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肱骨远端肱骺角测量的临床意义

金时恩;赵正发;曾尚波;陈鲁峰

关键词:肱骨远端, 角测量, 肘内翻畸形, 骨折后, 肱骨髁上, 肘关节, 肱骨干, 整复, 预测, 位置, 头骨, 实践, 屈肘, 判定, 拍片, 骺线, 复查, 措施, 长轴
摘要:Baumann氏在1929年提出测量肱骨干长轴与肱骨小头骨骺线外侧夹角(简称肱骺角),可用于判定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畸形的程度[1].但Baumann氏角对拍片的位置要求较高.近几年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肱骺角在正位X线片上基本不受肘关节屈伸角度的影响.如能掌握该角的正常范围,那么骨折后无论固定在屈肘或伸肘位,只要拍肱骨远端的正位片,测量该角,就可以预测出整复后有否肘内翻的可能;并在固定后数天再拍正位片复查,了解该固定稳定与否,有否再尺倾的可能,从而能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肘内翻的发生.两年来我们做了这方面的研究.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胸椎小关节整复法在内科病中的应用

    运用胸椎小关节整复法治疗一些运用常规治疗难以奏效的内科病,取得意想不到的良效,现举验案数例报告如下.

    作者:余宗南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椎板截骨原位再植术

    脊髓、马尾或神经根因椎管狭窄或合并椎间盘突出而引起腰腿疼,临床上较为常见,传统椎板切除术虽能达到减压目的,但由于椎管敞开后,硬膜外疤痕粘连,产生症状,另外造成脊柱节段性不稳.开窗术不能有效解决椎管径扩大.我院自1995年应用椎板截骨原位再植术5例,将切下椎板和棘突处理后予以原位再植,防止疤痕粘连及增加脊柱稳定性,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吴仲华;龙剑池;卢进;朱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并踝关节脱位19例

    自1986年至1996年10月我科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并踝关节脱位1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9例中男12例,女7例;年龄17~58岁.伤后2小时至11天入院.根据Ashurst-Bromer分型方法,外展型2例,内收型4例,外旋型8例,直接暴力型5例(其中3例为开放性损伤),所有病例均为Ⅲ度骨折.

    作者:张贤忠;曹永旭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旋转肩关节并回旋折端法整复治疗移位锁骨骨折

    笔者用旋转肩关节并回旋折端手法整复治疗移位锁骨骨折52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2例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8~66岁.全部为新鲜闭合骨折,单纯骨折40例,粉碎性骨折12例,均为单侧骨折,其中左侧25例,右侧27例.

    作者:叶家旭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陈旧性下胫腓连接分离17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88年10月~1997年2月以来共收治踝部各类损伤226例,其中合并下胫腓连接分离56例,经治疗后随诊观察,其中有17例病人存在陈旧性下胫腓连接分离.12例行切开复位,5例行踝关节融合术,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踝关节功能障碍.因此,强调宜早期处理下胫腓连接分离及距骨脱位,以免产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马超;彭树进;李家祥;朱昌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医用胶在关节内粉碎骨折中的应用

    关节内骨折的复位要求是达到解剖复位,但关节内粉碎骨折的处理比较棘手.以往对细小骨折块的处理方法一般为摘除,这必然造成关节面及以下骨质的缺损.而传统克氏针、螺钉等方法又难以固定.本院骨科在1994~1995年间对8例关节内粉碎骨折在切开复位固定较大骨折块的同时,将细小骨折块用医用胶涂敷后立即放回原位,达到或基本达到解剖复位.经随访,未见骨折块移位、骨坏死、关节内感染及其他毒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健;胡祖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颈椎动力平衡失调大鼠椎间盘蛋白多糖的观察

    目的探明颈椎动力平衡失调对颈椎间盘退变的影响乃至在颈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了20只SD大鼠,通过手术直接损伤其颈背部浅层、深层及全层肌群,建立了大鼠颈椎动力平衡失调程度不同的动物模型,6月后观察各造模组颈椎间盘内蛋白多糖量的变化,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大鼠颈椎动力平衡失调可影响颈椎间盘内蛋白多糖的代谢,加速其降低,依颈椎动力平衡失调程度不同而有差异,影响程度由轻至重依次为深层、浅层、全层肌群损伤组.结论颈椎动力平衡失调可加速颈椎间盘退变,并在颈椎病发病机制及防治中意义重大.

    作者:郝永强;施杞;Wu Shiliang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近端骨骺骨折

    肱骨近端骨骺损伤,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在诊治上有其特点,文献报道较少.1986~1996年作者共收治1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优民;范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复合性损伤的急诊护理

    我院自1994~1996年,急诊病例中有12例复合性损伤病人,均来势凶险,病情复杂,并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如一病例,男性,于1995年9月2日,驾车不慎翻车,当即昏迷,十分钟后清醒,被送至我院,面色苍白,呼吸略促,诊断为骨盆骨折伴尿道损伤,右股骨开放性骨折,左右锁骨骨折,肋骨骨折,损伤性湿肺.将其安置抢救室,测血压10/6kPa,脉搏98次/分,呼吸26次/分,立即用一次性留置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配血、输液、输血、吸氧等,经过急诊室一系列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的配合,血压逐渐升至13.3/9.3kPa.X线摄片示:骨盆多发性骨折,左右锁骨骨折,右股骨中上1/3骨折,右侧第一、二肋骨骨折.然后将病人护送至骨科病房.

    作者:姜春艳;郭洁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离体污染碎骨块原位再用4例

    我们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有4例粉碎性骨折块离体并污染,被医生或患者陪护人收集,经清创消毒后原位再用成功.

    作者:袁晓达;孙立新;王春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骨牵引及管型石膏固定治疗胫腓骨干不稳定性骨折

    自1992年以来应用骨牵引及管型石膏固定,治疗胫腓骨干不稳定性骨折71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1例中男60例,女11例;年龄16~58岁;胫腓骨双骨折59例(其中双段骨折6例),单纯胫骨干骨折12例;骨折类型:斜形骨折42例,螺旋形骨折13例,粉碎性骨折1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6天.

    作者:曾凯生;陶建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网状切开减张治疗大面积剥脱伤

    1984年以来,采用网状切开减张治疗大面积剥脱伤3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5例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5~59岁.剥脱面积小者15cm2,大者500cm2,平均239cm2.上肢伤者3例,下肢损伤32例.合并骨折者26例,合并脏器伤者8例.

    作者:沈勇强;李志清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综合治疗急性腰扭伤

    自1993~1997年运用斜扳腰部并针刺治疗78例急性腰扭伤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本组78例均来自门诊,男52例,女26例;年龄18~65岁.受伤至就诊时间16~48小时.

    作者:郑茂斌;罗庆军;朱晓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颈性眩晕150例临床分析

    1994年2月~1996年1月,我们接诊了由颈椎病引起颈性眩晕患者15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50例中男55例,女95例;年龄14~74岁,以30~50岁者多(86例).有颈部扭伤史者2例,无明显诱因者148例.病程2时~10年,其中1月以下者89例.

    作者:韦良渠;刘世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生骨活血胶囊治疗骨折迟缓愈合

    笔者应用自拟生骨活血胶囊内服,并配合纵轴冲击疗法治疗骨折迟缓愈合17例(因感染因素除外),收到明显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7例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1~72岁.病程4月~2年.上肢骨折7例,下肢骨折10例.骨折后经手术处理者14例,保守处理者3例.全部病人均经多次摄片示:骨折断端无骨痂形成,或骨痂稀疏.

    作者:巴熙林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

    我院应用中药熏洗法治疗跟痛症128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8例中男48例,女80例;年龄20~81岁;病程3月~12年;单足跟痛78人,左足35例,右足43例,双足跟痛50人,共178足;拍片有跟骨刺的71人101足.临床表现:(1)无急性外伤史,绝大多数无静止痛,少数病人有灼性痛,其疼痛程度轻重不一,一般起病缓慢,逐渐加重;(2)晨起下床或久坐起立时足跟不敢着地,缓慢跛行后好转,但负重较多,痛又复明显,久之需扶拐方能行走;(3)局部无红肿,在足跟底或跟骨内侧结节处有一局限性压痛点,有时可触及皮下的脂肪纤维束;(4)X线片示骨刺可有可无;(5)化验检查无明显异常.

    作者:段永壮;刘西乾;杨素敏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电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适应症

    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APLD技术(即电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是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限手术,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比较安全和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受到病人欢迎.但其治疗效果乃至这种技术的适应症仍存有争议.我院自1994年以来开展该技术共45例,下面就此对其适应症的选择谈些体会.

    作者:林佳俊;宋建榕;陈奋勇;李卫峰;李建东;王锋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我科对锁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情况,认为克氏针内固定方法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值得推广.临床资料我科从1990年7月~1997年7月共手术治疗35例锁骨骨折,男22例,女13例;年龄12~50岁.均为手法复位失败患者.其中开放性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10例,陈旧性骨折4例.另19例为锁骨中段横行和短斜形骨折.内固定为单纯钢丝结扎加石膏外固定5例,克氏针固定30例,其中加钢丝捆扎10例,粗线环扎3例.

    作者:刘德昌;吴兴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有机玻璃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骨折

    我科自1991年2月~1997年12月使用湘雅医院骨科王崇武研制的双边式有机玻璃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干开放性粉碎骨折3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18~57岁.骨折部位:位于胫骨上1/3骨折6例,中1/3骨折21例,下1/3骨折8例,多段骨折2例.致伤原因:交通肇事者31例,其他伤6例.伤后距治疗时间:3~23时.

    作者:刘庆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接骨丹外敷治疗骨折迟缓愈合

    笔者1991年以来采用中药接骨丹外敷为主,配合中成药内服治疗骨折迟缓愈合6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35~58岁.病程5月~2年.骨折部位:肱骨干骨折、尺桡骨双骨折、腕舟骨骨折、胫骨骨折、胫腓骨双骨折、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各1例,其中腕舟骨骨折和跖骨骨折曾经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其余4例骨折均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作者:朱保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