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谢铭江;吴建宁;曹夏丽;俞育昌

关键词:小剂量, 甲泼尼龙, 重症, 手足口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为手足口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9月1日-2018年4月30日收治的小儿重型手足口病患儿34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111例采用甘露醇、奥司他韦等常规治疗,观察组2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甲泼尼龙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疗效不佳,且增加了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性儿童医院内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EM)感染的分布、耐药性及感染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EM感染者53例,回顾性分析患儿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分泌物/体液培养药敏结果及治疗转归.结果 53例EM感染患儿中重症医学科住院患儿40例.53例患儿年龄8 d~14岁2个月,其中<3岁患儿40例.以痰液标本检出EM多(50株).常见的基础疾病:重症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和脓毒症.体外药敏试验发现EM对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生素耐药性低.53例患儿经治疗好转出院41例,重症医学科中放弃治疗出院10例,治疗无效院内死亡2例.结论 在综合性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儿较易发生EM感染,部分感染患儿预后不良. EM菌耐药性强,但对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好,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何娟;符跃强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 分析引起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分析应用呼吸机治疗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判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性别、年龄、白蛋白水平、抗酸剂、是否存在胃内容物反流、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机械通气时间长短等因素相关性.结果 150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2例(28.00%),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08例(72.0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应用抗酸剂、发生胃内容物反流、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比例均低于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呼吸机应用时间长于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2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李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我院2016年门急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处方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查医院2016年1-12月门急诊开具的处方5000张,对处方进行点评,分析药物应用合理性.结果 50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985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9.7%(985/5000).大环内酯类使用率高占33.1%,其次是β-内酰胺类占16.8%.抗菌药物单一用药占80.1%(789/985),二联用药占19.9%(196/985),未发现三联用药.985张处方中合理处方904张(91.8%),不合理处方81张(8.2%).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为用法、用量不适宜,无指征或指征不明确,联合用药不适宜,溶媒不适宜,用药频次不合理,临床诊断不全.结论 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应用的情况,应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加强临床医师、药师的协作,提高合格率,降低耐药性,以期达到更加合理使用.

    作者:黄文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1440 ml)致药物性肝损害1例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1440 ml),是一种即用型预混式多腔袋标准化肠外营养配方,广泛应用于不能或功能不全或被禁忌经口/肠道摄取营养的成人患者. 具有应用方便、营养全面、比例适当、污染机会少等优点[1]. 该药说明书中提示可出现肝功能酶一过性升高的情况,但比较罕见.本文通过对我院一例脂肪乳氨基酸( 17 )葡萄糖( 11%)注射液(1440 ml)可能致药物性肝损害( DILI)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 内容如下.

    作者:关丽叶;李晓明;史英钦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5,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及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3,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较好,可缩短患者的结痂时间和止疱时间,改善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郭圣奇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甲钴胺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钴胺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医院进行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90例,均遗留不同程度的单侧肢体运动障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患者用药完毕后,由同一组康复医师按照神经生理疗法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给予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方案30 d后,加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对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评价,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用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NS)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FMA评分和CN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提高,CN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及物理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进行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而且能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减少运动障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云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丙戊酸镁联合氯硝西泮与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丙戊酸镁联合氯硝西泮与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躁狂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镁联合氯硝西泮治疗,对照组给予碳酸锂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躁狂量表(BRM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B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2组BRM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BRM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镁联合氯硝西泮治疗躁狂症效果较好,起效时间短,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作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中西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医院接收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行中西医药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血压.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脂、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血压、血脂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的血脂、血压水平,加快患者病情恢复,有较高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赵耀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我院2015-2017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对医院抗菌药物的整体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合理性评价,旨在为抗菌药物的监管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的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与DDDs的序号比及分级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各年度的抗菌药物总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但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变化不大.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以非限制使用级为主,2016年和2017年抗菌药物使用以限制使用级为主.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稳定,但存在部分抗菌药物选用过于集中、经济性较差和使用起点偏高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管,从而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亚峰;朵德龙;王爱霞;严英俊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间断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早产儿黄疸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间断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早产儿黄疸的效果.方法 将早产儿黄疸患儿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间断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临床疗效、蓝色照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前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P<0.05).研究组间断蓝光照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早产儿黄疸可提升临床效果,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蓝光照射时间与住院时间.

    作者:黄青;吴斌;朱然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通腑下淤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晚期癌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通腑下淤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晚期癌性肠梗阻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晚期癌性肠梗阻患者4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腑下淤法汤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KPS评分、腹痛消失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15,P<0.05).治疗前2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腑下淤法治疗晚期癌性肠梗阻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

    作者:孙畋;刘可期;黄丽芳;林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药物治疗先兆流产的研究进展

    先兆流产是妇女妊娠期内的常见并发症,是指妊娠28周内,以腹痛、少量阴道流血、无妊娠物排出为主要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宫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的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1].经过及时治疗和休息,以上症状可消失,妊娠有希望继续,若阴道流血量增多或下腹痛加剧,可发展为难免流产. 由于社会快速发展、竞争加剧,女性的生活压力也与日俱增,先兆流产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已成为令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2].

    作者:张向阳;张湘婷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大麻肽类配体Hemopressin及其相关肽的发现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Hemopressin及其相关肽是由血红蛋白α链和β链降解而成的生物活性肽,其中Hemopressin为九肽结构,而其他Hemo-pressin相关肽是Hemopressin九肽N端延长形式的多肽分子.近年研究发现,Hemopressin 及其相关肽存在于啮齿类动物的脑中,并且这些肽类分子对CB1和CB2受体具有不同的亲和性和选择性[1-3] ,体外药理学研究发现九肽Hemopressin 表现为CB1受体的拮抗剂/反向激动剂[1,3] ,而十一肽 VD-hemo-pressin(α)和十二肽RVD-hemopressin (α)表现为CB1受体的选择性激动剂,但十二肽VD-hemopressin (β)却表现为CB1和CB2受体的非选择性激动剂[2].

    作者:李升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自拟感冒解毒饮治疗病毒性感冒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感冒解毒饮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9月医院收治的严重病毒性感冒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自拟感冒解毒饮治疗.比较2组症状缓解、痊愈时间、治疗前、治疗1周后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咳嗽、头痛、肌肉酸痛缓解时间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热、咯痰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RP、CK-MB、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CRP、CK-MB水平、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感冒解毒饮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疗效较好,可缩短痊愈时间,减轻心脏损伤,可能与抗炎、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作者:汤期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各指标差异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的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各指标差异.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HT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亚组24例、甲状腺功能正常亚组21例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组23例,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4组甲状腺的大小、血管内径、实质回声及血流分布.结果 研究组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亚组、甲状腺功能正常亚组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组的甲状腺侧叶厚径、侧叶宽径及峡部厚径均大于对照组,尤其是甲状腺功能亢进亚组的侧叶宽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亚组、甲状腺功能正常亚组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组的RI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亚组的RI值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声像图对HT的临床分析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HT的治疗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李永荣;韩兴权;万登敏;雷劲松;谢刚;潘光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达到正常值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00,P<0.05).治疗前2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达到正常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8,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血压,缩短血压达标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小亮;时利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依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5%低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的临床效果更高,且用药不良反应较少,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金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拟行针灸治疗的患者3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对患者膝关节进行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观察膝关节的髌上囊积液大深度、髌上囊滑膜厚度、滑膜周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结果 治疗后患者膝关节的髌上囊积液大深度、髌上囊滑膜厚度、滑膜周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检测髌上囊积液深度、滑膜厚度及滑膜周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可为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客观影像学指标.

    作者:王朝歆;陆峥;李华;杨玲;薛晓轩;王超;刘艳;李文华;苑舒淇;赵晖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颈椎前路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颈椎前路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颈椎前路手术患者458例,按疾病、手术部位及是否术后留置气管插管分组,分析各组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发生的情况,并对术后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相关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458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7例,发生率为1.53%,其中颈椎外伤2例、退变3例、肿瘤1例、炎性反应1例,各疾病组中急性呼吸道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颈椎组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5例,下颈椎组发生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留置气管插管患者组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1例,未留置气管插管组发生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前路术后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与颈椎手术部位有关,术后留置气管插管有助于减少急性呼吸道梗阻的发生,围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及指导对预防术后急性呼吸道梗阻至关重要.

    作者:林凤珠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氟康唑治疗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氟康唑治疗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内科肺部真菌感染住院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氟康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伊曲康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康唑治疗内科肺部真菌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秀银 刊期: 2018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