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养正祛瘀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观察

王新斌;赵粉琴;马睿玲

关键词:养正祛瘀中药, 子宫肌瘤, 孕激素, 米非司酮
摘要:目的:观察养正祛瘀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养正祛瘀方联合非司酮治疗,对照组仅服用米非司酮治疗。月经期停服,连服3个月后对比观察2组子宫、子宫肌瘤体积大小、孕酮水平的改变。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和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均减小,孕酮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养正祛瘀方联合西药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中孕酮含量,缩小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对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地西泮联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舰艇人员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西泮联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舰艇部队人员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地西泮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HP转阴率及0.5年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HP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0.5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地西泮联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舰艇部队人员消化性溃疡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滕康忠;杨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冠心病患者86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结果本研究86例冠心病患者经我院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后,有82例患者病情出现明显好转,临床有效率高达95.35%。治疗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活酶时间(PTT)、中性粒细胞数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应注意仔细鉴别诊断,确诊必须取得有效的诊断依据,避免误诊,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及早干预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长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入院后在保肝、利尿等基础治疗上,每日睡前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连续治疗4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周、48周进行肝功能检查,比较患者肝功能指标,HBeAg、HBV血清标志物,Child-Pugh评分,检测HBV-DNA阴转率。结果患者服药治疗12周后,厌食、恶心、乏力等症状开始好转;服药24周后,腹胀减轻,腹水开始消退;治疗48周后所有患者均存活,有4例患者于治疗期间证实发展为肝癌,经手术切除后继续服用恩替卡韦,其他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或消退。经恩替卡韦治疗后,患者的TBIL、ALT及AST含量明显下降,ALB含量有所上升,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后,48名HBeAg阳性患者中,24周转阴率为56.25%,48周转阴率为79.17%;平均HBV DNA由(6.2±1.4) log copies/ml下降至(3.1±0.9) logcopies/ml,48周后HBV DNA转阴率为93.75%;Child-Pugh评分下降至(5.6±0.7)分。治疗前后HBV血清指标及Child-Pugh评分变化显著( P<0.05)。恩替卡韦治疗前,并发症总个数为99例,治疗后,总并发症例数下降至39例,减少约60.6%;各类并发症中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慢性肝衰竭并发症在治疗48周均消失,腹水病例由62例减少至37例,腹膜炎由15例减少为2例。治疗前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名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症状,10例患者出现轻微头晕、恶心等不适反应,无线粒体毒性反应病例发生。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减轻或阻止病情进程,同时减少腹水及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靖;蒋维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预防呼吸道合孢病毒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后婴幼儿反复喘息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孟鲁司特预防呼吸道合孢病毒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后婴幼儿反复喘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呼吸道合孢病毒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加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对比2组喘息性疾病的发病率。结果治疗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等喘息性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加口服孟鲁司特预防呼吸道合孢病毒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后婴幼儿喘息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菊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低钾血症合并尖端扭转性室速致晕厥1例

    患者,女,70岁。因“咳嗽伴憋喘10d,头晕、黑矇3d,1d前晕厥”收治入院。患者10d前出现咳嗽、憋喘,发热,就诊于当地诊所,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不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给予“阿奇霉素、二羟丙茶碱、地塞米松、氨溴索、左氧氟沙星”治疗7d后好转。3d前反复发作头晕、黑矇,持续时间约2min,未特殊诊治。1d前患者俯身时出现晕厥,伴呕吐,急往我院急诊科,心电图示:尖端扭转性室速( Tdp)。既往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0余年,冠心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未监测,口服用药不详。入院查体:血压154/69mm Hg,双肺呼吸音粗,律不齐,心音可,心率60次/分,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心电图示:下壁导联ST段压低0.1mv,频发室早,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后,立即给予静脉滴注10%氯化钾7.5ml,2.5%硫酸镁10ml,并急查多项化验,结果显示血钾2.5mmol/L,血镁0.78mmol/L,心梗三项无异常,B型脑钠肽(BNP)2348pg/ml。参考生化结果,当天共持续静脉补钾22.5ml,静脉补镁20ml,口服补钾20ml,第2天复查血生化示:血钾3.6mmol/L,继续静脉补钾7.5ml,口服补钾1.5g,每天3次。未再发作尖端扭转性室速。第3天下午13∶00患者排小便后突发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Tdp,持续数秒后自行恢复窦性心律,意识恢复,立即复查血钾3.2mmol/l,临时给予口服补钾10ml。第4天复查血钾5.1mmol/l。患者尿量可,继续静脉补钾7.5ml,口服补钾2g,每天3次。第5天复查血钾5.6mmol/L,停止补钾。后患者未再发生Tdp,出院前复查血钾5.1mmol/L。心电图:窦律,心率90次/min。不完全性左束支分支阻滞,康复出院。

    作者:刘庆萱;李伟海;周苏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96例择期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手术结束时在各腹壁切口处注入甲磺酸罗哌卡因;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处理。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2、4、8、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术后额外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及在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2、4、8、12、24h的VAS评分及额外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在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明显,方法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岚;苗苗;刘俊;王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门急诊心电图快速诊断低钾血症的意义

    低钾血症是一个容易被忽略但有很大潜在风险的疾病,初起时患者无症状,严重时则发病较快较重,另外,低钾血症通常会与一些原发病的疾病相互混杂,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治疗,甚至于威胁到患者的生命[1]。若能早期发现,治疗较为容易及预后效果也较好。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和所谓的现代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低钾血症也呈增加趋势,所以及早发现和确诊低钾血症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施健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采用α1b干扰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2组均采用雾化吸入方式,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退热时间及啰音消失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病毒性肺炎患儿采用干扰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孙培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腰骶异位神经节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

    腰腿痛是骨科常见病,腰骶神经节异位嵌压所引起的腰腿痛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笔者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腰骶神经节异位2例,均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翟金帅;黄腾;张隆;陈佳;郑旺;时莉芳;田志;李西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腹腔镜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对受累阑尾损伤程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腹腔镜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对受累阑尾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84例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复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儿入院时(T1)、术后12h(T2)和术后3d(T3)及术后5d(T4)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对比2组阑尾损伤Chiu评分。结果 T1时,2组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2时,2组患儿血清NO水平均较T1时段明显升高,之后T3、T4时段血清NO水平逐步下降,且研究组T2、T3、T4时段N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受累阑尾损伤程度Chiu评分为(2.49±0.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1±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复位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肠套叠能够抑制患儿体内NO的合成,恢复NO与氧自由基之间的平衡,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受累阑尾黏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聂向荣;刘艳红;武剑磊;武永庆;武海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麻醉方法、手术方式相同,均由同一主刀医师操作完成。观察组患者在假体植入前给予氨甲环酸400 mg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患者同期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关节腔内注射。术后72h,对比观察2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隐性失血量、术后输血率、人均输血量,比较2组患者术后48h关节腔内引流量、关节功能HSS评分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后72h,观察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高于对照组,隐性失血量、人均输血量少于对照组,输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h关节腔内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第5天膝关节功能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可以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隐性失血,促进患肢关节功能康复,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振中;张宁;程燕;路露;段晓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114例万古霉素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评价该院住院患者万古霉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应用万古霉素的11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的总有效率为70.18%,不合理用药占25.4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2%,监测血药浓度39例(34.21%),药物利用指数为0.49。结论我院万古霉素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需加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实现个体化给药。

    作者:徐佳;顾盼;韩懿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MSCT诊断阴囊巨大脂肪肉瘤1例

    患者,男,88岁。发现左阴囊肿物伴坠胀感3年余。入院查体:左阴囊可触及一大小约14.0 cm ×12.0 cm ×10.0 cm的肿物,边缘不光滑,局部呈结节状,质地不均,无压痛,左侧正常睾丸触及不清,透光试验阴性;右侧睾丸附睾未触及异常。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4.51 n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1 mIU/ml,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彩超示:左阴囊探及一巨大肿物,外形不规则,内回声混杂,彩色多普勒( CDFI )示其内可见少许血流信号,未见正常睾丸回声。 CT检查:左阴囊内见一巨大分叶状软组织团块,病变密度不均匀,大小约13.6 cm ×11.5 cm ×10.2 cm,内部及边缘见少量脂肪、点状钙化及囊变,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实性成分呈不均匀花边样、分隔样及斑片状明显强化,静脉期实性成分密度减低,表现为“快进快出”,囊壁环形强化,囊内无强化,肿块与阴囊中隔、阴囊皮肤及阴茎海绵体分界不清;左睾丸位于肿块上方,形态欠规整,平扫密度基本均匀,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与肿块融为一团(图1)。术前CT诊断:左阴囊恶性肿瘤,考虑肉瘤可能性大。术中所见:左阴囊肿物与周围组织及皮肤粘连严重,于肿物上方发现左睾丸,形态失常,表面大部分被肿块包裹,左睾丸白膜与肿物粘连无法分离。大体标本示:肿物大部分为实性,灰白淡黄相间,质硬韧,可见包膜,部分区域囊变,囊腔内含淡黄色液体;镜下:瘤细胞排列紊乱,形态多样,异型性及核分裂象可见,胞浆内含多少不等的脂滴空泡。术后病理:(左阴囊)去分化脂肪肉瘤( DL)。

    作者:赵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2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躯体舒适度、运动感觉、精神紧张、正负情感、行为认知、社会支持、社会交往、学习工作、空闲娱乐)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岳淑梅;靳红娥;武爱华;李红霞;刘宗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对性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对性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自2014年1-12月期间所收治的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水平变化。结果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治疗后显效24例(70.6%),有效8例(23.5%),无效2例(5.9%),总有效率为94.1%。治疗后,34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5.12±4.31)分高于治疗前的(63.71±2.14)分。结论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庆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尿毒症患者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致抗生素脑病16例分析

    目的:观察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尿毒症应用常规剂量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引起神经精神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尿毒症患者中,1例未透析患者停药后自行好转,2例患者停药并血液透析治疗1次后精神症状消失,3例患者停药并血液透析治疗2次后精神症状消失,5例患者停药并血液透析治疗3次后精神症状消失,5例停药并治疗4次后精神症状消失。结论尿毒症患者使用抗生素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宜及早诊断,及时停止应用抗生素类药,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董加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施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2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术中出血量。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2/50)低于对照组的18.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科;郑必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胱抑素C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胱抑素C(CysC)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RA患者60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应用乳胶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对比2组CysC、BUN和Scr水平。结果 RA组Cys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UN、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是反映RA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标志物,CysC升高提示RA肾功能损害。

    作者:韩智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脑出血大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脑水肿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水平与脑出血大鼠继发性水肿程度及周围组织水通道蛋白-4( AQP4)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无肝素自体动脉血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于第1、2、3、5天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同时分别于4个时间点各处死大鼠10只,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出血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ABC法染色检测AQP4阳性细胞表达率。观察不同时点血清TNF-α、IL-1β和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AQP4阳性细胞表达率变化趋势。分析血清TNF-α、IL-1β水平与脑组织AQP4阳性细胞表达率的关系。结果造模第1、2、3、5天血清TNF-α、IL-1β、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AQP4阳性细胞表达率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均于第3天达峰。血清TNF-α、IL-1β水平与脑组织AQP4阳性细胞表达率呈正相关(r=0.761;0.798,P<0.05)。结论脑出血后继发脑组织水肿程度与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AQP4表达高低有关。出血后组织炎性反应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能参与脑出血后继发脑水肿形成。

    作者:李小亮;刘文进;田书娟;王志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联合125 I粒子植入治疗对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联合125 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对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将178例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9例。试验组给予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联合125 I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腰背部疼痛评分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价指标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骨水泥成形术联合125 I粒子植入是中晚期脊柱转移肿瘤患者的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正孟;徐文彦;王海平;高彬;崔海涛;赵红梅;徐志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