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仲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理念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50例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骨科治疗,观察组在骨科损伤控制后进行对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72%,并发症发生率为8%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在骨科损伤控制理念下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的骨折复位优良率,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叶健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分别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颅脑创伤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将颅脑创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比较2组镇静效率、24 h费用及镇静前后生命体征和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 GCS )。结果观察组镇静效率和24 h费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前2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中心静脉压(CVP)和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后观察组MAP、HR和R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VP和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或咪达唑仑分别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颅脑创伤患者均有显著镇静效果,但丙泊酚优于咪达唑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秋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医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是否良好分为预后差组( A组,34例)与预后良好组( B组,46例),比较2组新生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差异。结果2组嗜睡、瘀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贫血、惊厥、肌张力异常、休克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脑脊液糖浓度低于B组,脑脊液有核细胞数>500×106/L发生率和外周血白细胞<5×109/L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血小板计数、血降钙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影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影响因素为外周血白细胞异常、脑脊液糖浓度降低。
作者:王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SAH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 GO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 NFDS)评分和解痉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GOS评分、NF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OS评分升高、NFD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解痉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法舒地尔治疗SAH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以作为临床治疗SAH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赵璧;朱云飞;何绍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雌孕激素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辅助治疗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0例进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雌孕激素,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期时间、月经量、妊娠结局及粘连复发情况,并采用美国生育学会提出的女性附件粘连评分系统( AFS评分)对宫腔粘连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经期时间、月经量、AF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观察组患者粘连复发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9,P<0.05)。结论雌孕激素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辅助治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效果确切,优于术后单纯使用透明质酸钠凝胶者,妊娠结局明显得到改善,并且能够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魏彩平;杨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临床检验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有着密切的关系,检验结果可以从不同程度上支持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某些结果甚至是确定诊断的依据。然而,要使医学检验在临床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要求检验科和临床医师之间紧密联系、加强沟通、互相合作、共同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作者:安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预镇痛对踝关节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因踝关节骨折而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A、B、C组各24例。 A组患者于术前24 h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醋氯芬酸口服,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剂盐酸替扎尼定,术后患者排气后规律口服醋氯芬酸及盐酸替扎尼定;B组仅术后患者排气后规律口服醋氯芬酸及盐酸替扎尼定;C组术后患者排气后规律口服醋氯芬酸。结果术前A组VAS评分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5~1 h,各组在麻醉效应影响下,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 h,随着麻醉效应消退,患者开始出现伤口周围及踝关节疼痛不适,但A组VAS评分低于B组和C组,B组VAS评分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A、B组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随着麻醉效应完全消除及肌肉紧张程度下降,各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手术患者术前应用此预镇痛方案,较传统镇痛方案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为踝关节手术围术期及术后关节功能锻炼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王路;李凌霞;程才;李书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的相互关系。方法将医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A组,将同期收治的单纯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B组,将同期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C组。测定3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 Hcy )、血脂水平,利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的CIMT,分析血压、血脂、Hcy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体质指数(BMI)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B、C组,B组TG、TC、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B、C组,B组HDL-C水平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cy及CIMT值均高于B组、C组,B组Hcy、CIMT值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r=0.451,P<0.05)。结论 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及时降低Hcy水平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加强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监测可以提高对急性脑梗死的防治能力。
作者:蔡松泉;张慧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锚钉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髌骨下极骨折患者60例,将采用锚钉内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A组,将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30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治疗优良率为93.33%高于B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手术时间(40.0±4.0)min,术中出血量(25.0±1.6)ml;B组手术时间(41.0±2.0)min,术中出血量(26.0±2.0)ml,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相对较少的优点,疗效确切可靠,是髌骨下极骨折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文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过敏煎合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过敏煎合消风散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P<0.01),复发率为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8%(P<0.01)。结论过敏煎合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优于氯雷他定,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荣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乳腺外科整复术在乳腺保乳根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保乳根治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对残损位置采用自乳与乳腺外组织瓣膜修复术。结果下蒂倒T整形15例,上蒂倒T整形28例,内侧整形19例,J整形13例,环乳晕整形10例,侧胸带蒂脂肪筋膜组织瓣修复整形1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68%,满意度为88.42%。结论应用乳腺外科整复术术后美观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滑志鹏;朱瞻琳;李瑞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痴呆与轻度认知障碍为我国卫生学领域中的重大疾病,不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有国内外研究阐明,阿尔茨海默病( AD )为痴呆病症中常见的类型。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痴呆的患病人数、患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国外学者通过对不同文献的总结得出在世界范围内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痴呆患病率为2.3%~11.9%,国内不同地区的患病率为2.7%~7.3%[1]。轻度认知障碍(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作为正常老化和痴呆间的过渡状态,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研究显示每年有10%~20%的MCI 患者发展为AD患者,而在健康老人中每年有1%~3%患上AD,所以早期诊断对疾病的治疗起关键作用。本文对关于痴呆与轻度障碍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诊治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分析,包括该病的发病率、致病因素及诊治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以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羚羊角是我国名贵的兽类中药材之一,是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有着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性寒,味咸,归肝、心经,具有平肝熄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解热镇静等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高热痉厥、妊娠子痫、痈肿疮毒等症。现代药理研究亦已证实羚羊角具有突出的抗炎,解热镇痛,抗惊厥作用及理想的降压作用[1]。羚羊角具有突出的药用价值,但数量稀少,故临床上已有较多对羚羊角替代品的研究。
作者:王宁;庞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妇科腔镜手术前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32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A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60 mg静脉注射,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手术结束后拔管后30 min( T0)、拔管后1 h( T1)、拔管后2 h (T2)、拔管后4 h(T3)、拔管后8 h(T4)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拔管后8 h内需追加舒芬太尼的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各时点的HR、SBP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拔管后8 h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镇痛9例,B组需追加舒芬太尼镇痛20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腔镜手术前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手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作者:黄燕芳;孙加晓;谢文吉;颜景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维生素AD滴剂( vitamin A and D drops )为复方制剂,适应证是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及D的缺乏症[1]。如佝偻病、夜盲症及小儿手足抽搐症。研究表明,维生素A和D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素,尤其对胎儿、婴幼儿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A除对儿童视觉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外,还能维持机体抗病能力,摄入不足将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而多发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2]。同时,维生素D也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微量元素,其除具有发挥促进钙质吸收、保证骨骼强壮的主要作用外,对成年期很多疾病的预防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维生素AD滴剂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已经成为儿科临床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国内儿科临床中维生素AD滴剂药物联合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郭伟;何淑旺;刘长涛;李树英;王文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措施在胆结石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胆结石患者根据临床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护理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SAS评分、SDS评分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31±4.34)分高于对照组的(75.42±5.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实施适当的临床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成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分别行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A组,40例)与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B组,40例)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残余尿量( RU)、大尿流率( Qmax)。结果 A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冲洗膀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总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低于B组的35.0%(P<0.05)。2组患者治疗前IPSS、RU、Qmax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IPSS、RU、Qmax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A组患者术后IPSS、RU、Qmax水平优于B组(P<0.05)。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志明;伊岱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拟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和传统异感组各40例,均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2组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超声组臂丛神经阻滞时间为(10.0±4.2)min短于传统异感组的(17.7±5.9) min,麻醉成功率为95.0%高于传统异感组的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传统异感组的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麻醉起效时间快,麻醉效果好,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钟永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90 mg )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30 mg)静脉滴注,且2组均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10 mg+盐酸氨溴索30 mg,每天2次。比较2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退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宏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经检查为肾结石入院治疗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各48例。微创组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常规组采用开放取石术。对比2组术后排气时间、手术耗时、出血量和住院用时,同时对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结石清除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微创组术后排气时间、手术耗时、住院用时均短于常规组,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石清除率为97.9%高于常规组的83.3%,术后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低于常规组的2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为提高临床肾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避免对患者肾脏造成较大损伤,减少并发症,临床宜多推广使用微创经皮肾镜技术治疗肾结石。
作者:刘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