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安君丽

关键词:丙泊酚, 舒芬太尼, 无痛人流
摘要: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无痛人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对照组单独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2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项生命体征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13.3%(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安全、麻醉效果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PaO2、PaCO2、ABE),生命体征(pH、RR、HR、BP)变化情况.结果 治愈出院46例,治愈率为76.7%.通气治疗2 h后,患者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需及时进行机械通气,为患者原发病治疗及急救提供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任启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临床用药情况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临床用药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提供方案支持.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11月-2017年1月接诊并住院治疗的呼吸内科患者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药房的软件系统及SPSS软件对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致病菌的耐药性进行探究.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呼吸内科患者100%使用抗生素,其中单一用药率为45.7%,二联用药率为44.3%,三联用药率为10.0%;药物的使用频率:半合成青霉素类为38.6%、氟喹诺酮类为28.6%,大环内酯类药物为18.5%;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患者占总数的75.8%,培养与试验结果显示,在该组呼吸内科患者中病原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45.7%)、铜绿假单胞菌(34.5%)、大肠埃希菌(12.6%)和鲍曼不动杆菌(7.2%),肺炎克雷伯菌对半合成青霉素类、喹诺酮类药物及大环内酯类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药物存在广泛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均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 对于呼吸内科患者,应加强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管理,同时加强对细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完善抗生素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作者:杜端林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高脂血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对药物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用于高脂血症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43例.观察1组给予辛伐他汀进行降脂治疗,观察2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对2组患者降脂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对用药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2组降脂总有效率为88.37%,高于观察1组的74.42%(P<0.05);用药后,观察2组血脂指标改善效果优于观察1组(P<0.01);观察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观察2组不良反发生率为9.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均能改善患者血脂情况,但前者降脂效果较好,改善血脂指标.

    作者:罗建华;毛新春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接受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观察2组入手术室、入室后15 min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效果.结果 入室时,2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15 min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0.2%(P<0.05);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及麻醉平面固定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接受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阻滞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鞠科;周子淞;李荷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早期盆底肌锻炼防治TUVP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盆底肌锻炼防治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后暂时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受TUVP术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术后发生急迫性尿失禁时,接受盆底肌锻炼指导;观察组则采用早期盆底肌锻炼.在手术前、术后留置尿管期间、拔管后均进行盆底肌锻炼.观察2组患者拔管后的排尿情况,尿失禁程度及尿失禁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出现尿失禁、尿急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尿失禁Ⅰ度与Ⅱ度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尿失禁持续时间(3.65±1.69) d,短于对照组的(5.15±2.21) d(P<0.01).结论 对TUVP术患者进行早期的盆底肌锻炼,可有效改善和预防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安全简便,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蔡汉章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在颈椎病中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疼痛影响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在颈椎病中治疗效果及对疼痛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术后1、3、6个月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眩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1、3、6个月优良率分别为90.48%、95.24%、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术前,眩晕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1).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在颈椎病中治疗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眩晕等临床症状.

    作者:肖裕春;赵建国;袁涛;谢平;余斌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系统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减轻癌因性疲乏及提高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系统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减轻癌因性疲乏及提高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观察2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2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给予系统护理令癌因性疲乏水平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康复更有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雪花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及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治疗后,观察组气道阻力、呼吸做功及气道峰压指标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动态顺应性指标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为(132.53±12.73) pg/ml、前降钙素为(14.64±2.13) ng/L、C反应蛋白为(39.20±7.13) mg/L,优于对照组的(152.67±15.32) pg/ml、(20.16±3.16) ng/L、(59.81±8.90) mg/L(P<0.05).结论 将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呼吸力学各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清除气道分泌物,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MPT方案与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MPT方案与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23例.A组采用MPT方案治疗,B组采用VAD方案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0%,高于B组的7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A组外周神经病变、嗜睡患者发生率高于B组,B组3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高于A组,2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MPT方案与VAD方案均为国内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经济、有效、较为安全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梅芳;李杰;王清;张国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病毒学指标、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血清透明质酸(HA)]及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谷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毒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数值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Ⅳ-C、PCⅢ、LN、HA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慢性乙肝者,使用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片加以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给药,可缓解肝纤维化进展,控制/消退肝脏内炎性活动,改善患者肝脏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钰钧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他克莫司治疗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TAC)治疗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SRNS)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4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对照组使用激素治疗,观察组应用激素与TAC联合治疗.定期对患者随访,监测2组患者24 h尿蛋白、肝肾功能等指标,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白蛋白数值较治疗前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较高浓度的TAC能更快缓解SRNS,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曾斌元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0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病理科确诊的6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石蜡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另择取同期医院收治的68例肾脏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取患者肿瘤旁5 cm以上正常肾小管细胞标本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全部细胞标本中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3的表达进行检测,观察EphA3在2组患者中表达的差异性,分析EphA3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 EphA3阳性表达于胞质,实验组EphA3表达阳性率(27.9%)低于对照组EphA3表达阳性率(100.0%)(P<0.05).实验组ccRCC组织中EphA3表达高表达48例(70.6%),低表达20例(29.4%),EphA3高表达患者与TNM分期、肿瘤分化及有无转移有关(P<0.05).结论 EphA3高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生长和转移存在关联,可能成为肾透明细胞癌预后标志物,在肾透明细胞癌临床诊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具备深入研究价值.

    作者:周燕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后大出血(宫缩乏力性)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后大出血(宫缩乏力性)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出血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缝合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缝合组采用B-Lynch缝合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治疗效果.结果 缝合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缝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组的76.67%(P<0.05).讨论 对剖宫产后大出血、宫缩乏力性产妇采用B-Lynch缝合治疗,效果确切,能减少手术治疗时间与出血量,对产妇身体伤害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叶芳;王炳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预防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与西咪替丁预防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道溃疡患者3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埃索美拉唑组、西咪替丁组,每组108例.比较3组患者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雷贝拉唑组出血率为9.26%,埃索美拉唑组出血率为8.33%,均低于西咪替丁组的16.67%(P<0.05);雷贝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3%,埃索美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均低于西咪替丁组的12.96%(P<0.05).结论 雷贝拉唑及埃索美拉唑可有效预防消化道出血,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学东;姚文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替诺福韦酯治疗多药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诺福韦酯治疗多药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就诊的88例多药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口服替诺福韦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后HBV-DNA水平下降幅度、血清生物化学和病毒应答率.结果 治疗12周、24周后,观察组HBV-DNA水平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生物化学应答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观察组病毒应答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结论在多药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替诺福韦酯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邱梅花;李耿祥;陈泳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产前超声系统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产前超声系统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行超声系统检查的孕妇2 3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分娩或引产确认,胎儿畸形率为1.0%(23/2 300),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畸形5例,面部畸形4例,心脏畸形4例,消化系统畸形3例,泌尿系统畸形2例,复合畸形2例,胸腔畸形、腹壁畸形、胎儿全身水肿各1例;其中孕中期检出率为65.22%(15/23),孕晚期检出率为30.43%(7/23),孕中晚期联合检出率为95.65%(22/23);漏诊率为4.35%(1/23).结论 超声系统筛查在产前胎儿畸形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2期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

    作者:王红利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泼尼松、霉酚酸酯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泼尼松、霉酚酸酯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肾内科住院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采用泼尼松、霉酚酸酯、他克莫司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1);治疗1年后,2组患者血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泼尼松、霉酚酸酯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效果显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艾志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nesfatin-1变化及影响因素

    目的 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nesfatin-1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26例(A组)、单纯2型糖尿病140例(B组)和健康志愿者80例(C组)血清nesfatin-1水平,并分析影响nesfatin-1的相关指标.结果 A组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高于B、C组(P<0.05);B组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高于C组(P<0.05);血清nesfatin-1与BMI、TG、ALT、FPG、HOMA-IR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nesfatin-1可能参与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的发生及进展过程.

    作者:周敬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对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12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50 202张,统计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与用药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有4 686张,占总处方的9.33%;存在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184张,占3.93%.结论 该中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刘慧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肾炎舒颗粒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炎性因子和血糖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肾炎舒颗粒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炎症因子和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氯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肾炎舒颗粒联合氯沙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肾功能、炎性因子和血糖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炎性因子血糖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肾炎舒颗粒联合氯沙坦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荣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