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荣;韩兴权;万登敏;雷劲松;谢刚;潘光华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急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70例,按照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采用脑梗死急诊治疗联合血糖控制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脑梗死急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5%高于对照组的8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个月2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观察组轻度缺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重度缺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诊治疗中采用脑梗死联合血糖控制治疗,有助于快速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患者神经缺损发生率,提高疾病整体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将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降到低.
作者:孙立果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阿帕替尼所致高血压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3月医院应用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肿瘤住院患者102例,分析阿帕替尼所致高血压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干预措施及转归.结果 102例患者出现高血压不良反应49例,发生率为48.0%(49/102).其中1级高血压18例(36.7%),2级高血压24例(49.0%),3级高血压7例(14.3%),1级、2级高血压发生率高于3级高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剂量850 mg/d、750 mg/d、500 mg/d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60.7%、56.2%和33.3%,3个剂量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2级高血压选用适宜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血压均控制良好,无需停药;3级高血压经抗高血压治疗后血压控制良好6例,减量继续用药;1例停用阿帕替尼.结论 阿帕替尼所致高血压大部分较轻,经对症降压处理可得到良好控制.
作者:苏贻洲;金泰宇;吴红;杨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比较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需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2组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体动、心动过缓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率(HR)水平,无痛人工流产术全程时间、丙泊酚平均用量、恢复定向力时间及清醒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805,P<0.05).麻醉前2组MAP、SpO2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 min后观察组MAP、SpO2及HR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35,P<0.05).观察组无痛人工流产术全程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及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丙泊酚平均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在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的应用效果更好,可更好地维持动力学指标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麻醉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恢复定向力及清醒时间.
作者:卢丽贤 刊期: 2018年第34期
患者,男,28岁,2018年2月13日9:30因发热,咳嗽,伴咽痛5d于我院急诊科就诊. 患者诉5d前突然发热,高体温39.0 ℃,伴咳嗽,呈阵发性,咽部疼痛. 在诊所给予头孢替唑钠静脉滴注及蓝芩口服液、右旋布洛芬混悬液口服用于退热,效果不佳,遂入院就诊. 病程期间无恶心、呕吐,无腹痛,无皮疹发生. 患者往日体健,无皮肤性疾病,无呼吸系统疾病,无胃肠道疾病史,无食物和药物过敏史,无遗传病史.
作者:宋登鹏;陈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电刺激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医院产后康复门诊复查腹直肌分离距离>2.0 cm的产妇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实施电刺激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照组实施自主训练.比较2组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3周后试验组脐上3 cm、脐水平及脐下3 cm腹直肌分离距离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可促进产妇产后形体恢复.
作者:张荣;卢洁;林萍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妇产科围术期患者324例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用药时机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324例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头孢呋辛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克林霉素注射液、头孢曲松注射液以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其中头孢呋辛注射液使用率高占94.8%(307/324);术前预防性用药占84.6%(274/324),术后用药占15.4%(50/324);单用抗生素283例占87.3%.结论 妇产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之处,医院应加强管理,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以提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张中山;杨永乾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颈椎前路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颈椎前路手术患者458例,按疾病、手术部位及是否术后留置气管插管分组,分析各组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发生的情况,并对术后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相关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458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7例,发生率为1.53%,其中颈椎外伤2例、退变3例、肿瘤1例、炎性反应1例,各疾病组中急性呼吸道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颈椎组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5例,下颈椎组发生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留置气管插管患者组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1例,未留置气管插管组发生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前路术后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与颈椎手术部位有关,术后留置气管插管有助于减少急性呼吸道梗阻的发生,围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及指导对预防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至关重要.
作者:林凤珠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血浆BN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117,P<0.05).治疗前2组LVEDD、LVESD及LVEF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同时还能降低血浆BNP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付静;熊秋璨;王霞;钟灵;乔巧;余洁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比较丙戊酸镁联合氯硝西泮与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躁狂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镁联合氯硝西泮治疗,对照组给予碳酸锂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躁狂量表(BRM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B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2组BRM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BRM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镁联合氯硝西泮治疗躁狂症效果较好,起效时间短,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作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辅助生殖技术在高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龄患者62例纳入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另取医院同期收治的高龄自然妊娠孕妇6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妊娠结局及妊娠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11.29%高于对照组的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P<0.05).结论 辅助生殖技术用于高龄患者,可提高高龄患者的妊娠率,但其妊娠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陈杏婷;林晨;李冬宏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DSA引导下行输液港植入术的乳腺癌患者199例,分析DSA引导下植入输液港的效果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DSA引导下植入输液港成功率达100.0%,无致死性并发症.术中一次静脉穿刺成功182例(91.5%),误穿动脉13例(6.5%);导丝位置异常12例(6.0%)、导管位置异常3例(1.5%).术后中位带港时间166(42~530)d,其中导管异位2例,输液港底座表面皮肤穿刺点感染1例,3例均因并发症而取港;化疗结束后取港93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DSA引导下植入输液港全程可视,并发症少,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一种高安全性、舒适性的血管通路.
作者:刘伟夫;余文昌;张孔志;陈示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南京市迈皋桥街道春晓园、汇虹园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及血糖控制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从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子健康档案中选取春晓园、汇虹园社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168例作为调查对象,从档案中调取患者年龄、患病时间、持续时间、使用的药物,分析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HbA1c<7.0%为达标.结果 168例患者中HbA1c达标者64例占38.1%.其中胰岛素与口服药联用组达标率高为46.2%,其次是口服药组为39.7%,单用胰岛素组达标率低为23.7%.达标组年龄低于未达标组,平均病程短于未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率较低,接受胰岛素与口服药联合治疗的患者HbA1c达标率高于单独使用口服药或胰岛素的患者.
作者:邹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8年9月在医院分娩产妇117例,依照产妇意愿分为无痛组56例和常规组61例.无痛组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常规组采取常规分娩技术.比较2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结果 无痛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8.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第二、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组剖宫产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临床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后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程度,促进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涂凌雏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我院2017年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AA患者共378例次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8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C0256例次[平均值(195.72±105.67)μg/L],其中达到有效血药浓度128例次(50.00%),低于有效血药浓度34例次(13.28%),高于有效血药浓度94例次(36.72%);患者首次监测C0低于有效浓度结果占27.03%,随着监测次数增加,低浓度占比逐渐下降,高浓度占比增加.C2监测122例次[平均值(801.62±376.39)μg/L].结论 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治疗AA中有重要意义,应联合监测C0和C2指导临床调整给药剂量.
作者:朱艳虹;栾家杰;许慧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椎管内盐酸氢吗啡酮单次给药超前镇痛对剖宫产术产妇镇痛效果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所有产妇均予以剖宫产临床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在术毕前15 min予以椎管内盐酸氢吗啡酮治疗,对照组在同时间予以布比卡因,治疗结束后记录并比较2组产妇不同时间点其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和镇痛效果,并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产妇在T1时其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在T2和T3时逐渐降低,但仍高于T0时,且观察组产妇其各指标水平在术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术后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椎管内盐酸氢吗啡酮单次给药治疗剖宫产产妇具有较好的镇痛和抗炎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作为临床上剖宫产手术中首选有效药物.
作者:龚皓;刘丹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自拟感冒解毒饮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9月医院收治的严重病毒性感冒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自拟感冒解毒饮治疗.比较2组症状缓解、痊愈时间、治疗前、治疗1周后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咳嗽、头痛、肌肉酸痛缓解时间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热、咯痰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RP、CK-MB、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CRP、CK-MB水平、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感冒解毒饮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疗效较好,可缩短痊愈时间,减轻心脏损伤,可能与抗炎、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作者:汤期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查医院2016年1-12月门急诊开具的处方5000张,对处方进行点评,分析药物应用合理性.结果 50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985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9.7%(985/5000).大环内酯类使用率高占33.1%,其次是β-内酰胺类占16.8%.抗菌药物单一用药占80.1%(789/985),二联用药占19.9%(196/985),未发现三联用药.985张处方中合理处方904张(91.8%),不合理处方81张(8.2%).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为用法、用量不适宜,无指征或指征不明确,联合用药不适宜,溶媒不适宜,用药频次不合理,临床诊断不全.结论 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应用的情况,应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加强临床医师、药师的协作,提高合格率,降低耐药性,以期达到更加合理使用.
作者:黄文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血液学指标及危急重症评分对急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急诊危重症患者100例为危重症组,另选择同期住院普通患者100例为普通组,比较2组血液学指标、危急重症评分及病死率.结果 危重症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乳酸(LAC)水平均高于普通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A)低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组危急重症评分和病死率均高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学指标及危急重症评分对急危重症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且检验方法便捷,可作为疾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发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9月28日-2017年9月28日收治的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酮康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1,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1,P>0.05).结论 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安全有效,较单独使用酮康唑治疗更具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用于妇科手术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12月医院收治的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82例,根据围术期处理不同分为ERAS组92例和对照组90例,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第2天炎性指标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结果 ERAS组术后恶心呕吐、肠麻痹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第2天中性粒细胞、CR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可有效减轻围术期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更快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总费用.
作者:廖美琴 刊期: 2018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