杰利亚、新明星、J10、美国巨早、哈尼、玛丽亚、明晶、露茜、安娜、丰香、女峰、石莓1号、石莓2号草莓品种加上所内戈雷拉、因都卡。于1997年9月1日统一定植,每品种120株,行株距30 cm×20 cm,床宽1.2 m、长18 m,以戈雷拉为对照。定植前每床21.6 m2施腐熟农家肥100 kg,然后深翻,定植时每穴再施入0.5 kg农家肥与土拌匀后栽苗。缓苗前每天下午床面撒水,保持床面湿润,缓苗后检查成活率,保证苗床达到全苗、壮苗越冬。9月中旬进行小拱棚覆盖,使生长期延长到11月中旬,11月20日撤棚盖草越冬。对比区于1998年2月23日撤除防寒物,2月24日扣棚,返青后花前喷1次代森锰锌。参试15个品种5月中旬见果。观察结果看出:综合性状良好的品种是果实熟期5月11一15日,可溶性固形物10.4%~11%。丰香(平均单果重18.4 g,平均株产210.1 g)、新明星(平均单果重19.2 g,平均株产115.2 g)、女峰(平均单果重17.8 g、平均株产176.3g)、玛利亚(平均单果重32.19g,平均株产231.4 g),初步看出4个品种适于寒地棚栽。J10品质极佳,果实耐贮,但平均单果重太小,仅10.2 g。露茜、安娜属四季草莓,不宜发展。不同越冬叶龄植株生长结果看出:弗杰利亚草莓2、3、4、5、6片叶植株的主要物候期及产量调查,2~3片叶的植株茎细(0.82~1.21 cm)、产量低(平均株产81 g与104 g)、植株生长势弱、采收期晚于4~6片叶植株(5月15日采收)、抽生的花序数和花蕾数少、果个小。定植时要选择4片叶以上草莓苗为好。以J10及弗杰利亚(各5株)于盛花期疏小蕾、小花,不疏花为对照,看出疏花后2品种平均单果重(J1021.24 g,弗杰利亚36.59 g)都大于对照(J10 14.42 g,弗杰利亚30 g)。且成熟集中,利于采收。为此,在盛花期疏去小蕾、小花、不育花,留花量占总花量的40%左右,是提高草莓果实商品价值的有力措施。
作者:周文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寒丰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采用远缘杂交方法选育的黑穗醋栗新品种,其母本为品质好、丰产性强的亮叶厚皮,父本为抗寒、大果型、高营养的野生兴安茶蔗。寒丰具有很强的抗寒性,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高寒地区无需任何防寒措施可安全越冬,深受果农的欢迎。
作者:宋钟伍;齐凤莲;周文志;刘凤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经1998—1999年田间试验,明确了室内对苹果轮纹烂果病菌药效较高的苯菌灵和福星两种药剂,其田间防效也明显好于生产上常用的杀菌剂多菌灵;苹果生长前期喷50%多菌灵600倍液,或50%苯菌灵800倍液、40%福星7000倍液,中后期喷波尔多液200倍液与50%多菌灵800倍液加85%疫霜灵600倍液交替使用,是生产上全年喷药防治苹果轮纹烂果病的较好药剂组合。
作者:李美娜;王金友;洪玉梅;周宗山;乔壮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银川市现有苹果面积3 667 hm2(公顷),平均每667 m2产量313.1 kg、产值281.80元,经济效益低下。为提高苹果质量、更新栽培品种,我们于1993-1995年引入14个苹果优质品种,对全市劣质苹果品种树采用小枝龄、多点一次性高接改造,截止到1998年改造面积2 085 hm2,改接苹果树59.42万株,1998年改造树结果面积达1 111.67 hm2,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徐金明;邓景丽;王建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7年,我们在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周各庄村建立行株距2.5 m×1.5 m的高密度桃园0.62 hm2。桃树定植第1年完成整形;第2年667 m2产量1 053 kg,产值1.47万元;第3年667 m2产量2 609 kg,产值3.6万元。定植后第1~3年年均667 m2产量1 221 kg,产值1.69万元,年均产量和产值相当于5~6年生常规桃园。建园第3年,相邻株间已搭接,行间有1 m宽作业道,桃树尚有一定的生长空间。桃园郁闭后可根据市场需求毁园更新品种或实行合理间伐。桃树高密栽培技术具有投产早、经济效益高、生产周期短、更新品种容易等优点,在桃树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将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作者:王福祥;赵智慧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曹州耿饼是山东省菏泽特产,其肉质柔软、晶莹剔透。深受消费者的喜欢,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耿饼制作新方法。1原料及前加工于霜降前后采摘九月青品种柿,要求果个大、无核、肉厚、无病虫害。将选出的柿子去掉果柄、柿萼片,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1 000~2 000 mg/L多菌灵浸果。之后再次冲洗干净。去掉柿皮,去皮时注意蒂部不留插眼,同时做到两不留一不超,操作人员不要将脱皮柿与金属容器接触。脱皮柿用大头针别住柿蒂,再用细尼龙绳串起来,每10个为1帘。2 烘干将成帘的柿子排放到烘房,关闭气孔,加温至35~40℃后,保持2天,室内温度要均匀,当空气湿度超过90%时,排湿放气1次。每次10分钟即可,此阶段为脱涩。柿脱涩完毕,温度可升至40~50℃,保持12小时,促使柿内水分迅速蒸发,当柿表面出现皱纹后,轻微捏柿一下,当其颜色由黄色变成浅红色时,再捏一次,注意不要用力太大,防止果肉从蒂处挤出。当柿子顶部出现塌陷,柿果呈红褐色时,将温度控制在约40℃,当柿果柔软、硬度适中,并有弹性即可出房。3 发汗及包装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搭建高1 m的支架,放上竹篦子、铺上席,将烘干的柿堆放其上,再盖一层席捂制,待柿表面潮湿后摊开晾一下,再堆起盖上席反复捂制。柿果水份含量在27%左右时,其表面出现少量白霜,此时捏饼成形,即加工制成耿饼,装箱并放在冷库等低温条件下,温度越低,耿饼表面积霜越厚。
作者:王传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套袋作为果树栽培技术,对改善果实色泽具有显著效果,套袋在苹果[1-2]、梨[3-4]、葡萄[5]、桃[6]、石榴[7]等果树上应用较多,龙眼[8]、沙田柚[9]也开始应用,荔枝尚少见报道,本试验对比研究了6种套袋材料对荔枝品种妃子笑的影响,以期能提出促进荔枝果实着色、提高荔枝品质的套袋材料及套袋技术。
作者:胡桂兵;陈大成;李平;高飞飞;王卫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矮1号是1980年从锦香梨自然实生中选出的紧凑型矮化砧木,通过嫁接鉴定、比较试验、试栽证明作中间砧能使栽培品种树体矮化、早结果、早丰产。矮砧本身具有抗枝干腐烂病、轮纹病、抗寒等特性,与栽培品种嫁接亲和性良好。1998年通过专家验收与鉴定,1999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可用作梨的矮化中间砧。
作者:姜淑苓;贾敬贤;纪宝生;马力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