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应用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射治疗的疗效评价

阳美玲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全脑放射治疗, 厄洛替尼
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应用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诊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脑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脑放射治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总体缓解率)以及随访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并做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体缓解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年生存率与中位生存时间均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取全脑放射治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可以提高远期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偏头痛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治疗,能有效减轻头痛等症状,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丽丽;黄颜颜;黄发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与护理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54%(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并辅以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级别和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级别和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功能分级,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顾永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护理经验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3.6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59.09%(P<0.05);观察组出现肺部感染1例(4.35%),对照组出血心包堵塞2例(9.09%)、肺部感染3例(13.64%)、急性心肌梗死1例(4.54),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惠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93.6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09%、78.18%(P均<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夏学华;张国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对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功能的训练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传统手法夹闭潮式引流术、自动夹闭潮式引流法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膀胱功能的训练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于置管期间采用传统手法夹闭潮式引流术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试验组于置管期间采用自动夹闭潮式引流法.观察比较2组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及膀胱功能训练消耗时间、排尿情况(自行排尿、诱导排尿、再次导尿),比较2组尿管留置第4、7、10天尿路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首次排尿时间、膀胱功能训练消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自行排尿率高于对照组,诱导排尿率、再次导尿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尿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管留置第7、10天时,2组尿培养阳性率高于尿管留置第4天(P<0.05);尿管留置第10天时,2组尿培养阳性率高于尿管留置第7天(P<0.05).结论 自动夹闭潮式引流对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功能的训练效果优于传统方式,其可更有助于提高患者自主排尿,并可降低尿路感染,同时较少护理量.

    作者:杨桂伶;王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前列腺素E1不同剂量持续治疗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不同剂量(40 μg和10 μg)持续治疗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组,每组36例.大剂量组采用前列素E1 40 μg冲击治疗,常规组采用前列素E1 10 μg常规治疗,治疗后随访1月,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踝肱指数.结果 大剂量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97.2%,高于常规组的77.8%(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及踝肱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踝肱指数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大剂量前列素E1在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中冲击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下肢血供,促进创面愈合,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钱丽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安神补脑液联合谷维素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安神补脑液联合谷维素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医院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11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谷维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谷维素联合安神补脑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抑郁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高于对照组的82.76%(P<0.05);治疗后,2组抑郁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应用安神补脑液联合谷维素治疗神经衰弱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桂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2种不同种植方式对前牙区种植体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2种不同种植方式(即刻种植与延期即刻种植)对前牙区种植体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种植方式的不同分为即刻种植组与延期即刻种植组,观察比较2种不同方式对种植体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 即刻种植成功47例,失败1例,成功率97.92%,延期即刻种植成功52例,成功率100.00%,即刻种植与延期即刻种植近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患者对美学效果满意度100%.结论 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即刻种植与延期即刻种植)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功能与美学效果,具有很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郑璐;魏洪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预防慢性荨麻疹复发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预防慢性荨麻疹复发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按4级评分方法记录服药前后的症状体征,计算疗效指数,同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组追踪观察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0.9%,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可有效并长期预防慢性荨麻疹复发,且联合应用优于单用,不良反应少,并能降低停药后的复发率.

    作者:代金枝;周敬安;李璐;徐学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我院2013-2015年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2013-2015年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提取医院2013-2015年计算机药品信息管理数据库相关资料,依据药物限定日剂量法计算药物用药频度(DDDs),统计比较2013-2015年各类抗肿瘤药物使用品种数构成比及抗肿瘤药物的DDDs.结果 2013-2015年辅助治疗类抗肿瘤药物使用品种数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抗肿瘤药物(P<0.05);2013-2015年他莫昔芬片DDDs高于其他药物(P<0.05).结论 2013-2015年该院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基本符合我国当前抗肿瘤药物消耗总趋势,各类抗肿瘤药物使用较为合理.

    作者:蔡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临床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分析临床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2 00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抗生素的应用时间、种类和细菌培养情况等资料,分析研究临床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在2 000例进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26.0%为细菌培养者,840例患者为明确的感染性疾病,1 440例患者在治疗中应用3种以上的抗生素,1 400例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的时间>3周.结论 临床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相关影响因素主要为相关医师未建立良好的细菌培养意识,对抗生素知识了解不够深入,管理混乱,滥用抗生素.在抗生素临床治疗中,需要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从而提高抗生素治疗的合理性.

    作者:孙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阿司匹林在结直肠癌中预防治疗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为三大经典用药之一,其主要药理作用为解热镇痛,在临床上也常用于心血管疾病方面.而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阿司匹林可预防结直肠癌,并且美国预防服务指南已经将阿司匹林作为预防结直肠癌预防药物,因此,阿司匹林在预防结直肠癌中的疗效得到肯定,但是其治疗剂量、治疗时间以及其作用机制均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阿司匹林的治疗疗程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便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李雪靖;王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Beers标准(2015)评价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

    目的 对医院住院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 从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随机抽取2016年9~11月份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出院病历502例,依据Beers标准(2015),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潜在不适当用药发生情况.结果 发现88例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88例次,包括老年人与诊断和疾病状态无关的潜在不适当用药77例,老年人与疾病状态相关的潜在不适当用药6例,老年人应慎用的潜在不适当用药1例,老年人非感染性药物相互作用4例.结论 我院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的比例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利用Beers标准评价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值得推广.

    作者:韩国将;牛慧敏;靳晓琴;崔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配合口服中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1例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围手术期根据中医骨折三期用药的理论辨证使用中药内服治疗,术后及早加强髋关节功能锻炼,并下地行走.结果 6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25周,术后并发心肌梗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谵妄5例.疗效采用Sanders评分:优52例,良7例,差2例.结论 PFNA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兵;黄晓华;白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骨科Ⅱ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评价

    目的 了解医院骨科Ⅱ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方法 抽调医院骨科Ⅱ类切口手术402例,对医嘱进行点评,并将点评结果按统一格式填入Excel表中,包括:基本信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点评结果.结果 所抽取的402例病例中,88例确定术前感染,不在本研究范围,实际调查病例为314例,其预防用药285例,未使用29例,预防用药占90.76%,不合理114例,占36.31%.不合理应用的主要原因是品种选择不当(32.80%)、预防用药时间过长(13.38%)、用法不当(3.82%)、联合用药不当(0.96%)等.结论 我院骨科Ⅱ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存在一些比较集中的问题,有待改进.

    作者:孙健;魏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与危险模型建立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原发性肝癌(HCC)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危险因素模型.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330例HCC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3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病程>20年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长期嗜酒、糖尿病史、HBV-DNA阳性、近半年精神紧张或劳累等因素为独立危险因素,病程中使用干扰素超过半年这一因素为保护因素.建立危险模型结果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嗜酒影响显著.结论 应针对危险因素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可应用危险模型判断HCC可能发生概率,以便为预防和降低HCC发病率提供依据.

    作者:刘密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炎性治疗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34.69%(P<0.05).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相对少,能够明显纠正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优质服务理念在改善口腔科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口腔科中使用优质服务护理理念的效果,以便了解其在口腔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口腔科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服务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知识掌握情况、心理需求满足程度、护理效果与护理态度满意度等.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知识掌握情况、心理需求满足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态度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口腔科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服务理念具备较佳的效果,且可以更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洁;王一闽;朱萍钗;卢晓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有关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11377C/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368例2型糖尿病患者(baPWV正常组146例,baPWV增高组222例)脂联素基因-11377C/G的多态性,同时测定空腹血清脂联素浓度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指标.结果 2组脂联素-11377位点基因型及频率分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CC型baPWV、FINS均低于CG+GG型(P<0.05),而脂联素水平高于CG+GG型[(35.95±21.13 vs 33.16±16.63) mg/L(P<0.01)].脂联素基因-11377C/G变异与2型糖尿病患者baPWV呈正相关(r=0.207,P<0.05).结论 脂联素基因-11377C/G位点GG+CG基因型与2型糖尿病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正相关,G等位基因可能系发生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易感基因.

    作者:杨鑫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