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员;于露;李冬玲;曹创
目的 观察乌司他汀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伴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80例急性脑血管病伴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 2组患者均按照医学高等教育本科教材第8版对急性脑血管病给予规范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有创支气管插管术、呼吸机辅助通气,给予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少量糖皮质激素,给予抗生素预防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乌司他汀治疗. 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钠尿肽(BNP)水平差异. 对比观察2组患者气管插管置管时间、3d内气管插管拔除率、ICU滞留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病死率差异.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IL-6、TNF-α、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气管插管置管时间、ICU滞留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d内气管插管拔除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乌司他汀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伴神经源性肺水肿可以明显降低肺功能损害,减轻心脏负荷,提高临床疗效. 分析其机制可能与乌司他汀降低患者血清中炎性反应水平有关.
作者:唐占军;段凯强;梁立;崔真;周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辨证论治与针灸联合EXO化疗方案用于晚期胃癌对患者的血清学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192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6例. 对照组只给予EXO化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辨证论治与针灸治疗.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干拢素-γ( 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 结果 治疗前2组IFN-γ、TNF-α、IL-4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患者的IFN-γ、TNF-α水平均升高,IL-4及IL-10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辨证论治与针灸联合EXO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显著改善患者IFN-γ、TNF-α、IL-4及IL-10等炎性因子水平,能改善患者的病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绍武;唐阔海;孙景强;陈占国;高志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患者多潘立酮片,研究组给予盐酸伊托必利片. 治疗4周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 结果 2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够有效的增强胃肠动力,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本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240例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 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 CRP)和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比较2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及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广仁;韩靖;臧汉青;高爱英;韩桂玉;殷涛;邢美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抗凝药相关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 方法 将52例抗凝药相关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方法进行止血,试验组采用鼻内镜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进行止血. 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鼻腔恢复通气时间、鼻腔出血量和鼻黏膜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疗效.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出血量和鼻黏膜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鼻内镜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微创手术对于抗凝药相关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痛苦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以利于更好地参与药物治疗实践、促进合理用药、服务于患者. 方法 总结医院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内容,并对部分典型的药学服务实例进行分析. 结果 临床药师可以通过参与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处方审核点评、用药咨询、用药教育、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多种形式服务于临床,对合理用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论 临床药师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积累临床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
作者:刘苏利;姚苗苗;冯柯臻;孔发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细菌感染在COPD患者病情进展中的变化特点.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6月60例COPD患者,按病情程度不同分组,分别进行痰细菌培养,对比各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 结果 60例患者细菌痰培养阳性25例,其中COPD普通组阳性3例(12.00%),AECOPD组阳性22例(62.86%),AECOPD组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组(P=8.17 E-05);不同分型的AECOPD中,1型阳性率高,且与2、3型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共鉴定出致病菌33株(有8例检出2株致病菌),其中COPD普通组检出3株,AECOPD组检出30株,AECOPD细菌数量及种类明显多于普通组. 结论 细菌感染愈严重COPD患者病情愈严重,细菌感染使COPD患者病情加重,加快了病程发展.
作者:田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西部地区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410例抗结核初次治疗病例,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抗结核治疗中可能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 结果410例西部地区初治患者中治愈308例,治愈率75.12%.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和健康教育程度、严重不良反应、间断治疗、重度肺结核为初治疗效的影响因素. 结论 针对西部地区特点,制定合理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预防严重不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有效的督导,能有效提高西部地区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和治愈率.
作者:何涛;汪峰;唐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慢性肾衰竭高频单药组方、灌肠及常规西药联合治疗对患者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20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频单药组方、灌肠治疗. 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脂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LDC-C)、高密度蛋白胆固醇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治疗后4周,2组TC、TG及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2组各维度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4周,2组各维度SF-36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联合高频单药组方、灌肠及常规西药治疗方案不仅可有效的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脂情况,同时也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继华;赵胜元;孙富芝;李斌;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 方法 将4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组20例和非血液灌流组20例. 非血液灌流组给予常规治疗. 血液灌流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血液灌流治疗. 对比2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和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期间生化指标水平. 结果 血液灌流组临床疗效优于非血液灌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指标优于非血液灌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行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有较好疗效,提高了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张红梅;吴金玉;杨鹊英;李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孕早期对孕酮水平的监测以及对孕酮水平较低者及早进行补充孕激素对自然流产史患者继续妊娠的重要性. 方法 将有自然流产病史的212例患者(孕酮30.5~80.5nmol/L)按首次就诊日期上午、下午分为2组,每组各106例. 第1组初诊即进行孕酮监测,按孕酮水平进行不同方法的黄体酮补充治疗直至12周后渐减量,至14周左右停用,期间一直监测孕酮水平及B超监测胚胎发育情况;另选同期就诊的106例正常孕妇为第3组;第2组及第3组不用进行黄体酮补充. 对比3组保胎效果. 结果 第2组流产率为18.9%高于第1组的7.5%和第3组的6.6%(P<0.05). 第1、3组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第1、2组中孕酮值30.5~40.5nmol/L者流产率分别为同组的15.4%、53.8%,孕酮值为40.5 ~80.5nmol/L者流产率分别为同组的5.0%、7.5%. 结论 孕酮值越低,发生胚胎停育的几率明显升高,及早补充孕激素对保胎成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黄涛;罗业琳;曾祥娥;姚毓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产妇产前针对性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220例足月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以产前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以产前在接受常规护理联合针对性心理干预的研究组各110例. 对比2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和新生儿分娩结局. 结果 研究组自然分娩者70例(63.64%),剖宫产40例(36.36%).对照组自然分娩者51例(46.36%),剖宫产者59例(53.64%).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新生儿低体重及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接受产前针对性心理干预后,产妇自然分娩率可达到显著的提高,且可一定程度上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
作者:刘淑姿;季红秀;路娜;吴春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康妇消炎栓联合不同手术治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16例输卵管不通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8例. 试验组患者经宫腹腔镜手术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经开腹手术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 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手术时间、自主排尿时间、肠道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宫内妊娠情况.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自主排尿时间、肠道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的宫内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采用宫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妊娠率高等特点,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海峰;王彩霞;张建平;苏从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比伐卢定急诊PCI治疗对出血高危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面积以及炎性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有出血高危因素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比伐卢定组)和对照组(肝素组)各50例. 观察组急诊PCI术前静脉给予比伐卢定;对照组在急诊PCI术前给予普通肝素. 入组患者均于入院后每隔4h抽取静脉血,连续监测72h,采用美国Triage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心肌酶学指标,计算机IMAGE软件自动分析心肌酶学曲线下面积作为心肌梗死面积判断标准,术后1个月采用心脏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 EF值)以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 E/A比值) ,采用免疫化学法检测血浆钠尿肽( BNP)水平. 术后第3天,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 结果 术后72h,观察组心肌梗死面积为(4387.98 ±876.27)U· h/L小于对照组的(4906.82 ±854.18)U·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72h,观察组BNP水平降低,E/A比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E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第3天,观察组血清hs-CRP与IL-6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比伐卢定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可以减轻血管内炎性反应水平,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提高心脏舒张功能,但对于心脏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杨晓雪;韩宇扬;张利;槐建业;王建明;郝少峰;徐志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开展癌痛患者强阿片类药物用药教育的模式. 方法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关于临床药师工作相关的文件和《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内容,结合我院临床药师开展癌痛患者强阿片类药物用药教育的实践经验,对用药教育的模式进行探讨. 结果 患者用药教育的方式包括语言教育、书面教育、视频教育;用药教育内容包括疼痛控制理念、疼痛的正确评估、强阿片类药物基本知识、不同剂型的用药教育、生活方式的教育. 结论 规范、合理的用药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识和依从性,消除患者的不安因素. 持续改进和完善用药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提升临床药师的价值.
作者:赵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 CHE)、总胆汁酸( TBA)及AST/ALT比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丙肝后肝硬化的患者112例,另选健康者60例(对照组) ,测定2组血清CHE、TBA及AST/ALT比值,并按照Child-Pugh分级比较. 结果 112例患者中CHE显著降低,而TBA和AST/ALT值升高明显,各组数据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Child-Pugh分级不同,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CHE、TBA及AST/ALT比值联合测定能较早的反映肝细胞受损情况,有助于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螺旋CT小剂量、常规剂量多普勒超声3种方法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方法 200例急性阑尾炎可疑患者分别行CT小剂量、常规剂量和超声检查,以病理确诊为标准,比较3种方法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阳性率、阴性率和准确度. 结果 螺旋CT检查的阳性检出率远大于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螺旋CT小剂量与常规剂量阳性检出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螺旋CT的检出率准确度远大于多普勒超声(P<0.05). 螺旋CT小剂量与常规剂量的检出准确度相近(P>0.05). 结论 相较于多普勒超声诊断,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较超声有更高的准确率,CT小剂量与常规剂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螺旋CT小剂量扫描可作为急性阑尾炎检查的重要的筛选手段.
作者:许军成;祁炳珠;贾振伟;冯保恒;王欣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建筑业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各种原因所致的坠落伤也逐渐增多,已成为除交通事故外导致人类伤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引起严重复合性创伤的常见原因[1].可造成头颅、颈部、胸部、四肢等部位严重外伤,患者预后差,病死率致残率高[2]. 高处坠落伤也是急诊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早期正确判断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戴建英;胡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院前无创机械通气辅助重组人B型钠尿肽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20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 2组给予重组人B型钠尿肽联合替罗非班治疗. 试验组患者均给予院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治疗. 对比2组临床疗效,左心室功能和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左心室功能LVEF、LVEDV和LVESV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组患者LVEF显著升高,而LVEDV和LVESV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院前无创机械通气辅助重组人B型钠尿肽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左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杜永波;成霄汉;薛巧云;沈建福;林岗;秦俊峰;席秋娈;赵银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早期胃癌( EGC)对患者血清抗凋亡因子( Livin)、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169例EGC患者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行内镜ESD,对照组行常规开腹切除术. 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2 组手术前后血清Livin、EGF及IL-8水平表达变化. 结果 研究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Livin、EGF及IL-8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上述血清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内镜ESD治疗EGC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同时可降低血清Livin、EGF、IL-8表达水平,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郭霄梅;杨希泉;王红娟;刘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