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妙华;张勇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方法 选取检验科行血常规检查的150例受检者.分析不同保存温度、保存时间及不同浓度抗凝剂对血液样本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不同保存温度条件下,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保存时间条件下,保存2h的样本WBC水平较保存0h样本明显降低,RBC、HB、PLT水平较保存0h样本高(P<0.01);抗凝剂浓度2.8 mg/ml处理的样本各项指标均高于抗凝剂浓度1.6 mg/ml处理的样本(P<0.01).结论 血常规检验中样本不同保存时间、不同浓度抗凝剂、患者自身因素、检查人员操作技术、仪器因素等均会影响检测结果,临床需不断提升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及操作规范性,并在检查前加强医患交流,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若涛;杨虹;陈宗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平均残余尿量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施行延续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间歇导尿依从性、平均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间歇导尿依从性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 (P <0.05);出院3个月后,2组平均残余尿量均较出院时减少,且观察组平均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 (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接受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出院后,对其施行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其膀胱残余尿量.
作者:钟慧琼;邱陪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1周、治疗后12个月的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D)指标变化,记录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TG、LDL-C、T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LVEF、FMD数值较治疗前升高,LVEDV数值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 (P <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TG、HDL-C、LDL-C、TC水平以及LVEF、LVEDV、FMD数值,并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月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式用于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喉罩通气全麻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手术相关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体动、寒颤、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喉罩通气全麻麻醉方式用于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缩短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和平均卧床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秀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通过比较水棉签涂搽口唇、黄瓜片贴口唇、按摩水泉穴和鱼际穴3种方法对缓解全麻术后口渴的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措施改善手术后患者的口渴不适.方法 将150例全麻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涂搽组、贴片组和穴位按摩组,每组50例.于患者返回病房后6h内分别给予温开水棉签涂搽口唇、黄瓜片贴口唇、按摩水泉穴和鱼际穴,记录并比较3组入手术室前5 min、返回病房3h和6h口渴情况.结果 术后3h、6h涂搽组评分高于贴片组和穴位按摩组(P<0.05);贴片组与穴位按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术后患者采用黄瓜贴片及按摩水泉穴和鱼际穴均能够很好地缓解口渴症状.
作者:陈梅;何艳华;潘燕卿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倍氯米松及沙丁胺醇联合氨茶碱治疗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予倍氯米松及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茶碱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显效率、症状缓解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症状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氯米松及沙丁胺醇联合氨茶碱治疗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结果 治疗后第1、2及3个月NIHSS评分与FMA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采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治疗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症状表现改善.
作者:田立平;王晶晶;赵凯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多西环素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难治性气胸自愿接受多西环素胸膜固定术的患者38例,患者接受多西环素胸膜固定术,观察其治疗效果、血细胞分析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多西环素胸膜固定术总有效率达100.0%,其中仅1次注药后48 h内肺复张患者3例(7.9%);2次注药有效25例(73.7%);3次注药有效6例(89.5%);4次注药有效3例(97.4%);后1例共5次注药后肺复张拔管(100.0%).从首次注药起至所有患者肺复张需3 ~62 d,平均17 d.术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数均较术前无明显波动.38例患者共接受胸膜腔药物注射88例次,主要并发症为胸痛,发生率达68.6%.结论 多西环素胸膜固定术用于难治性气胸治疗,具有效率高、创伤小、费用低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剑波;朱锦琪;沈湘波;杨红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妇科门诊中成药不合格处方的常见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妇科门诊开具的6 754份中成药处方,分析其中的不合格处方及其原因.结果 不合格中成药处方125例(1.85%),其中重复用药64例,占抽查总数的0.95%,药物配伍不当35例,占抽查总数的0.52%,诊断与用药不符26例,占抽查总数的0.38%,其中重复用药在不合格中成药处方中发生率高为51.20% (64/125).结论 妇科门诊中常见的不合格中成药处方包括药物配伍不当、诊断与用药不符以及重复用药3种,其中重复用药为常见,临床中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管理,提高医师的专业素养,确保中成药处方对症合理.
作者:邓碧松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康复机器手对脑卒中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因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46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予以康复机器手+常规手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常规手功能康复训练,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3.91% (P <0.05);治疗后,2组MBI、FM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MBI、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予以康复机器手+常规手功能康复训练,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阮秋香;朱海颖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坐浴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恢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肛瘘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局麻下肛瘘切除术,术后均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创面换药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高锰酸钾溶液冲洗,观察组予中药熏洗坐浴.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创面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 (P <0.01);观察组术后创面恢复时间为(28.16±1.15)d,短于对照组的(39.10±1.24) d(P<0.01).结论 中药熏洗坐浴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恢复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创面恢复时间,促使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慧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抗凝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纤溶指标变化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5.8% (P<0.01);治疗后,观察组PT、APTT、TT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1),FBG、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对AECOPD患者加用抗凝治疗可改善凝血—纤溶系统失衡,继而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肺功能,对控制病情有重要价值,且治疗安全可靠.
作者:许韶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三联疗法联合中药养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养胃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 (P <0.05);观察组胃痛胃胀、反酸暖气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疗法联合中药养胃汤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能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所需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新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并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进行手术,比较2组术中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麻醉前,麻醉后6h、24h、72 h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并比较POCD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POCD发生率为6.0% (6/100),对照组POCD发生率为14.0% (14/100).2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6h、24h、72 h MMSE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的方式,对于预防POCD具有非常现实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图尔荪阿依·艾散;夏尔巴努·萨塔尔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肾衰宁联合药用炭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伴高磷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碳酸钙片治疗,观察组予肾衰宁片联合药用炭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有效48例(92.31%),高于对照组的40例(76.92%)(P<0.05).治疗后2组血磷、血PTH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或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衰宁联合药用炭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磷、PTH水平,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妙华;张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术前体位护理对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外给予术前体位护理,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中各项生命体征、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护理总舒适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0.0%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42.5%(P<0.01).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采用术前体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各项生命体征,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度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永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西药房发生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提出针对性防范对策,以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门诊西药房2013-2015年《药剂科医疗差错、事故、纠纷登记本》中的85例处方调剂差错.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改进措施.结果 2013-2015年共发生处方调剂差错85例,各年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率依次为0.367%、0.309%、0.259%,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品种差错为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主要原因,其次为数量差错、错发患者差错及药品用法用量差错;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高的类型包括药品名称相似、同品名不同规格、外包装类似及其他.结论 处方调剂差错应引起药师高度重视,通过分析其发生原因,制定有效改进对策,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并引入优化电子处方系统等以降低处方差错发生率,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张国良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米非司酮正常剂量治疗,观察组予米非司酮小剂量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子宫肌瘤体积、血清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5.64% (P <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更有效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东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使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比较2组用药前(T0)、第一次完全用药后1 min(T1)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肌阵挛、注射痛、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T0、T1时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时间点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发生肌阵挛的几率为30.0%,低于观察组的65.0% (P <0.01),2组注射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麻醉中,不仅减轻了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并不增加术后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满足了临床无痛胃镜检查的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克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托伐普坦片治疗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医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保肝利尿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呋塞米和螺内酯治疗,观察组给予托伐普坦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 (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钠、血氯、血钾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血钠、血氯、血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 (P <0.05).结论 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患者采用托伐普坦片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其安全性也较高.
作者:刘云;于洪波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