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京万红软膏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

马小香;王香;邢绍芝;李征

关键词:京万红软膏, 乳腺癌, 结论, 放射性皮肤损伤, 疗效探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京万红软膏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分析,针对具体情况分析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的具体方法,提升京万红软膏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案例进行治疗症状观察并分为三组,(1)传统方法治疗组;(2)采用蜂胶膏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组;(3)采用京万红软膏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组。经过一段时间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后观察三组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差异。结果以京万红软膏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佳。结论通过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三种不同方法的临床分析,以京万红软膏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为佳,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破裂脑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中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破裂脑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中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2例破裂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所有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下在支架辅助栓塞中采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予以治疗,比较实施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结果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应用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优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架辅助栓塞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印晓鸿;王远传;唐晓平;罗仁国;段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 ICU 收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CRKp)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 ICU 收治的 CRKp 感染患者85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组48例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组37例,对患者病例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RKp感染与抗生素治疗时≥7d、泌尿道病史、患恶性肿瘤、行肾透析、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显著相关(P <0.05),均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 ICU 收治的 CRKp感染患者,应在抗感染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合并症,密切关注细菌试验及药敏结果,高效利用抗菌药物,尽可能缩短抗生素的应用时长。

    作者:贾玉梅;郑玉君;袁月;樊一春;杨岭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舒芬太尼用于经皮气管切开术导致呼吸暂停1例

    患者,男性,78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伴意识不清2h入我院 ICU。入院查体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0 mm,对光反射迟钝,双眼右侧凝视,喉中可闻及痰鸣音,呼吸急促,30次/ min 上下,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腹软,肠鸣音正常存在,双下肢无水肿,左侧肢体肌力2级,右侧肢体肌力4级,双侧巴氏征阳性。头颅 CT 提示多灶性脑梗死。胸部 CT 提示双肺纹理粗重。既往吸烟史40余年,约10支/日,高血压病史10余年,冠心病病史10余年,余否认其他病史。入院诊断脑梗死,肺部感染,高血压Ⅲ级,冠心病,应激性高血糖。入院后报病危,即刻心电监护,持续鼻导管吸氧,治疗予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醒脑静醒脑,丹红注射液活血化瘀通脉改善脑血管功能,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营养脑神经及对症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处理。经积极抢救治疗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复查头颅 CT 提示脑水肿减轻,脑梗死面积未扩大,但患者卧床后痰量较多,自主咯痰能力差,为加强气道护理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出现反复或进一步加重,拟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开放气道加强气道护理。术前常规,生化,凝血大致正常。完善术前相关准备,患者常规建立深静脉通路,输液通畅,予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术前心电监护监测心率89次/ min,血压146/78mmHg,呼吸20次/ min,血氧饱和度98%。患者一般取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仰,使气管接近皮肤,暴露明显,以利于手术,助手坐于头侧,以固定头部,保持正中位,由于患者头部后仰过程中出现呛咳,一般术前常规静脉予芬太尼0.05mg,氟哌利多2.5mg 入壶,地西泮镇痛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发生。本例患者静脉予舒芬太尼0.05 mg,氟哌利多2.5mg 入壶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给药1min 后发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暂停,胸廓无起伏,听诊未闻及呼吸音,心电监护示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至70%,余生命体征未见明显变化,考虑病情危重,立即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SIMV 模式,支持压力10cm H2 O,PEEP4cm H2 O,呼吸频率12次/ min,氧浓度40%),1min 后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5%以上,5min 后呼吸机显示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手术继续进行,30min 后手术完成,更换气管套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2h 后呼吸机模式改为 CPAP 模式(压力10cm H2 O,PEEP4cm H2 O,氧浓度35%),自主呼吸模式下患者血氧饱和度95%以上,余生命体征相对平稳,6h 后试脱呼吸机,持续低流量吸氧,生命体征稳定。术后加强气道护理,患者病情逐渐稳定,痰量减少,患者未再出现呼吸暂停现象,3d 后患者出院。出院后随访亦未再出现呼吸暂停现象。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成药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服用中成药九味肝泰胶囊,疗程2个月。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 BPRS 评分、PANSS 评分、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BPRS 评分以及 PANSS 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孔红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我院儿科临床用药现状调查

    目的:探讨该院儿科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病历2000份,分别统计分析药物的品种、剂型、规格、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中成药安全、药品信息不足等儿科用药不安全数据。结果我院儿科药物的28个品种、共36个剂型,药物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品信息及中成药使用均存在安全问题。结论我院儿科用药安全总体满意,但仍存在不安全问题,需持续改进儿科安全用药干预方案。

    作者:韦春燕;李发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高血压在社区开展的优势和特色

    原发性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致残致死率较高,并易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近年来,中医药充分发挥其辨证施治、整体调节、防治结合的优势,通过“中医药进社区”等形式广泛开展,对预防高血压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潘秀萍;曹赟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孕晚期血清甲胎蛋白与尿酸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晚期血清甲胎蛋白与尿酸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记录其妊娠结局,将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8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妊娠晚期血清甲胎蛋白(AFP)与尿酸水平。结果126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共发生不良妊娠结局41例,发生率为32.54%。观察组妊娠晚期血清甲胎蛋白与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清 AFP 及尿酸的异常升高与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有相关性,监测孕晚期血清 AFP 及尿酸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润斯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骨科患者术后谵妄10例

    谵妄是以认知功能障碍、注意力不能集中、意识水平下降、精神活动力下降和睡眠觉醒周期紊乱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术后谵妄是指以手术为主要诱因并发生在麻醉苏醒后的谵妄状态。

    作者:程彦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误诊为腹腔脓肿1例

    患者,女,60岁。因发现腹部肿物2月,间断腹痛1h,急诊以“腹部占位”收入肿瘤科,急查末梢血糖30.2mmol/ L,以糖尿病并腹腔肿物转入我科。患者否认既往有糖尿病、恶性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体格检查:T 36.9℃,P 90次/分,R 20次/分,Bp 150/90mmHg,神志清楚,精神正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肌软,肝脾肋下未及,下腹部局限性隆起,质韧,无明显压痛,叩诊为浊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明显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时血常规:WBC 6.5×109/ L,RBC 4.2×1012/ L,Hb 123g/ L,PLT 301×109/ L。血生化:肝功能正常,肌酐136μmol/ L,尿素氮8.56mmol/ L,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31.23 mmol/ L,尿常规: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蛋白(-),尿比重1.020,尿糖(+++),酮体(-);HbA1c 12%。次日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14.51mmol/ L,餐后2h 血糖20.66 mmol / L,空腹胰岛素0.47mU/ L,餐后2h 胰岛素1.45mU/ L,空腹 C 肽0.76μg/ L,餐后2h C 肽1.78g/ L;抗胰岛素自身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ECG:窦性心律,部分导联 T波低平。胸片: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 CT 平扫:腹腔占位,考虑脓肿可能。入院后诊断:2型糖尿病,腹腔占位:脓肿待排。入院后予降糖、补液、抗血小板聚集、抗感染等治疗。因腹部 CT 提示“脓肿”,遂行腹部肿物穿刺引流及脓液培养+药敏,抽出淡黄色澄清液体约10ml,排除占位性脓肿可能,考虑腹腔肿物为隆起之膀胱,停止穿刺,予以留置导尿,导出淡黄色尿液约1200ml,腹部肿物随即消失。后再行膀胱残余尿量测定约110ml,尿动力学检查示:高顺应性膀胱,膀胱收缩无力,膀胱感觉迟钝。修正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

    作者:徐章伦;胡桂华;秦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4.5h 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15例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结果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规范化的护理对策可以确保患者安全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挽救患者的生命;可以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淑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乳酸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孕引产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乳酸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孕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孕中期引产妇女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米非司酮引产。对比2组总引产时间、产后24h 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率、软产道损伤和胎儿娩出时间和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总引产时间与胎儿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胎盘胎膜残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产后24h 出血量和软产道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引产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引产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P <0.05)。结论中孕引产患者采用乳酸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乳酸依沙吖啶,可有效缩短产程,促进胎儿娩出,减少胎盘胎膜残留,安全有效,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春会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

    患者,男,43岁。主因“上呼吸道感染后四肢麻木乏力9月余”于2013年9月28日入神经外科。2013年5月有发热、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6月出现背部及左上肢麻木,随后向左下肢及颈部放射,同时出现右下肢乏力,左半身畏惧接触冷的东西,于9月初出现渐进性的双下肢无力,右侧较明显,渐进性的讲话声音变小。颈后及双肩部疼痛,上肢活动可诱发,胸部以下麻木感,左侧较重。大小便困难。9月29日查颈椎MR 示“C4-6水平脊髓内占位性病变,周围脊髓内广泛水肿”,于2013年9月29日在神经外科行“颈髓占位病变切除—椎板切开减压术”,术后病理检查示“炎性病变,伴胶质细胞增生”。术后身体麻木感无明显变化,肢体肌力渐好转,12月末后又转差。于半月前自觉双肩部疼痛程度逐渐加重,肩关节外展活动受限,背部受压时诱发肢体不自主抽动。2014年2月28日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及家族遗传史。长期从事地下车库保安工作。入院查体:血压104/63mmHg,神志清楚,语言清晰,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口角对称,双侧咽反射正常。双手掌肌肉萎缩,右手较明显。右手握力Ⅴ-级,右肢近端、右下肢及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全身 T2以下皮肤痛觉减退,左侧减退较重(躯体前正中线左侧4cm 以外及躯体后正中线左侧2cm 以外刺痛觉较对侧减弱)。右侧大腿腹股沟下5cm 以下刺痛觉较平面以上减弱。右侧大腿肌肉不自主震颤。Romberg 征(睁眼阴性、闭眼阳性)。颈无抵抗,左侧肘关节伸直受限,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存在。左侧 Rossoli_mo 征阳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膝反射亢进,双跟腱反射亢进,右侧踝阵挛阳性,右侧病理征阳性。行走不稳。左手指运动觉消失,右手指、双足趾运动觉存在。左上肢震动觉减弱,双侧髂前上棘以下震动消失;Schwabach T:右耳气导<正常。辅助检查:三大常规正常,凝血功能、血沉、C 反应蛋白、风湿十二项、肿瘤指标、免疫全套均正常。2014年3月4日腰椎穿刺记录测脑脊液压力为155mm H2 O,无色清透明,白细胞计数20×106/ L,红细胞计数20×106/ L,氯(Cl)129.6mmol/ L,葡萄糖( GLU)4.88mmol/ L,腺苷脱氨酶( ADA)0U/ L,微量蛋白(MTP)746mg/ L,脑脊液球蛋白 G106mg/ L。抗酸、细菌革兰染色、隐球菌墨汁染色均阴性,未培养出细菌。寡克隆区带阴性。头颅 MR 及胸椎 MR 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程春莲;郭黎;谭泽锋;陈鲁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短期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短期疗效。方法将96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心脏超声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LVEF、SV、LVFS、CO 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公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交待;(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质量;(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要求、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胃癌术后序贯放化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术后序贯放化疗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将30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分为 A、B及 C 3组,每组102例。A 组患者术后接受序贯放化疗治疗,B 组术后同时放化疗治疗,C 组术后仅进行化疗治疗。对比3组临床治疗效果和肿瘤复发转移率。结果 A 组及 B 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 C 组(P <0.05),而 A 组及 B 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 A 组及 B 组患者6个月肿瘤复发率及转移率明显低于 C 组(P <0.05),而 A 组及 B 组间肿瘤复发转移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相对于术后单纯化疗治疗,术后序贯放化疗治疗可有效的提高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胃癌的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

    作者:何政;魏艳荣;崔海峰;韩专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3例的实践体会

    结合临床药师参与查房的3个工作案例,介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的工作实践与体会,阐述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切实开展可以有效地推动临床药学的发展,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术中冰冻组织印片细胞 DNA 倍体分析的研究进展

    在健康人体细胞中的 DNA 含量是绝对恒定的,其染色体数目为二倍体,且不会随种族、个体、性别、年龄的不同而改变。当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时,都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当细胞受到致癌因素刺激时 DNA 会受到损伤,导致细胞核内基因突变、染色体断裂或畸形,使细胞在分裂增殖过程中出现 DNA含量的丢失、扩增、染色体移位、不分离等现象。这就导致细胞DNA 的质和量异常,从而使肿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发生异常,成为肿瘤细胞(即 DNA 异倍体细胞)。DNA 含量的变化往往发生在细胞形态学变化之前,因此对细胞 DNA 含量的研究,有助于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1]。夏潮涌[2]报道有92%的实体肿瘤细胞存在异倍体,因此检测到 DNA 异倍体高度提示恶性肿瘤,且有很高的特异性。由于 DNA 含量测定和倍体分析是从核酸代谢分子水平上揭示肿瘤细胞增殖的动力学规律,全面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为肿瘤的诊断、预后、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指标。利用全自动细胞 DNA 图像分析仪对术中肿瘤组织印片 DNA 含量和倍体的分析在国外肿瘤病理诊断中已得到广泛应用。DNA 倍体能真实地反应 DNA 含量的多少,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测量和分析细胞核内 DNA 倍体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常方媛;赵久飞;常学洪;董建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环孢素 A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的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环孢素 A(CsA)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6例 SLE 相关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使用 CsA 治疗,并长期随访观察 CsA 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显效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7.5%。有效的14例患者随访(38±2.5)个月,治疗3月平均血小板值(137.9±64.1)×109/ L,随访过程中各患者低血小板值(85.4±39.5)×109/ L,与用 CsA 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 CsA 是治疗 SLE 相关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邓丽;李敬扬;罗筱雯;田锋;振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作者书写摘要须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2种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近远期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 CHF 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43例)加用卡维地洛,对照组(42例)加用美托洛尔。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 LVEDd 降低幅度,LVEF、SV、CI 升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2个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 >0.05),6个月、12个月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后2个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 >0.05),6个月、12个月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维地洛在改善心功能方面具有更好的远期效果,且安全性较佳,在 CHF 的临床治疗中可优先选择。

    作者:王志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