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崎病患儿血清 TNF-α、IL-6 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关系的探讨

邓淑珍;孙东明;付立军;尹薇;张凤薇;王瑞耕

关键词:川崎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冠状动脉病变
摘要: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а)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其与KD冠状动脉病变(CAD)之间的关系,采用ELISA测定KD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将KD并CAD组与无CAD组进行比较.结果KD患儿血清TNF-α和IL-6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α在KD并CAD组患儿亦高于无CAD组患儿(P<0.05),而IL-6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别(P>0.05).提示TNF-α和IL-6皆参与了KD的发生,而TNF-α在KD患儿CAD中,可能起到比IL-6更为重要的作用.
临床儿科杂志相关文献
  • 海岛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细菌学分析

    我科收集自1995年2月~1998年12月有完整细菌学资料的新生儿脐炎70例进行分析.脐炎诊断标准按<医院感染监测指南>与<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为依据.

    作者:庄满利;贝国平;李艳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儿髓质海绵肾2例报告

    发生于肾髓质的囊肿性疾病有两种:髓质海绵肾和幼年肾单位肾痨一髓质囊肿病,前者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后者为遗传性疾病,以下报告2例髓质海绵肾.

    作者:李弢;熊嗣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24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合并症分析

    对1997年~1999年6月24例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出现的合并症进行分析.结果:治愈14例,好转1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5例.出现合并症11例共15例次,其中肺不张2例,肺气漏1例,脱管和过度通气各3例,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6例.这6例在呼吸机治疗48小时后气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提示要及时防治机械通气合并症,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周向明;金松华;石桂枝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197例小儿甲3型流感临床分析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为突然暴发,迅速蔓延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98年初春铜陵地区发生了有史以来较严重的流行性感冒,以家庭幼儿园、学校为流行单位,流行面广.经省防疫站咽拭病毒分离结果,确定为甲3型流感病毒.现将我院在流行期间收治的197例流感住院患几分析如下.

    作者:高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风湿性舞蹈病30年发病情况分析

    为观察风湿性舞蹈病临床动态变化趋势,分析1970年至1999年间浙江省儿童医院出院诊断为风湿性舞蹈病18例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和防治情况.结果显示,本病随风湿热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而减少,临床以隐性风湿热感染,单独舞蹈佯动作伴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抗风湿治疗18.06天±11.96天有效,预防治疗未见慢性风湿性瓣膜病形成,表明风湿性舞蹈病正在逐渐被控制,临床防治有效.

    作者:朱卫华;康曼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儿风湿热与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分析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8例小儿风湿热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组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lra)基因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小儿风湿热患者中ILlRN*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如将28例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为符合Jones诊断标准中任何2个主要表现或1个主要表现加2个次要表现者,第二组为临床表现多于第一组一个或几个者.则发现前者IL1RN*2频率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后者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IL1RN*2可能不直接影响小儿风湿热的易感性,但携带IL1RN*2者患病后可能病情更严重.

    作者:汪一琴;彭学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MDM2mRNA 过度表达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FAB 分型及高白细胞的关系

    为了研究癌基因MDM2mRNA过度表达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分型、FAB分型及临床高白细胞性的关系,用RT-PCR法检测了3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MDM2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MDM2mRNA过度表达与不同型别的关系.高白细胞性白血病(HAL)MDM2表达明显高于非高白细胞性白血病(NHAL)组(P=0.0099);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与非T淋巴细胞白血病(Non-T-ALL)间(P=0.7345),L1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L2型间(P=0.8923)的MDM2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提示MDM2mRNA过度表达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高白细胞性相关.

    作者:蒋莎义;陈力军;高飞;刘廷亮;李桂梅;尹洪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高频喷射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98例临床分析

    在儿科危重症抢救过程中,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呼衰)是当代急救医学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呼吸机的正确使用是保证有效通气的关键.我们于1993年10月~1999年10月采用国产高频喷射呼吸机(HFJV)辅助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98例,现对 HFJV 临床的应用价值探讨如下.

    作者:潘家华;陈兰举;吴良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在高原地区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

    探讨高原地区机械通气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55例危重新生儿在综合治疗的同时,采用机械通气,使新生儿各种疾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机械通气前后血气PaO2、PaCO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治愈24例(43.64%),好转18例(32.73%),死亡13例(23.63%).我们认为机械通气是危重新生儿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正确掌握机械通气指证是提高抢救成活率的关键.

    作者:范亚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酚妥拉明、立止血联合治疗新生儿肺出血60例报告

    新生儿肺出血病死率高达40%~50%,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难度很大.我们自1996年10月至1998年12月应用酚妥拉明、立止血联合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静鸿;李保香;申绍夫;袁卫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浆总胆固醇变化的临床意义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浆总胆固醇(Tch)变化的临床意义,测定急性白血病患儿初发92例、完全缓解56例血浆Tc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60例比较;对4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完全缓解前后血浆Tch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初发期较正常对照Tch明显偏低,比完全缓解组亦偏低;而完全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Tch无差异;完全缓解后Tch较缓解前明显上升.结果表明,血浆Tch水平在急性白血病患儿诊断、疗效判断及病情监测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严向明;王津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普瑞博思在中国小儿中的临床应用

    普瑞博思(又名西沙比利 Cisapride)是一种全胃肠促动力药,通过促进肌间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而促进胃肠道运动,增强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加强食管、胃、小肠和结肠的推进性蠕动.

    作者:许春娣;陈舜年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足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病理分析

    早产儿肺未成熟缺乏表面活性物质(PS),易患肺透明膜病(HMD)已广为人知.但足月儿患本病者也并非少见.为提高对本病发生于足月儿的认识,现将1990年~1999年苏州市妇幼保健院14例,1980年~1999年无锡市妇幼保健院2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足月儿肺透明膜病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路;郭俊良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40例危重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抢救体会

    危重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常发生在多种危重病的基础上,往往合并有多脏器功能衰竭,表现为严重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消化道出血.一旦出现提示病情凶险,治疗困难,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中共同关注的新课题,现总结近年来确诊的40例报告如下.

    作者:马玉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2例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

    现报告一种十分罕见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2例.

    作者:傅惟定;曹鼎方;苏肇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Ⅱ型13例分析

    我院新生儿科1997.1~1998.12共收治RDS Ⅱ 13例,占本院同期活产儿的3.9‰;男8例,女5例;胎龄≥37周10例,36+周2例,34周1例;剖宫产12例,阴道产1例;13例均无窒息史.生后3h~6h出现症状,均有气促、鼻掮、呻吟、青紫等表现,7例有三凹征,2例肺部有少许湿罗音.

    作者:辛晓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儿结节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细胞毒素:附30例报告

    为探讨小儿结节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与HP的CagA、VacA的关系.对胃镜检查发现胃粘膜呈小颗粒状或结节状改变的30例患儿作快速尿素酶试验、切片吉姆氏染色作HP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采血2ml作血清HP的CagA、VacA免疫印迹检测并设对照.结果:结节性胃炎多由HP感染所致,感染率为80%,与感染产毒素的HP菌株有关,且以活动性胃炎为主,在所感染的HP菌株中CagA抗体全部为阳性,在CagA+、VacA+菌株中病变的炎症反应较CagA+、VacA-菌株严重,HP感染后的结节性胃炎全部有淋巴细胞浸润.提示小儿结节性胃炎应考虑根除疗法.

    作者:梁世山;刘思赵;白剑鹏;许春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单采血小板输注在儿童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中的应用

    为探讨儿童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血小板显著减少期输注单采血小板的疗效,对100例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儿输注单采血小板1单位后18h~24h测定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计算纠正计数指数(CCI)和回升率及观察临床疗效.结果:99例临床出血症状改善,1例因白血病复发全身衰竭、出血死亡.输注后血小板平均升高53.41×109/L.(P<0.01);平均回升率34.9%.血小板输注无效30例(30.0%).结果表明,儿童白血病和恶性肿瘤血小板减少期输注单采血小板后临床止血效果好,副反应小.

    作者:石苇;谢晓恬;邵越霞;梁爱斌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魏氏恶性肉芽肿病1例误诊报告

    女,11岁.因发热、头痛、流脓涕2月,进行性面黄半月,水肿伴血尿10天入院.T37°C,P117次/min,BPl5/10kPa.一般情况差,神萎,面色苍黄,双眼睑及面颊水肿,非凹陷性.

    作者:张以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120例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征及相关检验的临床意义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是儿童常见结缔组织病之一,具有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诊断困难、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晚期致骨关节畸形等特点.我院1982年~1998年16年间共收治120例,现将临床及检验特征与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临床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