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冰
目的 分析综合性儿童医院内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EM)感染的分布、耐药性及感染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EM感染者53例,回顾性分析患儿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分泌物/体液培养药敏结果及治疗转归.结果 53例EM感染患儿中重症医学科住院患儿40例.53例患儿年龄8 d~14岁2个月,其中<3岁患儿40例.以痰液标本检出EM多(50株).常见的基础疾病:重症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和脓毒症.体外药敏试验发现EM对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生素耐药性低.53例患儿经治疗好转出院41例,重症医学科中放弃治疗出院10例,治疗无效院内死亡2例.结论 在综合性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儿较易发生EM感染,部分感染患儿预后不良. EM菌耐药性强,但对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好,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何娟;符跃强 刊期: 2018年第34期
先兆流产是妇女妊娠期内的常见并发症,是指妊娠28周内,以腹痛、少量阴道流血、无妊娠物排出为主要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宫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的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1].经过及时治疗和休息,以上症状可消失,妊娠有希望继续,若阴道流血量增多或下腹痛加剧,可发展为难免流产. 由于社会快速发展、竞争加剧,女性的生活压力也与日俱增,先兆流产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已成为令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2].
作者:张向阳;张湘婷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快速流程管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5例,采用数字奇偶分组法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选择基础管理方案,观察组选择基础管理联合快速流程管理方案.比较2组直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短期康复指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2%低于对照组的4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00,P<0.05).观察组患者流质进食时间、第一次下床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直肠癌患者给予快速流程管理干预可减少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改善术后短期康复指标,有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终促进患者的病情好转.
作者:杨艳婷;秦有;杨丽明;刘秋萍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通腑下淤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晚期癌性肠梗阻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晚期癌性肠梗阻患者4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腑下淤法汤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KPS评分、腹痛消失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15,P<0.05).治疗前2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腑下淤法治疗晚期癌性肠梗阻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
作者:孙畋;刘可期;黄丽芳;林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Hemopressin及其相关肽是由血红蛋白α链和β链降解而成的生物活性肽,其中Hemopressin为九肽结构,而其他Hemo-pressin相关肽是Hemopressin九肽N端延长形式的多肽分子.近年研究发现,Hemopressin 及其相关肽存在于啮齿类动物的脑中,并且这些肽类分子对CB1和CB2受体具有不同的亲和性和选择性[1-3] ,体外药理学研究发现九肽Hemopressin 表现为CB1受体的拮抗剂/反向激动剂[1,3] ,而十一肽 VD-hemo-pressin(α)和十二肽RVD-hemopressin (α)表现为CB1受体的选择性激动剂,但十二肽VD-hemopressin (β)却表现为CB1和CB2受体的非选择性激动剂[2].
作者:李升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比较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医院牙体牙髓科行根管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85例,根据患者的意见、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比较2组近远期疗效、院内停留时间及座椅时间.结果 2组根尖治疗成功率均为100.0%,未见髓室底穿通、器械分离、侧壁穿通情况.2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所需院内停留时间、座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一次性根管治疗时间更短.
作者:卫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医院接收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行中西医药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血压.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脂、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血压、血脂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的血脂、血压水平,加快患者病情恢复,有较高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赵耀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玉屏风颗粒口服.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6%高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咽充血、哮喘、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可调节小儿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明显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的次数,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陆斐;曹赟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继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扩张支气管、抗感染、吸氧、吸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炎性指标、体温恢复时间、炎症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及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炎症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吸氧、吸痰、扩张支气管的基础上,给予慢性支气管炎继发肺部感染患者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朱锡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1440 ml),是一种即用型预混式多腔袋标准化肠外营养配方,广泛应用于不能或功能不全或被禁忌经口/肠道摄取营养的成人患者. 具有应用方便、营养全面、比例适当、污染机会少等优点[1]. 该药说明书中提示可出现肝功能酶一过性升高的情况,但比较罕见.本文通过对我院一例脂肪乳氨基酸( 17 )葡萄糖( 11%)注射液(1440 ml)可能致药物性肝损害( DILI)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 内容如下.
作者:关丽叶;李晓明;史英钦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比较免疫组化单激素受体阳性和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316例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单激素受体阳性91例(ER+/PR-者66例、ER-/PR+者25例)、双激素受体阳性(ER+/PR+)225例.对比不同组别年龄、绝经状态、病理类型、肿瘤组织学分级、TNM分期、T分期、N分期、HER-2、Ki-67和P53表达情况.结果 与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相比,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较大、绝经后、肿瘤组织学分级较差、HER-2阳性、Ki-67高表达及P53阳性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在病理类型、TNM分期、T分期和N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的亚组分析发现,与ER+/PR-亚组相比,ER-/PR+亚组患者年龄较小、绝经期、Ki-67高表达及P53阳性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个亚组在病理类型、肿瘤组织学分级、TNM分期、T分期、N分期、HER-2表达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激素受体阳性和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具有各自的临床病理特征,这可能是导致预后不同的重要因素.
作者:严俐;江秀芳;安宏建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高频彩超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38例(55个结节)作为研究对象,接受手术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彩超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2种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55个结节检出良性31个,恶性24个;单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敏感度高于单用高频彩超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高频彩超检测与单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的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单用高频彩超与单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彩超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较好诊断价值,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思培;林少梅;丁英瑜;龚秋语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特利加压素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2月-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参照指南进行基础治疗,包括护肝、利尿、退黄、常规止血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比较2组有效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复发出血率、出院3个月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反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院后复发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利加压素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可缩短止血时间,预防复发,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施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肺栓塞是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死亡的一种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1]. 子宫增大,盆腔静脉被压迫引起血液流动变慢,且妊娠期体内凝血因子增多,导致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成为围生期患者肺栓塞的高危因素[2]. 抗凝是肺栓塞治疗的根本. 华法林是经典抗凝药,在肺栓塞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 该药起效慢、治疗窗窄、存在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等特点,导致临床使用中需要频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及调整剂量. 此外,华法林存在个体差异性,携带CYP2C9快代谢型或VKORC1野生型患者需要较高的华法林维持剂量[1]. 现就1例围生期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曹格溪;张晓旭;田冬冬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对医院抗菌药物的整体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合理性评价,旨在为抗菌药物的监管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的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与DDDs的序号比及分级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各年度的抗菌药物总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但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变化不大.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以非限制使用级为主,2016年和2017年抗菌药物使用以限制使用级为主.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稳定,但存在部分抗菌药物选用过于集中、经济性较差和使用起点偏高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管,从而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亚峰;朵德龙;王爱霞;严英俊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了解我院手足口病门诊的用药情况,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4-2016年手足口病门诊的处方,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手足口门诊处方中,使用多的是退热药、抗病毒药、消炎药、清热解毒药和免疫增强剂,给药途径以口服为主.结论 手足口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药物的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
作者:刘育青;赵兴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辅助生殖技术在高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龄患者62例纳入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另取医院同期收治的高龄自然妊娠孕妇6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妊娠结局及妊娠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11.29%高于对照组的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P<0.05).结论 辅助生殖技术用于高龄患者,可提高高龄患者的妊娠率,但其妊娠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陈杏婷;林晨;李冬宏 刊期: 2018年第34期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颈动脉内膜产生了粥样硬化性斑块,从而导致动脉管腔狭小,病变常累及颈总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佳选择,适用于所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和部分>50%的患者[1] .
作者:沈茜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为2型糖尿病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接受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接受阿卡波糖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变化情况、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率、停药率、口服降糖药率、胰岛素应用率.结果 治疗前2组血糖指标及胰岛素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糖指标及胰岛素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10.23±1.35)d短于对照组的(16.50±1.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834,P<0.05).观察组低血糖率、胰岛素应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停药率、口服降糖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改善患者血糖、胰岛素指标,预后较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余爱华;余根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阿帕替尼所致高血压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3月医院应用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肿瘤住院患者102例,分析阿帕替尼所致高血压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干预措施及转归.结果 102例患者出现高血压不良反应49例,发生率为48.0%(49/102).其中1级高血压18例(36.7%),2级高血压24例(49.0%),3级高血压7例(14.3%),1级、2级高血压发生率高于3级高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剂量850 mg/d、750 mg/d、500 mg/d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60.7%、56.2%和33.3%,3个剂量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2级高血压选用适宜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血压均控制良好,无需停药;3级高血压经抗高血压治疗后血压控制良好6例,减量继续用药;1例停用阿帕替尼.结论 阿帕替尼所致高血压大部分较轻,经对症降压处理可得到良好控制.
作者:苏贻洲;金泰宇;吴红;杨辉 刊期: 2018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