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腔镜手术前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临床效果观察

黄燕芳;孙加晓;谢文吉;颜景佳

关键词:酮咯酸氨丁三醇, 妇科, 腹腔镜手术
摘要:目的:观察妇科腔镜手术前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32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A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60 mg静脉注射,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手术结束后拔管后30 min( T0)、拔管后1 h( T1)、拔管后2 h (T2)、拔管后4 h(T3)、拔管后8 h(T4)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拔管后8 h内需追加舒芬太尼的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各时点的HR、SBP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拔管后8 h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镇痛9例,B组需追加舒芬太尼镇痛20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腔镜手术前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手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有效数字的确定

    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那么称重结果12.34mg中,12.3mg为准确数字,0.04mg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 x珋±s )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2.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的相互关系。方法将医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A组,将同期收治的单纯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B组,将同期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C组。测定3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 Hcy )、血脂水平,利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的CIMT,分析血压、血脂、Hcy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体质指数(BMI)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B、C组,B组TG、TC、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B、C组,B组HDL-C水平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cy及CIMT值均高于B组、C组,B组Hcy、CIMT值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r=0.451,P<0.05)。结论 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及时降低Hcy水平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加强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监测可以提高对急性脑梗死的防治能力。

    作者:蔡松泉;张慧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结核化疗方案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时间段痰涂转阴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结核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可显著提高痰涂转阴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医师借鉴应用。

    作者:罗最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宫颈癌筛查中2种检查方法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传统巴氏涂片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800例,依次采用传统巴氏涂片检查法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进行检测。对比2组宫颈癌检出结果及制片质量和检验成本。结果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检出宫颈癌阳性114例(14.25%)高于传统巴氏涂片检查法的75例(9.38%)(P<0.05)。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制片质量明显优于传统巴氏涂片检查法(P<0.05)。但2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成本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对受试对象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其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增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激素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激素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儿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85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激素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照组给予激素吸入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儿喘息症状发作次数及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前2组喘息症状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喘息症状发作次数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咳嗽症状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激素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鸿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锚钉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髌骨下极骨折患者60例,将采用锚钉内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A组,将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30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治疗优良率为93.33%高于B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手术时间(40.0±4.0)min,术中出血量(25.0±1.6)ml;B组手术时间(41.0±2.0)min,术中出血量(26.0±2.0)ml,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相对较少的优点,疗效确切可靠,是髌骨下极骨折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文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将骨科手术治疗患者4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9例。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生活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操作不规范现象总发生率为1.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兵兵;张灵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手术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治愈52例(65.00%),好转23例(28.75%),无效5例(6.25%),总有效率93.75%。对患者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林桂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泮托拉唑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8例,无规则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给予泮托拉唑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钠治疗,2组均治疗4周。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4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感消失时间为(4.31±1.2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56±1.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且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靶控输注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120例行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 A组行靶控输注麻醉,B组行复合静脉麻醉,2组全麻诱导前均先开放静脉输液。比较2组各时间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变化,以及术后自主呼吸、呼唤睁眼和自主呼吸达到平稳时间,并统计2组术中知晓率。结果2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气管内插管后,A组的心率、血压与基础值相比较,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心率、血压与基础值比较变化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A组至自主呼吸恢复、呼唤睁眼、自主呼吸达到平稳所需的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术中知晓率为1.7%(1/60)明显低于B组的8.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术后清醒快、拔管早、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朱鸿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方法将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抽取的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取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半年复发率。比较2组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白细胞介素-5(IL-5)、呼出气一氧化氮(NO)值、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生活质量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IL-5、呼出气NO值、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嗜酸粒细胞水平,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有效预防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文森;黄运忠;曹德;张小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全身剥脱性皮炎1例的护理体会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真菌感染,以头痛、发热、头晕、呕吐、视力模糊等为主要临床症状,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1]。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型药物性皮炎,患者全身皮肤呈弥漫潮红、浸润、肿胀、渗液并伴有大量脱屑,严重者口腔红肿,口唇脱屑干裂,并出现结膜炎、角膜溃疡、会阴等黏膜处糜烂[2]。我科2015年10月25日收治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全身剥脱性皮炎患者,经过精心护理,积极治疗,根据皮肤损害的不同程度、不同部位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丹;万琴;卢小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颌面部皮肤软组织擦挫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颌面部皮肤软组织擦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颌面部皮肤软组织擦挫伤患者97例,均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 MEBO )联合莫匹罗星软膏进行湿润暴露疗法,积极换药,同时配合抗感染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97例患者治疗后疼痛及渗出明显减轻、感染有效控制、创面愈合、瘢痕减轻、色素消除。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颌面部皮肤软组织擦挫伤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简便易行,宜推广使用。

    作者:李宏;刘涛;王霞;陈振;李留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皮肤溃疡202例临床分析

    大隐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由于多数患者在发病初期未予足够重视,常发展成严重的静脉纡曲,且容易导致下肢发生溃疡。小腿溃疡作为一种大隐静脉功能不全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大约为11%,由于反复发作,不易愈合,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1]。长期的静脉曲张可能诱发小腿溃疡,如果不采取有效及时地治疗,病情将会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正常生活质量[2]。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方法多样,对于合并溃疡、湿疹者更有独特的治疗技术[3]。本文采用外科手术联合中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并皮肤溃疡20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卫杰;袁国兴;祁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黑热病1例

    临床检验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有着密切的关系,检验结果可以从不同程度上支持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某些结果甚至是确定诊断的依据。然而,要使医学检验在临床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要求检验科和临床医师之间紧密联系、加强沟通、互相合作、共同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作者:安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 Quadrant 可扩张管通道系统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和Quadrant 可扩张管通道系统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4例,将其中采用Quadrant可扩张管通道系统技术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A组,将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B组。比较2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ODI)评价疗效。结果 B组患者切口长度短于A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0.6个月(18~24个月),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手术并发症。2组患者术后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VAS及OD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具有手术切口更短、手术时间更少、术中出血更少等优点,该技术在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上可以取得与Quadrant可扩张管通道系统技术相同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作者:李小东;陈宾;卢晨晓;杨波;宋有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37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防止医院感染的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2015年在医院住院确诊的院内感染患者标本1866份,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经细菌培养后选择17种抗生素进行耐药分析。结果受检标本1866份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372株,分离率为19.94%;标本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ICU病房、泌尿外科等科室;主要来源于痰液、脓液、尿液与血液标本;耐药率前三位的药物为头孢曲松(43.28%)、氨曲南(36.83%)、庆大霉素(36.29%);敏感率前三位的药物为多黏菌素B (1.34%)、阿米卡星(11.02%)与妥布霉素(12.6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院内感染中检出比例较大,对头孢类、喹诺酮类药物保持较高耐药性,对多黏菌素B、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有较好的药物敏感性,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逐年上升,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有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作者:郝士卿;杨浩宁;尤文文;刘晴;孙汝春;耿磊;王军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损害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过敏性紫癜患儿9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肾损害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关节症状、皮肤紫癜及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肾损害发生率为2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肾炎肾损伤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肾炎肾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琼芳;张春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在医院治疗的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6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蒲地蓝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桂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措施在胆结石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措施在胆结石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胆结石患者根据临床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护理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SAS评分、SDS评分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31±4.34)分高于对照组的(75.42±5.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实施适当的临床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成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