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晓思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防止院内感染病室常规安装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作为空气消毒对微生物细胞有明显的致死作用[1].医用紫外线消毒灯发射的波长多在180~300 nm,容易被结膜、角膜及皮肤吸收[2].紫外线灯如果使用不正确极易损害患者及陪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引发医患纠纷.为减少或避免意外的发生,现将我科近期内发生的13例紫外线灯意外灼伤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梁越珍;李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散结镇痛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8例以投掷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予散结镇痛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用药后疗效及性激素水平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6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278,P<0.05).用药前2组患者各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组患者各性激素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散结镇痛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痛经、肿块等症状,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雷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对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失眠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伴有失眠症状的心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与阿森斯失眠量表(AIS)以及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PSQI、A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升高,AI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睡眠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内科具有失眠症状住院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阎玉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根据国家2011年颁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引起ADR,只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率不同.近年来,ADR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态势.ADR的监测与报告是及时有效控制药品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途径,其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本文将我院2016年上报至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促进我院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琦;李青;冷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上肢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对麻醉效果、缺血一再灌注(IR)损伤及术后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进行上肢手术且合并高血压患者87例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予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术中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予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中持续泵入生理盐水.记录患者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于患者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前(T0)、松止血带后5 min(T1)从上肢肘静脉抽取静脉血5ml(术前已开放静脉通路),测量血中丙二醛(MDA)、血浆缺血修饰蛋白(IMA)的浓度.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中、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36 h(To、T1、T2、T3、T4)测量患者血压并记录.结果 实施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后,2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o时2组MDA、IM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o比较,2组T1时MDA、IMA浓度均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To时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时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上肢手术患者予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增强术中麻醉效果,减少术后IR损伤,同时能有效抑制围麻醉期异常的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维持血循环系统的稳定,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苏娟;张振忠;王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感染引起的深部真菌病,可感染人体的任何组织和脏器,常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其次为肺部,尚可累及皮肤、骨骼系统、血液等[1].有研究显示,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隐球菌感染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在免疫抑制的患者中,隐球菌发病率约5%~10%;而在艾滋病患者中,隐球菌感染率高达30%[2].本文主要回顾临床药师对1例肺隐球菌术后患者进行用药前评估,全程参与药物治疗并实施监护,临床药师通过给患者提供药学监护,用药说明和沟通,明显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和患者治疗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玉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127例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医院治疗的DHF患者127例,依据患者的病因不同选取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小剂量螺内酯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ARB)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127例患者治疗后,显效76例(59.8%),有效42例(33.1%),无效9例(7.1%),总有效率为92.9%.结论 DHF患者一般具有肺淤血的症状,通过对患者进行超声及其他辅助检查,可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便通过积极的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维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患者,女,66岁,以意识不清2d入院.既往冠心病10年,胃炎1周,失眠3个月,均未给予正规诊治.患者缘于入院前2d晨起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不清,表现为呼之不应,问之不答,未见抽搐,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四肢可动,急来我院.查体:T 37.3℃,P 130次/min,R 21次/min,BP 149/80 mmHg.浅昏迷,查体不合作,四肢有自发活动,四肢肌力查体不合作,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化验回报: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大致正常.
作者:李颖蕾;王惠凌;孟亚楠;苏立凯;王德超;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合理性,对不合理用药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方法 查阅2015年6~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785份,填写调查表,采用趋势x2检验统计分析合理率变化趋势.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7.07%,用药时间合格率为36.69%,用药时机合格率为73.12%,使用多的抗菌药物是三代头孢菌素和头霉素类;经培训和强化管控后,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越来越低,呈不断下降趋势(x2=120.31,P<0.01);用药时间合格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f=82.40,P<0.01);用药时机合理率呈不断增加趋势(x2=105.12,P<0.01).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问题较为严重,经医院药学和职能科室的督导,用药情况有明显好转,应使管理内容常态化,进一步加强围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西替利嗪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过敏性咳嗽患儿12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年龄2~5岁每次4 mg,年龄≥6岁每次5 m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替利嗪口服治疗,年龄2~12岁5 mg,年龄≥12岁每次10 mg,每天1次.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西替利嗪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唐美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用药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状态时间和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均改善,但治疗组相关指标水平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42)低于对照组的21.4% (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1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MgSO4组43例和联合组48例,联合组给予西地那非及MgSO4,MgSO4组仅给予MgSO4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的肺动脉压和氧合指数,同时记录血气分析指标检测数据,以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的肺动脉压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肺动脉压均降低,氧合指数均升高,且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MgSO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高于MgSO4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PPHN患儿时使用西地那非及MgSO4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及改善临床疗效.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医院血液科收治白血病患者病例,观察化疗后发生院内感染情况,分析影响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找预防院内感染的对策.方法 收集医院血液科2015年1~12月住院白血病患者203例,观察医院感染的部位分布.在血液科设定2种病房,其中普通病房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普通常规护理;层流病房21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采取加强护理,对比2组感染率.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为上呼吸道30例,其次肺部感染19例,口腔感染12例,消化道8例,泌尿系统4例,其他1例.住院天数>10 d、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时间>10d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总体医院内感染为36.5%,在感染中,以上呼吸道感染率高,住院天数越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时间越长,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越高.
作者:林雅;张瑞春;滕清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宫腔镜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药物流产不全术后继发不孕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5年5月药物流产不全行清宫术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8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试验组行宫腔镜下清宫术,术后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口服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清宫术.比较2组患者继发不孕的发生率及继发不孕的原因.结果 试验组继发不孕率为10.0% (40/400)低于对照组的15.0%(6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输卵管因素、盆腔炎性疾病及子宫内膜因素引起的不孕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药物流产不全可有效预防术后继发不孕的发生,尤其是可降低输卵管因素、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因素引起的继发不孕,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丛明燕;丛培红;夏雪琴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针对化脓性脑膜炎治疗用药进行分析,并观察药学监护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化脓性脑膜炎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药学监护,比较2组用药治疗效果,并分析药学监护的作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应合理用药,同时应用药学监护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陆琼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他汀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120例应用他汀药物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患者他汀药物依从性情况,从性别、年龄、经济收入、疾病知识掌握、服药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医患关系等方面总结分析影响他汀药物依从性的原因,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对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9.11 ±1.45)个月,应用他汀药物依从性好70例(58.33%),依从性差50例(41.67%);年龄、缺少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服药种类、他汀药物不良反应为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性别、经济收入差、医患关系良好不影响依从性.结论 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依从性较差,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
作者:洪莉;龚金龙;吴婷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医院接诊的tSAH患者86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给药14 d.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AngⅡ水平及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3.72%高于对照组的6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ng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O2与pH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PaCO2值下降,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tSAH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盐酸法舒地尔.
作者:王建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B型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均行B型超声检查,比较B型超声检查结果和临床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B型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率为96.2% (51/53),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准确率为92.9% (13/14),诊断急性盆腔炎的准确率为88.9% (8/9),诊断宫内孕流产的准确率为95.8% (23/24).结论 B型超声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将超声诊断与临床病史结合并综合分析,能够明显的提高B型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争勇;刘丽群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微创穿刺清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创伤小,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雨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解郁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气滞血瘀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活血化瘀解郁方加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6周.观察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2组HAMD评分、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周后,治疗组HAMD评分、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抑郁总有效率81.5%高于对照组的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1.5%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活血化瘀解郁方治疗气滞血瘀型PSD疗效确切,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且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狄美琪;姜亚军;李超生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