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联合饮食、运动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温如臻;孙晓燕;李向阳;刘景芬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 饮食, 运动
摘要:目的 观察妊娠糖尿病在动态血糖监测下采用胰岛素泵联合饮食运动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将22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2例. 对照组在血糖动态监测下应用常规胰岛素及饮食运动干预. 研究组在血糖动态监测下应用胰岛素泵及饮食运动疗法治疗. 对比2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时血清空腹血糖( FPG)、餐后2h血糖(2hPG)水平,对比2组治疗2周后的血糖达标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FPG、2hP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组FPG、2hPG水平均逐渐下降,且研究组治疗1、2周血清FPG、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周时,研究组FPG达标率、2hPG达标率及血糖总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基于血糖动态监测,采用胰岛素泵联合饮食运动疗法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 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硫酸镁治疗. 比较2组分娩方式、产后大出血情况和新生儿结局. 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和早产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包玉娟;郭杰;刘春燕;梁海霞;贾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维生素 E 及钙剂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维生素E及钙剂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维生素E及钙剂治疗.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 NO)、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水平变化.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ET-1、NO、Hcy和vW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ET-1、Hcy、vWF水平降低(P<0.05),NO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维生素E及钙剂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同玲;刘伟杰;王丽娟;周颖;杨坤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56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和对照组(米氮平) ,治疗观察8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躯体化因子、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 对比2组临床疗效. 结果 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末SCL-90中的躯体化因子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8周2组SCL-90中的躯体化因子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且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前2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HAMA评分较治疗前逐渐下降,且研究组第2、4、8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好,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陈洪来;朱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4年我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人身安全. 卫生部就药事管理专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规定:药品一经发出,除了质量问题外不得退换[1].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人为因素等原因导致患者退药现象经常发生,而拒绝退药难免会造成患者不满情绪,激化医患矛盾,导致医患纠纷. 医院为做好对患者的优质服务工作,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及其对医院的负面影响,又不得不退药[2-3]. 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减少退药,本研究对2014年1-12月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退药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作者:裴贵珍;刘晓霞;蒋艳琼;漆新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细菌感染在 COPD 患者病情进展中的变化特点

    目的 分析细菌感染在COPD患者病情进展中的变化特点.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6月60例COPD患者,按病情程度不同分组,分别进行痰细菌培养,对比各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 结果 60例患者细菌痰培养阳性25例,其中COPD普通组阳性3例(12.00%),AECOPD组阳性22例(62.86%),AECOPD组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组(P=8.17 E-05);不同分型的AECOPD中,1型阳性率高,且与2、3型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共鉴定出致病菌33株(有8例检出2株致病菌),其中COPD普通组检出3株,AECOPD组检出30株,AECOPD细菌数量及种类明显多于普通组. 结论 细菌感染愈严重COPD患者病情愈严重,细菌感染使COPD患者病情加重,加快了病程发展.

    作者:田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艾塞那肽治疗初诊 2 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 T2DM)的疗效. 方法 将4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 治疗组给予艾塞那肽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卡波糖治疗. 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 TC)、空腹C肽( FPC-P)、餐后2小时C肽(2hPPC-P)水平,对比2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前2组FPG、2hPG、HBA1C、BMI、TG、TC、FPC-P和2hPPC-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组FPG、2hPG、HbA1C水平均降低(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BMI、TG、TC水平均降低, FPC-P、2hPPC-P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均未出现低血糖症. 治疗组恶心,纳差3例. 对照组发生腹部不适,排气增多3 例. 2 组胃肠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艾塞那肽能够有效控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BMI、TG、TC等指标,保护和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

    作者:刘青员;于露;李冬玲;曹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自拟中药方联合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并肠梗阻对患者肠梗阻段直径及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联合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并肠梗阻对患者肠梗阻段直径及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 将196例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8例. 试验组采用自拟中药方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手术治疗. 比较并评价这2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肠梗阻直径及手术治疗后的6、12、24个月生存率. 结果 手术前2组结肠梗阻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后2组结肠梗阻直径均增大,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12、24个月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自拟中药方联合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并肠梗阻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天利;张红梅;王坤;鹿翠萍;张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对患者血清 Livin、EGF、IL-8 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早期胃癌( EGC)对患者血清抗凋亡因子( Livin)、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169例EGC患者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行内镜ESD,对照组行常规开腹切除术. 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2 组手术前后血清Livin、EGF及IL-8水平表达变化. 结果 研究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Livin、EGF及IL-8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上述血清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内镜ESD治疗EGC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同时可降低血清Livin、EGF、IL-8表达水平,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郭霄梅;杨希泉;王红娟;刘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效果. 方法 将60例重症儿童手足口症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2组患者均给予甘露醇和甲泼尼龙进行基础治疗.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 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各临床症状消退情况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发热、皮疹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退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过程中,2组患儿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治疗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叶小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患者多潘立酮片,研究组给予盐酸伊托必利片. 治疗4周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 结果 2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够有效的增强胃肠动力,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本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必净对严重脓毒症合并肺损伤患者血管外肺水的影响

    目的 分析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合并肺损伤患者血管外肺水的影响. 方法 将120例严重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患者按照2008年脓毒症与严重脓毒症诊疗指南给予综合处理.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 给予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 PiC-CO)检测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 )、肺血管通透指数( PVPI ).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 比较2组患者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水平变化. 结果 治疗前2组EVLWI、PVPI、CRP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减少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分析原因可能与血必净注射液减轻血清中炎性反应水平有关.

    作者:秦学东;杜爱书;周立平;王小丹;于立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开展癌痛患者强阿片类药物用药教育的工作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开展癌痛患者强阿片类药物用药教育的模式. 方法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关于临床药师工作相关的文件和《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内容,结合我院临床药师开展癌痛患者强阿片类药物用药教育的实践经验,对用药教育的模式进行探讨. 结果 患者用药教育的方式包括语言教育、书面教育、视频教育;用药教育内容包括疼痛控制理念、疼痛的正确评估、强阿片类药物基本知识、不同剂型的用药教育、生活方式的教育. 结论 规范、合理的用药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识和依从性,消除患者的不安因素. 持续改进和完善用药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提升临床药师的价值.

    作者:赵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8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92例)和对照组(92例). 研究组患者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 比较并评价这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及总有效率. 结果 研究组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吸吮能力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苗耐英;温慧敏;刘新建;梁红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烧伤创面愈合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bFGF)凝胶外用对烧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 方法将10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清创后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49例与对照组(清创后无菌凡士林纱布外敷)51例. 对比2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所需时间和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愈合时间、浅Ⅱ度愈合时间和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伤后1、2、3周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第1、2周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rb-bFGF创面局部外用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促进烧伤创面愈合.

    作者:徐风瑞;何明武;杨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疗效及对患者血清 IL-1β、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患者心电图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20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分别在2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心电图和检测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 结果 治疗前2组心电图阳性率和血清IL-1β、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心电图阳性率和血清IL-1β、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能有效的降低心电图阳性率和血清IL-1β、TNF-α水平.

    作者:张立平;迟玉君;王永超;毕雁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我院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以利于更好地参与药物治疗实践、促进合理用药、服务于患者. 方法 总结医院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内容,并对部分典型的药学服务实例进行分析. 结果 临床药师可以通过参与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处方审核点评、用药咨询、用药教育、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多种形式服务于临床,对合理用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论 临床药师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积累临床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

    作者:刘苏利;姚苗苗;冯柯臻;孔发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6例. 所有患者统一给予常规药物及介入治疗,术后研究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 对比观察2组左房大容积( LAVmax)、左房容积( LAVp)、左房小容积(LAVmin)、被动排空分数(LAPEF)及主动排空分数(LAAEF)、左房总体排空分数(LAEF)等.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LAVmax、LAVp、LAVmin及LAAEF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LAPEF和LA totalEF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左心房功能.

    作者:韩会来;尹红;吕国芬;秘向平;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缝线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缝线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 141只患眼)均采取无缝线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踪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治疗后1d、1周、1月、3月的视力情况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100例患者中共计141只患眼经治疗后,在术后1d视力达到0.5 及以上的达到132 只(93.92%),且在术后1 周(95.74%,135/141)、1 月(96.45%,136/141)、3 月(97.16%,137/141),各时点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00例患者共计141只患眼经治疗后,在术后1d散光度数达(0.89 ±0.68)°,在术后1周有所升高,但在术后1月到3月度数逐渐下降到(0.81 ±0.62)°. 结论 无缝线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硬核白内障的治疗临床效果好,患者在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好,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龙景梅;陈巧梅;边海霞;刘金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创手术治疗抗凝药相关的顽固性鼻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镜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抗凝药相关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 方法 将52例抗凝药相关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方法进行止血,试验组采用鼻内镜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进行止血. 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鼻腔恢复通气时间、鼻腔出血量和鼻黏膜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疗效.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出血量和鼻黏膜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鼻内镜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微创手术对于抗凝药相关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痛苦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肠溶阿司匹林预防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肠溶阿司匹林预防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 )形成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120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治疗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口服,对照组不予肠溶阿司匹林,其他治疗相同,对比观察2组DVT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 DVT发生率为1.7%(1/60)低于对照组的1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无过敏、血小板减少、哮喘和出血倾向发生. 结论 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截瘫患者下肢DVT的发生,且安全、方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锡栋;张凤林;谢逐月;任蕾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