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张燕颖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老年, 心力衰竭, 贝那普利, 美托洛尔
摘要: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超声心动图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SBP、DBP、LVEDD及LVESD均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且观察组SBP、DBP、LVEDD及LVE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6%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能显著降低血压,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5年12月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共计100例,将其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为年龄<85岁的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50例,为年龄≥85岁的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因素对不同年龄心衰患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HDL-C高于对照组,且SV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LDL-C、TG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LVEDV、LVESV、LVEF、肌酐、尿酸、空腹血糖、血钠、血钾、血氯、脑钠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低白蛋白与贫血的影响较为严重,对照组受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病瓣膜病以及高脂血症影响严重.结论 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低白蛋白与贫血,有效的控制这两点有助于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防治.

    作者:程加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影像特点.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141例依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观察组(合并糖尿病)51例和对照组(无糖尿病)90例,所有患者均于冠脉造影检查后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利用血管内超声观察2组病变血管特征.结果 观察组三支病变明显多于对照组,单支病变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双支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斑块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并钙化比例高于对照组,病变血管小管腔面积(MLA)明显小于对照组,斑块负荷(PB)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变血管MLA更小,钙化更常见,斑块负荷重,管腔狭窄更弥漫、更严重.

    作者:李志国;纪征;安浩君;陈文生;杨立明;文硕望;张攀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性腰痛的手术治疗

    腰椎峡部裂即是椎弓崩裂或是峡部不连,主要指腰椎椎弓的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间出现骨质缺损情况,且呈不连续特征.目前,峡部裂的发病率约为6%,而在跳水或是体操等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达到46%左右[1].数据显示,腰椎峡部裂主要发病于学龄前儿童,只有极少部分患者为成年后发病.其在患者1级家属中的发病率也较高,为15%~35%.一旦出现峡部骨断裂情况,患者的上、下关节突间椎板的阻断效果则会消失,进而形成腰椎滑脱,又名真性滑脱.研究表明,在腰椎滑脱的80%病例中,出现峡部裂的几率是50%,其是导致青少年腰痛的重要原因.青少年峡部裂性腰痛多数不会伴有腰椎滑脱,也不存在腰神经根刺激或是压迫等症状,其特殊性明显.而临床中治疗该病的方法尚不明确,本文分析该病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赵晓峰;王飞;李放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注射用盐酸溴己新与磷酸肌酸钠、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配伍禁忌以及雾化溶媒的选择

    目的 考察注射用盐酸溴己新雾化溶媒的用量以及与磷酸肌酸钠、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配伍禁忌.方法 应用2 ml、3 ml、5 ml、1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 g、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5 g分别与4 mg盐酸溴己新进行混合试验,观察混合溶液的性状变化.结果 少于10 ml氯化钠注射液,均不能将溴己新完全溶解.注射用盐酸溴己新与磷酸肌酸钠、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混合后溶液浑浊.结论 注射用盐酸溴己新雾化时不宜采用较小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4 mg本品溶媒用量至少为10 ml.注射用盐酸溴己新与磷酸肌酸钠、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李晓利;杨文月;张晓敏;刘强;李晶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治疗牙周炎和冠周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治疗牙周炎和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牙周炎和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替硝唑片疗法,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牙周炎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牙周炎总有效率为90.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53,P>0.05).治疗组冠周炎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冠周炎总有效率为95.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56,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治疗牙周炎和冠周炎效果较好,可减少用药后不良反应,局部用药的安全性更高,用药疗效更稳定,治疗过程简单、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柯研;曾晓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ICF-CY评估脑瘫患儿身体结构与功能、活动和参与的研究

    目的 运用《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儿童与青少年版)》(ICF-CY)评估脑瘫患儿身体结构与功能、活动和参与的主要功能障碍特点,为ICF-CY应用于脑瘫患儿功能障碍评估和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ICF-CY功能检查表对参加康复训练和治疗的43例脑瘫患儿进行身体结构与功能、活动和参与进行问卷调查和计分评估,并比较康复治疗前后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 脑瘫患儿在感觉和疼痛、学习和应用知识、交流、活动、主要生活领域方面均表现为中度障碍,在精神状态、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功能、一般任务和要求等方面均表现为重度障碍.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功能改善有较好的疗效,表现为ICF-CY评分≥2的中重度障碍者比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ICF-CY可有效发现脑瘫患儿的主要功能障碍及特点,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也可检验和评估康复计划的治疗效果,实施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计划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脑瘫患儿功能障碍.

    作者:李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皮肤科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银屑病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给予阿维A胶囊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ASI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银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的PASI积分,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郅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210例按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5例,研究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其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王燕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肢端肥大症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男,22岁,因乏力、口干、纳差5 d,加重伴意识不清13 h于2016年2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 d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口干,伴恶心、纳差,于当地医院测血糖高达32 mmol/L,给予降糖、补液治疗2 d,上述症状未缓解.入院前1 d患者逐渐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因当地医院条件有限转入我院.查体:T 37.0 ℃,P 132 次/min,R 18 次/min,BP 190/102 mmHg.浅昏迷,刺痛无睁眼,呼唤无应答及言语,被动体位,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 mm,对光反射灵敏.

    作者:王莉霞;张洪;罗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宫腔镜下宫颈、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口服雌激素对患者月经、宫腔再粘连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剂量雌激素对中重度宫腔粘连(IUA)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患者预防宫腔再粘连的疗效.方法 选取行TCRA的中重度IUA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服用雌激素剂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患者服用大剂量雌激素;对照组患者服用正常剂量雌激素.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月经改善、宫腔再粘连、妊娠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者月经改善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行宫腔镜探查.试验组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为24.0%(6/25)低于对照组的48.0%(1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妊娠率、分娩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雌激素能够有效预防中重度IUA患者TCRA术后宫腔再粘连,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朱薇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等效剂量盐酸氢吗啡酮与盐酸吗啡用于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 对比观察硬膜外腔单次注射等效剂量盐酸氢吗啡酮与盐酸吗啡对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患者60例,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盐酸氢吗啡酮组(H组)和盐酸吗啡组(M组),每组30例.2组分别于手术缝合皮肤时向硬膜外腔注射含盐酸氢吗啡酮0.5 mg或盐酸吗啡2 mg及罗哌卡因7.5 mg的混合液5 ml用于术后镇痛.采用VAS 评分记录术后2~6 h(T1)、8~12 h(T2)及18~24 h(T3)时点的综合疼痛评分,镇静评分采用Ramsay评分法,观察镇痛期间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2组各时点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结果 2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0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1、T2、T3各时点ACTH、皮质醇、血糖水平均升高,但H组升高幅度低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嗜睡、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腔单次注射等效剂量盐酸氢吗啡酮或盐酸吗啡用于子宫切除术后均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但盐酸氢吗啡酮可以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更高.

    作者:余良胜;王青娥;姜明;谈海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资料,采用合肥恒星的HX-21细菌鉴定分析仪自带的系统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3年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62株,绝大部分在痰液及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检出,科室分布也以呼吸内科为主,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性3年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 3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增高,临床应高度重视,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扩散.

    作者:秦智谦;曹勇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哮喘长期控制不佳患者的疗效观察

    的 观察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哮喘长期控制不佳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老年哮喘长期控制不佳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均采用空气压缩雾化器,每次吸入沙丁胺醇5 mg和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每天2次.对照组则给予吸入福莫特罗4.5 μg和布地奈德160 μg干粉吸入剂,每次2吸,每天2次.治疗期间,均使用临时缓解药物沙丁胺醇气雾剂.2组均连续治疗12周.对比2组呼气峰流速(PEF)变化值、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变化值、哮喘严重急性发作次数和日均使用缓解药物次数.对比2组咳嗽、喘息、肺哮鸣音、胸闷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PEF、ACT变化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哮喘严重急性发作次数及日均使用缓解药物次数均稍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喘息、肺哮鸣音、胸闷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口腔念珠菌病、真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严重的老年哮喘长期控制不佳患者,能更好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及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方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对自我血糖监测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认知程度和对血糖仪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已购有快速毛细血管血糖仪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 120例患者中,仅有46例(38.3%)患者能按照血糖监测方案进行监测.按照指南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未按指南监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当天对血糖监测的基本知识了解甚少,经过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的宣教,出院当天患者对基本知识的各项内容了解情况均优于入院当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当天患者对血糖监测的正确使用方法未掌握,经过住院的强化教育后,出院当天90%以上的患者掌握测量血糖的正确方法,达到预期目标,正确使用方法知晓率高于入院当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仪的使用方法指导,能有效地使血糖监测的结果更准确、更科学.按照血糖监测指南方案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更理想,值得向糖尿病患者大力推广.

    作者:苏健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老年焦虑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9例.A组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B组口服文拉法辛缓释片.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第1、2、3、4周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完成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A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第1周末,A组患者HAMA评分低于B组(P<0.05);其余监测时间点,2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2.56%)显著低于B组(12.82%)(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疗效无差异,但前者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值推广.

    作者:王鸿健;陈思宇;李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彩超介入下应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彩超介入下膝关节内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彩超介入下关节腔注射正清风痛宁治疗和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Lequesne指数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2组Lequesne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equesne指数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介入下可提高膝关节穿刺成功率,关节内准确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

    作者:韩涛;张成亮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地诺前列酮栓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观察体会

    目的 观察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与促进宫颈成熟的效果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3~6月医院住院分娩的77例足月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无引产禁忌证,有阴道试产适应证,比较宫颈放药前后Bishop评分,观察宫缩、临产时间、分娩情况、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分析孕妇用药后6、12、18、24 h宫颈成熟与引产效果.结果 放药后6 h宫颈评分开始改善,随着放药时间延长宫颈评分提高明显,至12 h平均提高达2.15分.用药后6、12、18 h及24 h的宫颈评分均高于用药前(P<0.05).随着放药时间的推移,地诺前列酮栓对宫颈促成熟的效果更加明显,显效率66.2%(51/77),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93.5%(72/77).引产临产成功率74.03%(57/77),其中经阴道分娩53例,剖宫产24例,含有孕妇拒绝继续阴道试产2例,活跃期停滞2例,胎心出现晚期减速3例,羊水粪染2例,其余15例宫颈评分都有不同程度成熟,拒绝改用催产素引产,要求结束分娩,因此在促宫颈成熟方面是有效的.新生儿体质量在(3.25±0.635)kg,1例新生儿Argar评分1 min 7分、5 min 9分、10 min 10分,其余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 9分、5 min 10分、10 min 10分,羊水粪染2例,其余羊水清.发生产后出血1例.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可在足月妊娠引产中推广使用.

    作者:曾碧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非手术)治疗.术后随访0.5~1年,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根据Maryland评分,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38).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首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Ⅰ型和Ⅳ跟骨骨折可据患者病情综合考虑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郐吉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比较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根据改良后的JADAD量表进行评价文献质量,采用 Rev Man 5.3.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3个RCT,相较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奥曲肽更能显著地升高总有效率(RR=1.31,95%CI:1.27,1.35,P<0.00001),降低开始显效时间(MD=-8.21,95%CI:-12.91,-3.51,P=0.0006),降低止血时间(MD=-10.36,95%CI:-12.72,-8.01,P<0.00001),降低2周内再出血率(RR=0.24,95%CI:0.15,0.40,P<0.00001),降低不良反应RR=0.26,95%CI:0.22,0.31,P<0.00001),病死率(RR=0.23,95%CI:0.09,0.57,P=0.002).而复发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但鉴于纳入数量有限且文献质量中等,还应采取大规模规范化的多中心RCT论证.

    作者:杨茜;王家香;田桢;李雨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利伐沙班原药中N,N-二异丙基乙胺的残留量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利伐沙班原药中N,N-二异丙基乙胺残留物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HP-5(30 m×0.53 mm,5.0 μm)毛细管柱,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00 ℃,检测器温度250 ℃,程序升温,载气为氮气,流速为4 ml/min,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 μl.结果 N,N-二异丙基乙胺与样品中其他残留溶剂均能得到有效分离,其定量限为2.53 μg/ml,其浓度在5.12~76.73 μg/ml(r=0.9992)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12)为100.6%,RSD为1.6%.结论 该方法简便、专属、灵敏、准确,可用于利伐沙班原药中N,N-二异丙基乙胺的检测.

    作者:马苗;骆雪芳;秦辉;王珺;朱谧;徐丹;钟文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