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本院肿瘤镇痛用麻醉药物处方使用情况分析

庄红娟

关键词:肿瘤, 麻醉和镇痛, 处方
摘要:目的:分析本院麻醉药品在肿瘤镇痛中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溧阳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癌痛患者85例,用于肿瘤镇痛的麻醉药物处方203张。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诊断及药品种类、用量、用药次数及不合理处方。结果在85例癌痛患者中男59例,女26例;年龄主要分布在42~77岁,在各个年龄段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在203张麻醉药品处方中包括2种口服药物:可待因片84张(41.4%)、美施康定16张(7.9%);3种注射剂:哌替啶32张(15.8%)、吗啡针17张(8.4%)、布桂嗪14张(6.9%);2种外用贴剂:芬太尼透皮贴(杨森)9张(4.4%)、瑞芬太尼透皮贴(常州)8张(3.9%)。85例癌痛患者中,胃癌34例,主要使用可待因片、哌替啶、吗啡及美施康定镇痛;肺癌21例,主要使用可待因片、吗啡镇痛;肝癌18例,主要使用可待因片、哌替啶、布桂嗪及芬太尼镇痛;胰腺癌12例,主要使用可待因片、布桂嗪、吗啡镇痛。口服药物:可待因片30 mg、美施康定10 mg和30 mg;注射药剂:哌替啶100 mg、吗啡针10 mg、布桂嗪100 mg;外用贴剂:芬太尼透皮贴(杨森)4.2 mg;瑞芬太尼透皮贴(常州)2.5 mg。7种麻醉药品中,可待因片使用84次,哌替啶使用32次,芬太尼使用19次,吗啡针使用17次,美施康定使用16次,布桂嗪使用14次。203张处方中,处方不合理率为11.3%。结论本院肿瘤镇痛用麻醉用药基本合理,处方管理尚有欠缺,需进一步完善。麻醉药品是一种特殊管理药品,医师和药师需严格按照规定实施相关管理,减少麻醉药品的使用问题,提高麻醉用药管理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肺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单一用药组患者予以布地奈德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单一用药组基础上予以氨溴索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用药组( 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单一用药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肺炎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且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黄晋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特殊心理干预在复发性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特殊心理干预在复发性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老年抑郁症患者8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抑郁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予以特殊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殊心理干预在复发性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抑郁症状。

    作者:谢建芳;吴联霞;廖院平;肖秀梅;许修平;陈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剂量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静脉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静脉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行人工流产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患者在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总量,观察组按丙泊酚总量减去60 mg的量进行静脉注射,剩余丙泊酚持续静脉微泵滴注。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手术、意识恢复、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使用总量、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手术、意识恢复、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丙泊酚使用总量少于对照组( P﹤0.05)。术前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术中、术毕心率、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毕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术毕心率、血氧饱和度低于术前,术中平均动脉压低于术前( 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毕心率、血氧饱和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下降≥20%、体动、心率﹤50次/min、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持续小剂量丙泊酚静脉滴注在人工流产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理想,具有起效快、清醒快、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少等优势。

    作者:李莉;张云平;郑庆国;刘敏;程慧;赵美红;胡媛媛;寇智斌;沈思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药师开展糖皮质激素药学查房与个体化用药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糖皮质激素药学查房与个体化用药教育的实践与体会。方法通过纵向调查的方式对2016年3月于湘潭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病房治疗的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和支气管哮喘( BA)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142例进行问卷调查。临床药师初步发现用药问题协助医师对患者开展个体化的药学查房及用药教育实践,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并分析成效。结果通过对142名患者进行药学查房与糖皮质激素用药教育,消除了患者用药疑虑,提高了用药依从性,降低了再次发病住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药物疗效,避免了激素滥用。临床药师也得到了大多数患者的认可。结论临床药师开展糖皮质激素药学查房与个体化用药教育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物疗效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龙靓;刘湘;郭小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重度COPD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予以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FEV1%〕、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EV1、FEV1%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任莉莉;薄聪聪;魏建刚;黎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耳穴埋豆治疗高龄髋部骨折术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治疗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余市中医院骨二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术后睡眠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埋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治疗高龄髋部骨折术后睡眠障碍患者疗效良好,安全可靠。

    作者:张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避孕药物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避孕药物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厦门市第五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达英-35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均持续治疗1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指标〔睾酮( T)、黄体生成素( LH)及卵泡刺激素( FSH)〕及排卵恢复时间、正常受孕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LH及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LH及FSH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排卵恢复时间、正常受孕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避孕药物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T、LH、FSH水平,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

    作者:王赵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台市三仓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63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以下鼻甲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微波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康复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朱海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行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 VCI)患者行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脑血管病科2014年收治的脑梗死后VCI患者40例为VCI组,另选取同期入院脑梗死后非VCI患者40例为非VCI组(NVCI组)。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内膜中层厚度( IMT)、斑块稳定程度、脑梗死体积、病程及病灶数目。结果两组患者性别、TC、TG、LDL、病程及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VCI组患者脑梗死体积大于NVCI组,病灶数目≥3个发生率高于NVCI组( P﹤0.05)。VCI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动脉分叉IMT厚于NVCI组(P﹤0.05)。VCI组患者斑块稳定程度差于NVCI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稳定性严重影响VCI的发生及发展,而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可作为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夏正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序贯疗法联合封包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丹皮酚软膏序贯疗法结合封包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武汉市中心医院新洲院区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92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丹皮酚软膏序贯疗法,治疗组患者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丹皮酚软膏序贯治疗并封包,患者均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周末临床疗效,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周末时,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丹皮酚软膏序贯疗法结合封包疗法治疗局限性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减少激素长期外用的不良反应,且安全性好。

    作者:汪春蕾;梅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本院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对抗生素使用情况,总结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及对策,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2015年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给予抗生素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类别、用法用量、配伍等情况,并总结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为38%,出现轻度腹泻4例,皮肤瘙痒、皮疹1例,头晕1例。结论本院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仍存在,医生应加强抗生素相关知识的学习,监管部门应加强管理,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作者:李燕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面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前我国口腔颌面损伤修复技术较薄弱,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面损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面损伤修复中应用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具体分析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面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概况、措施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提高游离组织瓣在口腔颌面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巩德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综述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组织血液供给障碍及缺氧缺血所导致的脑组织局限性软化或坏死,在我国,急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中老年人是该疾病的高发人群。他汀类药物临床常被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且具有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对他汀类药物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陈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卫生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SAQ)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表(PSQI)评分、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Q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Q评分高于对照组, 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

    作者:蒋月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药师参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治疗1例

    恶心、呕吐为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之一,正确及时处理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对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及保证患者用药疗程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根据患者所用化疗药物的致吐风险分级正确选择止吐药物方案,对突发性的恶心、呕吐,指南推荐使用甲氧氯普胺、苯海拉明、氯丙嗪、异丙嗪或精神类药物进行解救治疗。

    作者:宇文利霞;时绘绘;孔应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进展

    自我管理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采取多种干预策略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患者通过主动改变行为方式加强自我管理,促进自身健康。本文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提高自我管理的策略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唐彩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柳州市工人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与IL-6、Hcy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CRP、TNF-α、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IL-6、CRP、TNF-α、Hcy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NIHSS评分与IL-6、Hcy呈正相关( r=0.688、0.569,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Hcy水平,且患者NIHSS评分与血清IL-6、Hcy呈正相关。

    作者:吴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涂片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临床上,血涂片检验为一项基本的临床检查手段,其操作简单、快捷,在诸多血液学基本、血液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血涂片检验对血液疾病诊断的价值、血涂片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应用血液分析仪检测后血涂片检验的应用等方面对血涂片检验临床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廖东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片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4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1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疗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片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 P﹤0.05)。研究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常规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吴述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开县精神卫生保健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氨磺必利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氨磺必利在改善急性期精神分钟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方面与奥氮平相当,但其安全性较高。

    作者:傅欣;郑云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